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4年12月18-21日,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以下简称“大学版协”)2024年年会暨第37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大学出版社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举办大学版协2024年度年会开幕式暨会员大会、举办百家大学出版社精品图书展暨图书捐赠仪式,举办年会主论坛、编辑工作分论坛、营销发行工作分论坛,赴雅昌(深圳)艺术中心参观、交流、研讨。本届年会由大学版协主办,大学版协发行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中山大学出版社协办。
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邰忠智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和嘉宾莅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今年正值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百年来,中山大学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步共进,培养了大批可堪重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深圳校区的建立正是中山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重要布局。高校和大学出版社共同承载着立德树人、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今天大学版协年会在这里举办,大家探讨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交流共融、互鉴合作,共同推动高校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二级巡视员魏贻恒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魏贻恒在讲话中首先对2024年大学版协和大学出版社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版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勇担职责使命,积极主动作为,在强化党建引领、协会换届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要坚持教育和学术定位,提升政治能力;二要培养出版学科专业人才,提升竞争能力;三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融合能力;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传播能力;五是强化管理和风险防控,提升治理能力。最后,他希望各大学出版社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在大学版协带动下,同心同德,勇于创新,为全面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出版强国创造新成绩、作出新贡献。
大学版协理事长李永强代表大学版协向中山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
会上举办了大学版协向中山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仪式。李永强代表大学版协将各社参加百家大学出版社精品图书展的共计35万码洋图书捐赠给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何文平代表图书馆接受捐赠。
大学版协副理事长余兴发作本届年会筹备情况报告
余兴发作本届年会筹备情况报告。
代根兴宣布毕研林、陈玉、曾白凌、浑燕珍为大学版协副秘书长。
会议通过了代根兴所作的2024年大学版协财务情况报告和大学版协会费调整方案。
举办百家大学出版社精品图书展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二级巡视员魏贻恒亲临书展现场指导
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亲临书展现场指导
书展现场
年会期间,百家大学出版社精品图书展在中山大学图书馆举办。70家大学社展出了3470种、3707册精品图书。魏贻恒巡视员、邰忠智副校长亲临现场指导,与会人员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师生前往参观。本次参展图书涵盖了各学科领域,是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的集中展示。
大学版协副理事长王天琪主持会议
12月19日上午,大学出版主论坛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举办。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强作《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黄新飞教授作《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体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题报告。同方知网数字出版中心副总经理龚婷,辽宁向日葵数字技术股份公司CTO、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广胜作专题演讲,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天琪主持论坛。
李永强作《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
黄新飞作《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体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题报告,他从七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三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四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五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六是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七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他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他从实践演进、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历程与现状。他提出,应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独特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等关键领域的发展,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龚婷以《人工智能助力大学出版融合发展》为题,深入剖析了大模型为出版业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她说,华知大模型的构建与持续进化,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从“判断智能”向“创造智能”的跨越,还重塑了包括出版在内的多个行业。
李广胜以《共创共享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为题,从数字教材的智能建设与应用、全生态链使用支持和向日葵知识云服务解决方案三个方面,阐述了AI赋能出版领域模式创新,为出版机构应对智能化时代提供了新思路、新探索和新方法。
大学版协副理事长、编辑工作委员会主任、重庆大学出版社社长陈晓阳作题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品牌的坚守与创新》的演讲。她谈到,品牌是专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面对出版深度融合的趋势,我们要思考如何在坚守品牌的同时进行创新。当下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叠加,出版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层出不穷,出版品牌的塑造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文化创意领域深入探索,促进出版多元化和产业间深度合作,共同构建适应时代需求、充满创新活力与文化魅力的出版新生态。
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浙江大学数字出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洁作题为《大学出版的数字化连接及发展路径探讨》的演讲。她谈到,大学出版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与变革,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适应性。他深入剖析了数字时代下大学出版面临的新挑战,如信息过载、读者需求多样化等,提出大学出版社应对变革的发展思路,强调需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创新出版模式,加强内容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与知识传播。
东南大学出版社编审刘坚作题为《主题出版赋能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使命及路径》的演讲。他说,主题出版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起点,承载着推动文化繁荣的时代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主题出版需紧跟时代步伐,明确使命担当,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核心主题,探索有效路径。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部高级经理杨凡作题为《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出版从业者核心素养的演变与提升》的演讲。他谈到,当前部分出版行业从业者政治素养、职业信心、创新能力不足,出版单位缺乏体系化培养机制。为此,需筑牢理论学习基础,建立持续性员工培训机制,构建科学全面职级认定、绩效考核及薪酬体系,以大项目制推动编辑素养提升。
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王日俊作主题为《大学社科技出版的生态位建构》的演讲。他深入分析了生态位理论在出版领域的运用,剖析了大学社科技出版当前的生态位现状,并着重讨论了生态位重叠的现象。他以南京大学出版社为例,展示如何通过精准定位与创新策略,强化自身在科技出版领域的竞争优势,为大学出版社科技出版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于蕾以《如何测评一部书稿的市场价值》为题,探讨了测评理论与工具,强调在过剩经济下,品牌建设在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确保产品适销对路中的关键作用。她以《县乡中国》一书为例,详细解析编辑团队如何运用科学方法,从多维度测评书稿市场潜力,实现内容与市场精准对接。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社长张灏以《从一本旧书的新生看互联网背景下专业图书营销的路径和流程变化》为题,阐述了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专业图书如何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实现“新生”,为业界同仁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前瞻性思考。
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梁颖作主题为《爬坡过坎逆水行舟——高质量营销助推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演讲。他强调,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高质量营销对大学出版社实现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他结合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精准定位、创新策略及高效执行,构建高质量营销体系。
赴雅昌(深圳)艺术中心参观交流研讨
12月21日上午,与会代表赴雅昌(深圳)艺术中心参观、交流、研讨。雅昌文化集团总裁李才均、综合营销中心总经理金燕、市场推广部经理王晓天全程陪同参观。
雅昌文化集团总裁李才均向参观人员介绍雅昌艺术中心
雅昌文化集团综合营销中心总经理金燕向大学版协秘书长代根兴赠送参观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