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加强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使中小学图书馆成为集信息资源、学习研修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图文资源中心,为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开展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原有图书馆功能区域的基础上,增设研修交流、影音欣赏等拓展功能区域,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随着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展开,教育部决定重点建设教育信息化工程,智慧图书馆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具有优秀可扩展性及开放性的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将为推动教育科研事业的迅猛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一、校园智慧图书馆整体框架图

二、建设理念

*实体与虚拟的融合;

不限于物理馆藏的资源,电子书、实体书同步收藏;

通过RFID技术建立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联系;

*随时随地的服务;

无线网络覆盖校园,安全上网;

*服务对象不限于到馆读者,包括在教室、公共场合、家庭等;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管理;

*能够跟踪所有的应用数据,并建立基于此的评价分析机制;

*基于用户需求整合全球信息资源;

*不限于本馆资源的服务内容(本地的、远程的);

*构建文献信息资源二次加工整合的能力;

三、总体架构

*馆内功能布局:

*藏书区:图书储存(智能标签、智能书架);

*服务区:人工的、自助的读者咨询、查询、借还书服务;

*阅览区:数字的、印本的图书阅览;随处可得的移动阅读设备;

*活动区:小组学习、互动讨论;

*提供创作的条件:完善的创作工具,扫描、打印等输入输出设备等;

*馆外服务延伸;

*教室:图书馆信息资源推送到班级,实现“班班通”

*教师办公室:按学科编撰的二次文献送到教师身边

*公共区域:随地可得的查询、借阅、下载

*拓展网络服务空间;

*图书馆主服务网站提供交流、互动空间;

*教师和学生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的远程查询、借阅、下载;

四、主要功能介绍

我国图书馆传统的图书流通管理采用磁条和条码系统,磁条为安全防盗功能,条码为馆藏标识功能。磁条(EM)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自动化程度低,借阅或归还均需人工处理

*图书查找、顺架、排架困难

*馆藏清点繁琐耗时,劳动强度高

RFID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采集数据的速度,特别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了快速、高效、安全的信息识读和存储,而且具有信息载体身份的唯一性,这些特性决定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表是RFID与条码的比较:

功能

RFID标签

条形码

一次性阅读多个目标

X

阅读移动目标

可编写

是否需要激光扫描

使用寿命(100,000次)

恶劣环境的使用

防水功能

内置防盗位标识功能

典藏工具

移动清点功能

读者自助多本借还系统

自助还书系统

自动分拣系统

图书馆在应用RFID后,具有如下一些优势:

RFID可以将多本书随意放置在读写器读写范围一次性实现借阅或归还操作,是条码操作效率的几倍,效率大大提高。

无论原先是复合磁条还是永久磁条,RFID均可与之兼容工作,直接将RFID电子标签粘贴在图书中即可,无须去除书中的磁条,可以大幅降低更换工作量,减少对图书的损坏。

利用RFID非接触、远距离、快速读取多个标签的特点,结合盘点车和层架标签,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书籍盘点、顺架、查错架、缺架清查工作;同时上架时还可根据书库图形化路线指示馈按正确位置摆放馆藏。

RFID系统对现在的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将防遗漏系统与图书流通管理系统关联起来,记录每本书的进出库历史记录,从而与借还书的历史记录进行匹配。

1)RFID技术大大减少了流通工作量,剩余的流通工作也是配合RFID技术的自动化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流通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精神面貌。

2)RFID技术也解放了大批流通馆员,使他们可以从事其它的高级的读者咨询工作,如流动服务、举办讲座、展览、培训等;

3)图书馆人员主要工作从流通转向咨询,有助于图书馆提升人员素质,会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有助于图书馆其它服务工作的提高。

1)读者经常会对图书馆产生不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由于图书馆没有有效的手段对图书进行盘点,但是因为管理系统没有准确的记录,结果导致了读者系统里能够查到图书,但是实际上却找不到;

