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材料)关于“图书馆”(李国新·)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既要遵循国际公认的基本规律,达到世界一流的共性指标,更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最佳实践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

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战略,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色。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伟大实践,目的在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这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文化建设上的根本体现。

公共图书馆服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与国际通行的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一脉相承。强调公共图书馆在提升人民文化凝聚力、巩固人民共同思想基础、坚定文化自信上的独特作用和社会责任,强调公共图书馆服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是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重要内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各级政府的主导与保障责任,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看到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建立在明确的、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基础上,有上下贯通、全面覆盖、执行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一制度优势和体制优势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谋定而动、慎始善终提供了坚强保证。

建设国际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不是个别图书馆或个别地区的一流,而是全国公共图书馆整体迈向世界先进水平。虽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我国通过区域合作,对口帮扶、坚持全国一盘棋,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均衡发展。这一优势,将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整体迈向世界一流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李国新《面向2035: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

材料二: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传承悠久,藏书文化盛行,因此大批图书馆建筑流传下来,并成为一个旅游景区存在。宁波的天一阁藏书楼,就因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内涵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近年来随着国家倡导文化强国建设,大批的现代图书馆涌现,其中一些造型独特、内饰别具一格的图书馆也成了网红打卡圣地,网红图书馆应运而生,成为许多游客旅游必去景点。2017年对外开放的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被称为“中国最美图书馆”,每年不仅吸引了大量读者,还吸引了大批旅游爱好者。

图书馆除了直接作为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文旅服务外,还可以嵌入旅游景区,作为旅游景区的一部分,增加了景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品质。如福建省图书馆创新性地与福州植物园联袂打造“清新书苑”,让游客一边在自然山水间流连,一边欣赏来自千年前的诗篇。此外,还有公共图书馆通过与民宿结合增加了景区的经济附加值,如云和县图书馆在梯田景区的精品民宿设立图书馆,既激发了游客的阅读兴趣,又拓展了景区的业务范围。

研学游,顾名思义,是研究、学习和旅游的结合,即通过图书阅读、生活体验、观摩交流等方式,让研学游的参与者在生活、旅游、学习中提高自身知识。近年来随着国家打造文化强国的战略逐渐落地,全民创新学习手段越来越多元化,公共图书馆中掀起了研学游发展热潮,各地图书馆与中小学校、高校的合作不断加深,通过定期组织在校学生到图书馆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一些图书馆,如湖北省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开展了以户外拓展和绿色环保为主体的研学游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中国的许多企业也与国际市场有了更多交集,中国公共图书馆开始融入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程中,首都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都加强了国际合作,通过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学术论坛、文化会展等,有力推动了公共图书馆的对外交流。

在现代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渗入文旅融合的理念,能有效对我国的旅游文化事业进行明确的指导。换句话说运用“图书馆+”的形式,是图书馆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重要趋势。因此,在现阶段文旅融合背景下,必须要对图书馆工作进行创新,做到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使得各类文化和旅游项目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时代,如何转变传统图书馆活力不足的发展模式,必须考虑到图书馆的整体布局、未来规划等客观条件。另外,还需要从机构、制度、人员等多项内容进行保障,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其社会责任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增加而增大。公共图书馆的建筑、产品、经典馆藏、电子数据等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资源与旅游相融合,不但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还有利于公共图书馆发展。公共图书馆只有针对性地采取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文旅融合模式,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所作为。

(摘编自《“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探索》)

A.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总体战略的一部分,我国在制度、体制方面的优势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公共图书馆体系提供了坚强保证。

B.虽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我国通过区域合作,对口帮扶等形式,坚持全国一盘棋,顺利解决了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C.在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建设只要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就能有所作为,并使各类文化和旅游项目得到全面的发展。

D.图书馆不但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旅游景区,而且可以嵌入所有旅游景区,增加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文化品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放的阅览室里,上下数层的座位上坐满了读书的人,其中不乏拾荒的读者,这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文化建设上的具体表现。

B.江阴市图书馆开创的“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根据咖啡馆的实际情况,提供数千册图书供市民和游客在店内免费阅读,这是文旅深度融合的一种表现。

C.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02万个、农家书屋59万家,这充分表明我们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较为均衡。

D.太原市图书馆的马克思书房独具特色的思政课几乎“场场爆满”,为市民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在文化传播力方面的责任和担当。

A.材料一围绕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的话题,以并列结构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D.关于公共图书馆建设,材料一在论证中强调中国特色,材料二强调与世界图书馆事业接轨。

4.结合材料一,简析学术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概括性。

5.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的不同,并指出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

【答案】

1.A2.C3.D

4.①准确性主要表现在语言严谨,表达清晰。如为了论证“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公共图书馆体系……更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观点,运用了“既要……更要……”的句式,使观点的表达重点清晰,科学合理。②概括性主要表现为语言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如每段的第一句都是对本段核心内容的简要概括,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5.①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第1段提出观点,第2-5段从总体战略、文化需求、根本保证、均衡发展四个方面具体阐释。②材料二采用先分后总的结构。第1-4段列举“图书馆+”的各种创新形式,5-7段对文旅融合进行简述。③材料一从国家层面阐释建设公共图书馆体系,材料二从地方层面介绍“图书馆+”和文旅融合。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顺利解决了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说法有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中的“虽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均衡发展”可知,文中只是说“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均衡发展”,并非“解决了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C.“只要……就……”逻辑关系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说“公共图书馆只有针对性地采取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文旅融合模式,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所作为”。

D.“图书馆不但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旅游景区”范围扩大。材料二第1段说的是“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传承悠久,藏书文化盛行,因此大批图书馆建筑保留下来,并成为一个个独立存在的旅游景区”,但这并不等同于所有图书馆都可成为独立存在的旅游景点。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D.“材料二强调与世界图书馆事业接轨”说法错误。材料二中只有第4段提到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开始融入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并非全文强调这一看法。

