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画出版社年度好书邀您评选!文末附彩蛋~(第一期丨主题出版书法·绘画·篆刻艺术理论·艺术史及艺术文献领域)

期待各位读者朋友们的参与~我们将分两次推送,为大家开启不同主题图书类目的投票通道,并附入围70余种好书的详细介绍。

下期,我们还将继续开启文博考古、艺术人文及装帧设计方向的好书投票和抽奖,不要错过,快来为你喜欢的好书留言打call吧~

投票通道

多选投票

各领域好书至少选一本即可投票

主题出版类

01

《星火初燃: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中共一大纪念馆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3年11月

责任编辑:孙晖袁媛

1920年6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实际上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随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先进分子和旅日、旅法华人中的先进分子,也相继建立了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早期组织的成员积极探索研究建党思想和理论,同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展开论战,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夯实了基础。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100周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特策划出版《星火初燃: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以推动对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深入研究。

上下滑动,阅读完整简介

02

《毛主席诗词三十九首》

毛泽东著

2023年12月

03

《海上风华: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项目作品集》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编

2023年9月

这些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记录时代,讴歌人民,以饱含热情的艺术表现力充分体现了上海十年壮丽发展的成就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书法·绘画·篆刻类

04

《浙江书法大系(全十六册)》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博物馆

西泠印社编

沈浩主编

2024年6月

责任编辑:张姣李柯霖

编辑:杨少锋魏书宽居珺雯伍淳陈兆典

《浙江书法大系》是一部集图像呈现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大型丛书,以浙江书法为研究对象,以书法学的历史发展规律为依据,以艺术价值、文物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为出发点,以系统整合和深入研究为目的,通过图像和文字的紧密结合,全方位展现浙江书法的突出成就。其时代跨度为从先秦至近现代,研究内容包括墨迹、碑志、摩崖、钟鼎铭文、兵器铭文、玉器铭文、钱币文字、镜铭、砖文、瓦当文字、陶文等所有出自浙江,或与浙江有密切关系的书法题材。

05

《大学书法教材》(共15种)

陈振濂总主编

2024年4月

责任编辑:冯彦芹张姣黄坤峰李剑锋

夏雨婷张冬煜田程雨

大学书法教材丛书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书法教育理论体系,它涵盖了书法技法、史学、美学、批评、鉴赏、教育等方面,既体现了当代书法学术研究的成果积累,又探索了较为完善的书法教学内容,为当代高等书法教育提供了多维度的参照。特别是在全国书法界、教育界专家学者和广大中青年书法家、理论家、教育家的支持与参与下,大学书法教材丛书具备了当代书法教育研究的典范价值,也是当代书坛集体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

06

《侯马盟书书法总集》

李朝旗主编

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

责任编辑:杨勇李剑锋

侯马盟书自20世纪60年代出土以来,以其精美的朱书文字震惊考古界与书法界,但受历史条件所限,20世纪70年代至今出版的《侯马盟书》均以古文字研究为视角,对侯马盟书的书法特色呈现较少。《侯马盟书书法总集》甄选出土侯马盟书字迹清晰者近200件,以高清图版原大和500倍放大等方式,展现春秋时期晋国朱书书法的艺术特色。

此外,本书结合古文字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对所甄选的近200件盟书进行释文厘定,以推动盟书书法的文字学研究。《侯马盟书书法总集》由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上海书画出版社共同推出。本书使用高清的图版资料、前沿的技术手段,首次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呈现这批珍贵文物,为广大书法与文字研究者、学习者提供崭新的研究和临习视角,对当代篆隶书法创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07

《魏张黑女墓志》

2024年8月

责任编辑:冯磊

《张黑女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简称《张玄墓志》。因避清康熙帝玄烨名讳,故清人多称《张黑女墓志》,今沿用此名。此墓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531),正书,二十行,行二十字,共三百六十七字。原石久佚,清道光年间何绍基得剪裱旧拓孤本。民国时为艺苑真赏社主人秦文锦所得,今存其后人处。此志书刻俱佳,书法精美遒古、峻宕朴茂,堪称北魏墓志之极品,备受后世书家钟爱。

这件《张黑女墓志》百年前便曾出版,且有多个版本。近四十年来所有关于《张黑女墓志》的出版物均翻印自旧印本,皆以黑白版为底本。此次首次原色原大影印,以飨读者。书中另册有范景中教授撰写的前言,秦氏后人的后记。另附墓志释文、题跋及钤印释文。

08

《简帛书法大系·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书法》

(合集)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

2024年5月

本书包括有原大简、放大简,附有释文。裸脊平装可180°平摊,色彩还原度高,适合临摹。厚薄适当,价格平实,图版精美,是临习和研究西汉书法的极佳一手资料。

09

《魏武遗篇: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藏石刻文字》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编

