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学的50种好书社会研究

有这样一种学术研究,研究者对一个地方、一群人感兴趣,怀着浪漫的想象跑到那里生活,在与人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他们生活的故事,最后又回到自己原先的日常生活,开始有条有理地叙述那里的所见所闻。

学术并非都是绷着脸讲大道理,研究也不限于泡图书馆。

人类学的目的是什么?

是人类历史的“还原”、文化原理和社会运行规律的发现、对人类行为的理解、种族偏见的消灭、文化宽容观的养成……人类学的目的不止这五种,不过只此五种也可证明人类学使命的重大了。

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中的人类学经典

1.《金枝》

深刻而有趣地溯源巫术和原始习俗

现代人类学奠基之作

英国民族学家、宗教史学家权威论著

《金枝》是人类学领域的鸿篇巨著,也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之作。作者以十分丰富的资料,对古代习俗和信仰作了翔实的集录,用历史的比较的方法论证他本人的观点和思想体系,得到了世界各国学术界的普遍赞赏和称誉,至今仍有着很高的学术和参考价值。

2.《原始分类》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联手探索

揭示人类分类观念的集体起源

所谓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采取分类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观念,人们又是在哪儿发现分类这种独特配置的蓝图的?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涂尔干和莫斯从澳洲和中国等地出现的图腾等原始的分类模式入手,并从分类的几种原初形式揭示了人类现今分类观念的集体之起源、社会之起源。

3.《礼物》

人类社会原本没有市场、买卖、互赠或易物贸易

那么,到底有什么呢?

有的就是礼物

二十世纪法国民族学之父经典著作

生动探讨经济概念的历史源起及本质

先于我们的社会乃至原古社会生活的这些总的社会现象能够同时展现出各种制度,而经济制度则确立了特定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或者毋宁说确立了特殊的呈献方式与分配方式。

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事物,我们这里只能考察其深层而独立的一点即:这些所谓的自愿的呈献,表面上是自由的和无偿的,但实际上却是强制的和重利的。从外在形式上看,呈献总是慷慨大度的馈赠,但其实在与交易相伴的这些行为中只有虚构、形式和社会欺骗;或者说穿了,只有义务或经济利益。

4.《过渡礼仪》

以仪式分析视角解读

人一生中生命阶段的转换

民俗学礼仪现象分析重要论著

本书是早期民俗学家范热内普的代表作,他在本书中所概述的过渡礼仪是涉及一种地位变化的社会机制,作者通过对此类礼仪三阶级之象征意义的分析,已使这一礼仪分析模式成为研究仪式行为的一个经典概念。

5.《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人类学研究领域里程碑式著作

深刻再现土著部落的社会图景

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对以特洛布里恩群岛为中心的库拉区域,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揭示出当地土著社会巫术、宗教、贸易、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当时对该民族最完备而科学的描述。

6.《人文类型》

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的导论性著作

探讨民族与文化的成长之路

本书阐述了人类社会学的主要原则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论述决定种族群体发展的地理的和历史的因素;表明文化是如何成为自然环境的派生物;描述了各种社会是怎样解决它们所面临的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以及性的种种问题的。

7.《萨摩亚人的成年》

风靡美国的原始人类青年心理研究

引发人类学界论争的

“萨摩亚人成长纪实”

本书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学术奠基之作。根据她的研究,生活在一个相对和谐和同质的文化里,萨摩亚的青春期少女在个人选择和社会期待两者之间不存在紧张与冲突。

8.《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

细腻生动地揭示中非土著部落的奥秘

民族志经典中最精致、最富有思想的作品之一

该书为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埃文思-普里查德的第一部民族志代表作,是民族志中最精致、最富思想的作品之一,自1937年出版以来一直被人类学者奉为民族志的典范。

9.《努尔人》

现代人类学史上最著名

最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作品之一

人类学田野研究标杆之作

《努尔人》一书通过对非洲部落政治制度的田野研究,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在一个没有国家和政府统治的群体中,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本书是现代人类学史上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作品之一。

10.《非洲的政治制度》

本书于1940年英文版首次出版

是政治人类学作为人类学一个分支出现的标志

研究传统社会的政治运行可以使我们反思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本书是以“非洲学派”为代表的人类学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于历史非洲殖民地的田野研究成果,亦被视为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研究之一。书中各项研究展现出的非现代国家的政治体制动作方式及其在殖民化的转型,对后来的政治研究及部族社会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1.《图腾制度》