随着全社会对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图书馆需要迫切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读者满意度。

2)图书馆采用RFID系统可以给读者带来的影响有:

避免排队等候,自助借还书,更方便、更快捷;

隐私性、选择性和独立性;

高科技带来的全新感受;

1)可以实现无人图书馆;

2)图书馆业务流程和重组;

3)参考咨询性工作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是读者与信息资料之间的中介,从而使图书馆区别与一般的信息工具或网络。图书馆流通工作淡化后,参考咨询工作会成为图书馆的主要工作;

4)不满足于开展阵地服务、传统服务、充分利用各种设施和技术条件,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广度和深度都得到延伸,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除了图书、光盘、馆藏珍品外,图书馆对其它方面的管理也需要数字化。例如:对读者的管理、行政管理、小额消费等,传统的管理费时费力,缺乏效率,对读者、馆员都很不方便。通过RFID技术,能够有效将这些环节都数字化起来。

通过使用RFID技术,要以在图书馆中实现快速馆藏清点功能,借/还书时即时资料识别和安全防盗功能、快速准确的数据库检查和更新功能,这使得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简便。

RFID标签系统可以和传统的安全系统同时使用,可以与现存的图书馆基础设备和集成图书馆系统进行无缝连接。

THE END
1.市图书馆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效能2024年,市图书馆以“树品牌、提效能”为主线,以“练内功、强业务”为主体,不断探索服务创新,纵深推进业务发展,多措并举推进读者服务工作质效提升,全面丰富群众阅读文化生活,免费开放工作卓有成效。 一是强化基础业务建设,读者服务量稳中有进。扎实开展基础业务服务,全年常态化开放9个阅览窗口,为读者提供报刊文献借阅http://www.suqian.gov.cn/cnsq/jyzxfw/202412/eba2de84b6364763a00cd44033d033f3.shtml
2.念好“表心位力”四字诀,市图书馆——打造全时全域全民阅读市图书馆畅通“未诉先办”读者诉求快速受理和反馈机制,设立读者意见箱、读者意见建议卡,公布读者诉求热线,在微信公众号开辟“读者诉求”专栏,以迎前一步的主动态度,着力为读者搭建有话可以当面说、有意见可以现场提、有要求可以及时办的服务平台,提升服务群众满意率。同时,在商场、企业、超然书房等公共场所打造有声http://iapp.wegood.wang/share/YS00MjEtMzY0ODUzMDg.html
3.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质量与满意度实证研究文章选择偏最小二乘路径建模法(PLSPM)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影响因素及其与读者价值,满意度,忠诚度间的关系进行建模研究.研究发现,文献资源与设备直接影响着读者服务价值感知,馆内环境会对读者忠诚度产生积极影响,而文化服务的设计,与读者需求的融合对读者满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5ece3df0ffd04e2f798def4d7c2df7bb&sc_from=pingtai4&cmd=paper_forward&title=%E5%85%AC%E5%85%B1%E5%9B%BE%E4%B9%A6%E9%A6%86%E6%96%87%E5%8C%96%E6%9C%8D%E5%8A%A1%E8%B4%A8%E9%87%8F%E4%B8%8E%E6%BB%A1%E6%84%8F%E5%BA%A6%E5%AE%9E%E8%AF%81%E7%A0%94%E7%A9%B6&wise=0
4.惠州市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设置布局应遵循普遍均等原则,选址要考虑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符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要求,并应按《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8]74号)执行。服务人口是指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内的常住人口。 为了保证读者阅览空间和图书馆为读者服务能力,总建筑面积、阅览室用房使用面积的比例、总阅览座位https://www.hzlib.cn/information/32828
5.《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实施指南(高职高专)《实施指南》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分委会负责解释。 1.目标与任务 1.1目标 为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范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引导图书馆发展方向,评价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图书馆资源建设质量、用户服务与管理水平,从整体上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与https://tsg.yyz.edu.cn/2023/1116/c199a20763/pagem.htm
6.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路径与策略一、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评估 1.用户满意度 用户满意度作为图书馆服务效能评估的核心指标之一,扮演着引导服务改进的关键角色。通过定期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图书馆能够深入了解用户对其服务的感受和期望。这种反馈不仅仅是一种评估工具,更是一种沟通渠道,为图书馆建立起与用户的直接联系。用户满意度调查可以揭示图书https://www.zzqklm.com/w/sklw/33352.html
7.基于公众满意度视角的广州图书馆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研究公共服务 满意度 公共图书馆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59-1017867189.htm
