中国嘉德2024秋拍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0.27

文人篆刻自明末至晚清的三百多年间,是一个从逐渐成熟到逐渐变化的复杂过程,从事这项艺术的人群,有书画家,学者,文人,当然也有不少出身并不算高贵的职业印人,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按如今的眼光看,那都算得上是一个流派林立、名家辈出的黄金时代。到了晚清时期,随社会从近现代往现当代的发展,篆刻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也开启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吴昌硕和齐白石无疑是两位最具影响力的历史级别大师,如果说吴昌硕是传统文人篆刻最后的大师,那齐白石可以称得上现代篆刻的第一位大师,这两人在篆刻方面的探索成就,依然是今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吴昌硕(1844—1927)和齐白石(1864—1957)其实只差20岁,但人生经历和成名轨迹的不同,让两人看起来仿佛两个朝代的人——毕竟,齐白石的长寿让他亲眼见证了一个崭新时代的诞生。当年吴昌硕在上海引领艺坛名满天下的时候,齐白石才刚刚定居北京准备“衰年变法”,吴昌硕去世后,民国印坛群雄并起,齐白石也许是最有个性、但还并不是最闪耀的那个。不过,正是他的独特,让印坛早就有了“南吴北齐”的论调,说明两人虽然风格、出身都有所差异,但时人对于其艺术上的共通性,有着十足前瞻性的眼光。

本专题所呈现的,便是吴昌硕和齐白石二人横跨不同艺术阶段且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篆刻和金石书画作品,从中不仅可见二人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亦可见二人与近代中外名人交往之一斑,其中尤以吴昌硕作品种类丰富,涉及篆刻、书画以及为沈石友所铭刻的、著录于《沈氏砚林》的砚台名品。

吴昌硕篆刻作品中,纪年最早的是光绪八年壬午(1882)为徐康所作“今年政七十耶”朱文印,此时吴昌硕不到四十岁,篆法、刀法虽还不见显著个人风格,然俊直中依然可见一丝苍茫气象,这就是无法掩盖的个人性情;上款人徐康(1814—约1888)字子晋,号窳叟,别署玉蟾馆主,苏州人,为晚清藏书家、鉴赏家。流露赵徐风格的“生于乙卯”朱文印大约也作于此时。仿碑额篆书的“籀书簃”朱文印虽不落年款,然从落款“苍石”及印风判断应该也是四五十岁的作品;此印用刀爽利而深直,与成熟时期的恣意婉转、轻披浅削也大异其趣。

Lot1747

吴昌硕刻“今年政十邪”青田石印章

印文:今年政七十邪。

边款:窳叟读王右军十七帖,属刻此语,因明年窳叟七十矣。壬午十月,吴俊并记。

印面主人简介:徐康(1814-1888年左右),字子晋,号窳叟,江苏苏州人。工诗画,尤精鉴赏金石书画,到手皆能辨别其真赝。着有《前尘梦影录》、《神明镜诗》。

出版:

1.《吴昌硕印存手卷》钤拓本,方去疾辑,1950年。

2.《苦铁印选》卷三,P53,方节盦辑,1950年钤印本。

3.《苦铁印选》P161,文史哲出版社刊行,1980年。

4.《吴昌硕印谱》P212,上海书画出版社编,1985年。

5.《篆刻—临时增刊六》P23,北川博邦编,日本东京堂刊行,1987年。

6.《吴昌硕作品集》P1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9年。

7.《缶翁印痕》P92,扶桑印社刊行,2001年。

8.《西泠印社百年》P9,扶桑印社刊行,2003年。

9.《苦铁印选稿本》第二册,P54,陈康健辑,2003年。

10.《吴昌硕全集》篆刻卷一,P46,邹涛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4年。

11.《吴昌硕金石书画集》下册,P220,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15年。

1.4×1.3×4.6cm.

RMB:80,000-120,000

Lot1746

吴昌硕刻“生于乙卯”寿山石印章

印文:生于乙卯。

边款:缶庐。

1.《吴昌硕印谱》P139,上海书画出版社编,1985年。

2.《缶翁印痕》P129,扶桑印社刊行,2001年。

3.《西泠印社百年》P18,扶桑印社刊行,2003年。

1.2×1.2×2.9cm.

仿古玺的“癯叟”白文印署“苦铁”款,似也作于此期间。为简庐刻“宗藩长寿”白文印、“简庐”朱文印风格明显有了更加强烈的封泥苍浑气质,从落款“吴俊”可知应为五十一岁前作品;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五十二岁为淡如刻“重威私印”乃仿汉铸印之作,用刀流畅雄俊,有着一股生动趣味,标志着其风格的成熟;上款人“淡如”虽未知何人,然吴昌硕为其创作过不少书画篆刻作品,二人关系应当不一般。

Lot1745

吴昌硕刻“癯叟”青田石印章

印文:癯叟。

边款:苦铁。

作者简介: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以字行,又署仓硕、老缶等,浙江安吉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工诗、书、画、印,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2.《苦铁印选》卷三,P50,方节盦辑,1950年钤印本。

3.《苦铁印选》P158,文史哲出版社刊行,1980年。

4.《中国篆刻丛刊》第三十三卷,P121,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1年。

5.《吴昌硕印谱》P72,上海书画出版社编,1985年。

6.《吴昌硕作品集》P5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9年。

7.《苦铁印选稿本》第二册,P51,陈康健辑,2003年。

9.《吴昌硕金石书画集》下册,P262,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15年。

1.4×1.4×2.8cm.