法国结构主义鼻祖的人类学著作

借图腾制度深探人类的思想活动类型

本书作者列维-斯特劳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和最具争议性的人类学家之一,是法国结构主义的鼻祖。图腾制度求助于动物和植物的名称,它是采用不同称谓方法的一个特殊情形,无论有何种类型的指称,其性质始终是一样的。

12.《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

不但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必读书目,

对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

等学科亦深具参考价值

本书是政治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身兼人类学家和英国军官两职的利奇在缅甸北部山区开展的田野工作几乎与“二战”相始终,其间经历战火困扰和资料散失之厄,而此书终成。

全书以历史的和动态的视角反思了社会科学中“社群”、“文化”和“仪式”等核心概念,用细致的民族志资料展现出了克钦人(在中国称景颇)的政治结构变迁以及与周边人群的互动,融理论之洞见与经验之鲜活于一炉。

13.《象征之林》

深度揭示恩登布人仪式背后的社会意涵

二战后最具有开拓性和影响力的

民族志经典之一

该书为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象征仪式学派的代表人物维克多特纳的代表作,被学界归入二战后最具有开拓性和影响力的民族之经典之列。

14.《洁净与危险——对污染和禁忌观念的分析》

什么是洁净?什么是肮脏?

跨越界限者即为肮脏,便是危险

污秽是社会规范和秩序的违背,而污秽意味着危险,危险就是跨越不该跨越的界限而造成的恐惧。而脏(危险)的清除,即禁忌的产生、仪式的举行、犯罪的惩罚,是重新确立原有秩序、维系社会规范的手段。

15.《献给祖先的猪》

早期文化生态学典范之作

深入分析新几内亚人生态仪式

16.《地方知识》

“阐释人类学”开创者的田野调查思考

《地方知识》是格尔茨代表作,于1983年面世,2000年再版。全书涉及从艺术、常识、卡里斯玛到自我人观的论题,曲折迂回,文采飞扬。其中,尤以作者在东南亚和北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讨论了地方社群如何理解社会思想,本土人如何想象伦理道德,乃至法律背后的文化意蕴,启迪了中国上世纪末的“法治本土资源论”。

17.《族群与边界——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

刺破族群迷雾的理论之光

一部族群研究的典范性著作

标志着族群研究的一个新的时代

本书是挪威人类学家巴斯主编的一本论文集,书中巴斯及其他学者把族群互动作为讨论的中心并研究族群认同的互联性以及族群边界和文化认同问题。同时提出并实践了族群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即通过不同人类群体的持续的协商和接触来解决边界问题。《族群与边界》开启了人类学关于族群、族群认同等问题的广泛讨论,延续至今。

二、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24种)

18.《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当代人类学反思的经典理论著作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出版后的30年里

它成为国际人类学界引用得最多的一部著作

本书收录的11篇论文全都是围绕着人类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文本写作这一环节展开讨论的,这些论文检讨了各时期人类学民族志的经典文本,并开放性地指出了将来民族志写作及文化研究所具有的多种可能性。本书揭示了:在人类学的现代主义成为过去之时,追求所谓“真相”的人类学家,他们如履薄冰。

19.《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

保罗拉比诺对自己的研究开展民族志研究

人类学乃至一般的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过程

成为反思对象

20.《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

迈克尔布若威的重要代表作

在工业社会学领域具有突破性意义

作者布若威运用民族志的参与观察法,力图通过对工作现场的呈现来阐明一个关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理论框架。“为什么工人这么努力地工作?”布若威的研究揭示出恰恰是工人自发的同意与资本主义微妙的强制二者的结合塑造了生产行为。内部劳动市场与内部国家的运作是“制造同意”的两大重要机制。

21.《纳文——

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所展开的民族志实验》

作者格雷戈里·贝特森被视为

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之一

优雅的叙述风格、洗练的思维

广博的知识涉猎

人类学经典中最具魅力的著作之一

纳文是生活在新几内亚的雅特穆尔人在其青少年成员取得有意义的成就后举行的一种庆贺仪式。作者围绕此仪式,采用不同的路径加以分析,独创性地将研究者的思维工具和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让读者看到在不同的研究框架下,“社会事实”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

