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背景下档案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拓展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研究范式创新;学科更名;学科发展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是由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而来,这一变化标志着档案学科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也使得档案学研究和教学面临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亟须从学科定位、研究范式、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不断拓展学科发展新空间[1]。

档案学作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在学科群中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档案记录着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蕴含着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战略资源。面对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发展潮流,档案学研究范式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拓展数字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路径,不断提升档案事业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大局的能力。同时,档案学研究要立足中国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积极推动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从“中国档案”到“档案中国”的跨越。

1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背景下档案学研究范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学科交叉融合带来的创新契机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设立,标志着传统学科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走向深度交叉融合的新阶段[3]。一方面,这些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相通性日益凸显,为协同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为这些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共同进步带来新的驱动力。档案学研究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对接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理念方法,借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拓展数字人文、知识发现、数据挖掘、智慧服务等研究领域,推动研究范式变革,实现学科交叉的创新发展。

1.2数智技术发展为档案学研究带来的新路径

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档案的形成、管理和利用方式,为档案学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供了新路径[4]。大数据分析有助于从海量异构档案数据中快速发现新知识、揭示新规律,挖掘档案资源新价值;云计算为档案规模化存储、弹性计算、共享利用提供了基础支撑;区块链有望破解档案电子化过程中的真实性、安全性等难题;人工智能和知识图谱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升档案智能化管理与开发利用水平。档案学研究要紧跟信息技术前沿,加强技术场景应用,运用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动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发展。

1.3档案学研究与教学有待进一步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衔接

1.4档案学人才培养范式面临数字化转型

新时代档案工作对象日益多样化、海量化,档案业务流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懂技术、善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档案人才。传统档案学人才培养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亟待高校转变育人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因此,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时代大背景下,档案学人才培养范式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要树立信息化教学新理念,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注重学生跨专业、跨领域知识技能的复合发展。此外,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新手段,积极探索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水平。

2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背景下档案学研究范式的创新路径

2.1基于“大信息资源观”开展档案学术研究

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日益受到重视,从大信息资源视角审视档案及其管理活动,有助于系统把握档案与其他信息资源的内在联系,发掘档案资源的综合价值。档案学研究需要树立“大信息资源观”,突破传统档案实体管理的局限,将档案置于更广阔的信息资源管理语境中加以考察,系统研究档案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中蕴含的元数据、知识、洞见等信息资源的生成、流转、利用规律,构建覆盖档案的产生、鉴定、收集、著录、保管、检索、开发、利用等全过程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新模式。此外,要注重挖掘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关联性,推进档案与文献、数据等异质资源的协同管理与融合利用,最大限度地释放档案资源价值,提升档案治理效能。

2.2服务党和国家战略任务,促进档案学研究应用性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档案学研究要紧密对接党和国家大局和中心任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双轮驱动。一方面,要围绕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战略,加强电子档案管理、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数据治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数字中国建设进程中彰显档案价值,传播档案声音。另一方面,要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积极发挥档案在社会治理、应急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支撑保障作用,打造党史档案、红色档案等服务党建的“金字招牌”。同时,要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创新应用,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智慧档案馆、档案知识图谱、档案大数据分析等新业态应用,为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作出档案贡献。

2.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档案学研究方法与范式

2.4积极开展档案学跨学科研究,培养创新型档案学人才

3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背景下档案学研究的拓展方向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档案的形成、管理、利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数字档案资源日益丰富。档案学研究要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将研究重点从传统纸质档案延伸至数字档案,加强对数字档案资源的管理、利用、保护等问题的探索。一是要创新电子文件及数字档案管理模式。围绕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等重难点问题,探索标准规范、技术方法、工作机制等,构建数字档案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二是要拓展数字档案资源服务领域。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创新数字档案的展示、检索、利用方式,开发智能档案的大数据分析、知识发现等应用,为各领域提供精准智能的档案信息服务。三是要强化数字档案安全保障。研究数字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面临的风险挑战,运用密码学、区块链等技术构建数字档案全程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数字档案资源管理与利用的长期性、可信度。

