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利与弊范例6篇

数字化管理的局限性体现为:以光盘或者U盘、移动硬盘等作为介质的电子档案,虽有体积小、信息量大、检索迅速的优势,但不能有效防止数据在线传输过程中的泄露。电子档案中的文字无个人字迹特征、无书写墨迹的新旧之别,无文件形成过程中的稿本特征,一旦被篡改,无法识别。电子档案没有“原稿”的概念,没有确定的法律地位,造成了发生问题难以查证,直接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构成威胁。网络中对操作者身份认定的技术方法尚未彻底解决,使对电子文件合法操作者的权限控制变成十分困难;电子文件进行逻辑归档,是一种与网络共存亡的危险状态。这些问题都给电子文件的安全保管和长期保存带来了巨大威胁,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二、优化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措施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网络,利与弊

一、网络载体的发展

二、网络载体的利与弊

近年来,网络以其交互性、开放性、及时性、平等性等特点和优势,深受高校广大师生的喜爱。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化”也是高校信息技术资源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建设。然而在当前,网络管理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网络社会的法律道德秩序亟待构建和规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化”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深远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方面

1.拓宽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手段。在学生工作中,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是报告会、演讲、墙报、专刊、社会实践及各种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而在网络时代,随着大学生上网率的提升,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更加多元化,如网上讲座、BBS论坛、电子信箱、网上交谈、红色网站、热线服务等等,学校这种形式的教育工作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入脑、入心,影响更为广泛。由于网络具有双向传播的功能,可以有效地进行双向沟通、避免单纯说教,使得思想交流更平等、效果更理想,并且能够使学生及时了解到国内外的信息和热点问题,结合自身的学习,对这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不断提高和丰富自己。

2.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服务,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网络与教育的联姻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网络作为高新科技,其独特功能与特点为大学生的成才提供了卓越的条件,对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而网络教育具有的资源共享、双向互动、合作交流的特点,使全球教育,双向教育,开放教育成为可能,为大学生资料与信息的查找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

3.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扩大学生的交往面。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但其社会交往面仍然狭窄,基本上局限在校园这个象牙塔内。而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通过网络交流,大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增强了文化的感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而强大的互动功能则为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了条件。

4.更新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网络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便捷了大学生们的生活,开阔了眼界,活泼了思想,促进了观念的更新。它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实效意识,落后、封闭、保守的观念被他们抛弃。它也开辟了大学校园文化的新领域,使他们在道德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新的发展与提升。

5.加大了高校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中,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地位,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挥,创新精神被排斥或限制。而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文化的强烈开放性和全球化、数字化、虚拟化等特点,使学生可以自由、平等地去体验网络文化带给人们的新境界。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知识的“灌输”教育转化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均可以在网上袒露无疑。这使学生工作者能够获得真实的思想信息,对于学生工作的研究及开展针对性和时效性教育提供了契机。

(二)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利方面

2.容易导致价值观念偏移。网络环境是一个没有边际的世界,各种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汇聚交织。西方发达国家欲建立“网络霸主”垄断信息的制造和传播,竭力将自己的思想意识凌驾于世界之上。这种斗争虽然不像真枪实弹那样为每个人所感觉,但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改变人们的思想。因此,在网络环境中,应重视年轻人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的问题。

3.容易导致道德法律观念的淡化。由于网络环境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因此,网上行为主要取决网络使用者的自觉和道德责任感。再加上网络行为具有虚拟性的特点,约束不力,会造成道德责任的削弱和自由意识的泛滥与法制观念的淡薄。

4.容易导致思维方式的渐变。从思维模式上看,书刊造就了人们发达的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而网络媒介则使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发达,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网络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超越简单文字或静态图像的桎梏。然而,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往往会导致青少年渐渐忽视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它的形象化倾向会诱导他们用“看”的方式而不是“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它会使人们过多地依赖信息而忽视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年轻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5.容易导致生活方式改变。年轻人可以从网络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大量信息,这种极大的方便,似乎令人感觉只要有了网络,足不出户便拥有了一切,从而沉迷于个人小天地,变得“闭关自守”起来。网格环境可以加剧年轻人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减少,久而久之,使人产生非社会化的倾向,容易导致交往能力下降,造成人际情感逐渐萎缩淡化。

三、坚持发展网络载体

在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占领网络文化的阵地,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今天,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关起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应该是开放的德育观念,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让网络平台更好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载体。

