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图书馆

天道与人事之五:疆域与政区沿革下的体国经野

余同元教授2008-10-12

浏览量:7109

曹魏占三国总面积一半。据有中原,西迄葱岭。北界鲜卑,对界内匈奴“始分其众为五部,立其中贵者为帅。”西北在海头设西域长使(今哈密西罗布泊附近),“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如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日支、鄯善、东师之属,无岁不朝贡,略如汉代故事。”东北辖地与汉相似。南边与吴、蜀为界。

《隋书·地理志》云:“东南毕至于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东西9300里,南北14815

北宋疆域在秦汉以后各王朝中是最小的,其北疆仅及今冀晋中部,燕云十六州自后晋以来便被辽占有。北宋初年,为收复燕云几次用兵无功,1004年辽军南下,订澶渊之盟,两国以白沟为界(河北新城县拒马河)为宋辽东线边界。煦宁七年(1074),辽在西线“侵入蔚、应、朔三州界内”。

南部“攻降交趾”,中南半岛亦属之。

《史记夏本纪》云:“禹以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穷氏、斟寻氏、丹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这些同姓方国形成夏王朝疆域支撑点。据二里头文化遗存分布,以阳城(河南禹县、登封)等为中心区,即《周书》所云: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势微,方国林立。东周定都王城,王畿大为缩小,至春秋初年只有“方六百里”,后来逐渐缩小,只以成周和王城为中心的方圆一百里的狭小地区,沦为一个小方国而已。

曹魏占三国总面积一半。据有中原,直接控制区东起朝鲜半岛北部,西迄葱岭。其北界外为鲜卑,对界内匈奴“始分其众为五部,立其中贵者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通典》P195,边防一)西北在海头设西域长使(今新疆哈密西罗布泊附近),据《三国志东夷传》载:“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如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日支、鄯善、东师之属,无岁不朝贡,略如汉代故事。”东北辖地与汉相似。南边与吴、蜀为界。

其时北界各族分布变化也较大。漠北鲜卑进入中原,其故地为柔然(东胡裔)、高车(丁零、敕勒)所据。高车由贝加尔湖南迁至鄂尔浑河流域,柔然则分布在燕然山(今杭爱山)及鄂尔浑河以南地区。东北部为鲜卑慕容部控制,高句丽控制朝鲜。西北部由慕容部的一支吐谷浑西迁至陇西,征服了青海羌族建立的吐谷浑国。漠南拓跋鲜卑大单于猗卢称代王(晋建兴三年,即315年),以平城(大同)为南都,东晋太元元年(376)亡于前秦。

唐代是我国古代疆域最大的王朝之一。其统治290年,疆域前后变化较大。这里介绍唐代全盛时期的疆域,超过汉代疆域颇多。

3.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疆域的进一步拓展

南汉(905-971):都广州,辖两广及湘、黔、滇的一小部。

金为东北女真族完颜氏所建。辽朝末年,各部统一,1115阿骨打称帝,国号金。1125年灭

A.元朝直接统治下的疆域

察合台汗国: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盛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至阿姆河,北抵塔尔巴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当西辽畏兀尔故地。都于阿里麻里附近的虎牙思(今新疆霍城西北),略当今新疆天山南北路、前苏联中亚细亚及阿富汗东北部地,14世纪后期分裂为东、西二

东北:洪武八年(1375)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由定辽都卫改),直接管辖东北地区。永乐元年(1403)明政府遣官员往谕奴儿干、女真三部(野人女真、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先后设立卫、所150多个。永乐七年(1409)明在元东征元帅府旧址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到万历年间,颁卫384、所24个,管辖西起斡难河、北抵大海、南接图门江、东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永乐十年明政府派太监亦失哈巡视苦兀(库页岛),次年,他在特林主持修建永宁寺,并刻石碑《敕修永宁寺碑记》。宣统八年(1433)重修永宁寺时镌刻的《重修永宁寺碑记》成为明代管辖东北疆域

清代疆域沿革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一般1840年以前,以乾隆最盛,最后确立了中国统一多民

(5)行省时期(元明清以来)

西汉一级政区——郡(国):西汉初年有60多个郡,公元2年共103郡、国。二级政区——县(侯国、邑、道)。另设行部(即刺史部),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首都地区以外

南宋仅有半壁江山,绍兴十二年(1142年)分路16: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江南东路、江南