3.2加强档案学理论体系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

3.3建构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新时代背景下,档案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档案故事,传播中国档案声音,不断提升中国档案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一是要总结提炼中国档案学优秀理论成果。系统梳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挖掘集中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性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深入阐释其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二是要加强中外档案学理论比较研究。客观分析国外档案学领域的代表性观点,辩证吸收其合理内核,并立足中国国情,发掘彰显中华传统档案文化的当代价值,构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档案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是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开展高水平国际会议、人才培养、合作研究等活动,加强与国外档案学界的对话互鉴,提升中国档案学的世界影响力。大力推动中国档案学优秀成果的外译传播,搭建中外档案学术共同体,让中国档案学为世界档案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陈雪燕,于英香.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数据管理: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管理范式转型[J].山西档案,2019(5):24-32.

[2]张卫东,陈希鹏,杨斯涵.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下档案学术研究题域的扩展与深化[J].图书情报工作,2023(1):90-98.

[3]连志英.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J].图书情报工作,2023(20):70-78.

[4]王阮,安俊达,关心惠.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科发展的机遇、挑战与路径[J].档案学研究,2023(6):25-32.

【作者简介】王文彬(1989—),男,汉族,陕西渭南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THE END
1.关于推荐河南省高校智库专家的通知(一)推荐学科分类:1.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2.哲学;3.逻辑学;4.宗教学;5.语言学;6.中国文学;7.外国文学;8.艺术学;9.历史学;10.考古学;11.经济学;12.管理学;13.政治学;14.法学;15.社会学;16.民族学和文化学;17.新闻学与传播学;18.图书情报文献学;19.教育学;20.心理学;21.统计学;22.体育https://kyc.pdsu.edu.cn/info/1077/2602.htm
2.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图书馆学试题预测(强化练习)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图书馆学》..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5/4535634.html
3.我想在图书馆工作,该选什么专业?近年来,图书馆通常招聘计算机、图书馆学和外语专业的人才。一些高校将图书馆学改名为信息管理或资讯管理,但并非所有信息资源管理专业都是由图书馆学更名而来。如果你对具体报名感兴趣,武汉大学的信息管理学院是个不错的选择,该学院所有专业都适合从事图书馆工作。此外,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也有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23190567087052820.html
4.档案学自学考试考什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性环节)、中国行政史、办公自动化原理应用、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实践)、中国档案事业史、社科文献检索、社科文献检索(实践)、档案行政学、外国档案管理、知识产权法、行政管理学、科技档案编研、情报学概论、毕业论文https://www.eol.cn/zikao/zk-wyw/20241213153924.html
5.40余年出齐千种汉译学术名著翻译丛书语言学印书馆12月6日,一场聚焦学术翻译与传播、汇聚国内知名学者的盛会——“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000种)出版研讨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本次活动不仅标志着商务印书馆在学术出版领域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更是向中国学术界展示学术翻译与传播成果的重要窗口。同日,“一千朵蒲公英的绽放”——“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0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2CNM970550TYQ0.html
6.档案学研究论著目录.doc南开大学出版社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论著目录》(1949-1980),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档案文献词典》,朱金甫,中国人事出版社 《中国档案学文书学要籍评述》(1910-1986),刘文杰,四川大学出版社 《英汉汉英档案学辞典》,安小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汉英明清历史档案词典》,李宏为,中国铁道出版社 《俄英汉档案学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413/8004017124002016.shtm
7.档案学家档案教育家陈兆祦病逝,曾呼吁保存“文革黑材料”陈兆祦先生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系主任、档案学院院长、《档案学通讯》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编委,著有《文件与档案》等多部著作,主编并参与主编了《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基础》《六十国档案工作概况》《档案工作基本知识》《简明档案学词典》等十多部著述,其中,1962年出版的《档案管理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4533
8.北京开设图书馆学专业的大学排名2025年更新很遗憾,北京今年所有院校都没有图书馆学专业在招生。 一、图书馆学专业简介: 《图书馆学基础》、《图书馆管理》、《信息管理概论》、《信息用户研究》、《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分类法》、《文献编目》、《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科技文献检索》、《咨询与决策》 https://www.gaokao.cn/gk-mb/30/314-11
