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2012年11月,于扬(易观国际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在易观第五届移动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于扬认为,互联网正在逐渐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企业的服务方式。2015年,李克强总理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提炼,指出它应该是一种举国努力并应大范围实行的战略性行动,并将此思想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能够有机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并提取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使其广泛应用到传统服务行业(如金融业、商业、工业等)中。如果想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应用价值,顺利实现这一发展战略,就必须加强创新。互联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互联网的发展形势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与趋势。互联网+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简单,它需要借助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平台的作用,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融合优势的同时,不断激发传统行业的发展潜力,使其能够又快又好地向新形态发展。

2互联网+为学科服务带来新的服务理念

2.1有机融合不同的学科专业

2.2学科服务以创新为驱动

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是对传统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的一种基本特征。大数据时代,是否能有效处理庞大复杂的信息数据是衡量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标准。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注重创新,在不断优化工作策略的同时,对信息服务技术、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学分析,并与传统分析工具相结合,以便得到更为高效的数据分析办法。要想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必须直面挑战、勇于创新,一方面按部就班地做好学科服务;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其服务制度,更新其服务理念,完善其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有效提高学科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2.3重构学科服务业务和组织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社会结构逐渐被打破,如地域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构重塑成为互联网+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合理调整其结构,优化人员结构,加强部门与组织的整合,科学设置岗位与工作内容,重点扶持学科服务项目,加大学科服务力度,提高学科服务水平。

2.4尊重用户需求,强调用户参与

互联网+理念认为,企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尊重用户需求,注重用户参与性。因此,高校以互联网+理念为指导开展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时,必须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与利益为重,并增强用户的参与性。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知识信息服务,还要不断优化服务产品,使之更具增值性、知识性、学科性和多样性,使用户在接受学科服务的同时享受服务,从而促进其参与的积极性。

2.5建立物质与虚拟、馆员与用户之间的联结

链接一切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的终极目标,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也需要建立多向链接,以便用户能够迅速、有效地获取信息数据。为此,高校图书馆在构建这种有效链接时,需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加强数字与实体图书馆的融合,充分发挥信息交互平台的媒介连接作用,并遵守服务协议,坚持交互规则,创建读者、用户、学科馆员、行业与机构等的多元素联结。

3互联网+为学科服务带来技术升级

3.1移动互联技术:有利于学科服务实现便利升级

3.2云计算技术:有利于学科服务实现智力升级

2015年,云计算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得到广泛运用,在云计算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沟通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协作也越来越方便。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功能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扩展性较强,能高效节能,有利于节约企业成本。因此,我国许多企业纷纷引入云服务,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云计算技术也终将引入图书馆学科服务,基于云环境,高校图书馆能够通过知识发现、数据挖掘、信息检索和智能代理等技术,进行深层次管理、组织、挖掘学科知识,并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满足用户高层次、多样化的知识信息需求。

3.3微服务体系:有利于学科服务实现渠道升级

3.4物联网技术:有利于学科服务实现内容升级

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主要借助互联网创建有效链接,实施学科服务。互联网的链接作用主要是为实现人与人之间远距离的信息沟通提供可能,而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拓展,物联网能够在传感技术的作用下,促进物与物信息交流,增进人与物数据传递,进而赋予接入物体一定的网络能力,使其能够为实现真实业务提供便利[8]。因此,为了增强学科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可以尝试引入物联网技术,并在物联网中接入必要的信息传感设备,以便科研人员能够更准确、快速地完成信息传递与交流工作,提高科研活动的有效性。同时,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活动深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变物联网中接入的科研设备,以获取动态信息数据,并将此作为大数据或云计算处理的基础内容,有效地充实学科服务的信息内容,进一步完善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模式。

