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贾鹏涛整理《杨宽学术随笔》

1932年,杨宽先生在上海私立光华大学跟随吕思勉先生学习,自此以后,就与吕先生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1957年,吕先生去世后,杨宽先生与吕先生的女儿吕翼仁女士积极奔走于吕先生遗著的整理出版工作。从1957年到1984年杨宽先生赴美前,杨宽先生为吕先生的多部著作撰写了出版说明。诚如《吕思勉先生全集》整理者张耕华先生所言:“20世纪80年代的部分先生遗著遗稿的整理出版,杨宽先生出力最多,各书的出版前言,均由杨先生执笔撰写。”

1936年,上海私立光华大学毕业后,杨宽先生与上海博物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参与筹建上海博物馆,并长期担任上海博物馆的馆长,为上海博物馆的筹建、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身处其中,杨宽先生对于当时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出现的经费不足、场馆局促、偷运文物等问题,有着深刻的观察和反思。时至今日,中国博物馆事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王孝廉先生是我广岛大学学长,我们都从《古史辨》《战国史》认识杨先生、尊敬杨先生。所以为杨先生做那些事都是理所当然的。

我一九八六年从日本搭鉴真号第一次去上海,未经打探联系即前往复旦想拜望杨先生,到历史系一问才知道他已经去了美国。后来我到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因为孝廉先生居中安排,出版杨先生自传,才真正开始结缘。由于杨先生夫妇都信任我,我们的合作也一直顺利愉快。

杨先生与王孝廉先生、吴继文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值得在此特别记述。

我将寻觅所得向张耕华老师汇报,张老师给我带来了杨先生致吕翼仁女士的8封书信和杨先生为吕思勉著作所写未刊序言的手稿,并告知我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姜俊俊老师是杨先生的学生,她曾编辑出版过杨先生的《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我写信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很快姜老师有了回信。我和姜老师相约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姜老师和我谈了他与杨先生交往的一些故事,其中提到,杨先生在去美国前,特别约胡道静,还有她一起吃饭告别。姜老师提供了12封书信。有了这些书信打基础,我便开始了《杨宽先生编年事辑》的工作,随时发现材料随时补充。

2016年9月28日,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上海历史学会在上海图书馆举办“杨宽著作集”出版座谈会。会上,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表态,支持配合“杨宽著作集”第二集的出版。会后,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先生向上海人民出版社提供了杨先生的所有手稿复印件,因第二辑大多由我整理,社里便将材料转交于我。

《杨宽书信集》所收书信100余封,是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所有杨宽先生往来书信,除了老师们提供的,还有上海图书馆手稿中的,档案中的,孔夫子网上的图片,自己购买的等等。首次印刷出现了一些本该避免的问题,在重印中进行了修改。在此,向读者朋友们致以诚恳的歉意。

《杨宽书信集》

饮水思源,能有这样的收获,幸赖师友们的帮助,《杨宽书信集》《杨宽史学讲义六种》《杨宽史学拾遗》《杨宽学术随笔》在资料搜集和整理过程中,承蒙张耕华、姜俊俊、刘影、许倬云、曹旅宁、黄显功、李远涛、李孝迁、钱林书、高智群、李绍崑、虞云国、汤仁泽、胡逢祥、王东、田兆元、俞国林、谢宝耿、李柏华、杨善群、高智群、刘根良、张钰翰、方继孝、李天飞、李碧玉、邓琦、高笑红、邵冲、汪尡甫、周保明、王应宪、王传、赵太和、杨懿、周鼎、施晴、台湾地区王孝廉、吴继文、周惠民、古伟瀛、彭明辉、李素琼、鹿忆鹿、萧淑慧及日本高木智见诸位先生惠予指教和帮助,我的家人也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后勤保障,亦得特别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图书馆领导的大力支持,使得本书能够顺利出版。

《山海经》中所见“玉”之祭仪

唐代之银元

玺印的变迁

中国工艺之演化

中国器物的演进

上海市立博物馆的重建

博物馆的三大工作——征集·陈列·研究

保存文物的仓库

博物馆该怎样“博”

展览会的举办

博物馆里也该有教师

博物馆与市政建设

博物馆与特种展览会

怎样充实博物馆的内容

充实内容与建设馆舍

论推展我国社会教育必须扩展博物馆事业

中国固有艺术之特色——上海市博物馆考古艺术演讲

从速严禁文物出口

考古散记

在先秦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上海市立博物馆藏印》序

《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审查意见

校《铜鼓考略》《漆器考》后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出版说明

吕思勉《先秦史》重版序言

吕思勉《论学集林》出版说明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出版前言

吕思勉史学论著前言

《吕著中国通史》前言

吕思勉《近代史三种》出版说明

中国历代史研究·上古史纲目

重刊《中国上古史导论》前言

《太平天国通俗画史·序》

书评:《墨辩疏证》

书评:《墨辩新注》

书评:《中国陶瓷史》——“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

书评:《景德镇瓷业史》

让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灿烂地发光

——评介《中国古代科技图录丛编》初集四种

关于《嘉定屠城记》——明末民众抗清的报告文学

跋抄稿本《东塘日札》——《嘉定屠城记》

怎样学好祖国的历史

怎样学习春秋战国史

如何加强中国文化史的研究

占有材料,具体分析

马桥古遗址和上海历史研究

冬小麦在我国历史上何时开始普遍种植

宋代科学家沈括

元初的文化压迫政策

元代的红军

元末的红军——江湖丛谈之一

明太祖的建国

三保太监七次下西洋

明代的倭寇

说倭——“大和”即“大倭”的音转

明代的战舰蜈蚣船

养廉与贪污——清代吏治杂论之一

土豪劣绅论——清代吏治杂论之一

官官相护论——清代吏治杂论之一

令人斗志奋发的“甲午海战”

