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书香:读书日,读了吗?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对于这样一个全球性纪念日,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在我们周围,有的中学生审题会出错,有的大学生连某些常见的汉字都不认识,有艺人不认识繁体的“國”字,更有甚者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不清楚。这些事例,与读书不无关系。

据说,最早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在西班牙,4月23日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圣乔治节”的举办日。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所以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女人就会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则回赠一枝玫瑰。

而4月23日还是一个作为世界文学象征的日子,因为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以及秘鲁文学家加尔西拉索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的。同时,这一天也是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作家的生日,包括我们熟悉的法国作家莫里斯·德·昂、小说《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正式定为世界读书日,以此向伟大的著作及作者致敬,鼓励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读书的乐趣。

都说一网知天下,在网络极其发达的今天,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陶醉在一页页散发着墨香的书本中?

是对读书没有兴趣?作为一种休闲方式,读书在这个休闲方式日益多元化、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娱乐元素的时代,的确很难让人产生兴趣,这个应该是原因之一。读书需要心平气和,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如果心难以从浮躁中平静下来,自然就只能把兴趣转到其他休闲方式上去了,而网络就是一个很吸引人的休闲方式。

有识之士指出,网络作为一个信息高度饱和的场所,人们置身其中,很容易停留在表象,作跳跃式的阅读,所获取的信息是不连贯的。再说,信息不等于知识。读书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知识,而读网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信息,这也是二者本质上的区别。

每到世界读书日,不少人便纠结、羞赧,甚至黯然,原因很简单,我们素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矜,但多次调查显示,我们的国民年平均读书的数量,仅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读书少显然不是好事,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称:“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该国人的头脑,而头脑则取决于读书多少。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遍街按摩店,而书店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这话虽然不怎么悦耳,但值得深思和警醒。

读书的现实意义无需置喙,因此,提升国民阅读量是当务之急,这是很显然的事情,但仅仅呼吁国民提升阅读量还不够,还需要正视现实中的多重命题。

如何兴建更多的公共图书馆?我国图书馆不仅少,而且许多成了摆设,比如为数不少的县级图书馆,藏书不足,名存实亡。“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座开放、平等和自由的图书馆,对读者来说就是天堂。但是,前提是必须有足够多的图书馆。

还必须正视的是,在农村、乡镇,没有图书馆怎么办?有人认为,农民及农村阅读人口,读书量低,是因为购买能力和阅读能力不行。这不是问题的全部,这实际上折射出了公共服务不对等的命题,在城市,或者大中城市,不乏图书馆、阅览室,但农村极其匮乏,这种局面亟待改观。

阅读靠自己,阅读是权利,但同时离不了完善的公共服务。有学者称,“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基于此,我们期待,书价能够下降一点,好书能够多一些,图书馆能够鳞次栉比……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捧起书本享受阅读人,需要思考。书,帮助人们思考。远离了书籍,也就等于抛弃了前人留下来的丰富的精神财富,放弃了帮助自己思考的重要渠道。当人们不去继承这些前人的经验成果时,人们就会因为自己缺乏有深度的阅读而变得不会思考,缺乏思辨力、分析力,最终沦为一个平庸者、一个历史的匆匆过客。只有人们有着一种视读书为生命的执着追求,保持着不断思考的无限热情,人们才会去理解人文的含义,理解自由、平等、博爱、正义、人道这些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理想。

虽然目前我国的阅读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但这几年各级政府在构建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还是有目共睹的,成效也是明显的。

阅读,关乎一个民族的兴盛和进步。开展全民阅读,已逐渐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公共文化政策,也渐渐成为许多城市的一个社会新风尚。

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从书中取得指针。问题无限,举一点点例。最微末的,想吃炒回锅肉,不知道怎么做,可以找一本菜谱,看看用什么材料,如何操作,照方吃药,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中等的,如自己念,或听人家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对李后主产生了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这位作者的底细,那就可以找某一种中国文学史看看,或兼找《南唐书》和《南唐二主词》看看,问题也就解决了。

还有重大的,如国家大事,某大问题,应如何解决,或应走哪条路,己身的,如出山还是隐居之类,不读书,不知是非利害,就会苦于不能衡轻重,择善而从。

纵观历史,连马上得天下的刘邦,晚年也醒悟,说:“吾遭乱世,当秦焚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古文苑》卷十)其他大量读书人就更不用说了。书可以给我们许多生活启发,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没有上过任何学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拒绝。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理解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比如说,很多人几乎不读书,认为读书没用;有的人读书,只是为了考试;还有的人,自己不读书,还老抱怨书太贵;生活中,也有些人读书,是为了升官发财;有的人只喜欢读那些低级趣味的书,从文字里寻找感官的刺激……无论如何,读书最重要的价值的是修身养性,培育审美素养,提高人格。

把读书当作快乐,读书就是一种享受。各种书籍,不论是政治理论、文学名著、诗词歌赋,还是自然科学,只要去读,都会是一种愉悦。陆游有诗云:“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书。”丁玲也深有体会地说:“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的味道。”。

读书也有“苦”的时候。时常会对书中有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或对书中作者的某些观点不能认同,而自己一下又找不出充足的理由反驳,因而产生困惑陷入苦闷。但当这些问题,经过思考或别人的指点后心里释然透亮了,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内心的快乐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它不仅指学有所获及学会某事的成就感。好奇心得到满足,掌握了某些技能,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都是快乐的,关键是他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则说:“今天的教育内容万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快乐是一种态度,而不是状态。快乐是在灯光下沉静在书中,快乐是在翻书的“沙沙”声中,快乐是在你合起书本闭目瑕想中。快乐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感觉——读书真好!