孔德铭曹锦炎孔震王金波主编

2024年11月

责任编辑:李柯霖

编辑:魏书宽

66件石楬为规整的汉隶,风格多样,记载了大量的随葬器物名称,其中一些器物名称前所未见,为名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为研究古代服饰、器具提供了珍贵的出土文献,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古器物的认识。同时,高陵博物馆藏《十六国后赵鲁潜墓志》《唐杨贲墓志》《北齐贾宝墓志》《汉残碑》以及4件汉画像,保存有诸多信息,佐证曹操高陵地理位置,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10

《乌程汉简萃编》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编

曹锦炎石连坤周同祥鲍强主编

《乌程汉简萃编》为2022年出版的《乌程汉简》一书基础上,遴选书法较有代表性者110余件汇编而成(增补同地出土的木简两枚),通过实物原大、红外线放大的呈现方式,展现其珍贵的文献与史学价值的同时,也为广大书法学习者提供优质的简牍临习范本。

11

中国嘉德古籍善本部主编

2024年3月

责任编辑:李柯霖张姣

《篆隶卷》将小残卷斋藏善本碑帖篆书、隶书名品15种汇集为10册1函,所选作品多为汉晋篆书、隶书名品,如袁安碑、祀三公山碑、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西狭颂、曹全碑、天发神谶碑,另选汉晋墓志六种,其中多为明代、清代淡墨拓精本,经楞伽山民、张廷济、罗振玉、启功等名家递藏、题跋。

《行楷卷》为小残卷斋藏善本碑帖楷书、行书名品18种汇集,所选作品多为历代楷书、行书名品,如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北魏石门铭、龙门八品,唐姜遐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记、颜真卿争座位帖、黄庭坚水头镬铭等,另有北魏墓志四种(元飏夫妇墓志、冯邕妻元氏墓志、齐郡王妃常季繁墓志、司马景和妻孟敬训墓志),隋墓志五种(张通妻陶贵墓志、董美人墓志、元公及夫人姬氏墓志合册、尉富娘墓志)。其中不乏宋拓本、元明间拓本及出土初拓本,又经楞伽山民、罗振玉、启功等名家递藏。本套图书所选所有拓本均高清原大影印,保留题跋信息,在为书法学习者提供了上好的临摹学习范本同时,亦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

12

《小学生古诗词书法字帖(柳体/欧体)》

2024年1月

责任编辑:冯彦芹

“小学生古诗词书法字帖”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依照教材顺序编录一至六年级全部古诗词一百一十五首,以楷书四大家之名碑名帖为集字范本的一套实用字帖。丛书紧扣教材、分年级编排、与语文课堂同步、精心集字、细致编排,参考性与实用性强,好学易练,兼具了小学阶段古诗词诵读积累与书法学习的双重意义,为青少年朋友更加广泛与深入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范本。2023年已推出颜体和赵体两种,2024年继续推出柳体和欧体两种。

13

《花鸟画谱:典藏版》

上海中国画院编

2024年7月

责任编辑:苏醒王彬

《花鸟画谱》是一套由上海中国画院花鸟组首批画师集体创作的带有教学性质的花鸟画课徒谱,由孙雪泥、唐云、江寒汀、张大壮、陆抑非、王个簃、吴青霞、陈秋草、张守成等近现代花鸟画大家共同创作。

画谱共122幅,涵盖花卉、禽鸟、草虫、蔬果、树石等重要门类,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这些画稿出自近现代花鸟画大家之手,故艺术水准极高;二、画稿带有明显的教学性质:每页画稿针对物象的不同姿态、造型作多角度的描绘,另有不少是白描工笔与水墨写意一一对应者,以展现物象结构与绘制笔法。画稿还绘有步骤图,展现绘制的前后过程与具体方法。这样一套由海派花鸟画名家集体绘制,精致细腻、内容丰富而带有教学性质的画谱极为珍贵稀见,适合于临摹学习之用。本书为《花鸟画谱》典藏版,收录《花鸟画谱》全部122幅画稿,以8开、散页、盒装的形式予以高清出版。

14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

浙江省博物馆编

责任编辑:张姣

编辑:居珺雯许中行

同时,为每一件作品中的鸟类配上相似角度的摄影作品,将宋画中的鸟类和现实自然中的鸟类进行对比呈现,加以鸟类的中文、拉丁文学名,和专业的鸟类学讲解,突出体现了宋代画家对自然世界的深入观察和高超表现力,有助于对宋画的深入理解。