4结语

Web2.0、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图书馆自动化等新型理念与技术的普及,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力,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互联网+的兴起又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提供了诸多可能,但同时也存在挑战与冲击。因此,为了能够在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作用的同时有效应对其带来的挑战与风险,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图书馆学科服务理念,完善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加强信息技术整合,充实学科服务知识信息,增强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力,不断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THE END
1.杭图借用“互联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读者变采购员卖书的新华书店能免费借阅新书了,因为图书馆会买单。7日,记者从杭州市图书馆获悉,杭图从本月起正式推出新年“悦读”服务计划,与杭州市新华书店合作,读者可自行前往书店挑选新书借阅,由杭图作为馆藏图书随后买单,通过此举释放全民超量阅读潜能。 新年“悦读”服务计划,是杭州图书馆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服务新https://www.cac.gov.cn/2016-01/08/c_1117707695.htm
2.用“互联网+”和“图书馆+”成就全民阅读文史纵横理论频道“图书馆+”与“阅读+”要有机结合 “互联网+”的无所不在本质内涵给我们更重要的启示是:因为阅读也是无所不在的,而且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永远是“阅读”,所以可以充分运用“图书馆+”战略来实现“让阅读无所不在”的愿景。阅读可以在几乎所有场景和场所中发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纸质阅读到现代数字阅读,https://www.workercn.cn/254/201504/24/150424103143379.shtml
3.互联网时代下,实体书店的探索与变革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安徽省的铜陵新华书店与铜陵图书馆合作,将书店搬迁并开设在了图书馆的楼上,成为全国第一个“图书馆+书店”的结合体。2016年初,这一消息被权威媒体《人民日报》在头版发布,并配上了大幅彩色照片,报纸这么描述:“这是集展演活动、艺文空间,文创商品、图书音像经营板块为一体的体验式情景书局,充满人文艺术氛围”。业界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206226
4.“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的思考摘要:在当代“互联网+”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前提背景下,互联网网络迅猛发展,同时也为了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战略政策的提出,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变革,利用互聯网等网络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深化改革,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网络先进技术在线上不断整合公共服务图书资源,图书馆应精准的为阅读者们提供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910/10027762.shtml
5.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与移动阅读推广新模式智慧图书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基础,在智慧化中不断构建书与人、书与书、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其与传统图书馆相区别的主要特征,是当前图书馆建设发展最高端的形态之一。为实现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新目标,不仅要明晰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之于移动阅读推广的意义,http://www.xinhuanet.com/expo/20240902/f1dcf5a6b6284b60838a7de237798ec8/c.html
6.“图书馆+”使阅读无处不在自从互联网开始插上“+”的翅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开始发生连锁反应。阅读方式也同样如此,人们不再固守传统的旧有模式,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对其重新建构。公共图书馆,作为提供全民阅读服务的主要阵地之一,也在这种趋势下,积极转变,寻求着跨界合作的新思路。“图书馆+”正蓬勃兴起,以“1+X”的无限可能,https://culture.qianlong.com/2016/0323/476510.shtml
7.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馆(图书馆来了)书评诸多问题都可以这本书中找到,关于“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与管理,在这本书中都会看到相关的智慧方案。作者通过总结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各类文献及丰富的实际案例,为广大图书馆工作者、有志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群以及对此好奇的读者,提供一些相应的参考。 全书共分为五章:1、数字阅读推广全貌概述2、数字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439028/
8.“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在各大媒体上也不断出现互联网+图书馆的话题,新华网以“用'互联网+’和'图书馆+’成就全民阅读”为题提出推广全民阅读需要“互联网+”战略和“图书馆+”与“阅读+”要有机结合。中国经济网以“浙江全省公共图书馆开启'互联网+’新模式”为题报道了浙江省各个图书馆“互联网+”的尝试,主要内容是浙江全省12个公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27/14/80234498_1041586097.shtml
9.“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跨界服务的创新探索分析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 “互联网+”为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创新思路,用户思维、大数据、智能化思维等新的思维模式将促进图书馆改变现有孤立发展模式,不断地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和扩大服务区域,创新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是“图书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笔者经过调查,从“互联网+”战略的崛起;“图书馆+互联网”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ca437bb15c7303481722405.html?q=C/N&uorg=999999
10.图书馆的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资源利用图书馆的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资源利用 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传统的图书馆系统。过去,图书馆主要依靠实体书籍和期刊来满足读者的需求。但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资源成为图书馆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探讨图书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资源为读者提供便利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https://wenku.baidu.com/view/27dd7c8eeb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3.html
11.基于多技术融合的智慧图书馆:AIIOTRFIDBlockchain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与学习场所的重要载体,也在不断演变和升级。传统的图书馆已经逐渐向智慧图书馆转变,利用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射频识别(RFID)和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安全性。本文将探讨智慧图书馆多技术融合的意义和实践,展望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方向。https://www.gzandea.com/index.php/xydt/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