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芙蓉区育才第三小学袁亮黄俊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近年来,长沙市芙蓉区育才第三小学探索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五个维度与“红领巾奖章”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有机融合,打造“阳光少年逐梦争章”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维度。“红领巾”奖章是全国少工委推行并构建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中的载体,是少先队组织内特有的激励评价方式。二者之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学校创新模式,构建评价体系。例如,综合素质评价的品德发展,与“红领巾奖章”基础章的“向阳章、传承章、立德章、立志章、梦想章、小主人章、团结章”相通,身心发展与“健体章、勇敢章”相通,劳动与社会实践与“劳动章、奉献章、节约章”相通等。对此,该校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争章评价实施方案,科学设定争章细则,精心设定争章活动,确保每位学生在小学低、中、高三阶段均能完成争章目标,争得相应奖章。我校以人人通为平台,做到了评价内容系列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信息化、评价记录实证化、评价过程常态化。
一、实施过程及亮点
(一)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明确了开展活动、呈现素质、获得奖章、指导发展的教育过程,评价内容从抽象指标转化为可操作的体系,有效解决了依照什么进行评价的难题。”老师深有感触,班上同学和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各种类别的争章活动,学生们的特长和潜能被挖掘出来,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意识增强了,班级氛围更加正气有爱。
如此,以活动为载体,将抽象的综合素质评价转化为“开展活动—呈现素质—实施评价(获得奖章)—指导发展的教育过程。使评价内容从抽象、概念的指标体系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实现了综合素质评价从理念到实践、从文本到操作的突破,有效地解决了依照什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难题,实现了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二)以成长记录为依据,突出过程性评价
(三)以颁章为方式,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四)以辅导员为引领,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参加活动,每个中队成立之初,我校聘请班主任担任中队辅导员,指导家长、学生参与争章活动及做好记录。辅导员在研究分析学生综合素质记录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与家长和其他科任老师协同,为学生成长提供学业发展、心理健康、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化帮助。
三、我们的成效
1.网络数据,评价可视
我校在网络空间应用评比方面2020年12月,被评为芙蓉区首届“网络空间应用优秀学校”,32名教师获评“网络空间应用优秀个人”,占全区的32%;2021、2022,在区络空间应用项目系列评比中,我校基本都有20来个班级获评“网络空间应用优秀班级”,占全区的20%左右。
2.家校联系,密切实效
3.空间记录,精准画像
学校通过人人通平台,以大数据形式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目前,人人通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上已建成两千多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四十多个班级成长档案。
四、我们的思考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其道且长,在前行中我们也不断在思考和摸索,我们的综合素质评价与“红领巾奖章”的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的有机融合,还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比如,打通“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生视力检测平台”,实现数据同步,增设“体艺2+1”“综合实践”“智慧兑换”“家长评价”系统等,不断丰富和完善评价系统。我们希望人人通网络平台下的学生综合素质争章评价系统越来越完善,实现一生一画像,一人一空间的目标,从而发挥更加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