15

《湖山如画:吴湖帆扇面精品集》

2024年为海派书画大师吴湖帆先生诞辰130周年,为纪念吴湖帆在传统书画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本社收集、整理、遴选吴湖帆各个时期精品扇面123幅,以高清摄影作原色精印。

全书分为绘画、书法两部分。绘画部分包括吴湖帆所擅长的山水、松、竹、荷花、梅花等主要题材;书法则包括行书、楷书、篆书等。图版部分,除了展现扇面全图之外,并对部分精品做局部放大,以及呈现扇骨,每一幅作品的题跋、钤印均做了释文。

16

《郑午昌书画精品集》

责任编辑:王彬苏醒

17

《空谷幽兰——余绍宋书画集》

余昊主编

2024年12月

编辑:杨少锋居珺雯

18

《寻迹》

汪家芳著

责任编辑:王彬金国明

《寻迹》一书分“写生编”和“创作编”两个部分,其中“写生编”展示了汪家芳老师历年饱览世界河山壮景的即兴写生小品,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出门采风,随身携小本明信片,小憩时钢笔淡彩也另有一番意趣,完成后写上心得了了数行,记录着他写生的印记,再配邮票盖戳倒也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更有在写生途中碰到的人和事,也通过一张张小小的明信片记录下来

而“创作编”则是汪家芳老师多年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心路历程,和“写生编”中不同的是,这里很多作品长宽都超过2-3米甚至更大,这么大的尺幅,不是简单的山石松水的堆砌,体现了画家对大尺幅作品的整体掌控能力,同时画面里有细节、有笔墨。与此同时,既有表现温婉的江南水乡画作,也有壮阔雄浑的太行风情,更为难得的是还有不少描绘当下高速发展的城市题材,可见画家技法的全面,不同的景观均可信手拈来,画家熟练驾驭传统的笔墨,写下贴合我们所处的时代,视觉效果是现代的,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19

《东瀛的钟声:井上有一回顾展作品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编

杜鹏飞青柳正规秋元雄史总策划

刘木维主编

责任编辑:王聪荟

井上有一(1916-1985)是20世纪下半叶日本杰出的书法艺术家,被誉为日本战后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井上有一自称“书鬼”,为书法倾其一生,朝斯夕斯、念兹在兹。他探研着诸多超常规的创作形式,最终开拓出自成一派的书法世界。他的作品打破了人们对传统书法的认知和理解。井上有一不只是书写,更是走向了“写的行为”,与当时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波洛克遥相呼应。但是他的作品并非仅仅停留于艺术表现的方式和技巧,而是呈揭出别具一格的东方大美,深撼人心。他的书法对西方艺术、对中国当代书法,甚至整个当代艺术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书集中展示贯穿井上有一整个创作生涯的112件经典作品,并按照不同的创作阶段以及不同的文字形式进行介绍,力图将最为真实的井上有一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而进一步深入探究他的精神界域和艺术境地。

20

《方寸万象:新见中国古代玺印封泥陶文集粹》

刘钊许雄志主编

石继承协编

2024年9月

责任编辑:张姣郭昳歆

编辑:杨少锋魏书宽

《方寸万象:新见中国古代玺印封泥陶文集粹》(上下册),由著名古文字学家,一级教授刘钊、古玺印收藏家,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许雄志主编,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石继承协编。收录全国15位知名玺印封泥陶文藏家珍藏的368方全新见篆刻玺印资料,内容涵盖从先秦至南北朝的古玺、秦印、汉印、陶文、封泥等各大篆刻门类,全面展现了古代玺印及古文字发展的辉煌历程。

本书为目前玺印图录中放大倍率最高、细节显示最丰富多面的新见资料图录。书中特别从篆刻学习取法的角度,着重展示了玺印的局部细节,揭示了玺印线、形、质等秘诀,最高放大至原印的1000倍,高清呈现了玺印、封泥、陶文的字口、线侧、印钮、印底等全方位细节,为玺印研究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古文字研究的必备资料。

21

《太田梦庵中国金石收藏与藏品著录》

刘海宇[日]玉泽友基著

太田梦庵是日本学术界与篆刻界玺印收藏与研究的著名学者,本书为当下太田梦庵藏品及其收藏经历最为详实与权威的研究著作,具有详实的学术性与资料性。

书末附录太田梦庵年谱简编及其与中国金石学界学者、商贾之间交流信札。对了解民国时期中日金石交流、文人交游有着一定的文献价值。此书为目前,同时为国内外太田梦庵研究及金石学、古文字学研究领域提供最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22

“朵云真赏苑·珍石名印”