三是清代正式设行省督抚制。乾隆初年,18省18巡抚辖区已趋一致,中叶后定为8总督15巡抚,至清末为9总督15巡抚。

地方行政区划隶属关系为:

清朝建立后,在东北地区和新疆、西藏、青海、内外蒙古等地区,派遣将军、都统、大臣管辖。在关内地区,设置行省,改承宣布政使司为省。除明代原设十三省外,顺治元年(1644),改明代北直隶为直隶省,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共十五省。光绪时(1875~1908),在边疆地区先后添设新疆、台湾、奉天、吉林、黑龙江等省。至宣统,全国共设二十三省。新设诸省为:

1928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统一中国,从北京迁都南京,将热河、察哈尔、绥远、青海特别区改为省,川边改称西康省,直隶改称河北省,京兆顺天府改作北平直辖市,奉天改称辽宁省,新设宁夏省,加上原有的22省,这样1929年时全国共有28省,2个地方:西藏、蒙古,以及六个直辖市: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西安,当时称“特别市”。1930年称“中央院辖市”,同时取消“道”级政区。恢复省、县二级制。1932年,全国共28个省,首都是南京。

美国的州界线大多数是笔直的;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界线却如犬牙交错。美国的州界线,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基本都是“笔管条直”。像科罗拉多、怀俄明、新墨西哥、堪萨斯等州,完全是单调的长方块。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甚至城镇之间的界线,很多都是笔直的。1620年9月,英国“五月花”号船载着100多个清教徒移民,开始横渡大西洋;经过漫长的海上漂泊,他们于12月抵达北美的普利茅斯进行殖民活动。大约从那时起到1775年以前,英国在北美洲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地区,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

一是国野制。《周礼》展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治天下如指掌

三是九畿制。王畿之外有所谓“九畿”。《周礼·夏官·职方氏》更将“五服”扩展为“九

一乡:12500家一遂:12500家

《周礼》礼制影响百代。“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

如江淮之间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是南北分治时争夺的战场。所谓:论形势控扼之道,守江南者,必须先固淮甸,弃淮则江南不可保。古代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域称作淮甸或曰淮南。唐代曾设置淮南道,东临海,西抵汉,南据江,北距淮,大致点明了它的地域范围。正是江淮之间在地缘政治结构中的导向,元、明、清三朝一反前代按山川形势走向划分的规律,改变江淮之间单独设置一个行政区划的惯例,而采取跨长江建省级地方行政区划。明初,建都于南京,畿辅之制必须在首都附近划出相当大的一个区域作为直隶京师的一级行政区,于是将经济依赖区:苏、松、常、镇诸府,祖坟故乡凤阳府,以及大江南北的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诸府,全部划在一个南直隶大行政区内,在首都南京四周形成屏蔽。又割长江以北、大别山、桐柏山以南的淮河上游入湖广行省,这样长江不再成为行政区划的界限。

