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图书”让闲置私人图书“活起来”

近日,一个有趣的读者活动——“图书共享计划”在国家图书馆旗下的国图书店启动。闲置家中的图书成了联结陌生“同好”的“漂流瓶”,也成了普通读者“文化表达”的独特媒介。

闲置图书2折“加盟”共享池

今天,记者来到位于安定门外大街的国图书店。当记者表明想要参与“图书共享计划”的来意后,书店工作人员对记者带来的图书进行了清点和确认。在将图书放入“共享池”——专门用来存放、展示共享图书的书架后,工作人员按图书码洋价格的2折,计算折合会费存入了记者的会员账号。

“您可以通过书店的小程序,查到您共享的图书,以及它的‘漂流’经历、被借阅的次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审核”读者拿来的图书时,他们要求参与共享的图书都是正版书,另外还要求共享图书完整、整洁,一般破损不超过10%到20%。

书店对借阅共享图书的读者也有要求,提醒他们借阅时注意保持图书清洁,以便后续阅读。“所以您不必担心图书的‘安全’”,工作人员表示。

来自普通读者的“文化输出”

但这绝对不是他的“共享”初衷。“北京的发展太快了,五光十色的现代城市,让许多年轻人不了解他们置身于怎样一个厚重、沉静的古都。而这古都正是我深爱的,我希望更多人认识她、了解她,进而也爱上她。”

王哲说,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想要让自己的阅读习惯对他人产生影响太难了。而“共享”自己的“书单”,让更多感兴趣的人成为“同好”,可算得上是他对自己热爱的阅读领域贡献的一点“萤火之光”。“在此过程中,我也确实体会到了‘文化输出’的精神满足。”

“漂流”图书联结陌生“同好”

黄星(化名)是国图书店的老读者,时常到这里借阅、购买图书。“共享图书”活动启动时,他“捧场”一般拿来了十几本闲置家中的图书,并借走两本历史、文学类读物,并没有想到此后它们会给自己带来一段奇妙的“心曲”。

“我甚至想认识一下这些借走我书的‘同好’,可惜现在在小程序上只能看见借书者的名字。”黄星给书店提出建议,希望能在小程序上开通留言功能,或组织线下的共享图书读者活动。面对读者的建议,书店表示正在考虑和筹备中。

在书店里延伸私人书架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建设“共享图书池”在北京的图书馆、书店之中还是“先例”,而它的推广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读者私人书架的延伸,更是读者兴趣思维的延伸。

“图书本就是知识的传播媒介,能让更多读者对图书的思考在书本之间流动,为有共同志趣的读者提供交流的平台,让读者手中、家里、书架上的图书‘活起来’,正是我们启动‘图书共享池’建设的意义所在。”

客户端|记者孙乐琪

多伦多图书馆清仓特卖啦!1万册图书每本$0.5起(华人淘书指南)