《小石山房旧藏明清名家篆刻原石遗珍》

嘉德艺术中心编

责任编辑:黄坤峰张姣

编辑:伍淳

《小石山房旧藏明清名家篆刻原石遗珍》收录被誉为“天壤瑰宝”的清顾湘小石山房旧藏明清篆刻原石41方,包括明清顶流篆刻大家文彭、何震、归昌世、李流芳、苏宣、汪关、汪泓等作品,其中多方为印学史中标志性风格代表,曾先后著录于明张灏《学山堂印谱》、清顾湘《学山堂印存》《小石山房印谱》《小石山房印苑》《名印传真》等。

23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丛书”

《含气飡英:止水斋藏两汉镜铭》

孔震、沈乐平主编

编辑:杨少锋

《含气飡英:止水斋藏两汉镜铭》收录国内汉镜顶级藏家止水斋所藏两汉铜镜218面,涉及两汉铜镜铭文8017字,为迄今两汉铜镜铭文精品的最大规模集结,呈现上百种篆、隶、楷书风,全面再现汉代装饰性书法风格的多样性,堪称汉代第五大书法遗存——镜铭宝库。

止水斋收藏的中国历代铜镜,其质量之精,品种之全,数量之夥,在国内收藏界可谓首屈一指。图录通过全新摄影技术,30倍放大所有8000余字两汉铜镜铭文,全面展现书法、篆刻、文字、文献价值!作为体量巨大的两汉书法资料宝库,该书不仅极大程度拓展了书法篆刻创作取法方向,亦可解决古文字讹变、假借、通假、简省合并等多种学术问题;铜镜所承载的数十种镜铭文辞,亦再现汉代民间文学的真实风貌;所选铜镜皆为西汉早期到东汉晚期标准品,堪称铜镜收藏鉴定重要全新参考资料!

24

《魏晋新书风——简斋书法史论稿》

刘涛著

责任编辑:杨勇黄燕婷

本书是艺术史学者刘涛深耕汉魏两晋南北朝书法史30年的研究成果结集。书中创造性地提出“魏晋新书风”的概念,通过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的结合研究,从文献学、艺术学、历史学、文字学等多个角度,推进了以往人们对魏晋书风的固有认知。不仅如此,本书还对魏晋前后的书法史如汉代课史制度、东汉后期书风、南朝书法的北传等进行了考察,兼及书法士族群体和书家作品研究,力图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清晰勾勒魏晋书风的来龙去脉,是近年汉魏两晋南北朝书法史研究的理论佳作。

25

“当代实力书家讲坛”

《墓志书法审美与临创十讲》

于明诠著

本书是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于明诠集二十年之功,对此前《墓志十讲》的全新修订和全面升级。该书从墓志源流到形制演变,从墓志书法鉴赏到临创技法解析,结合200幅精美插图,以10个有机关联的章节,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全方位展现自三国至隋唐长达700年的墓志书法的历史演进和艺术价值。十讲中,第六讲“新出土墓志精品书法概赏”为全新内容,其余各章均在原基础上做了扩充,尤其第十讲“墓志书法的创作转换”大幅增加了作者有关墓志书法的创作体会和高清作品图版,对墓志书法专业学习者和爱好者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26

《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

刘洪彪著

作者刘洪彪结合其数十年的学书经历、及其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多重工作身份,选取当下书坛中应该优先思考、并得到较大程度共识的十个论题进行讲论,力图搭建当代书家与读者对话交流的平台,帮助书法学习者解决书法学习、创作过程中的难题,推动书家突破创作与理论建设之间的隔阂。

作为实力派书家,“学书‘八忌’”“临摹要像创作要放”二讲堪为初学者学书津梁,“书写方式和创作状态”“草书盛世可望由今人创造”对中高级学习者、尤其草书书法学习者尤具镜鉴;作为资深国展评委,“书法评审:‘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为投展作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线指导;作为专业策展人,“展厅是件大作品”对大型书法展览策划与整体设计亦极具参考价值。

27

《石鼓文研究新析》

马成名编著

责任编辑:李剑锋

被誉为“石刻之祖”的《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文字石刻,历来被视作篆籀圭臬。而近百年来显赫于世的明代安国“十鼓斋”旧藏的宋拓本《石鼓文》“中权本”“先锋本”“后劲本”,更是被认为是《石鼓文》存世最早拓本。

《石鼓文研究新析》一书作者通过对数本《石鼓文》拓本的研究,从笔画形态、册后题跋、流传情况等方面,考证出现藏日本的所谓明代安国“十鼓斋”《石鼓文》实为伪造本,而非北宋拓本。作者进一步指出,目前存世《石鼓文》最旧拓本,为曾经美国安思远收藏的元明间拓本。