Lot1749

吴昌硕刻“宗藩长寿”寿山芙蓉石印章

印文:宗藩长寿。

边款:简庐先生属,吴俊。

2.《苦铁印选》卷三,P100,方节盦辑,1950年钤印本。

3.《晚清四大家印谱》第四册,P47,方节盫辑,宣和印社刊行,1951年。

4.《苦铁印选》P208,文史哲出版社刊行,1980年。

5.《中国篆刻丛刊》第三十四卷,P19,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1年。

6.《吴昌硕印谱》P171,上海书画出版社编,1985年。

7.《吴昌硕作品集》P53,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9年。

8.《缶翁印痕》P117,扶桑印社刊行,2001年。

9.《篆刻全集》第八册,P107,日本二玄社刊行,2001年。

10.《西泠印社百年》P16,扶桑印社刊行,2003年。

11.《苦铁印选稿本》第二册,P101,陈康健辑,2003年。

12.《吴昌硕金石书画集》下册,P268,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15年。

1.9×1.9×2cm.

RMB:100,000-200,000

Lot1748

吴昌硕刻“重威私印”青田石印章

印文:重威私印。

边款:乙未仲夏,澹如先生属仿汉铸印,吴俊卿。

1.《吴昌硕作品集》P72,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9年。

3.《西泠印社百年》P14,扶桑印社刊行,2003年。

4.《吴昌硕金石书画集》下册,P218,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15年。

2.3×2.3×4.6cm.

吴昌硕五十七岁左右开始长居苏州,民国元年六十九岁后移居上海,此期间其艺术风格全面确立,并且逐渐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高邕与吴昌硕为多年好友,吴氏一生为高氏刻印甚夥,且多为经心用意的佳构,此“高聋公留真迹与人间垂千古”多字白文印布局疏密对比强烈,结字方中寓圆,用刀挺拔严谨,堪称巅峰时期的精彩杰作。

Lot1751

吴昌硕刻高邕用青田石印章

印文:高聋公留真迹与人间垂千古。

边款:老缶。

印面主人简介:高邕(1850-1921),字邕之,号李盦、苦李、赤岸山民、孟悔,室名泰山残石楼,今杭州人,寓上海。工书,好李邕法,能以草书作画。画宗八大、石涛,山水花卉,神味冷隽,兼善篆刻。与钱慧安、吴昌硕等创办“豫园书画善会”。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1.《苦铁印选》卷一,P25,方节盦辑,1950年钤印本。

2.《中国篆刻丛刊》第三十五卷,P57,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1年。

3.《篆刻—临时增刊六》P23,北川博邦编,日本东京堂刊行,1987年。

4.《续印史留遗》第三册,P46,现代中国艺术中心刊行,1996年。

5.《履盦藏印选》P67,江成之辑,王北岳石玺斋刊行,1997年。

6.《篆刻全集》第八册,P155,日本二玄社刊行,2001年。

7.《苦铁印选稿本》第三册,P25,陈康健辑,2003年。

8.《吴昌硕印举》P93,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4年。

3.6×3.6×6.3cm.

RMB:350,000-550,000

朝鲜流亡贵族闵泳翊也是吴昌硕的知交,缶翁一生为个人刻印最多的便是闵氏,据统计有三百多方,“园丁课兰”白文印便是其中之一。此印看似粗头乱服,实则运刀如笔,线条、印面变化丰富,有着自然率意的艺术效果,应为七十岁左右作品。另有“磨练僧珍藏印”朱文印亦作于上海期间。

Lot1755

吴昌硕刻“园丁课兰”寿山芙蓉石兽钮印章

印文:园丁课兰。

边款:1.右梅。2.竹梅尚书鉴,苦铁。

印面主人简介:闵泳翊(1860-1914),字遇鸿、子相,号芸楣、竹楣、园丁、千寻竹斋等,赐号礼庭,闵台镐之子,朝鲜王朝末期政治人物,闵妃外戚集团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名书画家。1886年卷入第二次朝俄密约事件,随后流亡中国。此后绝少过问政治,与中国书画家吴昌硕等人研究艺术。

1.《吴昌硕印谱第二集》P28,松丸东鱼辑,红白社刊行,1956年。

2.《吴昌硕金石篆刻集》P55,兴学社刊行,1974年。

3.《中国篆刻丛刊》第三十五卷,P85,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1年。

4.《吴昌硕印影》P403,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1992年。

5.《缶庐刻芸楣印集》P61,韩国东方研书会刊行,1993年。

6.《吴昌硕篆刻作品集》P164,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年。

7.《篆刻全集》第八册,P163,日本二玄社刊行,2001年。

8.《吴昌硕篆刻集萃》P35,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2011年。

9.《中国篆刻》P98,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2016年。

10.《吴昌硕印存精粹》P209,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17年。

3.1×3.1×5.4cm.

RMB:300,000-500,000

与沈石友(1858—1917)的交往是吴昌硕艺术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段,两人于光绪八年(1882)订交,一生过往甚密,在金石方面相互研讨助益,而二人金石情缘所产生的最重要的成果,除了吴昌硕为沈氏所作书画篆刻作品外,便是一部《沈氏砚林》。沈石友出身江苏虞山富豪之家,擅诗文,富收藏,嗜金石,但癖砚藏砚之名更甚。在交往的三十多年间,沈石友自撰砚铭,交吴昌硕亲自镌刻,两人总共合作了100多方形色各异的砚台。吴昌硕曾有诗曰:“石友好砚老成癖,十载搜罗数逾百。大聋平生癖金石,虽处两地精神通。”民国六年(1917)沈石友去世后,其子沈若怀耗时六年将这些名砚集拓成谱,此即被称为砚台收藏领域“石渠宝笈”的《沈氏研林》。

Lot1753

《沈氏砚林》砚拓册页

一册共三十六页

38.5×31cm.