9.苏州大学硕士招生专业参考书目[4]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作为文献学方面高学历人才,更应该严格参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撰写参考文献。同时在调查在读研究生学科背景情况基础上,开设必要的课程,加强规范化训练。[5] (2)笔者认为,针对高被引图书中的一些图书可以作为提高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素养的推荐书目阅读,对国内开设图书情报专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7vv73n7.html
10.档案管理学的知识壹、档案管理学的知识一、档案收集1、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档案收集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与档案工作中其他各项工作比较起来,它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作好档案收集工作对整个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1)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业务基础工作中的基础;档案的收集,就是整个档案馆(室)取得和积累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3/0905/16/3179985_312435160.shtml
11.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词典第3版(全3册)图书馆/档案学 心理学 企业管理 企业经营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行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供应链管理 企业与领导学 经济/金融 区域经济 保险 中国经济 世界经济 金融/贸易 财政税收 股票/投资 军事/兵器 军事/兵器 政治/法律 民法 经济法 司法 刑法 国家法、宪法 其他法律类 法律理论 中国政治 世界政治 历史/考古 https://m.jarhu.com/book.php?id=862024
12.中国大百科(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74卷)在1993年出齐,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组织编纂,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内容包含66门学科和知识门类,8万个条目,共计1.264亿汉字及5万余幅插图。全书共计74卷,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学科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7422122
13.地方文献资料室建设8篇(全文)[3]刘媛筠.图书馆学科定题服务的研究与实践[J].情报探索, 2011 (3) . [4]饶文谊.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在学科建设中的服务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9 (3) . 零散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 第2篇 3.1 熟悉地情,掌握线索。零散地方文献资料分散在各种文献中,这些隐性的文献资料须经地方文献工作者发现,才能https://www.99xueshu.com/w/ikeyegpf62wd.html
14.黑龙江大学知名校友校园环境文化传统最大的书城——学府书城(校办产业),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 黑龙江大学各校区(院)均位于市区中心地带,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生活方便。http://baike.xuexiaodaquan.com/doc-view-3804.html
15.档案术语词典国际档案理 事会手册丛书的第3册。1984年在慕 尼黑出版,226页。收入503个术语, 系英、法、荷、德、意、俄、西七种 文字对照,每个术语均附有英文和法 文两种释文 (中译本由档案出版社 1988年出版,166页)。(本文共156字)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简明档案学词典》 https://xuewen.cnki.net/R2009060990000696.html
16.2015年南京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南京大学专业目录复试科目:0106 伦理学专题科目③哲学综合A:《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肖前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哲学史新编》苗力田等主编,人民出版社,或《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或《欧洲哲学通史》冒从虎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科目③哲学综合B:《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肖前等主编,中国https://yz.kaoyan.com/nju/zhuanye/541bc43b2bfb8.html
17.学术语篇,academicdiscourse,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1968年出版的苏联档案学家编纂的《档案术语简明词典》收录了416个档案术语词条,作了简明释义。1980年出版的苏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档案学家合编的《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档案术语辞典》,收录了417个档案术语词条,是一部详解的专业性辞书。阿根廷档案学家L.F.比阿萨利1982年编著的《档案管理技术实用手册》,附有"档案学常用http://dictall.com/indu/245/2444877FA5E.htm
18.档案管理学的知识壹、档案管理学的知识一、档案收集1、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档案收集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与档案工作中其他各项工作比较起来,它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作好档案收集工作对整个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1)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业务基础工作中的基础;档案的收集,就是整个档案馆(室)取得和积累https://www.360doc.cn/document/3179985_31243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