28

《楚简〈说文解字〉部首》

曹锦炎凌利琴编

编辑:乜小涵

《楚简〈说文解字〉部首》由古文字专家、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曹锦炎教授领衔整理,旨在为楚简书法创作、篆刻实践提供优质的参照范本。全书以《说文解字》540部首顺序编排,收录最新、最丰的代表性楚简部首文字及附属文字2500余个,涵盖14种楚简著作、139种篇目。同时附录部首序次注音表,方便读者释读与查询,是实用性极强、性价比极高的楚简研究、创作实践的工具书。

29

《东坡石语:苏轼与两宋文人石刻踪迹》

古菲、田振宇主编

富阳博物馆编

编辑:许中行

本书以苏轼为核心线索,首次以22件苏轼石刻书迹串联起其一生的行迹与书迹。并从石刻书法的角度解读宋代的文人圈氛围,侧面刻画了两宋文人的亲情、友情及政治关系,重要书法、文学、思想大家皆在其中。

艺术理论·艺术史类

30

《中国雕塑史论文丛》(7种)

《雕塑正向当代艺术敞开》王林编著

《雕塑新论》孙振华著

《从语言到主体》刘礼宾著

《雕塑续问》宋伟光著

《大道沧桑:雕塑在中国》殷双喜著

《如是我见:雕塑散论》唐尧著

《由中转到再现代》冀少峰著

曾成钢主编

责任编辑:吴蔚吴雪莲夏清绮

31

《古典的回响:溪客旧庐藏明清文人绘画》

章晖范景中主编

中国绘画史是一个不断回到古典,从经典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寻找灵感,然后再创造出新风格的过程。本书收录溪客旧庐收藏的七十余幅绘画精品,从绘画风格的角度,对15世纪至19世纪的中国文人画史做一个大概的梳理。这七十余幅作品或许能够作为一个物质证据,勾勒和反映出从15—19世纪中国绘画史对古典复兴的轮廓和脉络。

32

“中国材质艺术”系列丛书

《礼仪与奉献》

巫鸿编著

责任编辑:吴蔚吴雪莲

本书为巫鸿编著、主持“中国材质艺术”丛书第二辑,书中通过专题讨论的形式,从早期玉器、三代时期的绿松石、西汉满城汉墓中的材质系统、明清时期的“发绣”、清代宝云阁铜殿,以及当代艺术家宋冬以“水”为媒材料的艺术实验来解读中国艺术中的礼仪文化与美学思想。在一个更基本的层次上探究艺术品的创造和意义,从而丰富中国艺术史的格局和内涵。

33

《天人论:关于绘画史发展的假设》

卢甫圣著

责任编辑:吴蔚

艺术,特别是绘画,是理解人类如何追求自我超越的关键,因为它展示了自由与局限之间的复杂关系。《天人论》以一种创新的理论视角,即“球体说”,探讨历史发展规律,旨在超越传统的循环论和进化论,深化我们对历史和艺术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如何寻找和创造意义。作者通过对中西方绘画史的梳理和比较,依靠缜密的逻辑推理,建立起了这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试图揭示绘画艺术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探讨绘画艺术与文化环境、政治社会、经济活动等外部结构的互动关系,剖析绘画艺术自20世纪以来的变革和挑战。

本书共分为三个篇章:“象限论”“式微论”和“自洽论”,每个篇章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为理解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框架。它们相互补充,层层递进,共同体现了“球体说”的核心理念,即历史理解需要超越传统的决定论,通过不断变换立足点和参考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天人关系。这种综合性的理论框架为深入理解历史、艺术和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

作为艺术史家卢甫圣先生一系列学术著述的奠基之作,《天人论》是一部具有创新性的艺术理论著作,对中国画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次修订亦使得这部绘画艺术理论著作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34

“傅申中国书画鉴定论著全编”

《董其昌研究》

傅申著

责任编辑:袁媛苏醒

傅申是董其昌研究中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对董其昌的生平、收藏和书画理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有着详细而全面的认识,深入而独到的见地。傅申著《董其昌研究》汇编了其数十年来关于董其昌的专题论文共计8篇,可谓董其昌研究和中国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书中汇编的论文围绕着“《画说》及其作者的判断”“书学理论的建构”“书画船中的游历与创作”“存世书迹”等几个关键词展开讨论。这些都是董其昌的画论、书论中最核心的议题,其中《画说》作者的判定是傅申特有的直面问题的方法,其论证的过程为后学提供了开阔的思路。