国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要

5、李孝聪著《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THE END
1.电子版与纸质版书籍孰优孰劣影响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吗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电子书籍(E-books)和传统的纸质书籍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形式与内容、便利性与艺术性的争论。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书籍在阅读体验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这是否意味着它们已经取代了我们对纸质书籍那份深深的情感?我们是否应该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那些以触摸屏幕为乐趣之处?这些问题激起了https://www.otxzzwvk.cn/xi-qu-jian-shang/249425.html
2.旧书不“旧”,唤醒沉睡的文化记忆在全民阅读的热潮之下,大兴区图书馆别出心裁,于馆内大厅精心设立一处别具一格的书架,上千本散发着岁月沉香的旧书齐齐陈列,瞬间成为馆内焦点,引得往来读者纷纷驻足。 与馆内其他藏书不同的是,这些书无需出示证件、也不用办理任何借阅手续便可随意阅读,读完后放回书架即可,但仅限大厅内阅读,不能外借。图书馆此番http://bj.wenming.cn/dx/wmbb/202412/t20241211_6849922.shtml
3.书香四方走廊图书馆空间设计引领阅读新潮流在一个充满科技与信息的时代,图书馆不再是仅仅存放知识的仓库,它们已经演变成了学习、交流和创新的社区。中国艺术新闻网深入探索了这些变化,并揭示了如何通过巧妙的空间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1.0 图书馆:从静谧到活跃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渴望不断增长。然而,这也导致了传统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挑战:如何https://www.7x2ueqkc3q.cn/yi-shu-shi-chang/415949.html
4.开放式书房优缺点在哪里开放式书房优缺点有哪些?开放式书房顾名思义就是将书房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把书房与房间内的其他空间相互隔离开来 。很多人都想要拥有一个开放式书房,确实在视觉效果上,开放式书房的确要比封闭式书房要好得多 , 视觉上也更加的开阔 。很多房子因为户型原因也会考虑开放式书房设计 。那么,开放式书房好在哪里呢?下面小编就简单阐述下开放式http://m.husay.cn/a/202412/5422076.html
5.数字经济的利与弊精品(七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研发,现在对于新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媒体普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阔。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新媒体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新媒体,即要看到新媒体应用中给人没带来的便捷与局限,给社会带来的利与弊。 https://www.haotougao.com/haowen/47425.html
6.融合生物与技术群集的利与弊 有两种极端的途径可以产生“更多”。一种途径是按照顺序操作的思路来构建系统,就像工厂的装配流水线一样。这类顺序系统的原理类似于钟表的内部逻辑——通过一系列的复杂动作来映衬出时间的流逝。大多数机械系统遵循的都是这种逻辑。 还有另一种极端的途径。我们发现,许多系统都是将并行运作的部件拼接在https://blog.csdn.net/qq_39384184/article/details/88942248
7.为什么说图书馆要用RFID立式工作站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以更好地服务读者。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采用一种神秘的设备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底,探讨图书馆为何要用RFID立式工作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日益增长,图书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传统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而RFhttps://www.jianshu.com/p/d4f44fbea6c2
8.大学生调查方案范文(通用12篇)16、你觉得传统购物优于网上购物:() A.是B.不是C.不知道D.各有利弊 17、浅谈网上购物的利与弊: 利: 弊: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谢谢你的合作! 大学生调查方案 篇2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从家庭中获得的零花钱也提高了很多,加上大学生本身对于“旅游https://www.cnfla.com/fangan/962025.html
9.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3、辩证地看待科学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与弊 (1)利: ①科学传播的媒介特性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科学传播中的大众传播媒介,对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范围、延续传承时间、丰富传承内涵,所起的作用是传统传播所望尘莫及、不可比拟的。 ②科学传播通过新闻报道、媒体宣传、实时评论、舆论监督的方式,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3112ct8767n230830.html
10.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通用12篇)利: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大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180226000008_1572751.html
11.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比较分析看中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321世纪中国图书馆发展方向 从古代的藏书楼到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图书馆事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图书馆的数字化也好,或者建立所谓的数字图书 馆也好,都不能把传统的图书馆抛在一边。并且所谓的传统图书馆与所谓的数字图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743365_58750271.html
12.图书馆的发展方向11篇(全文)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资源共享化已成为当今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它改变了传统文献资源的存储方式, 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检索, 拓展了文献信息服务领域的新层次, 也促使了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模式由单一封闭循环的内部网络向开放式、多功能、高速化、智能型的综合广域网络模式发展。传统图书馆的各种经典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kugrzvp.html
13.图书管理信息化论文(9篇)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传统图书馆的存在意义不大,但是,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却并不会随之消失,因此,需要改变图书的管理模式,使之符合当下人们的多种需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的图书管理需要适当地加入信息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管理过程中,科学规划图书管理人力资源,实施标准规范的图书服务要求。从而为信息的需求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guanli/733603.html
14.数字图书馆的存在问题以及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精选9篇)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也称电子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种手段将图像、文字、语音、影像和软件等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在网络上传递和检索,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或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为文献查阅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检索服务,不再像传统图书馆主要是收藏书面文化资料。数字图书馆https://www.ruiwen.com/lunwen/1747432.html
15.高校图书馆有关论文范文检索和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有关论文范文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该文是高校图书馆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高校图书馆和知识管理和创新类论文怎么写. 赵研科 (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长沙,410082) [摘 要]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是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实践的结合,是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图书馆建设中,可实现图书馆的知识资源转化https://51elaw.com/benkelunwen/86403.html
16.2023VS2029年中国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及运营状况分析报告2.2.3 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公共图书馆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中国公共图书馆社会环境分析 2.3.2 社会环境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总结 2.4 中国公共图书馆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中国公共图书馆技术工艺及流程 2.4.2 中国公共图书馆关键技术应用分析 https://m.163.com/dy/article/HVMU96K00553Q3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