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内容及意义综述

高校图书馆应该承担起一份责任,将自己的文化渗透播散到周围,使公民从高校图书馆享受到获取信息知识的权力。那么,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向社会开放、为社区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早在20世纪,德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诺德就提出:“图书馆不应该只为特殊阶层服务,应该向一切愿意来图书馆学习的人开放。”

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社区对创建文明和谐新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社区,不能只简单地理解为让社区群众走进图书馆借阅文献资料信息,而更重要的是要为社区服务,让图书馆员走进社区、走进群众的生活,利用高校图书馆自身资源优势,创建文明和谐社区。

(一)帮助创建学习型社区,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为社区提供服务,不仅仅是让社区居民走进图书馆阅读、查询所需的资料,由于受条件、设施和所存文献资料范围的限制,高校图书馆实际上也不可能完会向社会开放,而是利用自身人力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使高校与社区形成共生存、共发展的互动关系。这样,社区经济发展了、和谐了、安全了,群众文化素养提高了,也能极大地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样,高校图书馆把其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精神资源推向社区,不但能普及现代科技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能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技能,使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居民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学习型社区的创建,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二)促进文明社区创建,构建和谐新社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使市容市貌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但是社区也常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如聚众赌博、伪科学、封建迷信等,给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未成年人理想的确立形成很大影响,严重的可以使社会风气恶习化,甚至影响到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高校图书馆通过向社区开放,为社区服务,组织阅读、图片展览,开展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反封建迷信、崇尚科学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形成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文明社会风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构建和谐新社区。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开放,服务社区,应着重利用人力知识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居民开展教育,服务前要对他们的知识需求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发展的愿望,从需求实际出发,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有利于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活动,使社区文明、和谐地健康发展。就当前形势应着重抓好以下服务内容的落实:

(一)提高生活技能教育服务。要想使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内容能够赢得居民的喜欢,吸引居民积极踊跃参加,必须使所服务的内容贴近居民的生活,能指导居民的生活实践。

1、开展家庭实用技能教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产品、家用电器等服务着家庭的每个生活环节,对这些电器产品的使用、保养、维护等知识也就进入了每个家庭,如微波炉、电磁炉以它的干净、方便特性吸引了很多人,几乎每户居民家中都在使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发生事故,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对于电器的使用、保养、维护常识应作为社区教育的经常性内容,可以开展知识讲座,也可以开展使用经验交流,解答群众疑难,尤其对老年人和接受、记忆能力弱的人要开展经常性的教育与“一对一”服务。

2、开展衣食住行科学常识教育。衣食住行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但这些都有科学性,如果计划不合理,打算不周到,花同样的钱达到的效果可谓相差巨大。因此,对衣食住行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就能极大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居民生活得更健康、更有品位。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便利的条件制作生活科学常识小册子,开展生活小常识讲座,制作板报宣传,让生活在社区的居民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科学生活的知识,把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传递给居民,使生活常识能指导他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二)抓好社区家庭凝聚力的培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平面、立体媒体对家庭的影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在逐步减少,邻里互不相识,就连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在逐步减少,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不能只把自己当作高校文化的传播者,而应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延伸服务,通过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1、在社区开展读书评比和文体比赛活动。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优势,选择一定的课题范围,如如何消除“代沟”、如何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等问题进行探讨,让社区居民走进图书馆借书阅读,探讨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然后选择一定的机会进行交流评比,评选优秀予以奖励,激发居民参与热情。还可根据社区居民生活特点,联合高校体育专家,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锻炼体魄,陶冶情操,也增进社区家庭与家庭、家庭成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和谐社区的发展。

3、组织志愿者开展送温暖活动。送温暖活动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走出去就是与学生会联手,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或者敬老院为老年人、生活不便的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孤寡老人谈心交流,培养其生活自信心和勇气,给他们生活的希望,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清扫社区卫生,维护社区公共设施,取得居民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任,看到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请进来可以让社区少年儿童走进校区、走进图书馆,由大学生志愿者为他们讲解科技发展趋势,举办电脑知识讲座,介绍电脑的操作技能和网络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立志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使社区和高校互动,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共同发展。

