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方案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机制开发的行动研究市级课题课题研究星洲科研

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机制开发的行动研究开题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课题组

立项编号:2022/LX/02/203/09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跨学科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重点变化内容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特别提出了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并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学习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注重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是时代创新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更是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学习方式。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在国外,跨学科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美国。1968年,第一次以跨学科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召开,研讨成果是柯斯特编著的《超越还原论:阿尔巴赫问题论丛》一书。1970年9月,在法国尼斯大学召开了第二次以跨学科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皮亚杰参加并提交《跨学科关系的知识论》的论文,推动了跨学科运动。1976年,德国成立国际“跨学科学研究会”。2002年起,德国开始强调跨学科教学,并成立了综合性中学,要求在教学中围绕某一中心主题,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教学的设计和实施。2010年,《牛津跨学科手册》正式出版,标志着国际“跨学科”运动发展到新阶段。

当用关键词“跨学科学习”“创新活动”进行检索后,发现近三年来以跨学科学习为基础开展的创新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没有,仅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有所体现([1]詹晶,傅华丽.新文科教师跨学科创新成果评价的困境与出路[J].高教论坛,2022(01):12-15.)。

综合分析发现,以跨学科学习为基础开展的小学创新活动以及项目建设的论文、著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角度和丰富的支撑,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设计。中小学的跨学科研究在近几年才刚刚兴起,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学科,如语文、数学、科学,存在“应景”、“冷拼盘”的现象,将跨学科认为是不同学科或多个学科的简单累加,缺少了系统性的规划设计、深入的融合和有效的跨界。

(2)缺少集成性的整体展示。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在某学科开展了跨学科学习实践,但是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形成的成果、作品,依然缺乏集成的展示平台。

(3)脱离时代性的发展趋势。当前国内跨学科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中跨学科研究的缺失,是不符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生发展诉求以及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

因此,本研究的价值在于聚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指向跨学科学习理念,打造“创新学院”,系统构建跨学科学习的知识内容体系,搭建集成性的展示平台,为探索跨学科学习,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价值探索。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围绕“如何开展跨学科学习,培养创新人才”做进一步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借助“创新学院机制开发”这样的实施路径来帮助学生更深入、更有效、更持久地开展跨学科学习,提升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

1.开发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学习课程内容体系。

2.创设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学习技术支撑平台。

3.构建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的学习空间场域和社团实施保障。

4.设立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的学习成果展示平台。

5.打造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优秀师资队伍。

研究的内容:

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围绕“跨学科学习”“创新学院机制开发”的研究主体,分别从“创新学院机制开发”的软件和硬件方面入手开展探索,初步设立以下子课题研究项目:

子课题1:“创新学院”学习内容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分别从“单学科跨学科学习”和“无边界跨学科学习”两大板块进行设计。单学科跨学科学习内容是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单学科”选取可供跨学科学习的素材内容,从而提取设计主题,形成各年级成系列的学习资源,指向的是从学科到项目;“无边界跨学科学习”是打破学科的边界属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出发,选取贴近学生兴趣、适合学生研究的项目,学生根据项目学习需要综合运用所学各个学科知识技能,指向的是由项目到学科。

子课题2:“创新学院”学习技术支撑平台的创设与运用。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各个学科知识技能进行综合运用,一定会遭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这就需要对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调整,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的实际出发,提供他们可供学习和运用的技术平台,如“在线答疑吧”“知识加油站”“工具大舞台”等,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技术难点。

子课题4:“创新学院”跨学科学习效能的评价设计与使用。设计对学生在创新学院开展跨学科学习的过程、组织、成果等进行客观真实有效的评价量表,能够利用评价量表从内容、序列、成效等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科学、准确的过程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价,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的深入发展。

子课题5:“创新学院”优秀教师团队的建设与提升。研究对全体参与教师进行主题性、实践性、系统性、评价性培训,帮助教师形成跨学科学习的理念和技能,为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方法指导和过程保障,并通过掌握评价的方法和策略,有效实现“创新学院机制探索”取得高水平、优成果。

研究的重点:

围绕“跨学科学习”的开展和落实,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创新学院”机制开发,针对软件和硬件的设计、架构、改造、运用,从系统的“内容体系”到集约式的“平台架构”“室场布局”“社团建设”再到伴随式的“师资保障”,实现一整套的规模化机制,从而推动跨学科学习走向深入、取得成效。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的思路:

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22年11月-2023年1月)

组建研究团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文献梳理分析;构想课题研究的方案,撰写课题申报评审书;召开课题组教师的培训活动,统一思想和共识,并就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对学校各教室场地进行统一规划布局,为打造“创新学院”先期进行室场设计准备。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阶段(2023年2月-2024年11月)

根据主课题方案及子课题计划,集中精力,全面展开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机制开发的实践研究,一方面借鉴理论和已有经验,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进行专业室场改造、跨学科学习内容设计、技术平台搭建、创意社团展示;一方面根据研究实际效能,补充欠缺资源,调整预期方案,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不断完善研究行为。定期上传课题活动资料与研究成果,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化管理,实实在在地真研究,达成优效果。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24年12月-2025年6月)

搜集、汇总、整理研究阶段中各子课题组的实践经验素材,理论经验素材等,进行分类概括、综合提炼,形成系统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材料,递交专家鉴定。

研究的方法:

②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已有文献中关于“跨学科学习、创新学习空间”等的研究成果,并在基础上提出完善“创新学院机制开发”研究内容,为开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③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跨学科学习和创新学院的真实看法,这对明确研究的方向和任务的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④观察研究法。在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机制开发过程中对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过程进行访谈、观察、记录等,从中获得真实的一手材料,及时改进并完善创新学院机制探索。