22.《玛格丽特

·米德与萨摩亚——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

对半个多世纪之前美国著名人类学家

米德的成名作《萨摩亚人的成年》中的结论行

质疑和反驳

两位人类学家在同一调查地行调查

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由此引发了人类学界一场著名的辩论

23.《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人类学经典作品

西敏司娓娓道来的是糖这件平常事物身后

奇妙而非同寻常的历史

这本书聚焦于工业化早期的英格兰以及美洲加勒比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叙述了糖从一件奢侈品化身为工业化生产之商品的过程。作者将这一过程密切地与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奴隶化生产乃至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联系在一起,将糖这一平常事物身后奇妙而非同寻常的历史格外深刻而不乏趣味地发掘出来。

24.《祈颂姑》

人类学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反思的典范

在仪式研究、象征分析、女性人类学、

反思民族志等多维度具有承前启后的开拓性意义

本书是人类学民族志的典范作品。它以“深描”的方式描述了赞比亚本巴人的一个女孩成年礼仪祈颂姑的社会背景、仪式过程,并通过仪式象征分析及社会结构分析等理论视角对此仪式进行了多角度的审读阐释。本书不仅在吸收多学科理论和分析方法方面展示了新的突破,更为民族志的书写方式和角度树立了样板。

25.《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

作者克利福德·格尔茨

被视为解释人类学或者象征人类学的奠基者

以个案研究的形式描绘了东南亚历史上

曾经存在的一种国家形态

拓展我们对现代国家的理解

格尔茨在本书中以个案研究的形式描绘了东南亚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一种国家形态,并将它与近代以来的现代国家形态和理念交相映照。他沿着马克斯·韦伯式的理路,从历史资料和田野经验中建构了一种“剧场”式的国家形态:各种大大小小的国王以自身的地位、礼仪和形象为根基,营造出相应的国家形象,在这种国家形态中,那些在现代国家中的关键因素如疆界等反而是不那么核心的问题。

格尔茨并不打算否定权谋、剥削、军事、暴力等因素,而是在承认这些因素都在国家建构中发挥作用的同时,更偏重于指出现代政治学中对身份、人观、仪式等重要方面的忽视。

26.《亲属关系是什么,不是什么》

西方人类学大家萨林斯的晚期杰作

主要讨论人类学亲属研究中的思想

在本书中作者司马少林(萨林斯)旁征博引,梳理摩尔根之后百余年来西方人类学的亲属制度研究,涉及涂尔干、施耐德等影响深远的学者的亲属制度理论,尤其是建构论、解构论和族性生理学等。作者在本书中主要讨论人类学亲属研究中的思想,而非具体的亲属制度研究技术或术语。

27.《萨满教、殖民主义与野人:

关于恐惧和治疗的研究》

人类学家迈克尔陶西格代表作之一

研究殖民主义及南美印第安人的经典之作

国内首次出版

本书是南美洲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的经典之作,其研究视角和写作方法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书主要研究了殖民主义给哥伦比亚印第安人社会带来的“恐惧”,以及当地印第安人运用萨满教进行的“治疗”行为。

作者以大量文献资料和自己的田野调查资料指出,殖民主义和萨满教这两种文化力量既非完全对立,也非一方将另一方完全同化,而是在殖民恐怖所创造的“死亡空间”中进行了共同创造,形成了一种迄今仍给这些地区带来秩序和混乱的力量。

28.《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比较》

“民族志之父”马林诺夫斯基

对父权社会和母权社会的性的思考

本书是一本经典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著作,主要对“蛮野”的美拉尼西亚母系社会里的性及“文明”的欧洲父系社会里的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两种社会里的性有什么关系。

作者通过分析不同的情结如何在母权和父权社会中通过神话、梦、亵语等发展出来,批驳了弗洛伊德的文化起源自图腾宴的观点,通过详细的论证说明精神分析学说推崇的俄狄浦斯情结只不过是父权社会的现象,并非普世现象。

三、人类学视野译丛

29.《人类学的四大传统: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

人类学学科史的权威论述

了解人类学的不同发展传统和路径

这是本引人入胜的书。它是第一本对欧美人类学的历史进行跨国研讨的著作。对于任何想知道人类学如何在不同的背景中兴起、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又将向何处去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个绝好的资源。——美国人类学家乔治·马库斯

