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8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在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环境中的我们,似乎被“精彩”惯坏了,越来越失去忍耐枯燥、在枯燥中学习的能力。对“精彩”刺激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枯燥忍受的阈值越来越低。然而,能真正滋养一个人的精彩往往都带着某种枯燥。弹钢琴、练书法、做体训、读哲学、学写作、搞科研……每一个让人景仰的专业精彩的背后,其实都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枯燥。

上述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班级计划组织一场题为“高三的精彩”的班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参与讨论。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材料共有四句话。第一句直接描述了我们真实的生活情境。受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环境的影响,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刺激感官的各种娱乐文化带来的表象化“精彩”,缺少了越过枯燥门槛而进行深度学习的能力。

第二句进一步指出“精彩”与“枯燥”的逆向关系。感官刺激的“精彩”程度越深,我们忍受枯燥的能力就越弱。这两句中的“精彩”是我们在“娱乐化刺激”下被动获得的,并非我们真正需要的精彩。

第三句,语意转折,指出真正滋养我们的精彩与枯燥的关系,两者貌似对立,实则是统一的。此处的“精彩”与前文显然是不同的,它是与枯燥相连共生的。携带枯燥创造的精彩能让我们丰富知识、提升能力、滋养心灵、锻炼品格。

第四句列举了滋养我们的各类学习领域,列举的内容有限,用省略号表示未穷尽,可以联想到其他诸多领域。强调每一个学习领域的专业精彩其实都是在经历了无数的反复,在对枯燥的极大忍受和超越中创造的。

材料涉及的现象提醒我们青年一代要不断规避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善于主动创造利于自己学习的心理环境,要不断克服浮躁,忍受枯燥,沉浸深入,才能切身感受克服枯燥后创造精彩的愉悦感,这对高三学生尤其重要。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第七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人间“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如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已(“身先”“身存”)之间的辩证关系,引人深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老子话的大意: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老子这几句话的理解难度还是不小,尤其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几句话:“后起身”指的是谦退无争,“身先”指的是领先;“外其身”指置之度外、跳出个人小圈子,“身存”指自身得以保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指正是因为无私才最终成就了自己。

不过材料接着做了一点阐释和举了大禹的例子,有利于学生对老子这句话的理解。紧接着又指出“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利他”与“利己”之间的辩证关系。到此已经告诉学生要写的内容,即对老子关于“利己”与“利他”辩证关系的认识再进行自我判断、认识,辨析老子说得对还是不对,还是对错交杂;将自己的看法阐述清楚即可。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杨绛:“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易经·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意思是君子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谄媚,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交往不轻慢。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材料由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各有侧重。

材料-是杨绛对于“平视”的看法,侧重于自我定位,她认为平视区别于仰视和俯视,是一种对自己不自卑,不自得的态度。

材料二是《易经》对于“平视”的主张,侧重于人际关系,《易经》指出,平视不同于谄媚和轻慢,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他人交往。

材料三是《新闻联播》主持人对于“平视”的理解,我们无需仰视,也拒绝被俯视,用一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立于世界。

写作时可以从任一角度入手,纵向开掘;或者将神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写,横向连缀。

立意参考

可以从平视的对象,例如①平视自己,是一种摆正定位,拥有自知之明的体现;②平视他人,是一种尊重他人,能够和谐共融的体现;③平视他国,是一种平等相待,展现大国自信的体现。

可以从平视的原因、平视的意义等角度去分析论证。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力行”出自《书·泰誓中》,意思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中庸》还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辦之,笃行之”“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等力行、重行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

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周易》中蕴含的“生生之德”“崇德广业”思想已然表明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仁德”“大德”。

【文题解析】:

(一)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其中材料包含两段话。第一段着重解释“力行”的出处及含意;第二段强调“力行”的作用、力行与德行的关系,以及“力行品格”的主要内容。

(二)写作任务分解

任务一:写作主题为“力行”

材料已明确了“力行”的内涵,即努力实践,竭力而行;“力行”的意义与价值,即“仁”“君子之大德”;“力行”的表现,即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

任务二:阐述“力行”的当代意义

材料中两段话都侧重闸述“力行”的传统价值,如“力行”的出处、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等等,写作任务要求联系民族复兴重任,即侧重阐述“力行”的当代意义。

任务三:写作者身份

“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是这篇作文写作者的角色定位,写作时应“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

【立意】

1.用行动诠释责任,以力行彰显担当;

2.在激情力行中绽放青春光芒;