RMB:1,000-2,000

此秋叶砚乃《沈氏研林》中著录之品,砚形仿秋叶,正面为砚池,背面刻叶脉,造型写实又不乏文雅。砚池内刻“不知多少秋声”六字篆书,背面吴昌硕刻行书铭“新秋叶落秋风清,秋堂人静秋夜明;墨磨秋水写秋声,秋心一点通仙灵”,文辞紧扣一“秋”字,可谓相得益彰。落款为甲寅七夕,乃作于民国三年(1914)吴昌硕七十一岁之际。从砚盖内沈石友自题的“此砚为三百年前端溪老坑石,用久不滑,琢工雅有画意,文房佳品也,以之填词写诗札亦相称”可知,此砚石为上等明代端溪老坑石,质地细腻,是沈氏眼中的文房佳品。

Lot1752

吴昌硕铭沈石友藏

甲寅七夕秋叶砚

题识:此砚为三百年前端溪老坑石,用久不滑,琢工雅有画意,文房佳品也,以之填词写诗札亦相称。甲寅涂月,石友记。

砚铭:1.不知多少秋声。2.新秋叶落秋风清,秋堂人静秋月明。墨磨秋水写秋声,秋心一点通神灵。甲寅七夕,石友属,昌硕。缶。

钤印:白沙村庄。

1.《沈氏砚林》,沈石友辑,民国原拓本。

2.《鸣坚白斋砚谱》第四册,第十四砚,虹隐楼藏,民国时期拓本。

3.《吴昌硕砚铭》,日本红白社,1958年。

4.《砚林》第六十六砚,松丸东鱼编辑,日本白红社,1970年。

5.《沈氏研林》第六十三砚,日本二玄社,1981年。

6.《沈氏研林》第63砚,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

7.《中华砚文化汇典·砚谱卷·沈氏砚林砚谱新编》第63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工作委员会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4月。

19×8.3×1.3cm.

RMB:2,000,000-3,000,000

吴昌硕部分另有书画四件,分别为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五十五岁为吴隐书所作篆书七言联、民国九年庚申(1920)七十七岁作《节临石鼓文》立轴、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七十九岁作行书题画诗扇面以及为桥本关雪所题画。这几件作品的创作年代从吴氏中年至晚年,可见吴氏书法之前后变化,且书体、形式各异,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Lot1761

吴昌硕篆书七言联

纸本镜心

释文:天师之原出大一,王母所处为西方。

款识:石潜宗兄薄游吴门,于行箧见近今所作印存,拟凿出入魏晋,拟铸则逼近汉人矣,钦佩之忱,藉志联侧。光绪戊戌九月,吴俊卿。

钤印:俊卿之印,仓硕

1.《苦铁碎金》P2,西泠印社刊行,1915年。

2.《书品》P3,东洋书道协会刊行,1959年。

3.《奎星会创立五十周年纪念—近世中国明清名家书画展》P63,奎星会刊行,1991年。

4.《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吴昌硕》P32,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6年。

5.《吴昌硕全集》书法卷,P934,邹涛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9年。

说明:上款人吴隐。

127×28.5cm.×2约3.3平尺(每幅)

Lot1760

吴昌硕节临石鼓文

纸本立轴

款识:节临石鼓文第六。云伯世讲先生正之,庚申秋仲吴昌硕时年七十又七。

钤印:吴俊卿,苍石

88.5×47.5cm.约3.8平尺

Lot1759

吴昌硕行书题画诗

纸本扇面

释文:湖水平愁器欲攲,断桥西去数峰移。服成画赏人三月,地辟村县酒一旗。旧相作堂缘蟋蟀,仙人叱石幻熊罴。初阳台畔聊行乐,仙纵难名路不歧。《湖上作》獭无依海自波,楼嘘蜃气棘薶驼。色空空色难着,若有人兮带女萝。《题画》

款识:壬戌五月,吴昌硕年七十九。

钤印:仓石,缶

1.《吴昌硕墨芳》P28,日本思文阁刊行,1971年。

2.《吴昌硕真迹拾遗》11,P28,丸孙商店刊行,2014年。

3.《官公书道连盟四十回记念役员展特别企划明清书画小品展》P28,官公书道连盟,2017。

4.《中国明清の书画名品展》P70,产经国际书会刊行,2023年。

55×20cm.约1.0平尺

Lot1754

吴昌硕题、桥本关雪绘

凉声

绢本立轴

款识:

1.关雪。

2.昨梦着屐登庐峰,一我走入千山中。今朝提笔写秋瀑,千山断处云蓬蓬。亦知是纸不是水,却怪寒色罗心胸。只愁画贾攫去,谬充高克恭。“绢”字误作“纸”字。关雪属题,吴昌硕于海上。

钤印:1.关雪。2.吴昌石,苍石。

作者简介:桥本关雪(1883-1945),本名关一,后改名贯一,又名房弘,字士道,号涧雪散人、四明狂客等,斋号懒云洞、白沙邨庄,日本著名画家,大正、昭和年间关西画坛的泰斗。自1914年起,曾三十余次来到中国,并精通中国古文化,与吴昌硕,王一亭等结为至交。

78×25cm.

RMB:8,000-12,000

相比于吴昌硕晚年对于用刀、做印以及印面效果丰富性的探索,齐白石似乎反其道而行之,他那种酣畅率真的单刀以及大开大合的布局,让篆刻艺术中朱白与疏密的对比关系得到极致的展现,印面充满洗练简约的现代之美。本专题中的齐白石篆刻作品皆为其变法后的典型作品,从“金石奇缘”“墨池清兴”“阿福”“偶吟”等白文印中可以看出,他的印面往往在一堆横平竖直的密集线条中,偶尔加入几条带有微小弧度的曲线、斜线,从而打破印面疏密的平衡,加强印面区间的关系,增加印面视觉的变化。毫无疑问,齐白石是第一个将现代意识展现于篆刻并且成功系统化、风格化的人。

Lot1736

齐白石刻“书画癖”青田石印章

印文:书画癖。

边款:西先生数千里寄石索刻,用意求工,反不可得,齐璜记。

1.《白石印草》,齐白石辑,民国钤印本。

2.《齐白石印影》续集,P137,荣宝斋出版社出版,1991年。

3.《齐白石篆刻作品集》P68,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年。

2.7×2.6×4.3cm.

