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说,天堂一定是图书馆的样子。我想,这个世界上倘若真的有依天堂而建造的图书馆,一定在知识的庄严之外,还有孵化梦想的安全和被世界拥抱的温柔。
寄寓在南国一角,我只愿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迈过高高的台阶,登上大门,如浴春风。读海子的《面朝大海,穿暖花开》时,我想海子希望拥有的房子也应该是一间摆满图书的房子吧。书香撩人,书不醉人,人自醉。在南国之南,我寄居在书香一角,从窗户眺望,湛蓝的天空偶尔有飞鸟掠过。这样的瞬间堆砌在记忆里,和着那些书香里的故事凝固成质地厚重的情绪。
走进图书馆大厅,感受到的是一种澄净的明亮,干净明澈。这样的亮度非常适合阅读。犹记得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全班一起去图书馆参观。人头攒动,叽叽喳喳,大家排着队向图书馆浩浩荡荡的进发。走进大厅里时,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没说话了,仿佛冥冥之中有一种让人瞬间安静下来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何处?
湛师图书馆馆藏容量不是绝对的量化,从感性的角度看,我想这更像是人的脾性。容量有度,有限,故而才更加具有魅力。有时我会想,这么多的书,以我这样的阅读速度怕是要几十年也读不完。从图书馆里沿袭下来的温柔气息该是何等的美景啊。我们蜗居在图书馆里的某个角落,用被解脱的心感受这深刻厚重的温柔。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步行在图书馆的每一间阅览室,灯光明媚,书香氤氲,坐下来看书时,偶尔会听到细细私语。我们无法听见声音里的信息是什么,或是询问,或是陈诉,或是讨论。我极喜欢这样的声音,来自低头脖子弯曲呈锐角的思考者的嘴里,流淌在这一片安静之中,泛起阵阵涟漪。我的视角扑捉到每一种低头的温柔。有坐在自习区低头看书认真的温柔,也有盘腿坐在阅览室里读报沉思的温柔。在图书馆里沉浸入书的读者,就像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来自图书馆里的光明一定是深刻而厚重的,足以抵挡一切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光明。我喜欢在各个阅览室里漫步,穿梭于书架之间,只为与一本未知的书不期而遇。不期而遇是一种美,书籍内在的思想依旧可以点燃你内心的热情,成为你想要寻找的光明,而无论它在阴冷中忍受多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