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脱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重要战略目标任务之一。6月30日全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视频会议指出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的小康,也是文化的小康,文化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
各地积极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抓住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条主线,抓好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独特文化资源,“以扶志促扶贫”,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由“送文化”到“种文化”,开展培训,搭建平台,让文化在当地落地生根,走出了一条条独具自己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让文化扶贫更精准。
白银推进乡村舞台建设助力精准扶贫文化渲染美丽乡村
近年来,白银市把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贫困群众精神脱贫,作为全市文化扶贫的重点,把“乡村舞台”建设作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利抓手,统筹资源,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同步小康。
云南省昆明市创新推动全民阅读搭建农村文化网络
昆明市五华区及嵩明县响应“十三五”时期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号召,踏上了建设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征程。
昆明市五华图书馆联合昆明新知集团小西门店、昆明春晓图书集团南亚店共同推出“你挑书我买单”读者荐书活动,共提供10万元的购书金额,只要持有五华区图书馆借书证,就可以在新知、春晓书城选书,免费带走回家阅读。“你挑书我买单”活动自2013年起已开展4年,此项活动将成为五华区图书馆的常态化服务,并逐步增加更多服务点,形成覆盖全市区范围的服务体系。
昆明市嵩明龙街社区的民族舞蹈队。龙街社区供图
青海积极建设文化设施扶贫先扶智
近年来,青海在全省推进农(牧)家书屋、流动文化车等文化扶贫项目,经过5年努力,建成农牧家书屋4169家,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并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的情况,在全省建设了1125家藏文书屋和81家蒙文书屋,基本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的阅读需求。
山东省借助当地独特文化资源精准扶贫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
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山东省薛庄柳编有着600多年的历史。目前,200余户的小村草柳编年销售额高达600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柳编淘宝村。像薛庄一样,贫困地区借助本地文化资源脱贫是山东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得意之笔。山东充分发挥当地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项目资源丰富的优势,挖掘非遗、民间工艺项目,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打造优势手工艺项目链条,发展农村文化产品电子商务,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拓宽了贫困人群致富门路。
延安市安塞县打造特色文化产业让群众吃上“文化饭”过上好日子
集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殊荣于一身的安塞县,以文化发展繁荣为抓手,因地制宜,主打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曲艺五张名片,并将其与脱贫致富深度结合,走出了一条极具县域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
今年以来,安塞县文化局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免费开展文化技能培训、实施文化人才劳务输出、支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等四种方式进行文化扶贫,今年目标培训1000人,目前已培训4期400人。文化部门每年组织贫困文艺人才赴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地对外演出约8000人次,让贫困文艺人才“人人能出去,人人能赚钱”,平均每天工资大概500元,全县文艺人才劳务输出每年收入大概在400万元以上。
四川省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让当地老百姓富起来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是四川灾后文化重建以后,为了灾后文化重建后续发展提出的概念,希望通过丰厚的文化资源让当地老百姓富起来,最开始提出的时候局限在四川的藏羌彝地区。随着更深入的调查,在发现四川周边的省份也有这样的需求之后,四川省在文化部的指导下,联合西藏、云南、甘肃等省份提出了打造藏羌彝文化走廊的规划建议。
作为藏羌彝文化走廊的核心区,四川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下一步将充分发掘藏羌彝地区丰厚的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把“文化+”与“互联网+”有机融合,把一些新兴的文化业态与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云南省保山市清水乡打造佤族文化特色旅游村提升经济收入
陕西省文化旅游扶贫加快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步伐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开展文化惠民培训活动“种文化”
成都市温江区切实开展文化惠民培训活动,让文化活动深入人心。组织优秀文艺骨干对全区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大力推广群众喜爱的秧歌、体育健身及广场坝坝舞等,全年组织各类培训不下百场。
甘肃省嘉峪关市文化志愿者入村"种文化"让"文化扶贫"更精准
嘉峪关市创新启动了“文化精准扶贫——志愿者入村工程”,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询”长效机制,推出“菜单式”文化服务,在全市范围内选拔17名文化志愿者、3名艺术督导赴全市17个行政村进行文艺辅导、农家书屋推广、农村文化普及、农村文化产业指导等。村民有什么文化需求,文化志愿者就开展相应的文化指导。17名文化精准扶贫志愿者由兴丝路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选派,文化志愿者入村,对村民进行教、学、帮、带,并定期组织巡展和成果展示。文化志愿者由村委会、市文广新局、兴丝路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对其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成绩每年给予一定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