RMB:1,500,000-2,500,000

然后是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七十二岁所作的“心赏”白文印,这应该是齐白石篆刻盛产的一年,给自己刻了三百多方印,其中不乏“大匠之门”“我负人人当负我”等名作,说明这年他的创作精力十分旺盛。此白文印字形上扁下长,势作一左一右相错,处理手法显得成熟老练。

Lot1738

齐白石刻“西哲”寿山石印章

印文:西哲。

边款:白石。

2.《文景堂鉴藏齐白石印集》P150,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1年。

3.3×2×3.6cm.

RMB:65,000-100,000

Lot1737

齐白石刻“缄”寿山石印章

印文:缄。

边款:戊辰二月为西哲先生刊,白石。

2.《齐白石印影》续集,P196,荣宝斋出版社出版,1991年。

2.4×2.4×4.4cm.

RMB:150,000-250,000

Lot1744

齐白石刻“心赏”昌化鸡血石印章

印文:心赏。

边款:甲戌,白石。

出版:《北堂长物》P64,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年。

1.7×0.8×6.9cm.

RMB:60,000-100,000

然后是1950年九十岁为周铁衡所刻“周铁衡”“周德舆”两方白文印,此时已经进入新时代,白石老人在这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政府又为其修缮房屋,他的身份即将迎来从一个艺术家到人民艺术家的历史性提升。周铁衡(1902—1968)是白石老人的学生,本以医为业,平生嗜古,擅书画,亦精于篆刻,对金石学颇有研究。这两方姓名印为白石老人最晚时期之作,一开一合间拙辣依旧,却更见大朴不雕的天真之感。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印俱老”吧。

Lot1739

齐白石刻周铁衡用寿山石印章

印文:周德舆。

边款:铁衡弟,白石。

印面主人简介:周铁衡(1903-1968),原名周德舆,别署半聋、阿聋、聋叟。所居曰“半聋楼”,因癖集清代钱币,又颜其居曰“清泉堂”。辽宁沈阳人。齐白石老人的早期入室弟子之一,曾任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齐白石印影》续集,P97,荣宝斋出版社出版,1991年。

3.《齐白石丁二仲经亨颐简经纶来楚生印风》P26,重庆出版社出版,1999年。

4.《齐白石篆刻作品集》P273,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年。

2.1×2.1×8.4cm.

RMB:85,000-120,000

Lot1740

印文:周铁衡。

边款:庚寅三月中旬,白石九十岁刊。

2.《齐白石印影》续集,P98,荣宝斋出版社出版,1991年。

3.《齐白石篆刻作品集》P273,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年。

2.4×2.3×5.5cm.

Lot1741

齐白石刻“偶吟”寿山石印章

印文:偶吟。

边款:白石山翁。

2.3×2.3×4.9cm.

RMB:30,000-50,000

Lot1742

齐白石刻“孔庵”寿山石瓦钮印章

印文:孔庵。

边款:孔庵九兄先生正刊,白石。

印面主人简介:韩文举(1864-1944)字树园,号孔庵,广州市番禺人。师从康有为,曾协助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后任万木草堂学长,号长兴里万木草堂十大弟子之一,康门十三太保。后任湖南长沙时务学堂教习、上海《时务报》、澳门《知新报》主笔。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协助梁启超办《清议报》、《新民丛报》。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义。民国初年,在广州办南强公学、觉是草堂。晚年留寓香港。

2.6×2.6×3.4cm.

Lot1743

齐白石刻“阿福”青田石印章

印文:阿福。

2.9×1.9×5.7cm.

RMB:50,000-80,000

中国书画

-中国近现代书画-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溥儒

江山无尽

手卷水墨纸本

本幅:48.5×1192cm

后纸:48.5×193cm

展览:“方寸之间——梅洁楼藏手卷册页”,嘉德艺术中心,2017年11月7-22日。

1.梅洁楼藏珍。

2.香港苏富比2004春拍,第663号拍品。

说明:

1.按原藏家得自艺术家家属。此卷与台北故宫藏《江山夕阳卷》相比,更为绵密丰富,是自存赏玩之本。梅洁楼主人得之后精心装池,“本卷写毕未付装池,只托背一直保存,直到先生殁后多年,现藏者方得自画家家属,原貌亦保存至今”。溥儒擅写杖头小卷,用笔细致,意境淡远,摄千里江山之貌于方寸天地之间。却鲜有作此巨幅高头大卷。本卷长近四十尺、高尺许,堪称笔下巨构。命名“江山无尽”,有寄怀山水,骋目卧游之意。全卷结构严整,起承转合自然有序,细意经营,诚属画家东渡后晚年倾心之代表作品。

2.陈定山、台静农、李猷题后纸。

傅抱石

山鬼

立轴设色纸本

45×57cm

著录:

1.《傅抱石年谱》,第1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傅抱石年谱(增订版)》,第19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版。

展览:

1.南京傅抱石纪念馆和故居展出复制品,2004年8月。

2.“傅抱石作品展”傅抱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2004年8月11-18日。

3.“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傅抱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江苏省美术馆、中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2004年8月25日-9月6日。

4.“傅抱石百年大展”,台北国父纪念馆,2004年12月17日-2005年3月27日。

5.“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收藏大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09年10月30日-11月11日。

6.“中国革命时代的艺术——傅抱石(1904-1965)”,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12年1月20日-4月15日。

7.“中国革命时代的艺术——傅抱石(1904-1965)特展演讲会”,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12年2月5日。

