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公务员多省联考时政冲刺100题》
刷题请扫描文末二维码!!!
只需注册并“开通体验”-“试题库”-“公考时政题”
就能以2元价格3天内任意答题哦
预祝大家顺利上岸!
1、单选题
2023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____,从____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A.基础研究转化和应用
B.应用研究转化和应用
C.基础研究源头和底层
D.应用研究源头和底层
2、单选题
2023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注重发挥____引领作用、____建制化组织作用、____主力军作用和____“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
①国家实验室
②国家科研机构
③科技领军企业
④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3、多选题
2023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____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
A.“两弹一星”精神
B.西迁精神
C.载人航天精神
D.科学家精神
E.探月精神
F.新时代北斗精神
G.特区精神
4、单选题
【《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测验题】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表述进行了修改。以下有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创性贡献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的分配制度
④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5、单选题
【《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测验题】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增写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
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③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④高质量发展只是一个经济要求
⑤高质量发展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
⑥高质量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6、单选题
下列与“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较为丰富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
B.河南南阳市黄山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青铜器制作特征鲜明的中心性聚落遗址
C.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辉煌文化、国家政治形态以及技术水平
D.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揭露出商周至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
答案:
1、C
解析: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2、B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遴选评估,充分尊重科学家意见,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要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
3、ABCDEF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广泛宣传基础研究等科技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4、D
四项说法均正确,故选D。
5、A
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第十一自然段,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表述,修改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党章中增写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新征程上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①项: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②-③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④-⑥项: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摘自《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因此,选项②和③错误;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因此,选项④错误。故选A。
6、B
据新华社2023年2月22日报道,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获悉,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是一处集古人类、古动物和石制品于一体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是近年冀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处面积最大、保存完整、具有重要价值的遗址,包含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遗存、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存;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较为丰富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辉煌文化、国家政治形态以及技术水平;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揭露出商周至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苏峪口西夏瓷窑址发现了一个新的窑业类型——贺兰窑,以及结构完整的古代制瓷作坊。
入选“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河南南阳市黄山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玉石器制作特征鲜明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因此,B项错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