人类学史就是一个竞技场,各种理论争论在这里澄清和解决。本书探讨了人类学最丰厚的几个传统的发展,并将推动它向一门真正的世界性学科发展。——英国人类学家亚当·库珀

本书对人类学最丰厚的几个传统及其发展进行了探讨,分别论述了英国、德语地区、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学科的发展源流,总结出它们各自形成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特色。全书既有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有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期,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将推动这门学科向一门真正的世界性学科发展。

30.《权力及其伪装》

极具吸引力的政治人类学导论书

格莱德希尔从广泛的经验事实中成功地提炼出政治人类学的名种主题和理论焦点,并赋予它们以鲜活的生命力。本书是政治人类学很好的导论书。

――《和平研究杂志》(JournalofPeaceResearch)

本书所涉经验事实范围覆盖全世界,作者的论证是批判性的、令人信服的。

――《选择》(Choice)

本书是一本政治人类学导论书,旨在探讨影响全球秩序的各种地方性情境和权力关系。书中采用了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各国家的案例,对西方殖民地国家和非西方国家进行了比较,展示出了人类学的自下而上的视角如何能有力地揭示出隐藏在国家正式机制背后的各种力量。

31.《小地方,大论题》

一书在手,了解人类学

本书是人类学导论性质的书。书中简要介绍了社会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背景、发展历史及主要的方法、研究内容等。之后又分专题集中探讨了诸如亲属制度、族群归属、各种仪式、政治体系、全球化及本土化等核心话题,并且提供了大量丰富的例证,展现了人类学广阔的视野和比较研究的视角的重要性。

32.《人类学与人类学家:二十世纪的英国学派》

那些年、那些人类学家的风云际会、唇枪舌剑

本书主要论述了英国社会人类学的黄金时期(1922—1972)这门学科的发展,以及当时著名人类学家的思想及其交锋。这一时期的人类学深刻影响了这门学科后续至今的发展脉络。

书中介绍和评述了包括现代人类学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学说,以及如埃文思-普里查德、贝特森、利奇、玛丽·道格拉斯、列维-斯特劳斯等著名人类学家的学术发展历程、著作及其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展现了英国社会人类学从创立到发展到壮大到减弱影响的过程。

33.《经济人类学——学科史、民族志与批判》

经济学与人类学结合的典范之作

韩可思和基斯哈特提供了我所见过的最为复杂的经济人类学史。他们采用人文主义视角,把经济人类学的“史前时代”、社会主义时代以及后社会主义时代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20世纪的研究综述之中。

――史蒂芬古德曼(明尼苏达大学)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正在变得不得人心,韩可思与基斯哈特提出了一种“人类经济学”方案,它集中解释了人类的道德和物质需求――既是市场的也是非市场的。这是一部撰写得非常出色的作品,为人类学和经济学两个学科都注入了新的活力。

――唐罗博特姆(纽约市立大学)

通览全书,作者重申经济人类学是一项人道主义的工程,他们呼吁人类学家应该继承莫斯(MarcelMauss)和波兰尼(KarlPolanyi)这些先驱们在经济研究方面的抱负和路径,为分析当代经济现象和经济良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4.《人类学与认知挑战》

认知人类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35.《灵魂猎人——西伯利亚尤卡吉尔人的狩猎、万物有灵论与人观》

人类学“本体论转向”的代表作之一

一部有趣且前沿的民族志

本书是一部富有洞察力的、极具原创性的关于尤卡吉尔人狩猎生活的人类学著作。作者基于对尤卡吉尔人进行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集中讨论了尤卡吉尔人生活在“镜厅”世界的实践意义,人、动物与神灵共同居住在这个世界,他们都被认为是无穷无尽的互相模仿的双面体。

在这个世界,人处于一个“中间状态”,他们的灵魂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身心一体,既是个体自我也是再生的他者。因此,猎人既是人也是他们模仿猎杀的动物。这迫使他们在努力超越差异和维持自我身份的必要性之间进行微妙复杂的平衡。

36.《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

“这本简要介绍人类学领域的优秀之作,并没有收入过多繁复的事实,但与其他很多教科书比起来,它充分展现了人类学曲折有致的思维。”

——托马斯·基弗(哈佛大学)

“本书将人类学的魅力展现为既是对遥远人群别样生活的探究,又直面探讨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一本既适合专业学生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的引人人胜之作。”