THE END
1.理论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馆藏新浪财经高校图书馆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文化传承的基础性作用。要重视对高校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地方文化资料、民族文化遗产等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通过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整理、修复和数字化,使古老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同时,高校图书馆应不定期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8-20/doc-inckfzcq8876005.shtml
2.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性质地位和职能②情报职能。在大学中,学术研究已经成为重要活动,作为学校文献情报中心的图书馆,为满足读者的要求 ,充分开发与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高层次的情报信息,充分发挥情报职能的作用,是责无旁贷的。 四、高校图书馆的任务 高校图书馆的任务是由高校的性质所决定的。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http://twxxzx.ahwsjkxy.cn/info/1097/1323.htm
3.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精选十篇)1. 对高校学生的作用 图书馆是每个人培养自学能力、获取丰富知识的重要场所之一, 而高校图书馆就自然成了大学生除课堂教育以外最主要课堂。大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新科研成果等, 同样也需要通过学习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以便结合课堂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 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g0ag0w6.html
4.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11篇(全文)电子资源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充分利用对教学和科研有着重要的作用, 电子资源存储的电子信息是非常巨大的。提供给广大读者的资料是十分全面的。而且由于网络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 更新之快是广大读者所喜欢的, 这样使读者和师生走在科研教学的前沿。比如教师在研究一个新的课题, 学生在写一篇新的论文的时候都需要查阅大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4p0ukte.html
5.科学网—朱为群:高校图书馆学术功能应定位为“五个中心图书馆在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将其与文献收藏与服务、文献研究与服务、信息素养教育与发展等功能相结合,通过构建特色专题学术数据库而产生更大的文化辐射效应。呈现图书馆学术价值的这五个方面不是各自割裂的板块,而是应该而且可以相互结合并协同发挥作用的整体。相应地,高校图书馆在组织机构设置、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86764.html
6.图书馆改进实施方案(通用10篇)(4)公开化管理,扩大图书馆宣传。数字化图书馆打破图书馆档案资源丰富却利用价值不大,不能充分发挥档案作用的限制,尝试通过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档案公开,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高校图书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数字化建设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更应该意识到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和必须。高校图书馆应按照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676179.html
7.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建设好高校图书馆文化,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全面育人功能,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中所接受的一些基本思想、基本观点,所形成的基本感情、基本心理活动行为习惯,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78656.html
8.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评估的指标的引导下,很多院校园建设的大部分资金都是投在校园的环境和设施建设当中,新建改建了一批图书馆、实验楼、多功能娱乐厅等文化设施,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对校园文化中精神因素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入,使得物质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目标,很多高校认为只要把楼房建起来,把各种雕塑建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20726131126_5344960.html
9.发挥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书馆应立足自身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发挥立德树人作用。 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接,推进全员育人。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尤其是馆藏的大量马列经典原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https://hbrb.hebnews.cn/pc/paper/c/201905/15/c133884.html
10.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途径与方法参与学校的“三全育人”工作,通过隐性教育发挥独特的作用。图书馆开展隐性教育的资源要素十分广泛,既有硬件要素如馆舍风格、空间布局、文献资源、阅览环境等,又有软件要素如文化氛围、馆员言行、信息服务、阅读推广、文化传承等。基于这些广泛的教育资源要素,图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918.html
11.浅论大学图书馆在教学中的作用图书馆是第二课堂,是学生全面成长最重要的文化阵地。因此。能否真正从思想到行动做到服务育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是衡量高校图书馆文化行为功能的重要标志。首先。要正确处理服务与育人的关系。强化服务育人的自觉意识。图书馆的服务仅是过程。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合格人才。因而,要将服务与育人紧密结合https://www.mqikan.com/article/show/id/12189
1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功能与定位的再思考[目的/意义] 随着"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出台,各高校先后发布建设方案,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持大学教学、科研和学习的主力机构,其功能和定位对"双一流"建设起到重要的战略保障作用。[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研法和科学计量软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双一流"建设研究和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国内42所https://www.lis.ac.cn/CN/10.13266/j.issn.0252-3116.2020.1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