3.力行,让青春无悔。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回望历史,无论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悬梁刺股”等故事,还是“自古雄才多磨难”“梅花香自苦寒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名句,其中蕴含的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奋斗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阶梯,奋斗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钥匙。广大青年要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成就个人梦想;也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文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两段有关“奋斗”的文字组成。

第一段列举历史中有关“奋斗”的故事和名言,指出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奋斗史”。第二段先指出“奋斗”与“幸福生活”“梦想追求”之间的关系,接着指出青年在新时代应该如何去奋斗,既可以为个人梦想奋斗,也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去奋斗,显然后者的境界更高。考生可以阐述“奋斗”的意义,指出追逐梦想、开启美好人生需要奋斗;可以谈论青年个人成长中的奋斗,也可以谈论青年为国家民族的奋斗;可以谈论身为青年如何奋斗。

【参考立意】

1.强国有我,接续奋斗;

2.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3.时代潮涌,奋斗为浪;

4.我辈奋斗,再续荣光;

5.奋斗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6.砥砺奋斗,逐梦青春;

7.以奋斗之青春书写人生华章。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公元前一世纪,一个富庶坚固的城邦被罗马帝国攻陷了。国既不在,家何以存,民众星散,颠沛流离。按照民族学的观点,一个国家消亡数百年,便复国无望。但两千年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以色列复国重建。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奇迹。何以如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一个重要的事实,这个国家虽然消亡了二千年,但语言并未消失,希伯来书面语一直存活,这成为国家复活的重要文化基础。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作文材料意在说明语言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语言本身的魅力或进步的程度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西方人曾说过,要想灭掉一个国家,先要灭掉它的语言。可见语言对于支撑国家、民族存在或发展的重要意义。

读这则材料,我们还要认识到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在文明进程中所展现出的巨大生命力和辐射力。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同时又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可以说语言是外壳,文化是内核,二者又常常互为表里。

所以对于材料的理解,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言作用”本身泛泛而谈的论证上,还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要看到并抓住以语言为代表的文化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语言即文化,它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根,是民众永不磨灭的集体记忆(或者叫做哲学意义上的集体无意识),人们不放弃语言,就是不放弃自己的文化,就会永远遗传自己独特的文明基因,纵使皮肤改变,流离失所,几代受辱,备受践踏,也绝对不会亡国,更不会亡种,当年的犹太民族如此,今天的中华民族更是这样。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老师课上问同学们:“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说着,老师拿起一杯水。有人说三百克,也有人说二百克。“是的,它只有二百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

老师又问。很多人都笑了:二百克而已,拿久了又会怎样!老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那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哪一天呢?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这杯水的重量很轻,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材料二: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你老是把弦绷得紧紧的,弓很容易就会折断;但如果你把它放松了,要使用时就能顶用。”

西班牙哲学家格拉西安说:“承受压力的重荷,喷水池才喷射出银花朵朵。”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对“负重和减重”或“增压和减压”进行辨析,结合材料含义和现实生活,写篇在高三(1)班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和同学交流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班会主题自定;②自拟标题自定题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⑤卷面工整、字迹清晰。

【文题解析】:关于材料。

材料二是名言警句材料。柏拉图认为减压方能游刃有余,格拉西安认为负重方能成就美好。两人的观点看似不同,实际上,是在不同情境下对人生压力的态度,两种观点并不是绝然矛盾的,考生要注意“辩证思考”。

分析两个材料的联系,再加上写作任务当中明确要求对“负重和减重”或“增压和减压”等语有所辨析,可见本题整体是一道思辨式材料作文题。这样的思辨式材料作文,富有思维含量,材料内容往往存在既“分离”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考生应审清材料中的内容所指,然后把握材料中的逻辑所指,最后运用辩证思维,理性表达,进行写作。立意时,考生可以侧重减压,也可以侧重增压,也可以两者均谈。这三者的写作权衡,能扩大考生的写作思考范围,同时进行现实观照,进而引导考生注重思维发展与提升,呈现个人的见解与思辨性的思考。

1.学会适时减压,从容战胜重压;

2.学会适时增压,勇于超越自我;

3.负重前行是为了更好地轻装上阵;

4.用韧性承受压力。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材料二: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

材料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材料四: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问世已经18年了,它当初的身价曾高达75万金法郎。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专利技术,应该早已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实上,居里夫妇18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权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组合型的材料作文,整体由四段材料构成,前三段为名言警句,最后一段为事实材料。材料一:“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释义: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讲的就是努力要趁早,因为青春不等人;材料二讲的就是君子乐于实现自己的志向抱负,平凡的人乐于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材料三讲的就是为了美好的理想,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材料四讲的就是居里夫人为全人类谋福利,不计较个人私利。综合四则材料可知,它们的一个共性话题就是:志向或理想。由此,可以确定写作的基本角度。

