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走向“非简单开放”——大学校园建筑“开放性”问题刍议刘玉龙大学图书馆

“开放校园”是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建筑规划建设领域的热词,应该正视并拥抱开闭问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找到开放校园问题的辩证合题——非简单开放。

本文字数:8152字

作者

刘玉龙(董事长,总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祝远(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1

开放校园:一个核心问题

“开放校园”是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建筑规划建设领域的热词,而其所反映和代表的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关系问题,历来是大学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

1.1开放校园视角下的大学校园建筑

图1剑桥大学(CambridgeUniversity)校园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意义的“校园”并非大学建筑的唯一范式。这里姑且除去大量以少数单体建筑为校舍的大学或职业学院不谈,即便是具有成规模校区的大学,在历史和现实中也同时有着与城市结合更为紧密、开放程度更高的城市型校舍模式。位于波士顿市中心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BostonUniversity)等都是此中特征鲜明者(图2)。东北大学地处波士顿市中心,波士顿美术馆(MFA)、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厅(BSO)和基督教科学中心(ChristianScienceCenter)毗邻环列;而波士顿大学则线性分布于查尔斯河畔,贯穿校区而过的城市干道和城铁绿线,串联起两侧的图书馆、体育馆和教学实验楼,咖啡厅、便利店、书店、餐厅等设施穿插其间。两校获益于充满文化与活力的城市氛围,自身师生的教学生活又成为反哺城市的动人景致,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如此,随着西方世界在战后所发生的社会变化,精英式的高等教育开始逐渐走向普罗大众,更多空间模式多元开放的新大学陆续出现。

图2波士顿大学(BostonUniversity)校园

综上可见,虽然具体情况和开放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大学出于其与所处环境在社会、文化上的天然联系,其空间模式总体历来均可被看成是广义的“开放校园”,或者说大学校园带有某种先天的“开放性”。时至今日,这种校园的开放性仍然有增无减,尽管确也面临安全性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和反思。在此语境下,诸如伊利诺伊理工(IIT)的麦考密克论坛报校园中心(McCormickTribuneCampusCenter)和哈佛大学的哈佛广场(HarvardPlaza)等较为晚近的校园新建或改造项目,即在体现采取相应措施回应安全及管理问题的前提下,继续以社会与城市的视角努力尝试将开放校园理念深入至建筑尺度和景观层面(图3,图4)。

图3麦考密克论坛报校园中心(McCormickTribuneCampusCenter)实景照片及总平面图

图4哈佛广场(HarvardPlaza)实景照片及总平面图

1.2我国大学校园建筑规划建设中的开放校园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过去二十余年间大规模增量扩张,作为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的一部分,全新建设的大学新校区乃至规模庞大的大学城在各地纷纷涌现,我国因此成为世界范围内大学校园建筑规划建设的新生力量。

历史上,作为近代“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物,我国大学虽然基本继承西方大学校园模式,却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从一开始便呈现出自身更趋封闭、与外界相互区隔的特殊倾向,而这种倾向又经历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延续至今。目前,除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少数校园为开放街区模式外,绝大多数新、老大学校园仍均以由实体围墙和校门组成的清晰边界面对城市,规划上缺乏校城、校校之间有益且必要的融合互动,难以形成新大学建设对城市科学文化、社会经济和市民生活所应起到的积极影响和引领带动作用。当然,即便如此,封闭校园在其日常运行管理中,实际也往往对城市和社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开放共享现象,例如校门准入并不严格执行持证入校,以及校园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对周边社区居民开放等。

当下,因应全球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社会发展、教育进步对大学物质空间环境提出的新要求,响应新技术对传统教育空间带来的新影响和新可能,建设“开放校园”渐成各界共识与呼声,并愈发广泛地见诸各地大学校园建筑规划建设的任务书,可谓大势所趋。然而,由于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与矛盾,开放校园作为一种理念,在其落地实施的过程中仍不免遭遇重重阻力。在此背景下,将开放校园及大学建筑与城市的关系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自觉的理论思考和设计实践,并以其为视角对建成环境进行审视与反思,已是我国当代教育建筑规划设计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02

开放性:一个概念及其三个维度

2.1开放/封闭:物理空间维度的开放性

校园开放性的第一个层级是其物理空间上的开放性,其不仅包括了前述校园空间与所在城市空间之间业已长久存在的开放融合,也包括更进一步的,校园空间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开放融合。

