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底,Google正式对外发布了基于Linux的ChromeOS操作系统,官方将其定位于上网本、紧凑型以及低成本电脑。此外,ChromeOS中绝大部分应用都是基于Web完成,至少在5G、6G应用全面普及之前,ChromeOS的应用场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但从2014年开始,Google着手研究将Android应用带到ChromeOS平台上来。从最开始的AppRuntimeforChrome到现在的AndroidonChromeOS,Android应用在ChromeOS上流畅运行已经不是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移动端的Android应用在桌面端运行有什么意义?如果你说的Windows或者macOS,我也会觉得几乎是无用功,因为这两大桌面系统的应用生态是不存在问题的,即便有强需求,虚拟机已经可以作为足够成熟的解决方案。但对于ChromeOS而言,我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较好的生态互补的方案。至于Linux,貌似是处于这两种情况之间。
紧接着2018年,Google给ChromeOS加入了对Linux应用的支持,这其实不奇怪,毕竟ChromeOS本身也是基于Linux的。目前,在FydeOS上也能看到Linux(测试版)的入口,默认内置一个基于Debian9(Stretch)的容器。
至此,ChromeOS已经可以看作是一个ChromeOS+Android+Linux的集合体。近些年开始,Google似乎有意识在提升ChromeOS设备的硬件水平,例如Google自家的Pixelbook无论是价格还是硬件配置都已经可以跟同代MacBook系列抗衡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虽然是支持Linux和Android应用,但这不比原生安装Linux和Android系统的设备,使用体验上是差别的。就像我在使用FydeOS时试图使用Android应用或者Linux应用,永远预料不到下一秒会遇到什么不可思议的问题,最终还是回到了浏览器。
如果你打算购买一款ChormeOS或者FydeOS设备的话,我的建议是,预设90%的场景用ChrmeOS(及Web应用完成),剩下的10%利用Android+Linux去弥补,当然实际按照个人情况不同可以进行微调。
做个简单的总结,ChromeOS/FydeOS适合那些一个Chrome浏览器就能完成大部分工作或者娱乐场景的用户。如果树立这样的心态再去选择ChromeOS/FydeOS设备,才不会出现较大的落差,也更容易去发现ChromeOS/FydeOS的闪光点。
itNTX是FydeOS与酷比魔方的合作款,是一款二合一的平板电脑,原本是支持触控笔的,但笔者拿到的这个并没有,不过附赠了外接键盘。
itNTX采用一颗赛扬N4100超低功耗处理器,属于英特尔第八代型号,采用14nm工艺,四核四线程,主频1GHz,睿频2.4GHz,适用于长续航办公需求的笔记本。
8GB+128GBSSD的存储组合,应付Windows10移动办公需求绰绰有余。而FydeOS由于系统轻量级优势,实测确实有不错的表现。
itNTX采用金属机身,搭配一块13.3英寸的2K分辨率全贴合屏幕。正面及背面第一视角上都没有logo或者其他显然的标志,整体风格简洁硬朗。
在13.3英寸的屏幕上,2K分辨率优势很明显,尤其是当你习惯了传统1080P屏幕。这块屏幕在显示效果上应该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出厂自带高清贴膜,当然如果你不喜欢可以直接撕掉。
机身背部按键一侧有一部分非金属拼接材料,其余部分均为航空级铝合金,处以细腻的磨砂质感,不易沾染指纹。材质拼接有色差,但并不明显。
虽然同为13.3英寸的屏幕,itNTX机身要比MacBookPro2018稍窄一些,但长度上要多出一截。在不带键盘的状态下,itNTX自然是要比MacBookPro2018更薄,但也并没有差太多。如果再加上外界键盘合盖之后,整体厚度则要多出2-3mm。
