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讯知识小讲堂丨中国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思想和智慧的汇聚地,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也是人们心灵的港湾。

中国图书馆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1600年,殷人将甲骨文按“册”为分类方法加以保存,那时已经出现了我国图书馆的萌芽。在周代,出现了掌管保存盟约文书的官府,称为“盟府”,是我国图书馆的雏形。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守藏室”,是古代保存书籍的地方,“史”,是专门管理图书的官职,所以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可谓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

西汉初年,在宫廷中,皇室们喜好收藏书籍,丞相萧何在宫中设置了石渠阁用于藏书。石渠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国家图书馆。后来又建立了天碌阁,用于搜集各地文献图书。汉武帝在位期间,非常重视典籍的保存,他不但在宫内修建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馆舍,还命令在全国广泛征集图书。

中国图书馆的发展

随着朝代的更替,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到了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科技的鼎盛时期。在国家统一、政治开明、文化繁荣的社会氛围下,人们对书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也使图书馆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北宋庆历间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宋代图书馆有沿自五代的史馆、昭文馆、集贤馆,连同宫廷藏书的“秘阁”,总称四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两次任“馆阁校勘”,并参与编辑大型书目《崇文总目》。

明朝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文学以小说达到了最高艺术成就,诗文数量也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我国的藏书事业在此期间得到空前发展,特别是私家藏书数量巨大,种类浩繁。明代还专门设立了皇家图书馆,如文渊阁,皇史及内阁等处。

清朝时期,设置了许多专门用于收藏文献古籍的图书馆,乾隆年间,为了编纂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搜集来的全国图书,堆积如山,不计其数。在《四库全书》编成以后,还在北京及各地修建了收藏《四库全书》的“七阁”,分地珍藏。

千年来中国古代图书馆的发展,对当时朝代的文化、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藏馆也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贵稀有的文化典籍。

清末两江总督端方于1907年奏请清廷创办了江南图书馆,馆内珍藏宋、元、明、清秘籍珍本,名家批校本,精抄本共达5万余册,“江南图书馆”是开创了我国“图书馆”新篇章的图书馆,是一所真正的大众图书馆。

1898年戊戌变法之后,全国各地纷纷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一些学堂、校馆、书局先后设立藏书室,传播新思想。1904年清末兵部郎中徐树兰创建了古越藏书楼,因藏书楼的藏书供公众阅览,藏书的学科范围非常广泛;业务组织机构分工细密,规章制度完善等。因此,国内外图书馆界都一致公认,古越藏书楼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受到了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在此期间我国许多省、市、县都建立了公共图书馆,私立和专业的图书馆也相继诞生。到了1936年,全国有据可查的图书馆就有5196家,藏书量达2600多万册,这是我国解放前图书馆的“黄金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省、市先后建立图书馆,其名称统一叫“图书馆”,图书馆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中国近代图书馆的诞生,把几千年来封闭状态的藏书楼,拓展为一个较为广阔的文化空间,同时也将图书馆作为面向公众的文献服务机构,使图书馆文献资料成为人民的共同财富。

现如今,随着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好的保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已初具规模,并衍生出社区智慧书房、群艺展览等形式各异的新型公共空间,延伸公共文化服务链条。在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打造城市文化名片,融合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艾迪讯是国内最早从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的公司,同时也是全馆型委托社会化运营的开拓者和先行者。多年来,公司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理念,不断创新,打造专业运营团队、提升服务品质、创新服务内容、加强文化供给,全力推进全民阅读,为地区、地方公共图书馆事业、公共文化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THE END
1.广州图书馆志愿者图书馆知识(8)充分考虑满足当前需要、适应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远程、快速、全面、有序、智能、特色等服务优势。 1999年11月12日,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与首都图书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就建立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示范试点单位一事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http://volun.gzlib.gov.cn/tworker/information/357
2.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开始意识到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开始尝试将传统的纸质图书转化为数字形式,并建立起了一些最早的数字图书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数字图书馆逐渐得到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99487843154feba8149c417db6655b31.html
3.4.23世界读书日云观展:从藏书楼到图书馆——中国图书馆的历史变迁古代图书馆 引言 古代图书馆的变迁 古代图书馆的功能 古代著名藏书楼 3 近代图书馆 引言 近代图书馆的出现 近代图书馆的兴起 近代图书馆的作用 4 现代图书馆 引言 电子图书馆的出现 数字图书馆的崛起 现代图书馆的作用 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 https://www.sohu.com/a/539781398_121124751
4.数字图书馆发展历程及问题的解决方法数字图书馆发展历程及问题的解决方法 1998年10月,文化部与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该工程由“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标志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1999年初,国家图书馆完成“数字图书馆试验演示系统”的开发。同年3月,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成立,扫描年产量3000万页https://www.edu.cn/xxh/zyyyy/szzy/201503/t20150331_1242592_1.shtml
5.读在·杨浦阅读设计在中国:纸与屏《隋书·经籍志》正式确定了四分法及经、史、子、集的部类名称。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四部系统综合性的分类目录。 中图法简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新中国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058979
6.试论我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的几个阶段试论我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的几个阶段,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阶段;;发展趋势,我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和消退四个阶段。新时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读者可以更为方便和更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TSGG200901037.html
7.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完备的图书馆体系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在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中,从文字的出现开始就有了记录文字的载体,世界人类的图书馆文化就已经开始.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时代的泥板到埃及古国的草纸,以及中世纪欧洲的羊皮纸,都是世界文字原始的载体.而我国殷商的甲骨文到印刷术的发明,纸质载体一直延用至今.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字的载体已经逐http://www.shsyzn.net/article-item-54.html
8.中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发展历程文章历史 + 摘要 全面调查刊载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期刊以及发表相关论文的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运用词频分析法对数字图书馆研究主题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2000年以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处于自动化、网络化建设阶段;2000年后数字图书馆研究的重点开始转移,信息服务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重点,资源共享、检索技术、元数据、https://www.lis.ac.cn/CN/abstract/abstract14938.shtml
9.历程特征与未来趋势: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研究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智慧图书馆”被提出并不断为人们所实践,且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那么,何为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差异在哪里,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推进图书管理现代化,自2019年起,国内各大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纷纷制定了智慧图书馆的发https://www.360doc.cn/article/83610358_1109575807.html
10.阅读闪耀中国:回顾11年全民阅读发展历程中华读书报阅读闪耀中国:回顾11年全民阅读发展历程 ■徐升国 田菲 █“全民阅读”连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11年来,国民各项阅读指标持续提升。与2011年各项阅读调查数据相比,到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从77.6%增长到81.9%,增加了4.3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从53.9%增长到59.7%,增加了5.8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率从38.6%增长到80.3%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24-04/24/nw.D110000zhdsb_20240424_1-06.htm
11.中国图书馆发展史电子书.rar中国图书馆发展史_电子书.rar 大小:636 KB 输入验证码,获取网盘链接 验证码:验证 loading 说明 此资源内容只作交流和学习使用,请勿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本站不储存、复制任何文件,所有文件均来自网络。 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 相关列表 中国图书馆发展史_电子书.rarhttp://youliaoso.com/panso/download/fa3b393262269d6cb521fb131d670539
12.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思考·专题? 公共数字文化:新理念? 新思维? 新服务· 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思考 魏大威? 张? 炜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摘? 要:国家数字图书馆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环境下提升公共文 化服务效能,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阵地.文章对"https://bjb.zjlib.cn/CN/PDF/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