35

《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选萃》

杜鹏飞李飞编著

责任编辑:黄坤峰陈元棪

36

“艺术与鉴藏”系列丛书

《吴门具眼:明代苏州书画鉴藏(修订版)》

黄朋著

本书是一部专论书画鉴藏的书籍,以明代苏州书画鉴藏群体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通过对其中的具眼及其他各色人物、事件、著录以及流转其间的诸多书画名迹的描述,着力强调了苏州繁盛的鉴藏风气和丰富的书画藏品实为吴门派得以萌芽乃至蔚然大观的直接原因。作者更凭借博物馆工作之利,运用图片逾四百幅,为鉴藏与创作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了最好的注脚。同时,本书亦借明代苏州这一精彩片段的展现对书画鉴藏史上诸多共性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37

“艺术史界”系列丛书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美]朴锺弼著,江秋萌译

责任编辑:黄醒佳

晚明时期,生活在浙江嘉兴的文人、艺术家兼出版商周履靖出版了一系列图文并茂的书籍,包括《绘林》《画薮》等,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多源画谱。这些作品立即大受欢迎,其内容和形式被当代出版物广泛袭用、传播。本书描述了此类出版物如何适应大众的文化品位与需求,并勾勒出画谱作为一种形式,如何满足与塑造日益增长的读者的情感,又如何从流行文化的标志,转变为陈陈相因的图文。当对文人品位的掌握程度,成为衡量个人文化品位的标尺时,画谱作为现代早期中国的一种特殊商品,为非精英的读者提供了一种增加其社会资本的手段。

38

《娟娟独立寒塘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女性》

冯幼衡著

责任编辑:陈元棪黄坤峰

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在西方世界蔚为风气,早已行之有年。本书作者冯幼衡早年在西方求学,师从方闻,受西方学界影响,试图从西方汉学界已经开拓的一些对传统中国女性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历代的艺术史发展,希望能为艺术史的研究,在传统的角度之外,开启一扇新的窗口。

本书除绪论外,分为五个章节,首先,以董小宛为女画家代表,谈论她的艺术创作及风格形成;其次,从唐寅及陈洪绶的仕女画讨论明清之际对女性内涵的反思与新境;第三,从明清女性的肖像探讨社会上对女性价值的认同;第四,从慈禧太后的肖像出发,探讨皇权与女性美、中国传统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冲突;最后,由现代艺术家董阳孜书法为结尾,指出从晋代著名女书家卫夫的书法之后,女书家在风格与创意的欠缺,而董阳孜的出现,深深令人振奋,希望女艺术家能继续向深邃的传统作无止境的探索。

39

《从兰亭到钟鼎——中国书法史探微》

莫家良著

责任编辑:赖妮

本书选取北宋至晚清书法史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现象进行分析,反思传统书风的继承与演变,书法形制对创作的影响,典范的取舍,艺术风格与政治环境、社会心态、学术风气的相互影响等议题。其中涉及到宋高宗、王宠、钱坫、江声、邓尔雅等书史上或隐或显的人物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个人实践与创作取舍。以及《兰亭序》《淳化阁帖》等经典习书范本在不同时期文人创作中的使用情况。读者可从一个个案例中了解不同时段书法史发展的种种细节,并为当下的创作提出更多的思考空间。

40

《美术史与书籍史(第一辑)》

范景中名誉主编

章晖王剑主编

责任编辑:黄坤峰

从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开始,便揭示了美术史与书籍史渊源。在西方,文艺复兴艺术家追求古希腊艺术便是通过书籍,中国古籍在艺术史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美术史与书籍史》作为首本专注于探讨美术史与书籍相互关系的学术集刊,分为“专论”“札记”“资料”三大版块。其目的在于深入挖掘并揭示两者间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通过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以促进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化与拓展。本书为《美术史与书籍史》第一辑,三篇研究聚焦法国藏书家格罗烈,分析其藏书对欧洲书籍装帧影响,并公布新发现旧藏以及介绍格罗烈藏书,展现其书籍美学追求与文化传承。另文探讨古籍版本仿真,明中叶后宋刻本稀少,古籍仿真复制成风,影响深远;南宋《唐人绝句》研究揭示其价值,对中日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中国山水画树法图式演变,提出四种类型;唐宋书籍发行与印刷繁荣,一文探讨本草古籍动物分类与图像生成;一文探讨文人题画与装潢制式关系,反映宋代以来文人风尚。一文概述李宣龚生平及雅集活动,反映动荡年代文人心态。

艺术文献类

41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

(全四册)