参考文献:

[1]陈万柏.论思想政治载体的内涵和特征[J].江汉论坛,2003(07):115-119

(共30分,参考时限30分钟)

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例题:

钢铁被用来建筑桥梁、摩天大楼、地铁、轮船和汽车等,被用来制造几乎所有的机械,还被用来制造包括农民的长柄大镰刀和妇女缝衣针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小物品。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钢铁()。

A.是一种反映物质生活水平的金属

B.具有许多不同的用途

C.是所有金属中最坚硬的

D.是唯一用于建造摩天大楼和桥梁的物质

解答:B

请开始答题:

C.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减慢

D.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对括号内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评了只重视表达义理,但是不重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B.肯定了只重视义理的表达,也重视材料细节必须真实的主张

C.批评了借口不妨害表达义理,而忽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D.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不主张苛求材料细节的真实

83.如果我们只把过去的一些文件主字逐句照抄一通,(),更谈不到正确地理解什么问题。那样即使我们口头上大讲拥护思想,实际上也只能是违反思想。

填入括号里最恰当的是()。

A.那就连一般问题也解决不了B.那就不能解决么问题

C.那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D.那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84.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孔子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是“礼”和“仁”。“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是内在的精神原则。()

填入括号里最恰当的是()

A.孔子发展了前人的学说,把礼和仁统一起来了

B.孔子认为礼和仁是区分庸人和圣贤的根本标志

C.孔子把礼视为立身之本,并用仁来补充规定礼

D.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内仁外礼的“仁--礼”人格

85.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这话没错。但也不必为此走向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更多的情况是():

A.好人读了坏书受害至深,坏人读了好书受益甚微

B.好人读好书取其精华,坏人读了坏书取其糟粕

C.好人读了好书好上加好,坏人读了坏书不可救药

D.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坏人

86.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式**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科学和技术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87.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其收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A.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将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

B.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是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的保证

C.中国女足的活动,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和运作

D.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运作规则

88.胚胎组织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充分,对外界刺激反映较慢,如果将胚胎组织注射到受外伤的成年人体内,可有效防治疤痕的形成。成年人学小板中的一种生长因子可加快伤口愈合,研制具有抑制这种生长因子作用的药物,在伤口出现12小时内,将该药敷于伤口部位,伤口愈合后亦无疤痕。

关于上述两种医疗措施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其共同作用是使伤口对外界刺激反应较慢

B.其共同作用是使伤口改变自然愈合的状态

C.其共同作用是使伤口出血凝速度明显降低

D.其共同作用是使伤口的愈合过程相对缓慢

89.鲁迅和青年们谈话,不爱用教训口吻,从不说“你应该怎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鲁迅对青年的教导,与众不同,追求一种独特的方式

B.鲁迅对青年进行教导,宽容大度,启发他们自己觉悟

C.鲁迅对青年进行教育,善于引导,鼓励他们弃旧图新

D.鲁迅对青年的教导,讲究形象性,启发他们明辨是非

90.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之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惟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

A.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是有利和弊组成B.要善于分析争取做到利大于弊

C.利与弊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D.我们应当争取做到有利无弊

91.文学家在克隆一个时代横断面风景线的同时,克隆了自己人生的风景线。品察他们的克隆有双重意义:一是品察在时代变换中突现的人文景观,二是品察他们在时代场景中自身的人格取向。

这段文字所表明的中心是()。

A.文学家肩负着反映时代和展示人生的双重任务

B.表现时代和展示人生,是文学创作的双重任务

C.欣赏文学作品可以使读者了解文学家们的社会人格

D.欣赏文学作品有认识时代和文学家人格的双重意义

92.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不是万能的,无缺陷的。它由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来进行自发地调节。这种调节带有滞后性,就是说从价格形成到信号反馈再到产品产出效应,有一定的时滞。

作者认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的“缺陷”是()。

A.自发性和盲目性B.滞后性和调节性

C.自发性和滞后性D.竞争性和调节性

93.假使我们打些比喻,那么短篇小说作者所应选择也是最适宜表现的是:可以证明地层结构的悬崖峭壁,可以泄露春意的梅萼柳芽,可以暗示秋讯的最先飘落的梧桐一叶,可以说明太古生活的北京人的一颗臼齿等等。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短篇小说()。

A.要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展现不同人物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