itNTX机身的接口及按键均分布在左上角两个侧面,分别有TF卡插槽、3.5mm耳机孔、全功能Type-C接口、电源接口以及电源键和音量键。
itNTX随机附赠的是DC充电器(12V/2.5A),但通过Type-C接口也支持PD快速充电,笔者使用平时给MacbookPro充电的Thinkplus口红充电头;与此同时,通过Type-C转HDMI2.0连接线实测可完美输出4K/60帧画面,双屏使用效率更高。
由采用的是一体式支架,itNTX可以比较方便的独立支撑。最大支撑角度可接近80°,在外接键盘使用时,键盘与屏幕保持在比较舒适的角度范围。
为了方便开合,机身两侧设置有凹槽,即便没有指甲也能比较方便的打开支架。双扬声器也都分布在凹槽旁边。
也许你会好奇机身四周为何没有logo及产品信息,为了保持整体的简洁性,酷比魔方的logo及产品信息隐藏在支架内,开启后才能看到。
外接键盘采用吸附式链接,两个卡口插入机身的定位孔后,键盘上的金属触点刚好对接上机身的接口,方可正常使用。在笔者使用中,感觉键盘磁力有点强,相比之下塑料卡口耐久度不够,很容易损坏卡口。
键盘上覆盖亲肤材质,接触手感很不多,虽然是超薄型,但键盘键程明显要好于我的MacBookPro,因此笔者很快就习惯了这种打字i体验。
不过在触控板方面,MacBookPro可以自信地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的确,目前为止,笔者依然没有看到苹果笔记本之外有哪一款产品的触控板在触感和交互逻辑上能够与MacBookPro媲美。更何况,itNTX的触控板面积几乎只有MacBookPro的一半。
只能说,inNTX的触控板仅仅只可用的状态,日常使用建议还是搭配鼠标。
除了机身、键盘和充电器之外,itNTX还随机附赠一根Type-C转USB-A连接线,方便对于USB-A有刚需的用户。
itNTX在外观上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隐藏式logo,保持了金属机身的整洁性,接口和按键的集中分布,机身四周也再无其他开孔。吸附式键盘由于吸力较大也不易脱落,更重要的是键盘手感不错,这对于使用体验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itNTX单机身重量1.05kg,看成平板电脑吧,并不算轻;加上外接键盘,总重量则接近1.4kg,而笔者的MacBookPro重量1.35kg。不知道这样的重量,是否符合大家对于二合一笔记本的预期。
作为一款二合一的产品,itNTX当然也具备两种使用方式。在外接键盘的状态下,是正常的桌面模式,与普通笔记本无异。
移除键盘后,itNTX会自动切换到平板模式,屏幕右下角则会多处多任务按钮,在缺少快捷键的情况下比较方便去切换后台应用。
平板模式下,itNTX更像是一个超大的智能手机,16:9的屏幕比例也与智能手机接近。不过在这块13.3英寸的2K屏幕上,打开同一个网页所显示的内容更多,看网页、刷微博还是非常舒服的。
其次,itNTX当成平板电脑使用,有效利用分屏功能能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你也可以打开多个Android应用窗口,这些也是在智能手机上体会不到的感受。
那么问题来了,itNTX机身重量1.05kg,这意味着这将是一个能够有效锻炼手臂力量的平板电脑。因此,在大部分场景下,笔者几乎都是双手端着使用的。
正因如此,我一度怀疑这类13.3英寸二合一产品存在的意义。仔细思索之后,能想到的使用场景就是临时抱着平板去开会,或者躺沙发上看视频,绝大部分使用场景依然是桌面模式,而不是充当一块平板。因此,假如你打算购买itNTX或者任意其他的二合一产品,强烈建议选配外接键盘。
撰写本文之时,FydeOS最新版本为v8.1,基于ChromiumOSrelease-R77-12371.B。
相比上次体验FydeOS已经变得更加成熟,例如应用商店已经全面启用,大量应用直接同步Chrome应用商店;系统设置已支持FydeOS账户同步,系统稳定性上也有明显的提升。