这个作文虽然是组合材料作文,但是立意方向比较明确,可以综合这四则材料的立意,找它们的共性,这是最佳立意。如果要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来写也可以,但立意上不能是最佳立意。此类材料,更适合写成议论文,尤其要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竹子的成长历程:前四年,地面部分仅仅长了三十厘米。于是总有人埋怨它不争气,生长太慢,却忽视它在这四年中,地下盘根错节,拓展几十平方米疆域的事实。而一旦爆发,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地面部分却可以疯狂生长成二十米开外的毛竹。让人可叹的是,有多少人能熬过地面四年短短的三十厘米,而收获这长长的二十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题目提供给我们一则材料,这则材料讲述了毛竹的成长历程。毛竹在生长的前四年,地面部分仅仅长了三十厘米,却在地下盘根错节,拓展几十平方米疆域,一旦爆发,在短短两个月内,地面部分可以疯狂生长成二十米开外的毛竹。题目问我们从毛竹的生长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毛竹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最后的成功,必须要经历前四年的刻苦隐忍。同时,分析这则材料,要重点把握材料最后一句话:让人可叹的是,有多少人能熬过地面四年短短的三十厘米,而收获这长长的二十米?这句话言外之意是,要想获得最后的成功,必须像毛竹一样,经历之前隐忍的四年,即使别人不理解,也要坚持下去,很多人正是因为熬不过前几年的困难,所以无法获得最后的成功。这正是毛竹的生长给我们的人生启示,也是材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立意作文时,一定要把握这个中心点,在中心点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内容,可以进行适量的深度阐发,但不能脱离材料中心点,以防作文跑题。

参考立意:

1、茁壮成长必须夯实基础;

2、积蓄力量是成功的前提;

3、扎实积累,打好基础,厚积才能薄发;

4、成长需要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成长。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刚刚落幕的东京奥运会上,我们致敬“勇夺首金”的杨倩,为她备赛阶段不断稳定心态、专注于提高自身而动容;我们亦致敬“无冕之王”的苏炳添,为他持续改进技术、执着于超越自我而喝彩;而此届奥运会中金牌榜的比拼更是激烈:中国代表队一度以34金领跑奥运金牌榜首,“中国第一”的求胜强音奏起;比赛收官之日,当美国队在金牌榜首以39:38反超中国时,“功亏一篑”的失落声阵阵。

材料二:《曾国藩家书》云:“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文题解析】:材料第一层:

在刚刚落幕的东京奥运会上,我们致敬“勇夺首金”的杨倩,为她备赛阶段不断稳定心态、专注于提高自身而动容;我们亦致敬“无冕之王”的苏炳添,为他持续改进技术、执着于超越自我而喝彩;而此届奥运会中金牌榜的比拼更是激烈:中国代表队一度以34金领跑奥运金牌榜首,“中国第一”的求胜强音奏起;比赛收官之日,当美国队在金牌榜首以39:38反超中国时,“功亏一篑”的失落声阵阵。

此层材料呈现的是当下社会热点内容:“勇夺首金”的杨倩、“无冕之王”的苏炳添,我们致敬他们自修处求强,在自胜处求强。在奥运会金牌榜的比拼中,“中国第一”的求胜强音奏起与“功亏一篑”的失落声阵阵则体现了国人“胜人处求强”之心。

材料第二层:

《曾国藩家书》云:“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此是曾国藩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语,曾国荃受其母亲影响,生性刚直倔强,处处想胜人一等,曾国藩则告诫自己的弟弟曾国荃不要争强好胜。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强大有两种:一是将仁义与谦虚集于一身的强大;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圣贤标准的道德品行,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强,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自修处求强”。二是斗智斗力的强大,这种强大就是逞强或逞能;他认为逞强斗狠,说到底就是要获得对他人的超越感和优越感,从而谋求他人对自我的肯定,服从或尊敬.然而这种优越感的获得往往以压抑他人、伤害他人为代价,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胜人处求强”。

