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的跨越

2008年9月9日,具有99年历史的中国国家图书馆迎来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经过近4年的建设,投资逾12亿元的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馆接待读者。

新馆建成后,可以满足未来30年的藏书量,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跃居世界上国家图书馆第三位;馆藏总量达到2600万册(件),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五位,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保存基地与服务基地。

数字图书馆,是新馆的一大“亮点”。据介绍,新馆工程共投资12亿元,其中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花费了4亿元。如今,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已达到200TB(1TB=1024GB),其中自建的部分达到了130TB。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表示,这在世界上已是处于领先水平。

节能和智能化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位于一期工程北侧,整个外观造型犹如一本巨大的书,建筑面积80538平方米,主楼高27米,地下3层,地上5层。二期新馆设有读者座位近3000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约8000人次。

新馆设有阅览区、研究区、学术区、艺术区、休闲区等。宽阔的空间、现代化设计、丰富的藏书、高科技设备体现了新馆建筑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

步入新馆后,首先吸引人眼球的是一部直通4楼的电动扶梯。据国图副馆长张玉辉介绍,这部电梯长28米,净高13.45米,是首都北京最高的无支撑扶梯。

新馆照明度比老馆提升50%以上。整个建筑内部采取天井式的构造,可以大面积采用日光。新馆外墙及顶棚全部采用玻璃幕墙设计,阅览室可以利用从玻璃顶棚和30多个采光窗射进的光线采光,在正常情况下,白天可以完全不用电灯照明。如遇阴雨天气,分布于书架顶部暗墙内的日光灯可以保证阅读所需的照明度。

从地下一层到地上四层,不需要推开任何一道门,完全是开放的空间。从书架上随意取下一本图书,每本书的封底处都有一个智能芯片。据工作人员介绍,智能芯片将能准确确定书的方位,如今,工作人员只需用手持检测仪扫一下书架上的书,错位书籍将自动报警,并在检测仪上显示出它应放的位置。

为了避免以往借、还书排队拥挤的情况,新馆还采用了基于RFID电子标签技术的“自助借还设备”,如今借书、还书办理手续的整个过程大约只需二十秒,这让第一次体验此项服务的记者大大感叹了一番。

新馆将无线网络覆盖整个馆区,配置了400多台电脑,使读者可以随时使用数字资源。此外,为满足读者随时随地阅读,随心随意阅读的愿望,新馆还为读者提供手持电子书阅读器(一种便携式的手持电子设备,具有大屏幕的液晶显示器,内置芯片),每部阅读器内预装500本电子图书。而且,手持电子书阅读器可以通过USB接口,进入国家图书馆购买的电子图书资源平台,完成电子书资源下载更新。

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在这种新的时代要求下,国家图书馆对于读者的传统服务,要求做到精细化、个性化、人性化。用詹福瑞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如影随形”:当读者需要提供咨询或者帮助时,工作人员会及时出现在读者面前;当读者不需要帮助时,工作人员要像影子一样消逝,从而给读者创造一种宽松、安逸的阅读环境。

新馆宽敞明亮,温暖舒适,而且到处摆放了质地优良的长、短牛皮沙发,配备了充足的免费饮水机,上网便捷而价廉,这让很多人包括图书馆的高层领导不由得担心,准入门槛很低(持有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的16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均可进入)的二期新馆会不会成为一个“大网吧”。

国图还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或设想。例如,设立专门的视觉障碍人士服务区,视觉障碍人士可通过语音控制电脑,并通过“盲人数字图书馆”获得与正常读者一样的数字信息资源。

另外,国图正在与北京较大的有线电视服务商“歌华有线”展开合作,一旦实验成功,北京200万“歌华有线”用户将可以通过数字电视进入国家图书馆页面,享受到的服务包括收看在线讲座、查询服务信息等。与此同时,国家数字图书馆正在以移动通讯提供商展开合作,届时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服务信息,阅读当天的报纸,阅读少量文字的文献资料等。

国图正在计划建立一个搜索引擎,与谷歌(Google)、百度(Baidu)等已有重要搜索工具不一样的是,它提供的是有效的、准确的、经过整合的数字资源,没有垃圾信息。