当代校园空间,正将生境保护、生态修复、海绵、低碳等纳入自身价值和目标系统,通过在用能、用水、用材等方面更为精准细腻的处理(例如一体化可再生能源、海绵校园、轻量化结构、地方材料的使用等),在减少校园建设及使用全生命周期对自然环境的索取与压力、达到基本生态性能及效益的同时,贡献于身心疗愈、景观审美乃至价值教育等多层次、全方位目标的实现,从而使其自身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可持续研究的生动教材,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体现[1]。

强调信息有效生产与传播的创新与共享意识,同样成为促进校园物理空间开放性的内在推手,其主要作用体现在对校园空间宏观规划逻辑的重塑上,即以创新与共享的内涵带动校园空间组织转型。校园空间对外不断以多种形式加大向城市、社区开放与融入的力度,增进校园与城市片区的资源共享与产业联动,并更主动引入多元的活跃思维,引发并促进创新活动,形成源自传统开放校园原型又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对其有所超越的“校城一体”新格局。不止于此,校园空间对内将产研板块更内在地融入其整体格局,赋予新的学科平台和研创中心以更重要地位,并以桥、廊、道等各种复合化联系方式将原本独立的教学研单元进行更紧密的结合,从而实现开放性在校园内部建筑群落组团层面的贯彻[2]——面向外部世界。

2.2虚拟/实体:数字空间维度的开放性

如前所述,大学校园物理空间的开放性,无论是与城市或自然的关系,概而言之均与从信息社会到数字时代的历史发展脉络有直接关系,而作为此发展脉络的最新阶段,相较于物理空间上的开放性,校园在数字空间上的开放性,似乎才是开放性在当代最主要的表达形式。

如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种网络公开课和以线上会议为方式的知识传播,才是真正的“新校园”。数字信息技术以虚拟而非实体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知识创新与传播活动在资源密度和组织效率上质的飞跃,从根本上超越并几乎颠覆了传统建筑空间理论与实践框架,是数字时代对开放校园问题乃至一切普遍的建筑学问题所提出的全新答案与巨大挑战。面对数字信息技术为人的交流共享所带来的无限可能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所谓数字文化(digitalculture),传统物理空间和实体经验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已成为既困难又引人入胜的问题。

作为数字虚拟空间对物理空间冲击影响的体现,同时也是后者对前者所做出的应对形式之一,校园空间日益体现出自身功能内容的通用化。由于类型化的功能内容逐渐被数字信息技术所支持的线上虚拟空间所抽离容纳,实体性本身成了物理实体空间意义的重要锚点。换言之,在为人们提供接入数字世界的硬件条件和容身空间之外,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实体、真实交流这一去类型功能化的目标——尽管“真实”在此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用词——几乎成为所有类型建筑共同且唯一的意义所在,而为这种实体交流活动的进行和体验提供必要且有益的物质空间,也就成为其共同归宿。类型建筑,或至少是类型建筑中相当大比例的类型空间部分,正被通用空间所取代。

大学校园建筑中,突破教室边界的、全方位、多样化的交流空间占比显著提高,空间组织模式上呈现出走廊空间功能复合化、首层空间公共化(如植入更多休闲空间、会晤空间、自习空间、书店或书馆空间等)、屋顶空间与建筑间联系空间的社交化等特征。以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的视角观之,数字空间或许就是明天的城市,而校园在数字空间上的开放性,及其对数字空间的适应和补足,才真正是校园与城市关系的新动向[1]——面向数字文化。

03

走向“非简单开放”:校园建筑与城市关系视野下的思考与实践

3.1开放的困境与出路

尽管大学校园建筑的开放性与生俱来,且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的大势所趋之下更成必然,其落地实施在现实中也面临各种问题、困难与挑战。在此两难困境中,校园环境的安全性是核心问题,发生于世界多地的校园枪击事件和近年来疫情防控对校园封闭管理提出的临时要求等都是该问题的具体体现,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无论是对校园开放性的偏执追求和片面强调还是对现实问题恐惧回避因而对校园采取消极封闭的退缩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认为,当下开放校园暨校园建筑与城市关系问题的出路,在于探索一种拥抱开放同时又立足现实的方式,亦即走向“非简单开放”。

3.2“非简单开放”设计策略初探

在此我们初步提出几个设计策略和其各自相应的空间模式。这些空间模式,有的就是出于对开放校园问题的思考探索,有的则开始并非专以开放校园为目的,但事后反观,也对开放校园问题有所裨益,日后可作为有意识实现校园开放性的途径之一,于是也统一总结于此。