学术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为语言严谨,表达清晰。如第1段运用了“既要……更要……”的句式,意在强调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在“遵循国际公认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更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表达重点清晰,科学合理。又如最后一段中,“虽然……但……”句式的运用,突出强调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整体迈向世界一流水平所具有的优势。

学术论文语言的概括性主要表现为语言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材料一第一段为中心论点,第2-5段,每段的第一句话都概括了本段的核心内容,如“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战略,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色”“公共图书馆服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等,概括了每段的核心内容,起到了总括性作用。

材料一第1段提出观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公共图书馆体系,既要遵循国际公认的基本规律,达到世界一流的共性指标,更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最佳实践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然后依次从总体战略、文化需求、根本保证、均衡发展四个方面做了论述。

材料二在第1--4段,依次列举了图书馆作为旅游景点、图书馆嵌入景点或民宿、图书馆与研学游结合、图书馆举办国际会议等不同创新形式,然后在第5段提出了文旅融合的话题,在第6、7段对文旅融合的路径和意义进行了简述。

材料一从国家层面开展论述,属于国家层面的学术论文,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性;材料二从地方层面进行阐释,属于地方文旅介绍宣传。

THE END
1.和旅游局千阳县:把图书嵌入街头巷尾为群众提供身边的阅读服务千阳县创新推动图书馆硬件设施建设和全民阅读服务,延展阅读空间的触角,有效提高了公共阅读资源的可及性,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的千阳县图书馆新馆建成投用,总面积4800平方米,阅读坐席650个,藏书13.2万余http://www.qianyang.gov.cn/art/2024/12/17/art_4543_1822250.html
2.书香润城乡——张家川县扎实推进“书香建设”为方便居民借阅,提升阅读效率,张家川县图书馆还开辟了24小时智慧书房。图书馆闭馆后,读者可通过单独门禁扫描身份证或借阅证进入。“书香建设”需要设施、资源等硬实力的保障,也离不开配套服务的护航。张家川县以图书馆为阵地,落实免费开放制度、修订制度规范、严格执行服务承诺,2023年实现全县图书流通3.6万册(次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0892147583528851&wfr=spider&for=pc
3.浅析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重大意义与新形势下的服务理念关键词:免费开放;意义;服务理念 公共图书馆实现无障碍免费开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张试纸”,而这个示范的更大意义在于政府向公众提供公益性产品的义不容辞,这或将释放和引领更多的社会公共产品向完全的公益性转变,也必将会有更多的公共场所、空间,更多的公园、景点和景区,走向完全无障碍和无门槛的开放之路。公共图https://www.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717000008_1395623.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研究这一条款虽然没有能够作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总体纲领,写入第一章“总则”的立法宗旨或其他条款,而只是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原则,在第四章“服务”部分做了规定,但仍然不失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的一个重要突破,是国家公权力对公共图书馆价值理念的一次完整、集中的表达。 2关于公共图书馆法的调整对象 2.1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734907
5.杭州图书馆读者使用手册杭州市民卡网上服务厅1.职能:杭州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以保障每一个公民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为己任,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资源与服务来满足个人和团体在终身教育、自主决策、文化发展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要。 2.服务理念:奉行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思想,向各类人群提供“平等、免费、无障碍”的图书馆服务。 https://www.96225.com/smknet/service/show_findByIdCon.action?webcardarticle.webcardarticleid=ff8080814069689e0140bd56ef0d0807
6.浅谈图书馆的有效服务公共图书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提升服务质量。文章从公共图书馆服务涵义分析出发,提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也从以前的以藏书为主逐渐向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向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31124095947_230639.html
7.公共向“新”而行:温州市图书馆以“新质服务力”赋能全民阅读信阅有礼、展览赏新、阅读美育、空间再造……今年来,为提升阅读服务体验、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径,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以新生态、新理念、新发展为着力点不断创新举措,满足读者高品位阅读新需求。随着暑假的到来,7月3日下午,“图书馆里的夏天”阅读嘉年华暨第九届“新雨少年电影节”在温州市图书馆大厅拉开序幕,来自社会https://www.ccmapp.cn/news/detail?id=66864cf14ccbf800081ba232&categoryname=%E7%83%AD%E7%82%B9%E6%8E%A8%E8%8D%90
8.浅析高校图书馆服务新理念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浅析高校图书馆服务新理念高校图书馆肩负着收集各学科文献及资料供广大师生阅读学习的重要任务,如何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创新服务理念,是高校图书馆一直不断探寻的重要课题。 1 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备配备不足 高校资金的使用多用于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138336
9.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 12页内容提供方:木子礼先森 大小:25.83 KB 字数:约5.4千字 发布时间:2020-10-15发布于广西 浏览人气:18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014/8004030016003006.shtm
10.图书馆的特色服务12篇(全文)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第1篇 除传统的图书期刊借阅、用户培训等工作, 医学图书馆应借鉴国内大学、公共类、科研类图书馆已经形成的相对成熟的工作方法, 开展一些特色服务, 下面是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的一些想法, 和大家共同探讨。 1 特色服务方式 1.1 科技查新服务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jltf3qa.html
11.厦门市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我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根据《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https://www.xmlib.net/fwsj/gzjh/202208/t20220808_1248956.htm
12.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宗旨:服务至上,读者第一,科技服务,智慧服务[9]。 使命和愿景:立足广西龙头馆的定位,结合国家和广西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实施服务立馆、特色办馆、科研兴馆、人才强馆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水平和图书馆建设的数字化、社会化与学术化水平,引领全https://baike.sogou.com/v5479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