itNTX由于采用的是2K屏,因此默认显示会以放大一定比例显示,这一点与Windows上类似。因为在2560×1440分辨率下,虽然能够显示更多的内容,但整体字体及画面元素都会比较小,使用起来反而吃力。使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观感体验去设置,例如笔者就设置80%的显示大小,有效分辨率相当于1600×900。
在目前的版本上,FydeOS的应用商店已经比较成熟,内含非常丰富的应用程序和插件,绝大部分适合本土使用的应用及插件基本都能直接通过应用商店去安装。例如,泼辣修图、简悦、Tampermonkey、Fotor等等。
FydeOS保留了ChromeOS上的快捷键操作,例如系统截图、任务管理器、切换输入法等,基本上具备在其他桌面系统能找到的常用快捷操作,第一次使用可能会不大熟悉,直接按下“Ctrl+Alt+”组合键即可调出帮助说明,查看所有的快捷操作。
在此前的评测体验中,已经详细介绍过FydeOS浏览器以及Android应用的使用问题。这里笔者就不再啰嗦这些,没看过的可以去查阅一下。
还是那句话,在融合Android应用生态之后,FydeOS与一众AndroidX86系统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近乎完整的Chrome浏览器,无论是功能还是使用体验上与Windows、Linux、macOS上的Chrome浏览器高度一致。唯一区别可能还是那个问题,谷歌账号服务阉割,无法实现全平台同步,目前仅支持FydeOS账号同步,当然你也可以备份文件通过其他方式保存、导入。
FydeOS本身没有自带Android应用商店,可自行安装第三方应用商店。
而在之前的评测中,笔者没有提到的就是,FydeOS内置的Linux容器,能够运行Linux应用。从笔者的似乎体验来看,尽管有了Android应用支持,但毕竟是针对移动端触控交互设计,桌面端鼠标操作并不是很人性化,例如你可能需要用长按鼠标拖动来代替移动端滑动的操作,部分场景下鼠标滚轮并不是那么好用的。
而这样看来Linux应用具备桌面端交互逻辑,似乎成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不过目前FydeOS中Linux环境仍然处于测试阶段,可用性不是很高,而且会有一些莫名奇妙的问题。
笔者为了测试Linux应用的可行性,特地咨询了官方技术人员,在配置好中文语言环境以及一个C语言运行库(glibc2.27)之后,安装的几个Linux应用终于可以用了。
至于网易云音乐,Android版本在FydeOS使用体验并不好,界面适配也有很大问题,但折腾半天网易云音乐Linux版本还是无法运行,还好有神器Listen1。
其次,就是办公必备的office文档处理了,在此前的深度体验中笔者推荐大家在FydeOS/ChromeOS上使用网页版的Microsoftoffice,腾讯文档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开发人员,Linux子系统或许能承担更多的开发工作,笔者一个小白就不去测试这些了。
使用FydeOS/ChromeOS系统,还有一个途径也非常值得发掘,那就是PWA应用。已经越来越多的网站支持PWA,可直接通过浏览器安装之本地独立使用,非常方便。
很多用户应该很关心itNTX的续航,以笔者的使用来看,在盒盖待机状态下,系统会进入休眠,耗电量极低,闲置几天都仍有剩余电量。在完成本文之时,笔者在图书馆不接电源使用,itNTX也坚持了将近5个小时,期间包括使用浏览器查阅资料、截图、图片处理以及文档编辑等。
在性能上,赛扬N4100是一颗超低功耗处理器,在FydeOS的使用场景下,却也极少涉及高性能需求场景。搭配8GB内存以及128GBSSD,流畅性肯定是好于同配置的Windows笔记本。
在购买问题上,还是以需求为主。如果你的日常工作和娱乐90%以上能够在浏览器中完成,那么FydeOS或许不会让你失望。如果你只是单纯想体验FydeOS,你大可直接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安装。毕竟itNTX售价2599元,并算不上有多高的性价比,优势可能在于得到官方支持,FydeOS在itNTX上软硬件适配会更加完美,以此带来更稳定的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