THE END
1.节假日去河海大学图书馆人多吗?多 ===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20038300.html
2.经常去国家图书馆自习,人还蛮多的,里面的经常去国家图书馆自习,人还蛮多的,里面的设施和环境都是一级棒,有蛮多自习的桌子,一个桌子可以坐4个人,要早点去,中午过去就很难找得到位置了。国图周末闭馆比较早,差不多下午4点半就会放广播通知你收拾东西,准备关门了。周一到周五国图都可以待到晚上9点钟左右。我一般从五道口出发,直接坐地铁坐到国家图书馆站,https://m.dianping.com/review/638649908
3.男生一年去图书馆732次,读完了很多人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书最近上热搜的是一名来自西安理工大学的学生杨龙欢,由于2021年去图书馆的次数达到732次,在毕业典礼上被校长致辞,成为全校学习的楷模。 首先732这个数字就已经让人很惊讶,一年才365天,那这名同学平均每天去两次图书馆,可见他多么喜欢读书。 记者采访他的时候,杨龙欢自己也表示喜欢图书馆的氛围,不被任何人打扰,在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210/09/81615636_1066984105.shtml
4.今天我去图书馆,那里有好多好多的书.图书管理有很多人,但是很安静a今天我去图书馆,那里有好多好多的书.图书管理有很多人,但是很安静,因为图书馆里禁止大声说话,我借阅了一本书,是关于美术的,我很喜欢画画. Today I go to the library, there has many many books. The books management has very many people, but very peaceful, because in the library forbids to speakhttp://ruidianyu.zaixian-fanyi.com/fan_yi_11837586
5.“过来人”给准大学生的肺腑之言上大学前一定要看看—中国教育在线没事多去图书馆 读书是最廉价的奢侈,也是最简单的高贵,不经意的阅读可能成为你此生不可或缺的财富。读书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过程,它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永远享受知识的润泽。有人说“读书,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太苟且的人。什么叫诗和远方?就是让自己更辽阔。而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 https://gaokao.eol.cn/news/201808/t20180827_1622209.shtml
6.一个安静的人在图书馆能有多受欢迎然而,经常泡在图书馆的同学都知道,专注学习的时候,最怕被打扰。在需要自觉维护安静氛围的地方,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总是让人头疼。最近,梁同学和两个室友相约去自习室备考,每天都会早起去坐固定的位置,一直有一个安静学习的男生和她们同桌https://m.gmw.cn/2023-12/14/content_1303600647.htm
7.花都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人多吗今天周六人挺多的,因为正在放暑假,少儿图书馆全都是小孩,里面的空调很凉爽,可以看看报,我家小孩是喜欢在里面写作业,体验蛮好的。9号地铁花果山公园c出口,沿着指示牌走路5分钟就到,可以提前在花都图书馆公众号上预约,也可以在现场预约,如果是要借书的话是要带上小孩的户口本去一楼办理借书证https://wen.baidu.com/question/1841464274943006580.html
8.通识教育大讲堂曹则贤:白首无功说读书怎样成为读书人? 曹老师给出了以下14条建议。 1.多买书,多去图书馆 大量的阅读是成为读书人的基本功。曹老师讲述了物理学与化学领域大师的阅读经历,如对量子力学做出奠基性贡献的普朗克本人藏书丰富;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为写作无机化学教科书而大量阅读,也因此发现了单质物质和简单化合物物质指向元素具有某种结构这一理https://gec.whu.edu.cn/info/1011/2471.htm
9.问卷调查报告对于图书馆网站和网站上的数字资源利用较少,不是没有作用,而是可利用的、有价值的少。我院图书馆网站主页上只有一些常年不变的“借阅规则”、“馆藏分布”和没有实际内容的“新书通报”、“书香校园”外,读者喜闻乐见的“讲座与培训”、“影音资料”、“教学研究”则没有,所有资源中只有“银符题库”有人点击。https://mip.wenshubang.com/baogao/2929263.html
10.大学图书馆内有家无人文具店,日赚20元两名女老板都满足了22日下午,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走进西南大学中心图书馆一楼,左侧一个货柜上张贴着数十张二维码尤其醒目,“大王与小古”的无人店占据了其中四格。 由于上课时间,来往的大学生并不多,大约半小时后,才迎来下午的第一个顾客。这位男生从图书馆内走出来,熟练地走到柜子前,选好一支笔的同时,掏出手机扫码付款,https://www.cqcb.com/hot/2018-10-22/1174277.html
11.英语六级翻译原文及答案(通用61篇)除了新建体育馆外,许多城市还采取了改造旧工厂和商业建筑等措施,来增加当地体育馆的数量。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体育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或者只收取少量费用。许多体育馆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人们可以方面地先预定场地和付费。可以预见,随着运动设施的不断完善,愈来愈多的人将会去体育馆健身https://www.yjbys.com/edu/cet6/170259.html
12.想带电脑去图书馆写作业(用电脑敲字)会影响到人吗我们学校图书馆人不多,今天周五估计人会更少,想去图书馆写作业,然后要用键盘敲字,会不会太吵,影响到别人呀 ——— 谢谢大家的回答!今天图书馆人很少,现在都没人了,然后找了个小角落远离人的地方敲键盘!然后太困了还睡了一觉(我是猪嘛我) 总之谢谢大家呀!赞 回应 转发 赞 收藏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342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