齐白石

九秋图

横披设色纸本

65.0×175.0cm

著录:《齐白石双谱》,第415页,集古斋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1.《嘉德十年精品录——中国近现代书画·油画·雕塑》,第20-21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2.《书画拍卖集成——齐白石1995-2002》,第110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3.《近现代中国画名家——齐白石》,第13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4.《齐白石花卉水族》,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版。

5.《中国嘉德二十年精品录——中国近现代书画·一》第96-97页,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

张大千

先贤诗意四屏

镜心纸本

109×33cm×4

黄宾虹

致唐天如秋山楼阁

手卷设色纸本

26×152cm

上款人/旧藏:上款“天如先生”为画家友好唐天如(1877-1961),字恩溥,广东新会人。少年举孝廉,后为国史馆总裁。历任广东高等学府教职。晚年移居香港,曾任香港红十字会会长。工诗擅书,香港艺术馆藏有其书法。与文化艺术界来往频仍,30年代与黄宾虹过从尤见密切。

1.《黄宾虹作品展览》展览图录年表,香港艺术中心及香港大学艺术系联合主办,1980年版。

2.《画家黄宾虹年谱》,第15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3.《黄宾虹年谱》,第42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

1.《黄宾虹先生画集》,第47页,艺林轩(香港),1961年版。

-中国古代书画-

石涛(1641-1707年后)

杜甫诗意册

册页(十开)设色纸本

13.5×20cm(每幅)

说明:爱国将领张学良、“中行庐”张群、香港船王赵从衍珍藏,张大千、旅美收藏家王季迁鉴赏并临摹。

1.册页锦套由张学良太太赵一荻手工缝造。赵一荻(1912-2000),因排行第四,又称赵四小姐。张大千关门弟子。

2.张大千曾多次临摹本册,最著名者见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画:张大千》中,名为《山水四条屏》,乃临摹本册中的八开,既保持画面构图的一致,亦不拘于石涛原样,保留大千自家面目。王季迁现所见临摹一页,仿最后一开雪景,单署“己千”款。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三十余家

明人书画扇集二册

扇面(三十六页)水墨、设色金笺;水墨、设色洒金笺

尺寸不一,约:

①18×56cm(每幅)

②14×40.5cm(最小)

③21×61cm(最大)

1.海上著名收藏家王一平先生珍藏。

蓝瑛(1585-1664年后)

仿大痴江山胜览图卷

庚寅(1650年)作

画:27×593cm

跋:27×127cm

说明:经松江韩氏家族韩璜、韩应陛、韩载阳、韩德均、韩价藩五代宝藏。

1.《古代书画精品录》(肆),第56-91页,长城出版社,2004年。

2.《中国书画》第44期,封面、第17-41页,2006年8月.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靳尚谊

塔吉克新娘

布面油画

1983年

60×50cm

发表:

《现代中国洋画家展》,日本共生印刷株式会社,东京,1984年,第17页

展出:

1.“中国现代洋画家巡展”,1983年12月至1984年11月,日本中国现代作家协力会主办,日本金沢、札幌、福冈、刈谷、名古屋

2.“写生新疆:20世纪以来新疆主题创作研究展”,2023年7月12日至8月20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关良

石门

1950年代

79.5×58cm

1.《褒城石门洞宣传画片》,朝花美术出版社(一版一印),北京,1957年

2.《关良》,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82年,编号10

3.《关良1900-1986》,华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第132页

吴大羽

射戟辕门

1980年代

53×38cm

1.《中国新派绘画宗师·吴大羽师生展》,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台北,1996年1月,图版12

2.《中国新派绘画宗师·吴大羽》,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台北,1996年7月,第119页

3.《中国油画开拓大师·吴大羽画展》,台北历史博物馆,台北,2001年3月,第112页

4.《吴大羽》,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2003年11月,第136页

5.《吴大羽》,大未来画廊艺术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第122页

6.《吴大羽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7月,第99页

7.《吴大羽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15年3月,第127页

8.《吴大羽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2015年9月,第112页

9.《飞羽掠天——吴大羽作品集》,商务印书馆,北京,2020年4月,第160页

1.中国新派绘画宗师——吴大羽师生展,1996年1月13日至2月6日,大未来画廊,台北

2.吴大羽画展,2001年3月8日至4月8日,台北历史博物馆,台北

3.吴大羽油画艺术回顾展——暨纪念吴大羽先生百年诞辰,2003年11月21日至12月10日,上海美术馆,上海

庞薰琹

秋光清絮

1972年

50×41cm

本作即将收录于由家属参与编纂、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庞薰琹全集》

原为庞薰琹学生沈学仁先生旧藏

刘炜

风景(三联作)

2006年

150×100cm×3发表:

《刘炜》,红桥画廊,上海,2008年,第210至第211页及第260页

“周春芽/刘炜”,2006年6月21日至7月10日,Artside画廊,首尔

毛焰

X的肖像

1996年

200×100cm

1.《MAOYAN》,环碧堂画廊,北京,2007年,第70至第71页

2.《艺术与收藏》,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2007年,图版

3.《肖像的零度》,AYE画廊,北京,2007年,第83页

4.《典藏:艺术投资》,台北,2008年,封面

1.“肖像性质——毛焰、周春芽作品展”,1997年,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

2.“艺术与收藏——保利2007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07年,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

3.“寻源问道——油画研究邀请展”,2008年,中国美术馆,北京

王兴伟

无题(浇花)

2013年

240×200cm

《王兴伟》,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2013年,封面

“王兴伟”,2013年5月19日至8月18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瓷器及古董珍玩

清雍正

珊瑚红九龙闹海图梅瓶

H33.6cm

五彩龙凤纹碗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带木座,带旧包装,包装题识“雍正款五彩龙凤中碗成对”

清乾隆

松石绿地红蝠开光珐琅彩加洋彩婴戏图绶带耳小葫芦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H17cm