8.公共图书馆服务宣言标准和规范3·3 服务资源(service resources)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主要包含了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经费资源。 3·4 服务效能(service efficiency) 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各项资源在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中体现的能力和效率。 https://www.aqlib.cn/newsinfo/1875868.html
9.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ICS 01.140.20 CCS A 14 DB36DB36/T 721—2024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721—2024 代替 DB36/T 721-2013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pecifications 2024 - 03 - 26 发布 2024 - 09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721—2024 目次 前言 II 1 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5c10c34e50c29d4846a196837e72076d51c4568f7b76a37aa6c662118a9accf0
10.图书馆的特色服务12篇(全文)试论图书馆的服务失误和服务补救 第2篇 试论图书馆的服务失误和服务补救 本文从分析图书馆服务失误的`原因和后果入手,指出了服务补救的意义以及补救的原则.通过服务补救,提高图书馆的信誉度和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忠诚度. 作者:金雯艳 作者单位:舟山市普陀区图书馆,浙江舟山,316100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jltf3qa.html
11.数字时代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基于用户体验的多维度评估面对数字化浪潮,图书馆服务面临深刻变革。先前研究显示,移动服务等创新方式在额扩展服务场景,但忽视了用户体验。为有效评判创新效果,本研究构建了多维度的评估框架,考量用户满意度、便利度等指标,全面检验创新服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通过评估结果,可以确定创新价值,也可以发现需要完善之处。阅读全文,将深入了解该评估框架https://zhuanlan.zhihu.com/p/650068030
12.基于Kano模型的公共图书馆网借服务用户需求研究公共图书馆网借服务体系仍处于初步建设阶段,读者对于服务功能的体验对网借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研,从渠道平台、资源服务、个性服务三个维度出发,基于Kano模型和Better-Worse满意度指数分析法,对各个服务项目进行属性划分,并针对性提出投入更多网借自助服务点、提供更符合读者需求的书籍资源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TSGY202404008.html
13.寿光市图书馆:健全公共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澎湃号·媒体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寿光市图书馆积极推进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举措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极大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参与度。 在寿光市图书馆,整齐排列的书架,琳琅满目的书籍,温馨典雅的环境,处处让人们赏心悦目。在阅读区,不少市民正畅游书海,享受着阅读带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597647
14.图书馆满意度调查报告(精选8篇)学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管理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了解学生在图使馆使用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和对馆方的建议,有利于改善馆方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我馆坚持“管理主导,服务立馆,科研兴馆,人才强馆”的办馆宗旨,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服务理念,倡导和树立“爱馆、智慧、和谐、奉献”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vdq9ly1.html
15.图书馆图书借阅服务质量考核标准.docx(1)定期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5分) (2)设立读者意见箱,及时收集和处理读者投诉,确保读者权益得到保障。(5分) 三、考核方法 1.定期检查:图书馆应定期对各项服务指标进行自查,确保服务质量达到考核标准。 2.读者评价:通过读者满意度调查、意见箱等方式,收集读者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07/6053022203010142.shtm
16.营口市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营图动态“发展为上、创新为先、服务为本、安全为重”的办馆理念,坚持“馆藏丰富,管理科学,环境优美,服务文明,读者满意”的质量方针,按照公共图书馆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努力推进图书馆工作实现新跨越,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http://ykslib.cn/newsinfo.php?id=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