曹锦炎主编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全四册)》为上海书画出版社“金石珍本丛刊”系列之一,收录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古器物拓本四十册。国家图书馆是海内外金石拓本收藏量最大的单位,其古籍馆金石类的“镇馆之宝”无疑是陈介祺所藏古器物拓本。陈介祺素有“晚清金石第一人”之称,本书为目前所见陈氏古器物拓本中门类最全、数量最多、传拓最精之作,首次原色、原大整理影印,可为金石学、文字学、考古学、艺术学各门类提供重要资料。全书涵盖5大类、50种、1200余纸、850余件殷商到清代珍稀古器物精拓,为晚清金石学研究与收藏传统的系统展现。同时,本书全部拓本释文由著名古文字学家曹锦炎教授整理释读。

42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书札》

曹菁菁编著

责任编辑:雍琦李柯霖张姣

编辑:魏书宽伍淳

43

《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集成·第四辑》

李超主编

责任编辑:苏醒

《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集成》是目前为止梳理影印近现代美术期刊脉络重要的大型集成性图书。“集成”已出版三辑共30册,收录《美术》《美人世界》《绘学杂志》《美育》《亚波罗》《新艺术》《国画特刊》《中央画报》《白鹅》《画学月刊》《国画月刊》《美术杂志(1937)》、《文艺画报》《美术界》《刀与笔》《美育》《美周》《艺术旬刊》《亚丹娜》《美术生活》《唯美》《青年艺术》《中国美术会季刊》《艺风》等近现代重要美术期刊24种,为研究、学习中国近现代美术创作、研究、出版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史料。

最新出版的“集成”第四辑共10册,收录《蜜蜂》《艺林旬刊》《艺林月刊》《艺林月刊:游山专号》《艺友》《美术丛刊》《艺彀》《辅仁美术月刊》《万象》《娑罗画社画刊》《正论》《艺星》《美术杂志(1934)》13种期刊。这些期刊多依托于近现代著名美术社团、美术馆、学校编辑刊行,全面、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上海、北京、杭州、天津、广州等地重要的美术活动。

“集成”所收期刊均原件影印,每种期刊前均撰写有该刊题解,叙述了期刊的基本信息、产生的背景情况、期刊的主要构成内容及其意义贡献等。期刊若有彩色封面与彩图,则以彩色印刷,插在每册最前。“集成”第一册前有全书总目,第十册附篇目索引和作者索引,以便读者检索使用。

44

《幽兰妙指:唐抄古琴文献二种》(经折装)

吴文光编

责任编辑:郭时羽张曦文

45

《中国历代名家篆刻边款释文集成》

韩天雍韩冰编著

《中国历代名家篆刻边款释文集成》(上、下册)首次汇集明代文彭至近现代中国篆刻名家300位、7600余件作品,为当代篆刻名家韩天雍教授多年研究成果。传统印谱对边款内容鲜有释文,即使有也散布于多本印谱中。

46

“中国书画基本丛书”

《壬寅消夏录》

(清)端方缪荃孙纂辑魏小虎点校

责任编辑:雍琦曹瑞锋

《壬寅消夏录》是清末重臣兼收藏家端方(1861-1911)的书画藏品目录。实际编撰者为缪荃孙。《壬寅消夏录》四十卷,全书内容详赡,卷一记录晋唐书画,卷二至卷七记录五代宋书画,卷八至卷十四记录元代书画,卷十五至卷二十三记录明代书画,卷二十四至卷四十记录清代书画,期内容对于考订流传、鉴赏作品、文献辑佚,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体例与按语对后出的张珩《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等书有直接的影响。

此次《壬寅消夏录》整理,以续修四库本为底本,以上海图书馆藏《壬寅消夏录残稿》一部十册作为校本及补充本。上海图书馆藏本中保留了二十八篇卷前目录,恰可与续修本互补,复原出完整的四十卷目录。它著录的藏品中也有百余件不见于续修本,有助于使后人了解匋斋藏品的全貌和编者取舍的标准。本次整理依据复原后的卷前目录,将两部稿本的内容重新拼缀复合,尽力恢复为删减之前的面貌。在点校整理的基础上,整理者还编制了人名作品名综合索引,使研究者更加有效使用此书。

47

《严复〈社会通诠〉稿本》

(英)甄克思著严复译著

中国嘉德古籍善本部编

2024年10月

《社会通诠》(AShortHistroyofPolitics),是由英国法学权威爱德华·甄克思著、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译的一部政治学经典著作。本书收录未公开过的严复《社会通诠》稿本,以整本高清拍摄,向读者全面展示了严复《社会通诠》手稿的版本情况与书法艺术。

兼收稿本正面的《社会通诠》全文与背面的书法临摹,既能见到严复翻译《社会通诠》时的斟酌、修改,又能见到他日常书写与书法临摹情况。既有利于近现代政治著作的版本研究,也是严复书法取法与书法风格的首次集中呈现,兼具文献价值与书法艺术价值。