紫檀嵌银丝高浮雕鹿门采芝图盖盒

L13.7cm

上海私人旧藏

清早期

竹雕东方朔坐像

MichaelMerton,1970年代

好善簃主人珍藏

香港拍卖会,2008年12月3日,Lot2320

明永乐(宫廷)

铜鎏金莲花手观音像

款识:“大明永乐年施”六字楷书款。

H14cm

1.瑞士私人收藏;

2.英国著名藏家Speelman先生收藏;

3.国内重要藏家珍藏。

1.《收藏家》2010特刊,P50。

2.《收藏家》2010第2期,总第160期。

3.《收藏家》2010第10期,总第168期,封面。

4.《罗博报告》RobbReportLifestyle,2011年1月号,总第40期。

5.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古器物展览图录(一)P112-113,2010年。

6.《收藏家》2012年第3期,总第185期。

7.《鸣鹤清赏——瑞宝阁藏金铜佛像》,邢继柱著,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2012年,P206。

明末清初

许晋侯制为真卿先生制款紫泥藏六壶

W14.2cm

古典家具及工艺品

黄花梨透雕螭龙纹夹头榫翘头案

219×47.5×89.5cm,面板厚:5.2cm

出版:邓雪松著《贞穆堂:明清家具撷珍》,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114-117页。

黄花梨高束腰霸王枨马蹄足带屉翘头桌

110×40×81cm

出版:邓雪松著《贞穆堂:明清家具撷珍》,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54-57页。

梅兰芳旧藏汤涤书画合璧蜡底紫花湘妃竹大扇

长44.3cm

出版:《扇的艺术》,台湾历史博物馆编展览组编辑,台湾历史博物馆出版社,1996年,第169页。

何震刻

“柴门深处”青田石印章

5.5×5.4×7cm

印文:柴门深处。

边款:何震制。周氏珍藏。

题跋:士人刀施石上,得未曾有之趣,新奇可喜,开一时之风气,今则应以版画名视此。吴子建并记,乙未,四百三十余年之后。

1.《小石山房印苑》第一册,P19,顾崇福辑,1904年钤印本。

2.《小石山房印苑》第一册,P12,顾湘、顾浩辑,1925年重辑本。

3.《明清名人篆刻选——小石山房藏印》P7,顾允元辑,1985年钤印本。

4.《小石山房印存》第一册,P4,顾允元辑,1985年钤印本。

5.《明代流派印赏析100例》P18,李刚田编,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15年。

6.《小石山房旧藏明清名家篆刻原石遗珍》P22,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24年。

19×8.3×1.3cm

题识:秋叶砚。此砚为三百年前端溪老坑石,用久不滑,琢工雅有画意,文房佳品也,以之填词写诗札亦相称。甲寅涂月,石友记。

砚铭:

1.不知多少秋声。

2.新秋叶落秋风清,秋堂人静秋月明。墨磨秋水写秋声,秋心一点通神灵。甲寅七夕,石友属,昌硕。缶。

吴让之刻

“淩毓瑞印信富贵长寿”寿山黄芙蓉石兽钮印章

2.6×2.5×5.9cm

印文:淩毓瑞印信富贵长寿。

边款:咸丰元年六月十一日,熙载。

旧款:迂道人吴春。

1.《丁丑劫余印存》第十六册,P15,丁辅之、高络园、俞序文、葛昌楹辑,1937年钤印本。

2.《中国篆刻丛刊》第二十三卷,P65,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3年。

3.《篆刻全集》第六册,P77,日本二玄社刊行,2001年。

4.《中国历代篆刻集粹·七·邓石如·吴讓之》P75,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2007年。

5.《新见吴让之印谱两种》守研斋藏吴让之印存,P165,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2年。

明或更早

“天风海涛“落霞式古琴

通长:122.7cm肩宽:18.8cm尾宽:13.2cm

“元鹤舞”仲尼式古琴

通长:123cm肩宽:18.7cm尾宽:12.8cm

明毛晋

读书札记

明写本

1册18开

21.5×35cm

说明:傅增湘题跋

著录:《祁阳陈澄中旧藏善本古籍图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P127、424。

元苏天爵辑

国朝文类存三十九卷

元刻翠岩精舍小字本

15册

13×20.2cm

说明:莫友芝题跋

1、《嘉业堂善本书影》,刘承干编

2、《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总集类第1773页

明方于鲁撰

方氏墨谱六卷

明万历间方氏美荫堂刻本

1夹8册

15×24.5cm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子部谱录类第953页

汉刘向撰

新安汪氏辑刻列女传存卷十四十五十六

明万历间汪道昆刻本

1函3册

15.5×22.5cm

说明:王立承题跋

1.西谛书话,郑振铎著,三联书店,1998年,第433页

2.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郑振铎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第121页注4

3.劫中读书记,郑振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12-13、127页

严复

《社会通诠》手稿

1903年写本

1册

25.5×22.5cm

展览:东方的觉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馆藏珍贵历史文献展,中国国家图书馆,2011年9月15日-10月31日。

出版(部分):

1.(英)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商务印书馆,1904年。

2.(英)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商务印书馆,1931年。

3.(英)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

4.(英)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商务印书馆,1981年。

5.(英)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

6.(英)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

7.(英)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朝华出版社,2017年。

8.中国嘉德古籍善本部编:《严复<社会通诠>稿本》,上海书画出版社,2024年。

珠宝翡翠钟表

-珠宝翡翠-

总重约29.95克拉天然斯里兰卡皇家蓝蓝宝石配钻石耳环未经加热

天然满绿翡翠配红宝石及钻石珠链

5.07克拉天然缅甸鸽血红红宝石配钻石戒指未经加热

天然翡翠手镯

-名贵钟表-

百达翡丽PatekPhilippe

超级复杂功能时计系列型号5303R

18K玫瑰金手动上弦半镂空腕表三问陀飞轮

2021年

表径:42mm

附证书、盒子

超级复杂功能时计系列REF.6102P

铂金自动上弦腕表日期、星体运行及月相盈亏显示

2016年

表径:44mm

附证书

有威Juvet

银鎏金钥匙上弦珍珠【狩猎】珐琅怀表一对

中国市场特供

约1820-1840年代

表径:56mm

附钥匙、盒子

邮品钱币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湖北江汉关协成号匠蔡鸣伍拾两银锭,1867g,近未使用。

