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日前公布,《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在旷野里》等15部优秀图书入选。
入选图书不但收获评审专家的好评,而且在读者心中收获口碑。获奖图书出版背后,得益于各出版社长期以来坚持“出好书,做精品”的出版理念。
深耕主题寻找权威作者
202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与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为什么是邓小平》可谓恰逢其时。说到选题策划,离不开出版社的提前谋划和精品部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执行董事宋志军介绍,责任编辑唐明星早在2021年下半年就已向陈晋先生积极约稿,在几位店领导的加持下,作者最终决定将此稿交给三联出版,这是他对三联的高度信任和厚爱。“三联在策划此选题时,首先考虑向此领域的‘掐尖’作者约稿。”宋志军介绍,陈晋是三联书店的重要作者,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和党的领袖人物研究,曾参与《邓小平年谱》的审读工作,是《邓小平》大型纪录片的总撰稿,这样,三联书店在策划选题时,自然就想到了他。三联书店是品牌出版企业,我们深知,先有“品”才有“牌”,所以“与一流作者合作,出版一流的作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做主题出版,希望有三联的特色、三联的味道。
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黄传会创作的《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以孙家栋院士的科研人生为主线,真实记录了他60余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空间事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是继《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浙江足迹》之后,浙江人民出版社连续三届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编辑、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叶国斌介绍,2019年9月,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此消息一经刊发,浙江人民出版社便瞄准选题,迅速展开调研、组织专家论证,很快邀请到了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等8位作家,组成了强大的作者阵容,共同打造“共和国功勋”丛书,《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就是丛书中的一册。
选题新颖发掘独特视角
当前市场上,文物类图书备受读者欢迎,但是用文物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图书罕见,此次入选的《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便是此类图书。四川民族出版社社长泽仁扎西介绍,《何以中华》选题策划缘起于中国民族博物馆开展的国家民委课题“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当时该博物馆正在计划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大型展览,四川民族出版社编辑敏锐地察觉到其中重大的出版价值和社会效益,于是迅速联系博物馆,筹划对研究成果和展览内容进行再创作、再加工,转化为面向大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主题出版物。
“调研显示,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故事,特别是早期诗文创作,对青少年成长有益,但尚未广泛地被大众所熟知。因此,我们邀请龙剑宇为青少年创作一本关于毛泽东早期诗文的图书,即《诗书里的成长》。”大象出版社社长汪林中介绍,《诗书里的成长》选题创新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作者凭借扎实的学术积淀,将全书内容植根于对史料文献的深入挖掘,从多个维度呈现少年毛泽东的成长轨迹。二是作者通过对毛泽东青少年时期不同场景、事件的还原,以及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深入剖析,在书中成功构建出一个“可见、可感、可知”的历史空间,也塑造了一个真实立体、可亲可敬的青少年毛泽东形象。三是全书以“诗”与“书”为线索,巧妙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对毛泽东人格塑造的深远影响。
“柳青是我国著名作家,也是与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结下深情厚谊、令中青人感恩崇敬的核心作者。”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总编辑陈章乐介绍,在筹划编辑《柳青全集》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见到了柳青研究会会长邢小利提供的这部未署篇名、文末标注“未完”的柳青遗作,他建议命名为《在旷野里》并得到大家认可。“《在旷野里》是柳青在195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经过70多年的时光淘洗,《在旷野里》不仅没有变得过时,反而像深藏的佳酿一样,愈加弥散着新鲜而浓烈的醇香。”陈章乐说。
《大辽河》以长篇小说的恢宏气势与虚实相间的体裁优势,书写辽河流域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的变迁,发掘悠长时空隧道中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谈及该书的选题策划,春风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赵亚丹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河流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但文学史上聚焦辽河流域的长篇小说稀缺。《大辽河》运用虚实相间的手法书写了辽河两岸的历史变迁,塑造了极富东北特色的人物形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寻根文学中东北文化的缺席,为中华文明史拾遗补阙。
创编合力匠心打磨精品
精品力作需要编辑“匠心”,每一本获奖图书的背后,都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编辑故事,也充分体现了好作品背后需要较高的编辑素养和对内容细节的精心打磨。
宋志军谈道,《为什么是邓小平》一书编辑与作者陈晋就书稿多次碰撞交流,以第一读者的角度深度参与,认真打磨每个重要环节与细节。比如,编辑与作者一起前后想了10多个书名,最后才定下现在的书名。
陈章乐谈道,小说《在旷野里》创作于70多年前,采用了许多关中方言和陕北方言,手稿也难免笔误。同志们齐心协力,遇到问题与陕北、关中乃至晋西北学者讨论协商,务求准确无误。
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省委书记》《云裳》《国家的儿子》《战国红》《大辽河》分别获“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赵亚丹介绍,其中一个经验就是,出版社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辽宁出版集团首席编辑制度优势,将编辑力的提升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
“一部好作品的脱颖而出,题材很关键、作者很关键、书写很关键,当然,编辑力也至为关键。”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表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始终提倡编辑与作者同行共进、共同成长,提倡“毫发无遗憾”的编辑风格,以编辑力塑造出版竞争力。在韩敬群看来,正是秉持这样的追求,出版社在收获一部部精品力作的同时,也锻炼出一批名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