THE END
1.广州图书馆志愿者图书馆知识(8)充分考虑满足当前需要、适应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远程、快速、全面、有序、智能、特色等服务优势。 1999年11月12日,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与首都图书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就建立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示范试点单位一事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http://volun.gzlib.gov.cn/tworker/information/357
2.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开始意识到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开始尝试将传统的纸质图书转化为数字形式,并建立起了一些最早的数字图书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数字图书馆逐渐得到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99487843154feba8149c417db6655b31.html
3.4.23世界读书日云观展:从藏书楼到图书馆——中国图书馆的历史变迁古代图书馆 引言 古代图书馆的变迁 古代图书馆的功能 古代著名藏书楼 3 近代图书馆 引言 近代图书馆的出现 近代图书馆的兴起 近代图书馆的作用 4 现代图书馆 引言 电子图书馆的出现 数字图书馆的崛起 现代图书馆的作用 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 https://www.sohu.com/a/539781398_121124751
4.数字图书馆发展历程及问题的解决方法数字图书馆发展历程及问题的解决方法 1998年10月,文化部与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该工程由“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标志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1999年初,国家图书馆完成“数字图书馆试验演示系统”的开发。同年3月,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成立,扫描年产量3000万页https://www.edu.cn/xxh/zyyyy/szzy/201503/t20150331_1242592_1.shtml
5.读在·杨浦阅读设计在中国:纸与屏《隋书·经籍志》正式确定了四分法及经、史、子、集的部类名称。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四部系统综合性的分类目录。 中图法简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新中国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058979
6.试论我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的几个阶段试论我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的几个阶段,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阶段;;发展趋势,我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和消退四个阶段。新时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读者可以更为方便和更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TSGG200901037.html
7.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完备的图书馆体系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在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中,从文字的出现开始就有了记录文字的载体,世界人类的图书馆文化就已经开始.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时代的泥板到埃及古国的草纸,以及中世纪欧洲的羊皮纸,都是世界文字原始的载体.而我国殷商的甲骨文到印刷术的发明,纸质载体一直延用至今.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字的载体已经逐http://www.shsyzn.net/article-item-54.html
8.中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发展历程文章历史 + 摘要 全面调查刊载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期刊以及发表相关论文的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运用词频分析法对数字图书馆研究主题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2000年以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处于自动化、网络化建设阶段;2000年后数字图书馆研究的重点开始转移,信息服务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重点,资源共享、检索技术、元数据、https://www.lis.ac.cn/CN/abstract/abstract14938.shtml
9.历程特征与未来趋势: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研究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智慧图书馆”被提出并不断为人们所实践,且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那么,何为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差异在哪里,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推进图书管理现代化,自2019年起,国内各大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纷纷制定了智慧图书馆的发https://www.360doc.cn/article/83610358_1109575807.html
10.阅读闪耀中国:回顾11年全民阅读发展历程中华读书报阅读闪耀中国:回顾11年全民阅读发展历程 ■徐升国 田菲 █“全民阅读”连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11年来,国民各项阅读指标持续提升。与2011年各项阅读调查数据相比,到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从77.6%增长到81.9%,增加了4.3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从53.9%增长到59.7%,增加了5.8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率从38.6%增长到80.3%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24-04/24/nw.D110000zhdsb_20240424_1-06.htm
11.中国图书馆发展史电子书.rar中国图书馆发展史_电子书.rar 大小:636 KB 输入验证码,获取网盘链接 验证码:验证 loading 说明 此资源内容只作交流和学习使用,请勿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本站不储存、复制任何文件,所有文件均来自网络。 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 相关列表 中国图书馆发展史_电子书.rarhttp://youliaoso.com/panso/download/fa3b393262269d6cb521fb131d670539
12.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思考·专题? 公共数字文化:新理念? 新思维? 新服务· 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思考 魏大威? 张? 炜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摘? 要:国家数字图书馆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环境下提升公共文 化服务效能,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阵地.文章对"https://bjb.zjlib.cn/CN/PDF/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