THE END
1.书香社会蓬勃发展,多地全民读书活动启动,图书馆人气飙升多地启动全民读书活动,图书馆人气逐渐上升,推动书香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这项活动旨在倡导阅读文化,提高公众的阅读兴趣和素养,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图书馆作为阅读的重要场所,也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前来借阅书籍,借阅量明显增加。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还促进了书香社会https://www.linyoer.com/post/2052.html
2.“一句话,让学校花了近十万元!”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一是联系图书馆资源建设部 二是登陆图书馆主页 或微信公众平台“我的图书馆” 在“图书荐购”栏目里填写所需图书的详细信息 三是通过芸台购平台获取所需图书 青时讯 聚焦青年热点 为你呈现今日精彩瞬间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春浙江”(ID:zhejiangtsw)综合整理自学校共青团、武汉大学、人民网、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中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6987
3.书香社会与文化繁荣,多地全民读书活动推动图书馆人气上升多地启动全民读书活动,图书馆人气逐渐上升,反映了书香社会的构建和文化繁荣的趋势。这些活动旨在推广阅读文化,提高公众文化素养,促进全面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读书活动,图书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为人们提供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和享受阅读乐趣的机会。这一趋势有助于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https://guangxi.isbcyz.com/post/8528.html
4.南昌工学院图书馆为了聆听读者的声音,接收读者为图书馆发展的建言献策,提升图书馆服务满意度,图书馆已开通:①馆长信箱(自11月06日起实行改革:邮箱即时回复读者)、②各楼层纸质的读者意见簿、③一楼服务台的图书馆意见箱,并一周一次将去重后的问答公布(见微信公众号南昌工学院图书馆推文“馆长信箱”);④在线即时服务,即时响应读者的http://lib.ncpu.edu.cn/index/index/zixun_show.html?c_id=7&id=1119
5.数字化图书馆用户数量破纪录,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图书馆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如智能推荐、语音检索等,提升用户体验。 2、多元化:数字化图书馆将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源和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数字化图书馆将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共享的知识生态系统。 https://www.ghuyu.com/post/9365.html
6.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部分高校大多对社会读者设置“门槛”,使校外读者望“图”兴叹。倪晓建表示,目前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阻碍,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高校理念问题,没有形成对社会服务的意识;其次是担心高校秩序和安全;同时还包括了一些高校师生的本位思想,担心社会公众挤占了仅有的资源。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peaj8.html
7.单位图书馆不妨向公众开放笔者以为,大众的读书量偏少,有读书习惯方面的原因,有社会导向方面的原因,更有条件限制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普遍偏少,很多城市仅有一座,县级以下的城镇甚至没有。资源短缺、阅读不便,成为影响和制约公众阅读的一大软肋。 而实际上,社会上的图书资源并不少。比如说学校,上至大https://www.jswmb.cn/mshownews.aspx?id=32769
8.大学图书馆应不应该对公众开放而大学的图书馆也因为藏书丰富,文献多样,环境优美,氛围浓厚,不仅引得很多有志学子一早排队抢座,占得学习的先机,也让许多社会民众对其向外开放充满期待。 可为什么有很多人对公众进图书馆提反对的意见呢?究其原因无非是本来图书馆这个资源就比较稀缺,有些高校的图书馆一天到晚都满满当当,连本校的学生都没有位置,更https://www.jianshu.com/p/d0b683202836
9.可以从哪些途径进入或者找到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2009年6月,某企业在商业银行办理贷款2000万元,由于手续欠缺,尚未办理他项权证。该笔贷款发放后,该公司发生重大事故,法人代表车祸死亡,经营活动停止,因此,该笔贷款无抵押物,处于高风险状态。则这是()引起的操作风险。https://www.shuashuati.com/ti/ebcfd70ebf144f608b93661032470515.html?fm=bd6cd88cded1acb88a9027a253e93861ec
10.聚力推进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持续探索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ss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5245 聚力推进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持续探索 吴雨青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收稿日期:2022年4月9日;录用日期:2022年5月13日;发布日期:2022年5月20日 摘要 高校图书馆全面向社会开放政策意义深远,应当协力持续推进.教育公平是国民之权利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Download.aspx?paperID=51478
11.基层公共图书馆员12篇(全文)3.实行开放服务。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性机构。这种开放应是全面的, 尽可能不加任何限制的, 特别是基层图书馆, 馆藏较少, 面积较小, 应把所有文献、所有场地、所有的服务对所有的读者开放, 而不论身份、地位、是否有工作等, 所有读者都应受到一视同仁的接待。南岗区图书馆2005年新馆开馆后, 取https://www.99xueshu.com/w/ikeyq7lyupgr.html
12.多所高校恢复向公众开放,如何找到大学开放的“最佳本地方案”?开放校园也是在更多地进行大学与社区、大学与社会的互动,能够增进大学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师生社会化的过程。所以,大学对公众开放是一个提升大学社会声誉的机会,也是增强大学师生社会成员意识的机会。 对社会来说,开放校园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文明素养。通过开放校园,公众可以参观校园的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等地https://www.allnet.cn/wap_doc/27374731.html
13.#大学图书馆该不该向公众开放#?在中国来自南方周末【#大学图书馆该不该向公众开放#?】在中国的相关法律与政策中,公共图书馆必须向公众免费开放。但学校图书馆则没有这个义务。有人认为,高校、科研机构的图书馆,服务的是特定的学校师生,学生也是缴费上大学的,那么,高校、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就应该把师生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公众没有义务。也有观点认为,大学、研究机构的https://weibo.com/1639498782/NubUpBi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