48

《千里面目:潘振镛潘振节家族往来信札辑选》

嘉兴博物馆编徐贤卿编著

编辑:居珺雯

惊喜彩蛋

以上是2024年度上海书画出版社主题出版、书法·绘画·篆刻、艺术理论·艺术史及文献领域的精彩好书内容简介。

下期,我们还将继续开启艺术人文及装帧设计方向的好书投票和抽奖,不要错过,快来为你喜欢的好书留言打call吧~

THE END
1.#荐书#剑桥流水#荐书# 《剑桥流水-英伦学术游记》#88元任选10本# 刘兵教授的《剑桥流水——英伦学术游记》,讲述了他在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工作期间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对英国各大著名博物馆的参观拜访,带领读者体验大不列颠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促使读者思考这个工业时代的巨人何以对世界科学与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对剑桥大学中的讲座https://weibo.com/1740250437/P6nKzheU9
2.5224中国出版历程1897年,商务印书馆始建。2011年12月19日,中国出1897年,商务印书馆始建。 2011年12月19日,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17年8月21日,A股融资上市发行数量3.65亿,发行价3.34. 2018年7月16日,分红10派0.88元。 2019年8月14日,分红10派1元。 2020年8月6日,分红10派1.16元。 2021年7月15日,分红10派1.22元。 https://xueqiu.com/4486330239/317679922
3.暨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发布会召开业务动态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表示,在学术界、出版社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清华大学会继续加强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清华贡献。 ?https://www.nppa.gov.cn/xxfb/ywdt/202412/t20241224_878448.html
4.全世界2012年30家以上图书馆所收藏的中国大陆图书出版社排名统计【数据采编自】《中国出版年鉴2013》 【统计项目】全世界2012年30家以上图书馆所收藏的中国大陆图书出版社排名统计 【数据包含量】246 【点击次数】1排名 出版社 全球30家以上图书馆藏品种数 58(11家) *** *** *** *** *** *http://www.bjinfobank.com/DataList.do?method=DataView&id=344359&db=TJ&view=view&str=FFF4e2d;FFF56fd;FFF77f3;FFF6cb9;FFF5929;FFF7136;FFF6c14;FFF96c6;FFF56e2;FFF516c;FFF53f8;FFF5e74;FFF9274;2;0;1;3;
5.世界领域的著名奖项姚雪垠文学奖 始于2003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根据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遗愿及捐款设立“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励基金”,专门奖励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该奖每四年评选一次。 大家·红河文学奖 始于1995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大家》杂志社和云南红河卷烟厂共同设立。奖金额10万元人民币。评选对象为《大家》发表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887693/
6.引注参考文献格式要求.docx(2)当参考文献为英文译着时,引注之作者系指原着者而非译者,在年代部分以斜线“/”区分出原着与译本之出版年份,在斜线“/”之前列原着之出版年份,斜线“/”之后列译本出版之年份(参考文献部分,请参见参考文献格式里翻译引注的说明,第27-28页)。(3)译者姓名、译本书名与出版社则在参考文献部分明白列出(见范例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51156321.html
7.关于清代北京版蒙古文《甘珠尔》《丹珠尔》经的刊印.pdf故 宫博物院院刊,2002(5).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 3141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宝山.清代蒙古文出版史研究——以清代蒙古文木刻 出版为中心[D].内蒙古大学硕士生论文集,2006. 【8] 呼日勒沙.哲里木寺院:蒙文【M】.内蒙古文化出版 社,1993. THE GAN PUBLICATIONOF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907/24888957.shtm
8.全知识参考资料 探索频道:阴谋论与神话 《大英简明百科》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BBC图辑:探寻苏格兰共济会的神秘历史 本站的全部概述文字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 使用条款) 俯瞰脉络 洞察因果 把握规律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打开APP https://m2.allhistory.com/detail/581ee25905c3fbb42983caba
9.砥砺中国学术的他山之石——“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1000种2024年,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迎来出版1000种这一里程碑。 42年,1000种,累计销量数千万册……作为我国现代出版史上规模宏大的学术翻译工程,丛书在浩如烟海的外国学术名著中精选精译,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打造参考“锚点”,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知识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1223/0f08d25855d448dab69c7bab4c482769/c.html
10.砥砺中国学术的他山之石——“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1000种2024年,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迎来出版1000种这一里程碑。 42年,1000种,累计销量数千万册……作为我国现代出版史上规模宏大的学术翻译工程,丛书在浩如烟海的外国学术名著中精选精译,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打造参考“锚点”,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知识的力量。 https://www.ptnet.cn/gtx/2024-12/23/content_209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