参考立意

1、自修处求强自胜者谓强/做更好的自己/和自己过招/为自修而求索

2、贤于自修强非胜人

3、求强之道/以自修胜人/胜人有方自修求强

……

只要能围绕“自修求强”、“胜人处求强”两个核心词展开的都属于符合题意。

THE END
1.学考模拟考作文:关于“压力”与“活力”【写作指导】: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以习主席在 2024 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两个高频率词汇“压力”和“活力”为话题,引导考生探讨“压力”与“活力”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压力”转化为“活力”。对于这两个词的理解,考生既要结合自己生活体验,也不能脱离材料。从材料第一段看,习主席对于压力的态度是https://www.jianshu.com/p/98aa4eea05ad
2.家长与孩子之增压,减压家长与孩子之增压,减压 在本来,孩子们学习是为了自己,为了长大更好的建设祖国; 可是现在,孩子们学习是为了家长,为了敷衍他们,为了“报效”他们,而不是祖国。 如今,世界变了,让家长变得如此自私,如此“贪婪”,变得没有止境。 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超过别人的孩子,可以应用一切手腕,家里补脑的药品应有竟有,孩子肩上的http://www.40y50.com/zuowenjichuzhishi/511051.html
3.洞穴之喻材料作文800字关于洞穴之喻的材料作文800字作文800字 2023高中作文 负重和减重增压和减压材料作文800字 关于负重和减重增压和减压的材料作文800字 作文800字 2023高中作文 在新时代如何实现自己的青春之约材料作文800字 关于在新时代如何实现自己的青春之约的材料作文800字 作文800字 2023高中作文 如何面对竞争主题作文800字 关于如何面对竞争的主题作文800http://m.mxqe.com/gzxtk/138414.html
4.学习雷锋好榜样!作文学习雷锋好榜样! 作文题目标签:作文好榜样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歌一直萦绕耳边!雷锋精神一直在我们身边! 我们要学习雷锋的精神!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孩童让座。扶老爷爷或老奶奶过马路,当然如果老人摔倒了也要去https://www.shuashuati.com/ti/1cb14c88e3034485b4fb45c58a7202c7.html
5.压力的作用作文500字压力的作用作文500字-有关压力的作文800字 怎样面临压力 人们不停生存在两种压力中,一是作用于躯体的物理压力,如大气压、地心吸引力、心脏压力等,这些压力维持生命情势。二是内涵的精力压力,如生活竞 【压力的作用结果作文】作业帮 一小我私家的终身中有许多脱离不了的工具,象亲情,友谊,恋爱等等。但不能否认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86858.html
6.[语文]作文备考忌急功近利走出8大误区是关键高考,作文所以切不可忽视或轻视培育学生健康的应试心理。具体方法有保持作文题目一定的难度,适时增压让学生遭遇挫折,而又适时减压让学生获得自信,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还可教给学生一些调式心理的技巧等。 总之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走出误区,做到真正科学备考。https://edu.dbw.cn/system/2006/06/28/050446929.shtml
7.2017全国卷高考0分作文精选人与人不一样,相貌不一样,声音不一样,五官不一样,头脑不一样,思维更不一样。请家长别为我们做主,你们能拥有一个多彩的童年,为什么我们不能?别让我们生活在黑白空间之中!别让我们用三点一线的方式生活!我们要活在灿烂的自由天地!请放下你们的增压棒,举起减压器,为我们营造出我们向往已久的光明未来! https://www.puchedu.cn/yinianjizuowen/157333.html
8.我的冰箱作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冰箱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冰箱作文1 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例如,人们经常看电视、能找到信息的电脑、用于烹饪的电饭锅等等。今天我https://www.wenshubang.com/xiezuozuowen/3207612.html
9.ai智能写作,ai自动写作在线帮写材料文章作文,工作总结报告ai写作_ai智能写作,是一个在线自动写作工具,在线帮写各类材料文章作文,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毕业论文,论文查重,策划方案,创意文案,新闻软文等。根据您的写作要求,一键自动生成高质量的原创文章。https://www.aizhinengxiezuo.com/news/xzfw/582021941059653.shtml
10.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负重致远,减重致久(含答案)(19页)写作的主题是“负重和减重”,所以本次作文的关键词就是“负重和减重”,立意时,考生可以侧重减压,也可以侧重增压,也可以两者均谈,不能只谈一个方面,二者是既“分离”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应运用辩证思维,理性表达,进行写作。 题目要求以“负重和减重”为主题,行文时可从材料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26/6044044213005220.shtm
11.[高二语文课本上册]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因此,气闸舱必须具有良好的减压与增压功能,压力变化速度必须与人体生理功能相适应。出舱之前,航天员必须在气闸舱内完成吸入纯氧、呼出氮气的程序。因为座舱内航天员呼吸的是1个大气压的氮氧混合气体,而航天服内提供的是W3大气压的纯氧,外界压力降低时,人体http://www.sudunlaoyingcha.com/wmgw/45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