3.2.1开闭自如

校园建筑既要保持面向城市开放的姿态,又要便于管理,在日常和特殊情况下的使用中具有封闭的可能,是为“开闭自如”。

1)晕染法(Sfumato),或模糊的边界。

给单薄的边界线以一定的宽度和模糊性,以建筑圈层和双围墙等方式构成深厚而可变的边界,代替传统围墙,是一种物理空间维度的晕染法(图5)。

图5“昌里园”小区围墙改造项目

尽管更多是以管理而非设计的手段,现实中即已存在这种空间模式的雏形,而较校园空间涵括更广的城市设计领域,也已愈多出现可视为以该模式为手段的项目实践。

以我们正在进行设计的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项目为例,兼顾上位规划的开放校园理念与校方日常管理诉求,我们的方案设计以师生宿舍公寓等可预留社会化管理运营的生活设施和部分可对外共享的公共建筑如科创和体育设施等作为校园面向城市的界面,形成一个城校交融的圈层结构,作为城校分野、过渡的带状空间,并根据需要在上述设施位置布置校外、校内两道围墙,从而实现设施不同使用模式场景下的校园边界位置和开闭状态转换。

2)哈哈墙(Ha-Hawall),或开放的视线。

作为一种古老的空间竖向高程关系原型,哈哈墙的潜力可能远不止于它在英国风景式园林中获得空前偏爱的原因——营造貌似没有边界、融于乡野自然的如绘景观,它为我们提供了在实质的开放不能真正完全实现时,局部实现体验上的开放性的思路,即人视线的开放贯通带来的“开放感”。笔断意连(图6)。

图6哈哈墙

在青海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综合楼的设计中,我们将作为校园边界的建筑体量设计为一个开放的窗口,从而保证校园与城市乃至自然环境间的视线贯通,形成开放而非封闭的空间姿态,并梳理利用场地现状高差,实现城校二者间管理上的封闭划分与氛围上的开放融合(图7)。

图7青海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综合楼实景照片及剖面图

山西传媒学院综合实训楼同样被设计为以自身标志性形象面向城市的姿态,而位于建筑上下部体量间朝向城市的观景平台,则尝试在校园实际与城市以围墙分隔的情况下,给在校师生以登临眺望、从而在空间体验上感受所在城市环境气息活力的机会(图8)。

图8山西传媒学院综合实训楼方案

3)散步道(Promenade),或公共的流线。

哈佛大学卡朋特中心可以通过一条以室外台阶和休息平台构成的、在建筑外表盘旋而上的室外流线到达(图9)。类似的流线也出现在青海大学医学院实验楼和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健康研究与临床技能实训基地两项目的设计中(图10)。沟通室外地坪及建筑各层室外空间的散步道,使在校师生甚至社会公众在不干扰日常科研教学的前提下,有机会亲近甚至穿越校园建筑,从而增进建筑内外的了解与交流(图11);而康复大学的“创新核”综合体,则以下部架空的连续无障碍坡道串联起校园各教学、生活组团,形成多元复合的集成化校园建筑空间环境(图12)。这种曾以不同方式一再体现在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等建筑师的建筑作品中的“散步道”式的空间模式,其实源自欧洲城市空间的悠久传统,其试图将城市性、公共性通过控制之下的人的活动引入原本封闭内向的建筑,可以看作是校园开放性在建筑组团及单体层面的延伸——一种校园建筑自身公共性的营造。

图9哈佛大学卡朋特中心

图10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健康研究与临床技能实训基地方案

图11青海大学医学院实验楼及其室外散步道流线设计

图12康复大学校园“创新核”及其联系空间规划设计

3.2.2虚实相生:有信号的客厅

实体空间的设计策略其实终究是有限的,在全新的数字时代,包括大学校园建筑在内的几乎所有物质空间,实质上都是对数字技术催生并护航的线上虚拟世界开放的,而数字虚拟世界以其超越物理开闭的几乎无限潜能为校园开放性的实现提供了极大的结构性补足。提供良好数据服务的通用多功能交流活动空间正成为建筑空间的新原型——经过装饰的棚屋(decoratedshed),进化为了有信号的客厅(salonwithWi-Fi)。校园建筑的规划建设要真正将非物质空间纳入设计范畴,使物理实体空间和数字虚拟空间二者共同构成服务大学的、有机整体的空间系统,是为“虚实相生”。

