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08.25
一赵处女
关于越女剑的传说悠远,散见于正史和野编,最早、最详尽的记载是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在后来的《艺文类聚》及《剑侠传》中亦有记载,小说《东周列国志演义》中也有。自古以来吴越和楚国多出死士和侠客,越女剑的故事出自《吴越春秋》,白猿的传说启发了后世很多武侠作者,描写刻画愈来愈细腻传神,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也有一只通灵的白猿。
译文:
“绳技”的故事出唐人皇甫氏所作《源化记》中的“嘉兴绳技”。《绳技》类似民间杂技和大型魔术,金庸考察说是群众催眠术,不知是否如此,真是神奇啊!《聊斋志异》也有一则《偷桃》的故事,更加精彩传神,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故事也出《源化记》,《车中女子》类似《聊斋志异》中《局诈》的故事,都是设局坑害无辜的人,若是被骗去钱财还是万幸,像《车中女子》几乎有性命之虞!故事中骗人伎俩好似戏文一样精彩,声情并茂,须知骗术也需要高超的演技哦。
这故事《太平广记》称出于《唐语林》,但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有载,编于“盗侠”类,文中唯数字不同。《汝州僧》和《车中女子》都是大盗的故事,这种人亦侠亦盗,亦正亦邪,行事透着神秘怪异,我翻译的《里乘》也有一则盗侠的故事,还有些类似虬髯客的结局,在附录中一并录出!
六京西店老人
这故事出自《酉阳杂俎》。《京西店老人》是剑侠的故事,这类风尘异人古代典籍甚多,不胜枚举!
七、兰陵老人
这则故事也出自《酉阳杂俎》。《兰陵老人》也是风尘奇侠,同时能舞七剑,也是古时剑客一流!
《酉阳杂俎》中记载的卢生故事,假术士遇到真盗匪,唐山人迹近无赖,只是仗着武功欺人,所以称不上侠客!
十、荆十三娘
这故事出自《北梦琐言》。《荆十三娘》说的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热肠女侠,又有钱武功又高,只是丈夫刚死就与人同居,似乎于礼不符,侠盗之辈行事到底与常人不同啊!
唐末,浙江温州有个进士,名叫赵中立,慷慨重义,性喜结交朋友。有一次到苏州,在支山禅院借住。有一位很有钱的女商荆十三娘,正在庙里为亡夫作法事,见到赵中立后,很爱慕他。两个人就同居了,俨若夫妇,一起到扬州去。赵中立对待朋友十分豪爽,出手阔绰,花了荆十三娘不少资财。十三娘心爱郎君,也不以为意。赵中立在扬州有个朋友李正郎。李有个弟弟,排行第三十九。李三十九郎在风月场中结识了个妓女,两人互相爱恋。可是这妓女的父母贪慕权势钱财,强将女儿拿去送给诸葛殷。当时扬州归大将高骈管辖。高骈迷信神仙,在他左右用事的方士,除了吕用之和张守一外,还有个诸葛殷。这诸葛殷管扬州的盐铁税务,自然权大钱多。李三十九郎无法与之相抗,极是悲哀,又怕诸葛殷加祸,只有暗自饮泣。有一次偶然和荆十三娘谈起这件事。荆十三娘道:“这是小事一桩,不必难过,我来给你办好了。你先过江去,六月六日正午,在润州(镇江)北固山等我便了。”李三十九郎依时在北固山下相候,只见荆十三娘负了一个大布袋而来。打开布袋,李的爱妓跳了出来,还有两个人头,却是那妓女的父母。后来荆十三娘和赵中立同回浙江,后事如何,便不知道了。
十一、红线
《红线传》是唐末袁郊所作《甘泽谣》九则故事中最精采的一则。《红线女》与聂隐娘行迹相仿,都是救主于危难之中,且不贪图富贵,功成身退,令人敬佩!
十二王敬宏仆
故事出康骈《剧谈录》,篇名《田膨郎》。《王敬宏仆》乃江湖异人,身若游龙,来去如风,追捕大盗,机智无双,盗玉枕的田膨郎也是任侠之辈,遇到开明的皇帝真是幸运啊!
十三昆仑磨勒
《昆仑奴》也是裴铏所作。裴铏作《传奇》三卷,原书久佚,《太平广记》录有四则,得以流传至今。《聂隐娘》和《昆仑奴》是其中特别出名的。《昆仑奴》若非替主人谋划盗得红绡女子,恐怕一生默默无闻了!这个异人能够为主人分忧,但是行事未免荒唐之极,红绡女子也非贞洁之辈,崔生幸亏遇到了大度的郭子仪,否则难免杀身之祸!胆量确实不小啊!
十四四明头陀
这则故事原名《许寂》,出自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其实包含了三个故事,可惜故事性不强,所记的异人侠士也都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只是单纯的卖弄剑术,格调不高!
十五丁秀才
这则短故事也是孙光宪记于《北梦琐言》之中。《丁秀才》不知何许人也,倏忽来去,日行千里,比起王敬宏的仆人又有所长!
朗州道士罗少微,在茅山紫阳观寄住。有一个丁秀才也住在观里。这秀才的举动谈吐,与平常人也没有甚么不同,只不过对于应举求官并不怎么热心。他在观中一住数年,观主一直对他很客气。一晚隆冬大雪,几个道士和丁秀才围炉闲谈,大家说天气这样冷,这时若有肥羊美酒,那真是快活不过了,说来不禁馋涎欲滴。丁秀才道:“那也没甚么难处。”紫阳观在山上,大雪封山,深夜之中哪里去找羊酒?众道士以为他是说笑,哪知丁秀才说罢,开了观门便大踏步出去。到得半夜回来,身上头上都积满了雪,手中提了一只银酒坛,装满了酒,又有一只熟羊,说是从浙江大帅厨中取来的。众道士又惊又喜,拍手欢笑。但见丁秀才取出长剑,掷于空中而舞,腾跃而去,就此不知所终,那只银酒坛却仍是留在桌上。观主怕官府追究,将这件事向县官禀报。
十六纫针女
这故事出自见《剧谈录》。《纫针女》是奇女子,天真烂漫,甘于贫困,盗玉珠不为贪财,只为打赌娱乐,她把玉珠置于大雁塔顶,看她身手敏捷,如飞鸟腾云一般顷刻上下,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十七宣慈寺门子
这则故事出自王定保的《唐摭言》。《宣慈寺门子》难得之处在于看门人于平淡之中透着不凡,这么一个好打不平的任侠之人居然只是甘于平凡,尤为令人刮目相看,不知他是如何安身立命,存于世间?真是一个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