B.最适宜表现社会和自然的重大主题中那些振奋人心的情节

C.无法完成长篇或中篇的任务,它只能描写事物的关键部分

D.应该选取最贴近主题最有代表性的情节来塑造艺术形象

94.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想办法把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打碎,把他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

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是()。

A.前者指各种小粒内部组和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

B.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

C.二者反映了微观物质世界结构,即小粒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D.二者都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以及中子等各种小粒

对上文中“延口残喘”一词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反映鲁迅英勇抗争,一往无前的无私无畏精神

C.反映鲁迅先生处于极为险恶压抑的环境之中

D.反映鲁迅悲愤的心情和奋力抗争的精神

96.苏轼认为,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审时度势,以致郁郁而死、未尽其才。他还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从贾谊的际遇看,苏轼说的是实情;但是,导致贾谊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苏轼认为,识见不足是阻遏贾谊才智发挥的重要原因

B.苏轼没有着眼社会环境来分析造成贾谊悲剧的本源

C.苏轼经历坎坷,所以与未尽其才的贾谊同病相怜

D.苏轼肯定了贾谊的才学,同时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点

97.凡能创造美的艺术家,其学习起点必高。如起点甚卑,则易与世俗同流。现代一些老的艺术家,其起步多在三十年代初,师承鲁迅现实主义之教,投身中国革命洪流,根底甚厚。其经验之积累,可为后代言传身教者,亦当不少。

不符合本段意思的是()。

A.学习起点高的艺术家,可与鲁迅一样不与世俗同流

B.学习起点高,可以创造美,并可为后代言传身教

C.一些老艺术家师承鲁迅,投身革命,可为后代师表

D.学习期点高低,影响艺术家品格,也影响艺术造诣

下列观点,与“大部分专家”态度不一致的是()。

A.不能因转基因食品尚未出现严重负面影响,就说他无害

B.考虑基因改良植物的负面影响,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C.在没有科学公断时,不应告诉大家某一技术是安全的

D.呼吁暂缓转基因作物在大范围内种植是有理由的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99~102题。

科学家利用卫星进行了有关实验:一些星际空间的小分子物质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生成了氨基酸等大分子。一些科学家认为彗星在空间运行时会吸附上这些大分子;而且,由于彗星结构松散,其吸附的大分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更容易产生类生命物质。他们虽具有类似原始生命的结构,但不能自我复制。据此推测:地球生命之源可能来自40亿年前坠入地球海洋的一颗或数颗彗星。当时地球大气密度很高,减慢了彗星下坠的速度,是彗星表面的温度不会过高,从而保护了彗星表面的类生命物质。当彗星坠入海洋后,他们得到了再发展的条件,便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系统(通常有上百个分子组成)。该系统只让氧气

水等小分子进出,而氨基酸等则不能进出,久而久之这种有序状态促成了该系统能自我复制,进而导致了生命的诞生。

99.“他们虽具有类似原始生命的结构”中的“它们”指的是

A.经紫外线照射的小分子物质B.类生命物质

C.接受紫外线照射过的氨基酸D.大分子物质

100.“当彗星坠入海洋后,他们得到了再发展的条件”含义是

A.海洋使慧核表面的类生命物质处于系统而有序的状态

B.慧核表面的类生命物质只有在海洋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C.海洋为慧核表面的类生命物质的进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D.慧核表面的类生命物质在海洋中找到了生命的起源地

101.文中所说的“更为复杂的系统”的最重要的功能是

A.能自我复制其中类似原始生命的结构

B.能让氧气水等小分子进来,不让氨基酸等出去

C.能储存氧气水和氨基酸等重要物资

D.能让上百个类生命分子聚合在一起并长期存在

102.下列适合本文标题的是

A.彗星上面有生物B.地球生命起源之谜被揭开

C.彗星是地球之父D.地球生命起源之谜有新解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3~106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及电子信息源的不断丰富,出现了电子图书馆。”人们在探讨图书馆的未来形式时,还提出诸如数字图书馆、无墙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和全球图书馆等新概念。

狭义的电子图书馆是指使用电子介质(磁盘、光盘等)贮存检索和传递信息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也没有传统印刷型图书,而是利用纯数字化的信息为读者提供网上服务;虚拟图书馆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只是一种为用户提供各种入口去获取所需信息的环境,她拥有二维或三维人机界面,并能使用户任意浏览和存取信息。