图13康复大学图书馆交流空间设计

在山西传媒学院综合实训楼设计中,同样的设计策略则以集中型的高大公共空间得到体现(图14)。

图14山西传媒学院综合实训楼公共空间设计

3.2.3面向未来:被超越的空间

如果说多功能交流活动空间的设置是面向数字空间对专用类型化空间的补足,那么专用类型化空间的弹性化策略,则是其自身面向未来所做的适应于演进。在大学校园教学、院系、科研学术研究空间的建筑实践中,通过可变的单元边界,合适的柱网和开间尺寸模数,可以构建弹性、通用、模块化、可变性特征的新空间(图15)。

图15通用实验室空间单元平面图

图16“数字·图书馆”建筑设计课部分学生作业

超越空间,其实是对空间的重新定义。

04

结语

关于开放校园暨大学校园建筑与城市关系问题的认识与实践,应该正视并拥抱开闭问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使校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之前对简单开放的片面追求或否定种解放出来,升级为弹性灵活、既着手现实又放眼未来的2.0版本开放校园,找到开放校园问题的辩证合题——非简单开放。开闭共存、灵活转换、开大于闭,从而走向城市共享、融于自然的校园,走向知识线上生产传播的校园,走向面对未来的校园。通过开放校园问题,也走向新的建筑学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刘玉龙.大学校园规划的新动向[J].当代建筑,2022(7):1.

[2]刘玉龙,黄献明.数字图书馆空间设计策略研究[M]//刘玉龙.空间营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148-154.