——英文版出版者荐语

本文旨在描述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揭示文化的特征和类型,比较各种文化间的异同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分析文化的传播及相互渗透等。这种研究途径,无疑为深入解剖人类本身、向人类自我复归开拓了新的方向。

四、媒体人类学译丛

37.《信号与噪音》

媒介技术不仅是内容的传递

它们呈现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热望

政治机构,休闲模式和经济水平

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买

38.《媒体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

在不理解我们周遭的媒体图景的情况下

我们是不能理解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

本书将使媒体研究、人类学和全球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和教师们获益匪浅。通过定位媒体在实践、情感、争论及分歧领域中的位置,这本里程碑式的文集映现和激发出媒体研究中人类学的声音。

——阿尔君·阿帕杜莱社会文化人类学家

39.《观文化,看政治:印度后殖民时代的电视、女性和国家》

电视是如何把某地域富有性别意识的私密感受与

民族身份认同建立起联系的?

一部有关后殖民时代的印度电视、女性及国家的民族志

40.《国家戏剧:埃及的电视政治》

阿拉伯世界中最好的电影和电视生产者

电视剧是将埃及团结起来的独特文化形式

——CatherineA.Lutz,布朗大学,人类学教授

五、田野行旅丛书

41.《末世太阳》

抗争的500年

这是一个关于少数人的故事

印第安人500年来的历史命运

以及他们与世界的关系

中文写的第一部关于墨西哥的民族志

中国人类学的海外拓荒的新标志

印第安人终于活到了今天,走出了被人遗忘的历史。如果说在这500周年之际我们要庆祝什么的话,那就让我们庆祝他们终于活到了今天吧!

——【阿根廷】恩里克·杜塞

如果说我们哪一次准确地使用了种族屠杀这个词汇,那么就是在这个例子上。我认为,无论从相对意义还是绝对意义上来说,那都是一次创纪录的行为:90%以上的、绝对数字达到7000万的人口遭到灭绝。20世纪的任何一场大屠杀都无法与此“大灾难”相比。

——【保加利亚】茨维坦·托多罗夫《征服美洲与“他人”问题》

如今,印第安人最集中的地区在安第斯山海拔四五千米的纵深,在亚马逊流域蚊虫肆虐的腹地,在墨西哥恰帕斯道路艰险的密林。

——索飒

42.《未开的脸与文明的脸》

日本著名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

费先生提出著名的“差序格局”原理

而中根先生提出日本社会是一“纵式社会”

虽然中根先生和费老相差20岁,但因为共同受过同一老师弗思、同一学校伦敦政洽经济学院的培养,两人在学术研究上有很多的共同特点,如他们都强调社会结构研究的重要性,强调比较研究和田野调查是社会人类学的基础。

从研究内容看,费老有著名的《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而中根先生有《日本社会》与《家族的结构》;

费老有《中国的绅士》,而中根先生从社会阶层的角度来比较中国的乡绅、日本的武士、韩国的两班;

她认为中日之间的家族结构和家族制度的区别,导致由此发展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也有很大的异同点。

她在此基础上,把中国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的家族特点归纳为“类”的原则,以此来衬托中国社会与日本的不同之处,同时把日本社会从“场”的原理进行考察。

43.《初访美国》

每一个认真为中国文化求出路的人

每一个认真要在现代世界里

做人的中国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费孝通以其流畅隽永的文字描述了1943-1944年他在美期间美国社会及日常的方方面面,以及他对美国的各种政治制度安排和宗教信仰的思考、美国与欧洲的对比,等等。

介绍文化不是宣传,而是分析。宣传所引起的是感情,爱好或憎恶,可是分析所引起的是理解,超出了爱恶,而入于欣赏。

你若为一个美国朋友解释中国文化,你时常会发现他们会发生种种你从来没有注意过的问题。有很多我们觉得极平常的,可是在他们却正是最不能了解的地方。

原来,我们所谓文化介绍,其实是在用自己文化来和别人的文化相对照。

所以要介绍美国文化给中国人,介绍人不但要明白美国文化而且还要能明白中国文化。为美国人解释中国,我们中国人自己反而有时不及美国人。要有这种贯通文化的人才实在不容易。