⑤案例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开展的主题跨学科学习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梳理出“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机制开发”中的优秀成果经验和存在问题不足,便于后期提炼与改进。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聚焦核心素养,适应时代需求。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机制开发的行动研究,落实二十大精神,顺应新课标理念,从素养本位出发,注重应用知识的迁移应用,回到知识学习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初心上来,高阶思维带动低阶认知,实现深度学习,适应时代需求。

2.开发学院机制,系统推进实施。通过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的机制开发,推动了学生自觉从学科走向跨学科,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为进入真正的社会生活做好知识、能力、品格、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准备。

3.指向创新发展,集成展示共享。“创新学院”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学生都可以在“创新学院”中进行创新项目的讨论和交流,在学院各类活动中实施跨学科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有助于团队共进,协同育人。

可能创新之处:

1.贯彻落实了二十大精神,创新落实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每门学科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来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

2.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是在学校和社会之间搭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通道,既有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又有学校教育的自觉特征。它也提供了一种学生将学科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跨学科的创新学习相互融合的有效探索。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限5项)

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机制开发的行动研究报告

书面报告

2024.01

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机制开发有关的论文

论文集

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机制开发项目案例

案例

作品展示

2024.05

光盘(视频、图片)

最终成果(限3项)

2025.06

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学院”机制开发行动研究有关的论文

THE END
1.形题研究如何写结题报告范文[如有必要,可附上相关的研究工具、数据表格等] 以上是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实际撰写过程中,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如果有更多具体问题请随时告诉我。需要寻求进一步的指导可以找阿鱼编辑工作室获取具体信息。 4.9 去咨询https://zhuanlan.zhihu.com/p/1254918902
2.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精选5篇)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精选5篇) 研究报告就是及时发现和改善网站的问题、为制定网站推广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专业人士的分析建议用于指导网络营销工作的开展,检验网站前期策划及网站建设专业水平。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课题研究报告范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261640.html
3.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精选6篇)篇1: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初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地运用于基础教育领域。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yn9a1x.html
4.课题的研究报告(合集12篇)在研讨的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体会了情境创设的意义作用,逐步积累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方法。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 完成各项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近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教师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有所增强,理论水平有所提高https://www.liuxue86.com/a/4747078.html
5.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精选10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精选10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https://www.jy135.com/gongzuobaogao/2255392.html
6.课题研究报告(1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题研究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研究报告1 一、 问题的提出 “事实学习”课型是自然学科的重要基础课。其教学的中心内容是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的事实,包括认识事物的名https://www.wenshubang.com/baogao/273488.html
7.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精选14篇)“种红果熬糖浆”投稿了14篇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篇1:课题研究报告【摘要】幼儿教师职前与职后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805814.html
8.课题研究报告精彩18篇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 课题研究报告 1 尊进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涉县龙北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下面我向大家重点汇报邯郸市“十一五”青年专项课题《农村小学语文“二结合”习作教学法探究》。 我是98年参加工作,https://www.baihuawen.cn/fanwen/daquan/660737.html
9.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9个步骤助你达标对于许多硕博生和一线教师来说,课题研究报告显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是每每想到这个词汇,就不免会有些头痛。想要写好课题研究报告的迫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写好一个课题研究报告呢?下面小编从以下9个方面带大家入手,高效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的提出 提出一个研究课题,一般是从背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307075033823945&wfr=spider&for=pc
10.课题研究报告(热门9篇)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时间:2014年11月 进行开题报告会,确定课题实施方案。 制定合理的工作分工计划。 二、时间:2014年12月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制定调查问卷。 发放调查问卷给两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摸清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现状。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农村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并撰写论文。 https://tongxiehui.net/bm/6439847a7d561.html
11.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研究报告模板课题研究报告模板 绿色清新插画教育手册教育封面 蓝色水彩水墨插画教育工作资料编汇教育封面册 绿色清新水彩插画教育工作手册教育宣传册封面学校宣传册教育封面 蓝色几何渐变清新自然活力教育工作手册教育封面 黄色卡通儿童简约教育工作手册教育封面册 绿色水彩水墨插画教育工作手册教育工作资料编汇教育封面 https://www.51miz.com/so-sucai/150176.html
12.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精选12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精选12篇)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精选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篇1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https://www.yjbys.com/gongzuobaogao/597438.html
13.课题工作报告优秀范文(精选8篇)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按计划实施,根据实际情况,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小结;及时上传到网页。 第三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我们积极做好研究活动,成员们每人围绕课题开公开课。有几人多次上了课题公开课,及时资料整理、总结,及时上传。最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baogao/462745.html
14.西安市基础教育形题研究结题报告报告 摘要 本课题以“建构主义”——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不是受传输而来的”观点,以及“生本教育”理论为基本支撑,探求出了一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古诗吟诵教学基本思路——“生本双线,三读两吟”教学策略,课内课外两条教学线开展以诗带诗,积累拓展,课内“三读两吟”,课外多元诵读。其中“三读两吟http://www.xaeduyun.cn/s1kk9a/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5f825e2b2a018298794d9f2494
1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丁琦课题结题(3).将课题组核心成员的经典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汇编成集。 (三).研究结题阶段(2020年2月---2020年11月) (1)结题工作的准备和资料整理; (2)反思研究过程,准备申请结题; (3)分年级组自我评价,整理研究成果; (4)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http://qtx2x.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1826000
16.课题研究情况汇报(精选10篇)会上,课题主持人详细汇报了开题的准备情况,及开题后计划实施的各项工作,就课题研究方法、步骤等问题征求了学校领导和教科研室主任的意见,并于会后对开题报告进行了修改。修改完成后,于XX年6月底将开题报告上报到邢台市教科研室。 三、开题后的.工作进展https://www.oh100.com/a/202311/7399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