实际上,这三类图书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图书馆界统称其为电子图书馆。美国《电子图书馆法案》明确了电子图书馆系统应具备的特征,即:(1)利用一系列技术将包括教育和研究在内的大量信息发送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并能提供检索;(2)提供的多媒体程序能为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和学习提供帮助;(3)这些信息和服务可提高生产效率,能为每个人的生活提供新的选择,并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4)这些信息和服务必须是可共享的。

103.对文中双引号内句子的意思,陈述最准确的是()。

A.指出了电子图书馆出现的时代背景B.展示了电子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成果

C.交代了电子图书馆出现的科技因素D.介绍了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04.属于“电子图书馆系统应具备的特征”的是()。

A.在家庭学校社区间建立大量信息的联系

B.为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与学习提供帮助

C.可提高生产效率和每个人的生活水平

D.必须使每个人享受这些信息和服务

105.对虚拟图书馆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是()。

A.非独立实体,使用户利用网络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环境

B.有先进的工作系统,而不具有传统图书馆的建筑特征

C.虚拟是针对传统的实体概念而言,并非虚设之意

106.下列各项陈述,不符合第三段文意的一项是()。

A.电子图书馆影具备为社会上每一个人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

B.电子图书馆承担着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提高生活水平的任务

C.为教育与学习的社会化提供帮助是电子图书馆的重要特征

D.供用户检索信息和提供信息服务是电子图书馆的基本特征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7~110题。

西安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坚硬的黑陶为特征。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陶器铜器或者其它器物,有“物勒工名”的传统。殷代的青铜上就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似。由后比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彩陶上的花纹。有些如人形、人面形、人着常衫形、鸟形、兽形、草木形等等,画得精巧,得心应手,看来显然是使用着柔软性的笔了。有人认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分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存下来。