整体造型规整,戳记苍劲有力,文字流畅,淡色五彩包浆,底部蜂窝均称,可见原始金光,属早期税锭精品。

1861年开埠前,清政府在武汉三镇仅设有内陆关卡,如武昌的江关、汉阳的朝关、汉(口)西的宗关、汉口的汉关。汉口开埠后,内陆关卡一并撤消,建立以汉关为基础的江汉关。1861年3月,英国单方面公布了《扬子江贸易章程》和《长江通商章程十二款》定:“外商商运货到长江中上游,只需在镇江办备手续,即可在镇江以上各关口随意装卸合法商货,返镇江前可勿庸履行任何海关手续。“从而导致外轮蜂拥进入长江中、上游。时任湖广总督的官文对此表示不满。官文遂向清廷上奏折,请求在汉口设关。几经周折,总理衙门大臣奕终于颁发札谕曰:“……至汉口地方,据该督奏称,必须设关,自应准其建立,查验出进各货……”。1863年1月1日,江汉关正式开关并开始征税。

2010年中国庚寅(虎)年1公斤纪念金币(梅花形),附原盒,原证书,发行量118枚,证书编号:0023,完全未使用品。

2017年中国丁酉(鸡)年1公斤纪念金币(梅花形),附原盒,原证书,发行量118枚,证书编号:0103,完全未使用品。

以上两枚纪念金币均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法定贵金属货币,是收藏投资的难得佳品。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刻花

宫钱的使用源于唐代,到了清代,宫钱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当时宫钱是用官炉铸造,主要用于皇宫的节日庆典装饰,每年腊月负责铸造宫钱的部门都要把一批精铸的宫钱送入皇宫,在清代,每一個宮廷御用物品都會登記造冊,在清宮檔案里都有記載,宮錢的使用和民間花錢的使用有相同之處,但是意義相差很大,有記載宮錢除了適用以外,也會被皇家御賜給大臣或者有功人員,此枚雕花宫钱,刻工细腻,包浆莹润,极为少见。

佳酿臻茗

嘉德四季第66期拍卖会

10月18日晚,嘉德四季第66期拍卖会圆满收官,收获总成交7955万元,成交率达92%。

本期拍卖会荟萃瓷器玉器工艺品、邮品钱币门类的艺术精品近4000件,琳琅满目,估价亲民,吸引了新老藏家竞相入场,或为丰富收藏体系,或为初试牛刀,在拍卖会上掀起一轮轮竞拍高潮。六天来,拍场人气旺盛,热度始终不减,成交喜人,亮点频现,为即将到来的秋拍奏响了激越的序曲。

瓷器玉器工艺品

本次四季拍卖,瓷器及古董珍玩部分以7400万元,92%的成交率收槌,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起到了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其中瓷器版块依旧是四季的绝对主力,夜场拍卖中,百瓷集韵封面Lot1895清嘉庆胭脂红地洋彩缠枝宝相花开光婴戏图螭耳瓶以178万元的成交价领衔全场,与中庸堂专场领衔之作Lot1850清乾隆青花云龙纹案缸(成交价57.5万元)共同代表传统官窑类别,延续了之前的稳定发挥。Lot1917清雍正粉彩教子图螭耳大方尊(成交价86万元)、Lot1912清雍正内粉彩松荫高士图外胭脂红釉盘(成交价54万元)两件作品的高价成交,则延续了自去年四季拍唐岱风格山水人物纹盘到今年春拍画意瓷专场对于精美画片类瓷器的喜爱。

嘉友藏瓷专场和瓷器工艺品专场除了依旧保持极高的成交率和网络参与度等传统特点外,两场封面Lot2159清乾隆青花釉里红锦地开光魁星点斗云龙瑞兽博古诗文天球瓶(成交价57.5万元)、Lot3494、3495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菱口折沿大盘(成交价86万元、67万元)体现了大体量陈设瓷和高品质残官瓷在四季拍中的强势表现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普通拍品价格继续调整,我们除了更加努力的去寻找优秀的作品外,也要开始对拍品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以期跟上市场的快速变化。最后向各位卖家和买家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我们下个月秋拍见!