假定缺乏相互了解的人民间自己承认对别国不太了解,情形也就好得多。“不知为不知”,然后可以知。若是对方有一种行为或是一种意见,看来或听来,不太合自己的脾胃时,先假定自己可能会误会别人,正可慢一慢激动自己意气,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很多无谓的争执也就可以免除了。可是普通人并不如此。

在一种传统里长大的人不容易承认世界上还有其他不同的活法。自己是这样,别人也不能不是这样。于是不同文化的人碰面时,问题就多了。

44.《西南中国行纪》

百余年前的西南中国记录

外国人在中国进行的

早期人类学调查的重要活动之一

最早将摄影手段应用于

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东亚人类学家

鸟居龙藏(1870-1953)是日本及东亚考古学、人类学的著名开拓者之一。

1896年,鸟居在台湾调查中首次使用摄影器材拍摄各地的“番族”。其后在中国西南调查中,他共拍摄了400多张照片。

他一生的研究生涯中,除日本本岛外,还涉足台湾、中国西南、千岛群岛、库页岛、内外蒙古、西北利亚等东亚地域,著述极为丰富,曾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人类学研究室教授,后脱离大学成为独立研究者,晚年曾在北京燕京大学执教,系中国人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

45.《异域故土,文野穿梭:尼泊尔田野笔记》

尼泊尔做田野调查时的随笔记录

尼泊尔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

行走异乡牵引出的故乡之思

六、不一样的人类学

46.《当代中国的厕所革命》

人类学家周星教授带你了解

中国“厕所革命”的前世今生

党政干部尤其是乡村党政干部的重要参考书

47.《生熟有度: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

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

从“生与熟”这对分类概念发掘

汉文化的深层结构与逻辑

解读中国汉文化整体逻辑密码

“生”与“熟”是汉人社会与文化中的一组基本的分类范畴,它缘起于日常生活,并扩展、渗透和弥漫于社会文化的各层面,具有多重性的意义。本书向读者全面地展示“生/熟”分类范畴在汉人的日常生活、社会结构及文化实践中所具备的深刻寓意,并以此作为解读中国汉文化整体逻辑的一个密码。作者运用本土社会文化素材的解读,扩展了列维-斯特劳斯的“生/熟”概念的解释力。

48.《百年衣装——中式服装的谱系与汉服运动》

梳理了中国社会一个世纪以来

有关中式服装的各种社会动态和文化实践

服装是人类的第二皮肤,也是特定时期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表象。本书展现了一百余年来中国普通民众服装的变迁,并由此从一个角度展现出了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变迁。

49.《人类学简史》

一本从当代欧洲学者的视角

来梳理和反思人类学学科的人类学简史著作

由法国学者撰写的人类学史首次译成中文

这是由法国学者撰写的人类学史首次译成中文。法国当代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弗洛朗斯·韦伯教授,以法国的视角追溯和反思了全世界范围内人类学的古典根源与发展历程。在她看来,传统意义上的欧洲人类学家被划分成“三个贵族部落”和“两个被支配的部落”。

50.《文化人类学》

对了解和研究文化人类学及

原始人生活状况有较大参考价值

通俗地介绍了人类学的定义、对象、分科、目的及其他学科的关系;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及学派;特别是具体介绍了原始物质文化、原始社会组织、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及原始语言文字。

延伸好书:《文化人类学》

在许多文化中,人们认为肥胖的人比细瘦的人更加美丽

在这些文化中,肥胖之所以普遍受到重视,这不仅因为它被视为更加美丽,而且还因为它被看作是健康、生育能力、分层社会中具有更高地位的象征。这种观念与美国和许多其他西方社会中的理想典范形成强烈的反差,他们认为肥胖是没有吸引力的,并且是懒惰、缺乏自我控制和不健康的反映。