107.第1段中“由后比例前”的意思是()。

A.根据以前的来类推后来的B.由后来的来规范以前的

C.由以前的来规范后来的D.根据后来的来类推以前的

108.作者认为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具有文字性质,其理由是()。

A.半坡彩陶上的刻画比较简单,因而意义至今尚未阐明

B.半坡彩陶上的刻画记号同殷代青铜器上的花纹极其类似

C.半坡彩陶上的刻画虽没有意义,但和器物上的花纹明显不同

D.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常见,而黑陶上的刻划却为数不多

109.作者推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的依据,正确的是()。

A.写在竹木上的文字质地容易毁灭,难以保存至今

B.半坡彩陶上的花纹形式多样,都有别于刻画的绘画

C.半坡彩陶上已出现了具有文字性质的简单刻画

D.半坡彩陶上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初具象形文字特点

110.下列几种说法与原文不相符合的是()。

A.仰韶文化彩陶和龙上文化黑陶上的刻画记号是中国原始文字

B.半坡彩陶上刻画的意义已能解释,龙山黑陶上地刻画则不能

THE END
1.电子版与纸质版书籍孰优孰劣影响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吗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电子书籍(E-books)和传统的纸质书籍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形式与内容、便利性与艺术性的争论。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书籍在阅读体验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这是否意味着它们已经取代了我们对纸质书籍那份深深的情感?我们是否应该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那些以触摸屏幕为乐趣之处?这些问题激起了https://www.otxzzwvk.cn/xi-qu-jian-shang/249425.html
2.旧书不“旧”,唤醒沉睡的文化记忆在全民阅读的热潮之下,大兴区图书馆别出心裁,于馆内大厅精心设立一处别具一格的书架,上千本散发着岁月沉香的旧书齐齐陈列,瞬间成为馆内焦点,引得往来读者纷纷驻足。 与馆内其他藏书不同的是,这些书无需出示证件、也不用办理任何借阅手续便可随意阅读,读完后放回书架即可,但仅限大厅内阅读,不能外借。图书馆此番http://bj.wenming.cn/dx/wmbb/202412/t20241211_6849922.shtml
3.书香四方走廊图书馆空间设计引领阅读新潮流在一个充满科技与信息的时代,图书馆不再是仅仅存放知识的仓库,它们已经演变成了学习、交流和创新的社区。中国艺术新闻网深入探索了这些变化,并揭示了如何通过巧妙的空间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1.0 图书馆:从静谧到活跃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渴望不断增长。然而,这也导致了传统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挑战:如何https://www.7x2ueqkc3q.cn/yi-shu-shi-chang/415949.html
4.开放式书房优缺点在哪里开放式书房优缺点有哪些?开放式书房顾名思义就是将书房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把书房与房间内的其他空间相互隔离开来 。很多人都想要拥有一个开放式书房,确实在视觉效果上,开放式书房的确要比封闭式书房要好得多 , 视觉上也更加的开阔 。很多房子因为户型原因也会考虑开放式书房设计 。那么,开放式书房好在哪里呢?下面小编就简单阐述下开放式http://m.husay.cn/a/202412/5422076.html
5.数字经济的利与弊精品(七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研发,现在对于新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媒体普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阔。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新媒体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新媒体,即要看到新媒体应用中给人没带来的便捷与局限,给社会带来的利与弊。 https://www.haotougao.com/haowen/47425.html
6.融合生物与技术群集的利与弊 有两种极端的途径可以产生“更多”。一种途径是按照顺序操作的思路来构建系统,就像工厂的装配流水线一样。这类顺序系统的原理类似于钟表的内部逻辑——通过一系列的复杂动作来映衬出时间的流逝。大多数机械系统遵循的都是这种逻辑。 还有另一种极端的途径。我们发现,许多系统都是将并行运作的部件拼接在https://blog.csdn.net/qq_39384184/article/details/88942248
7.为什么说图书馆要用RFID立式工作站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以更好地服务读者。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采用一种神秘的设备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底,探讨图书馆为何要用RFID立式工作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日益增长,图书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传统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而RFhttps://www.jianshu.com/p/d4f44fbea6c2
8.大学生调查方案范文(通用12篇)16、你觉得传统购物优于网上购物:() A.是B.不是C.不知道D.各有利弊 17、浅谈网上购物的利与弊: 利: 弊: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谢谢你的合作! 大学生调查方案 篇2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从家庭中获得的零花钱也提高了很多,加上大学生本身对于“旅游https://www.cnfla.com/fangan/962025.html
9.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3、辩证地看待科学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与弊 (1)利: ①科学传播的媒介特性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科学传播中的大众传播媒介,对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范围、延续传承时间、丰富传承内涵,所起的作用是传统传播所望尘莫及、不可比拟的。 ②科学传播通过新闻报道、媒体宣传、实时评论、舆论监督的方式,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3112ct8767n230830.html
10.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通用12篇)利: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大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180226000008_1572751.html
11.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比较分析看中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321世纪中国图书馆发展方向 从古代的藏书楼到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图书馆事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图书馆的数字化也好,或者建立所谓的数字图书 馆也好,都不能把传统的图书馆抛在一边。并且所谓的传统图书馆与所谓的数字图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743365_58750271.html
12.图书馆的发展方向11篇(全文)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资源共享化已成为当今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它改变了传统文献资源的存储方式, 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检索, 拓展了文献信息服务领域的新层次, 也促使了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模式由单一封闭循环的内部网络向开放式、多功能、高速化、智能型的综合广域网络模式发展。传统图书馆的各种经典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kugrzvp.html
13.图书管理信息化论文(9篇)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传统图书馆的存在意义不大,但是,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却并不会随之消失,因此,需要改变图书的管理模式,使之符合当下人们的多种需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的图书管理需要适当地加入信息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管理过程中,科学规划图书管理人力资源,实施标准规范的图书服务要求。从而为信息的需求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guanli/733603.html
14.数字图书馆的存在问题以及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精选9篇)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也称电子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种手段将图像、文字、语音、影像和软件等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在网络上传递和检索,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或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为文献查阅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检索服务,不再像传统图书馆主要是收藏书面文化资料。数字图书馆https://www.ruiwen.com/lunwen/1747432.html
15.高校图书馆有关论文范文检索和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有关论文范文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该文是高校图书馆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高校图书馆和知识管理和创新类论文怎么写. 赵研科 (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长沙,410082) [摘 要]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是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实践的结合,是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图书馆建设中,可实现图书馆的知识资源转化https://51elaw.com/benkelunwen/86403.html
16.2023VS2029年中国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及运营状况分析报告2.2.3 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公共图书馆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中国公共图书馆社会环境分析 2.3.2 社会环境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总结 2.4 中国公共图书馆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中国公共图书馆技术工艺及流程 2.4.2 中国公共图书馆关键技术应用分析 https://m.163.com/dy/article/HVMU96K00553Q3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