THE END
1.出版一本书最低可以印多少册?2?印刷厂起印数量:印刷厂印刷图书都是有一定的起印量的要求的。一般是500-2000册起印,相对正规的大厂比较严格基本是2000册起印,一些小厂印刷500册也可以,印刷厂印刷出来的书质量上比较有保证,很少偏色,制版也比较周正。 3?出版社样书: 出书后出版社一般是需要样书留存备案的。对于国内的出版社来说,一般需https://www.meipian.cn/57l9zpr0
2.出版方披露习总讲话读本为何成为千万级畅销书文化课首印500万册,加印不下10次 《读本》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共分为12个专题,其框架结构在深入领会和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基础上设计,主要观点和论述忠实于原著,全面准确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阐述了讲话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62208
3.影印本出版,文津阁《四库全书》永封存新版首印百套,平装本定价20万元;手抄本从此被国图“束之高阁”影印本文津阁《四库全书》首印平装本和精装本共100套,每套共500册。平装本定价为20万元,精装本则为25万元。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http://www.shsjcb.com/sjcb/bkview.aspx?bkid=100686&cid=279529
4.一个小说作家的自述:从首印500册到5万册,年赚200多万00:00/00:00 一个小说作家的自述:从首印500册到5万册,年赚200多万 发表论文连赛男2020.05.22 08:35 分享到https://www.sohu.com/a/396863483_120048485
5.一本首印500册的小说何以入围布克奖长名单?界面·投票《一座岛》曾被多家出版社拒绝,首印只有500册。作者凯伦·詹宁斯谈了谈被拒的经历、她的国家以及如何坚守本心。https://m.jiemian.com/survey/6452827.html
6.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500字(通用50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500字(通用50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500字 1https://www.ruiwen.com/zuowen/500zi/2143771.html
7.印刷一本书要多少钱?印刷书籍费用多少(注:一般,印刷数10000册以下,补纸为0.3令/每套版 10000册以上,补纸为0.04令/每令纸) 克重:128 系数:0.5307 吨价:我们这里7400元/吨 结果:42.4*128*0.5307*7400/5/1000000=4.263元/本 二、印工费 内文一般画册设计按多少钱一个印张来计算。 封面单独算。 https://www.goobai.com/hcxw/7630.html
8.从首印9000册到畅销近500万册,这本书做对了什么?据果麦文化经典事业部总监李佳婕介绍,李继宏译《小王子》于2013年1月出版,首印只有9000册。最近,它迎来第100次加印,销售近500万册。 李佳婕表示,《小王子》是经典事业部具有程碑意义的产品。“《小王子》在经典事业部的产品系统中,算得上重中之重。从产品内容上来说,它足够真,足够美好,足够动人;从产品意义上http://www.cptoday.cn/news/detail/13914
9.收藏拍卖杂志广东省期刊协会主办2008年第10期奥运门票出全套纪念册包括开闭幕式及赛票 关键词:北京2008年奥运会 闭幕式 门票 纪念 北京奥运会 比赛项目 开幕式 珍藏 “北京2008年奥运会纪念门票珍藏册”于9月21日上市。套册包括全套北京奥运会门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和35个比赛项目的决赛门票。据悉,该门票套册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成套出品的奥运门票https://www.youfabiao.com/shoucpm/200810/
10.六年级上册作文500字(通用55篇)六年级上册作文500字 5 突然,窗外窗外传来哗啦啦的响声。我站起身,走到窗边——雨来了。 我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追随听觉,探索雨中的世界。 许许多多顽皮的小水滴落在青草上荡秋千,又落在地上,传来一阵清脆的嬉笑声。一首大自然的乐曲,进入了前奏。无数的雨滴变成了无数优雅的音符,在空中漂浮,飘进我的耳朵https://m.cnfla.com/zuowen/2291584.html
11.谁在励你的志?华森编译《人性的弱点全集》封面上赫然写着:“继《圣经》之后的第二大畅销书”、“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 《决不找借口》1版1次印刷版里夹着一张书签称“上市1月即突破50,000大关”。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该书至今没有重印,而版权页“印数”上写 着印量是10000册。只印了1万册,为何能上市一个月就销出5万册呢?https://blog.csdn.net/chenguoda/article/details/2286033
12.2023重印版基督教要义加尔文全3册全新宗教改革500周年纪念版文学家们赞叹它是文学世界的杰作;语言学家发现加尔文自己将本书翻译成的法文,形塑了法语的发展;政治学家推崇它蕴含了后来共和体制的蓝图;而经济学家们公认它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茁壮。但从基督徒的角度简而言之,“《基督教要义》是全部基督教信仰的梗概,是加尔文其它释经著作的导言,是教会生活实用指南和手册,https://h5.youzan.com/v2/goods/2oridile4fwlf
13.《小狗钱钱(套装2册)(附赠免费亲子财商课+理财秘籍思维导图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小狗钱钱(套装2册)(附赠免费亲子财商课+理财秘籍思维导图)》,作者:博多·舍费尔,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最新《小狗钱钱(套装2册)(附赠免费亲子财商课+理财秘籍思维导图)》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http://product.dangdang.com/29343067.html
14.布面精装本——杨善深艺术作品集(仅印500册陈永锵作序)特区版布面精装本——杨善深艺术作品集(仅印500册、陈永锵作序)特区版_国画画册: 大16开88页。内页无涂划无藏家名章。内收大师书画作品八十余幅。快递发货视寄达地加减运费。【纸醉连环苑】【7788收藏】https://m.997788.com/pr/detail_auction_328_9282569.html
15.中国作家富豪榜报告2:多少本算畅销? 结论是:1年卖3万册,就算畅销书 对于出版人和作家来说,畅销书意味着读者认可、金钱收益和社会影响。 对于大部分作家来说,畅销书的意义尤为重要,一旦作家的某部作品成为畅销书,那么他的下一部新作品出版时,无论是起印量、版税、媒体报道,都会比非畅销书作家优厚得多。 关于畅销书的https://m.youdao.com/singledict?dict=baike_detail&more=true&q=%E4%B8%AD%E5%9B%BD%E4%BD%9C%E5%AE%B6%E5%AF%8C%E8%B1%AA%E6%A6%9C
16.四库全书)影印完整版系列十二合一版(500册50件)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开本:大16开500册 豪华精装 定价:250000元 从原始社会晚期的陶器刻画符号,到商代的甲骨文;从商周时期的金文到秦汉的竹简; 从魏晋时期的抄录图书到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普及; 从宋元类书、丛书的编纂到明、清《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文化巨著的刊传, https://book.kongfz.com/153161/296003714/
17.四部丛刊这部十分重要的史籍直到“它收入了《丛刊》才能与广大读者见面(这书后来又单独分别出了影印本和排印本)。洞钥分谢褂行矶嗾涔笃分帧 前后有三编:初编初印2100册,二印2112册,精装报纸本110,平装报纸本440,初编二编三编合编本3122册,续编510册,三编500册 2初编编辑 张元济等辑 民国八年上海商务印书馆https://baike.sogou.com/v280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