侠——江湖丛谈之一

墨——江湖丛谈之一

替天行道——江湖丛谈之一

四海一家——江湖丛谈之一

所谓邪教——江湖丛谈之三

海南岛开辟的历史

纸的服装

摩登论

吸纸烟

山珍海味

谈吃肉

孔夫子上银幕

游艺场在宋代

城隍老爷

论人格教育

詹天佑工程师小传

带病延年

青年与性教育

蚕的故事

斧头党

恐新病和恐旧病

闲话爆竹

飞来与钻出

从“共荣香烟”说到“民主馒头”

论名士派

“面子”论

神秘和秘密

气节论

老夫子和老妈子

发财论

狗的祖先——狼

狗和狗国

人和狗

狗祖宗和狗国家

漫谈纸钱

生孩子和杀孩子的风气

宝贝

我所最爱读的一本书

整军与军队国家化:论整军与建军

收复区的地方财政问题

整理收复区的秘密结社

实行严厉的法治精神

论中国工业建设的前途

论中国政治建设的前途

从迁都到还都

我们的中国

纪念黄花岗

东北九省——我们的命脉

埃及的古文化

根绝暹罗排华政策及其妄动

远东弱小民族的独立运动——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

远东的国际关系与韩国的前途

为处理韩侨问题向当局进一解

韩国今后经济再建设问题

韩国农村经济的回顾与前瞻——专论米谷农业地带

韩国农村合作团体——“契”的回顾与前瞻

后记

作者简介

杨宽(1914年-2005年9月1日),字宽正,上海青浦人,历史学家。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系,师从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等。1936年参与上海市立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市立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一至第三届副理事长。

贾鹏涛,1985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延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已出版《杨宽先生编年事辑》、《杨宽书信集》、《史学书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卷》。

THE END
1.中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预选赛试题3、你想在图书馆借一本《中华经典精粹解读》从书中的《论语》,你会去( )区域寻找这本书。 A.少儿科普百科 B.中国现当代文学 C.少儿国学 D.世界历史 4、在学校图书角找书的时候,以下哪种做法是不合适的() A. 抽放时都要保持书籍整齐 B. 不需借阅的书籍尽量放回原处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209198.html
2.头条文章七. 【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名将大赏 第07讲:【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名将大赏\三年级春季-7课堂笔记(中国古代名将大赏).pdf 第07讲:【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名将大赏\第07讲:【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名将大赏.mp4 第07讲:【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名将大赏\第7讲家长手册.pdf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69687966597181
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要学术贡献:王水照教授从事古典文学研究50余年,在苏轼研究、宋词研究、宋型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陈燮君等 上海博物馆 7、国际组织与教育发展 张民选等 上海师范大学 8、精神的牧放与规训:学术活动的6、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来自早期阅读眼动及相关研究的初步证 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218
4.中国古代图书(精选十篇)综上所述, 中国古代图书遭厄的原因很多, 但以政策性禁毁和战争战乱为主。其实中国的图书灾难主线呈现出了一种历史性的循环往复, 即书籍随王朝的兴亡而盛衰变化。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根源于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 封建王朝、贵族家族、名望家族的图书馆与他们的命运休戚相关, 这一联系使图书的命运紧紧系在了这个王朝、这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t5k963.html
5.宁波图书馆主讲人:郁旭峰(北仑区实验小学校长,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得者,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 时间:2022年4月17日(周日) 参与方式:线上直播 4.“4·23图书馆之夜”暨“阅读蓝海”知识课堂 第20期“潜入海底世界”裸眼4D互动体验 时间:2022年4月22日(周五) https://www.nblib.cn/information/4049
6.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作者:圣才电子书 更新:2023-02-13 浏览:9092 在线阅读 目录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第1章 上古神话 第2章 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 第3章 《诗经》 第4章 《左传》与春秋战国历史散文 第5章 《孟子》《庄子》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 第6章 屈原与楚辞 https://lib.100xuexi.com/Ebook/1_1003481.html
7.图书馆知识竞赛:图书馆知识竞赛在线测试(题库版)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图书馆知识竞赛》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图书馆知识竞赛:图书馆知识竞赛》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http://www.91exam.org/exam/87-1051/1051948.html
8.古今图书馆漫谈6篇(全文)摘要:在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中,图书馆占有一定的位置。本文对中国图书馆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现状进行了探讨,并论证了图书馆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关键词:古代;图书馆;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94-02 在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史中,图书馆占有一定位置。我国古代图书馆的起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fe2pfj6.html
9.“自古知兵非好战”雨城区图书馆开展中国古代兵书专题展了解我国古代文化,激发学生广泛阅读中国古代书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近期,雨城区图书馆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自古知兵非好战”中国古代兵书专题展,以期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兵书的文献价值与中国古代兵学的辉煌成就。 中国古代兵书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着古代的军事知识,保存了哲学、科技、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的珍贵资料,蕴藏https://wap.beiww.com/zsya/xw/jd/202310/t20231022_1194121.html
10.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向图书馆借一段美好时光 ①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去图书馆借书,一次性可以借满20本,这是天堂馈赠给我的一段快乐时光,细小的幸福在书海里漫无声息地增加 ②每次站在一排排书架前寻书,我都怀揣着寻宝似的期待与新奇,有选择的纠结、有定睛的思索https://www.yxfsz.com/view/169231739018710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