THE END
1.图书馆答题活动考题及答案.docx图书馆答题活动考题及答案图书馆3月8日妇女节答题活动来啦~本问卷一共有20道单选题,5道多选题,1道问答题,满分100分(附加题不计分),快来试试吧!您的姓名: [填空题] * ___ 1.图书馆有几台预约书柜? [单选题] * 2台(正确答案) 3台 2.预约书柜现在可以直接借书吗? [单选题] * 不可以(正确答案)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801/6122143151005205.shtm
2.最优秀的图书馆论文题目选择参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图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如何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每一个图书馆人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关于图书馆论文的题目,给大家做个参考。 1.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以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公共图书馆为对象 https://www.sibikeedu.com/wp/30412/
3.利用图书馆目录查找清华大学2018年出版的有关智能机器人的图书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利用图书馆目录查找清华大学2018年出版的有关智能机器人的图书,最佳的检索项是()A.书名+出版B.书名+出版社C.关键词+出版年D.关键词+出版社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https://www.shuashuati.com/ti/bc648b4650034aef9f7a1a0d0d80e632.html
4.图书馆2017年,图书馆主办的这份《高职教育研究参考》,聚力学院教学改革,围绕学院建设进行相关资料的摘编整合。这一年,本刊围绕学院新措施,实施导师制、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进行可行性研究文献摘编;围绕工作热点,社会热点及时编辑“教”与“学”、“高职党务工作”专辑或专栏;曾带问题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了解学院主动对接区域经济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528.html
5.《图书馆》教案2.从题目开始,先谈一谈关于电子化、数字化的基本知识,不要求太深入,谈一谈自己的了解或所见就行。 3.老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字图书馆”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事物,作为现代化社会生活中的人应该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https://www.jy135.com/jiaoan/2170015.html
6.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6篇(全文)由此角度看来,地方文献事业是一项跨行业的社会事业,尤其是地方档案馆、博物馆、文物保护部门,以及地方报刊、广播电视部门,地方社科研究和文艺创作者,都在不同程度地从事着地方文献工作。 但是对于图书馆界而言,地方文献的狭义范围只包括地方文献传播过程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部分环节,或者说是地方文献的情报过程。具体说,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3tlt7ed.html
7.清流县教育局清流县龙津学校图书馆设备采购项目附件福建晟泽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组织清流县教育局清流县龙津学校图书馆设备采购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的政府采购活动,现邀请供应商参加投标。 1、备案编号:G6-QLJYJ-GK-202203-B1277-IDN。 2、招标编号:[350423]SZ[GK]2022003。 3、预算金额、最高限价:详见《采购标的一览表》。 4、招标内容http://zfcg.cz.sm.gov.cn/upload/document/20220402/b3eb26835d044c9c8fcf7db8d6bfe215.html
8.图书馆考试题目以及答案图书馆考试题目以及答案 T F 1.东南图书馆的图书借还处在 2 楼大厅,逸夫图书馆的图书借还处在 1 楼大厅; 图书 馆内的无线网络“CSLG”由我校信息办统一管理,图书馆无权处理,有问题可直接拨打 电话 52251314 咨询。 T F 2.学生可自由将食品和饮料带进阅览室。 T F 3.图书馆拥有起点自主考试学习系统和https://www.mayiwenku.com/p-3349495.html
9.2023年图书馆考核试题本次考核共设题目50道,每题2分,题型包含多选、单选、判断,其中多选题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1. 您的姓名: 2. 接收赠书时,以下文献图书馆不予收藏的是 非正式出版的地方性文献,如地方志、族谱等有收藏价值的文献本馆已有馆藏,且馆藏副本多于3册具有时效性的参考资料,如考试类图书1980年以后的期刊、杂志 https://www.wjx.cn/xz/246421456.aspx
10.2021中考语文全国名著考题超全汇编。含答案,可打印!典型事件:(1)剪辫子,因为剪辫子与人辩论;(2)退学后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坚持自学,研读群书;(3)投身政治运动:主笔“湘江评论”、创办文化书社、反对军阀、组织工人、领导了对省议会的冲击;(4)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花整整一个夏天走遍湖南全省;(5)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组织起义,参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107/07/5315_1003096217.shtml
11.图书馆管理员面试问题.docx图书馆管理员面试问题篇一:图书馆招聘考试题目 1、图书馆自动化的含义是指:以计算机为主体,与___相结合,对图书馆各环节实行自动控制的过程。 A、应用软件B、通讯系统C、操作系统 2、1958年,美国的___大学最先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图书馆。 A、密苏里B、哈佛C、哥伦比亚D、夏威夷 3、一本书未看完就到期了,https://www.taodocs.com/p-263973046.html
12.图书馆创意活动方案(精选18篇)图书馆创意活动方案(精选18篇) 为了确保活动扎实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书馆创意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图书馆创意活动方案 1 一、活动主题 https://www.ruiwen.com/fangan/5367361.html
13.如今,许多人将公共图书馆视为图书借阅室,甚至自习室公务员 | 中心理解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如今,许多人将公共图书馆视为图书借阅室,甚至自习室,而实际上,图书馆同博物馆、美术馆一样,有文物存藏和展示展览的功能。因为古籍不仅是可供人们阅读研究https://www.gaotu.cn/topic/13@421303958096961540@1/212/57
14.关于图书馆论文的题目1.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以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公共图书馆为对象 2.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 3.万物互联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新业态发展思考 4.MOOCs的兴起及图书馆的角色 5.高校图书馆官方微信经营策略研究——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https://www.jianshu.com/p/6150787ae01c
15.图书馆知识竞赛题(通用6篇)1、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是(B)。 A.:中国国家图书馆 B:美国国会图书馆C:英国图书馆 D:法国国家图书馆 2、目前我国图书馆界普遍采用的图书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图法》按知识门类可分为五大部类几个基本大类(C)。A:18个 B:20个 C:22 D:25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d63n3l5.html
16.图书馆论文题目精选集锦图书馆论文本文精选图书馆方面常见题目,在论文发表过程中,好的题目能给审稿人带来初步的印象,所以论文选题对一篇文章来说是首先要考虑的文章,以下题目是收录于图书馆方面专业期刊上的的优秀题目,供参考。 1、数字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纸质书刊的阅读推广实践探索 2、新媒体传播下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https://www.91xueshu.com/l-tsglw/33745.html
17.经典赏析:王佐良《上图书馆》作品: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等。 4、题目解说 “上图书馆”中“上”是动词,是“去”“到”的意思。“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由题目可知,文章主要写的是去图书馆的经历,点明了https://www.meipian.cn/4xeyycfp
18.图书馆活动方案(精选20篇)为了确保活动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图书馆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图书馆活动方案 1 https://www.oh100.com/a/202301/5883848.html
19.大班读书教案(11篇)把自己阅读过程中某些印象深刻或深受启发的语段摘录下来(可以是手抄摘录也可以电子摘录),并针对有关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工作实际及时记录感受,如每月一次的《幼儿教育(教师版)》阅读感悟交流:本期我最喜欢的两篇文章——题目介绍,阐述喜欢的理由(提炼式),该文给予我的教育教学启示,同时上传新教育博客,相互学习、https://www.liuxue86.com/a/4963592.html
20.图书馆系列活动方案(精选14篇)为了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活动方案,一份好的活动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图书馆系列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图书馆系列活动方案 篇1 一、活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207/526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