THE END
1.宁波图书馆1.一本书的诞生Ⅱ 时间:2021年10月31日起 地点:宁波图书馆新馆二楼艺术空间(鄞州区宁穿路2100号) 2.“千年子城·翰墨颂世”庆宁波建城1200周年——鼓楼.洞桥书画摄影作品展 时间:2021年12月3日-12月20日 地点:宁波图书馆永丰馆二楼展厅(海曙区永丰路135号) https://www.nblib.cn/information/3337
2.教科院各专业推荐书目(心理学相关书籍二)2、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How to Read a Book 译者: 郝明义 / 朱衣 出版年: 2004-1 ISBN: 9787100040945 3、学习之道(第2版) 作者: [美] 乔希?维茨金 (Josh Waitzkin)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原作名: The Art ofhttps://lib.gznc.edu.cn/info/1027/1283.htm
3.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本书→买购网No.4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 栏目:励志.心理 简介:本书是弗洛伊德除了《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之外,流传最广的一部著作,曾被译成17国文字。以1915年~1917年于维也纳大学的课程讲稿付印成书,由于是讲授的形式,故而对刚学习精神分析理论或 从未接触过的https://www.maigoo.com/news/451568.html
4.推荐一本好书《金融衍生品定价模型数理金融引论》放弃了在大学里当教授的想法后,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读John Hull 的那本书:Options and Other Derivatives”期权和“Futures,(《期货,其他衍生产品》)。帮我找工作的猎头打电话,说纽约有一家公司想尽快见我。那时候,我曾在三家公司面试过,一家在俄克拉荷马州,一家在华盛顿,还有一家在纽约。可是,他们要么直接https://bbs.pinggu.org/jg/jinrong_jinrongyanshengpin_164166_1.html
5.《如何阅读一本书》推荐书单(如何阅读一本书)书评堕(zhui4声)落吧!小宇宙 评论如何阅读一本书 2015-07-13 15:42:40 1.荷马(公元前9世纪?) *《伊利亚特》 *《奥德修纪》 2.《旧约全书》 3.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456) *悲剧 4.索福克勒斯(约公元495—406) *悲剧 5.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 *《历史》(波斯战争) 6.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530886/
6.矩阵分析引论书后题答案矩阵分析引论资源### 矩阵分析引论书后题答案详解 ### 引言 《矩阵分析引论》是一本经典的数学教材,广泛应用于线性代数、矩阵理论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中。本书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矩阵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技巧。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掌握书中内容并检验学习效果,我们特此提供了本书后习题的答案详解。下面将详细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zyl19950315/10192493
7.金融投资必备的一本书——《日本蜡烛图技术》第2版3月上市融合东西方金融分析理论和技巧的精华,运用典型生动的图表案例、条理清晰的文字解析,一本书让你掌握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金融投资的策略和技巧,提升交易能力,降低波动风险。既适合初入股票、期货市场的新手,也对技术分析老手有很大裨益。 四、编辑推荐 ★“K线之父”“蜡烛图泰斗”史蒂夫·尼森畅销20余年的金融https://news.hexun.com/2020-02-18/200326481.html
8.科学网—书单:概率与测度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微积分金融教材专著这门课的主要教材就是著名的《Theory of Point Estimation》(TPE) by Lehmann and Casella,与《Testing Statistical Hypotheses》(TSH)by Lehmann and Romano,我想这两本教材的难度很多人都早就听说过了,反正我觉得这两本书真是得至少花一年的时间才能学好,课后的习题多,质量也好,这边的图书馆里能借到他们第一版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2541-762671.html
9.送书!北大教师节的礼物《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 一本书读懂中国古代的“官本位”,研究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经典著作,荣获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及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以及认识中国古代的集权官僚政治,具有独到参考价值。 “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424676
1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三、我的第一本书第一课时: 1、字词: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温厚 2、文学常识: 牛汉,原名史成汉,现代诗人。七月诗派重要成员。主要作品有《华南虎》等。 八年级语文的学习方法 1、线索法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结构层次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如《醉翁亭https://m.yuwenmi.com/kebiao/banianji2/2604965.html
11.弗洛伊德书籍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不仅是一本精神分析论的权威著作,而且,对于想通过一本书而了解这一学说的读者来说,此书再好不过。该学说对于门外人毕竟深奥,有 122. 弗洛伊德心理哲学 by 杨韶刚 当当网:22.40 节省7.40 当当网:22.40 节省7.40 作者:弗洛伊德 著,杨韶刚等 出版:九州出版社 2003-7 https://www.psychspace.com/space/?action-category-catid-108-page-6
12.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读书《论自由》被誉为“肯定人类个体的个性不可泯灭的价值最优雅,意义最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宣言”。这本书被评价为“如果现代世界要承认某一本书设定了自由主义的根本道德基础,这本书很可能是《论自由》”。 三.内容简介 关于《论自由》,密尔在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https://www.mbachina.com/html/zzxy_qfnu/20220318/416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