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这座千年古县,自古以来就有“比户书声”的典故,有着深厚的全民阅读文化基因。南宋时有以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明清时又涌现出“南戏鼻祖”高则诚、朴学大师孙诒让等一批文学大家。如今,瑞安先后成功创建中国南戏故里、中国寓言大市、中国报告文学创作基地等多张国家级文化金名片,这些都是代表瑞安人热爱读书、热爱创作的文化符号。
20家城市书房,不愁没地儿看书
“我现在最大的爱好就是去逛逛城市书房。每个周六,带着水杯和背包在书房一待就是一个下午。”瑞安市文学爱好者90后小徐,2019年以来坚持每周六去城市书房看书。他认为城市书房环境温馨,又有不同的书籍可借阅,是他最好的休闲方式之一。
近两年,瑞安市民的文化休闲场所又多了一个点,这个点就叫做城市书房。2017年,“玉海缥缃”城市书房建设作为2017年我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政府投入了500万元共建成10家城市书房。
这些书房既有扎根于社区的基层书房,也有落地机关的书房;有国保地标书房,也有体验城市慢生活的公园书房。所有城市书房都集阅览、借阅、休闲于一体,全部免费开放。可以说,只要你想静下来去看书,就不愁没书可看、没地儿可看书。
截至2018年底,瑞安市已建成开放20家城市书房(百姓书屋),接待读者量达105万人次,外借图书达13万多册次,办理读者证1万余个,图书外借率高达241%。
书香氛围浓厚,2018年市图书馆接待读者115万人次
同样也是每逢周末,家住瑞安广场附近的市民吴女士都会带着6岁的女儿去市图书馆,享受阅读的乐趣。
“阅读让人受益终身,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她深知阅读的重要性,已经带着女儿在图书馆打卡2年多。吴女士告诉记者,在跟女儿坚持泡图书馆的日子里,她感受到一个明显的变化——来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多了。
据了解,2018年市图书馆接待读者115万人次,外借文献78多万册(盘)次,书刊阅览80万册次,多项业务指标连续8年居温州地区各县市区第一,全省领先。新增馆藏文献2.9万种7.8万册(盘),收集地方文献1129种1404册,现瑞安市公共图书馆文献总量达到96.2万册(盘)。共举办各类读书活动603场,其中讲座44场、展览40场、公益培训143场、其他各类阅读推广376场,参与读者合计8万多人次。
创作精品涌现,文学之花遍开
2018年5月,市作家协会主席、诗人林新荣主编的《中国当代诗歌赏读》出版发行,全面展现了当代诗歌的创作成就与美学风貌;10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骨伤科主任郑润杰编著的《郑润杰骨伤科学术经验集》,该书共约25万字,从医事传略、经验撷粹、药物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郑润杰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2018年是晚清经学家、教育家孙诒让诞辰170周年。去年11月,我市作家胡小远、陈小萍所著历史小说《蝉蜕——寂寞大师孙诒让和近代变局中的经学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温州举行了首发式及研讨会;同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五年文学作品选》,其中有6位瑞安籍作家的作品入选,包括陈小萍散文《良宵不再》、池凌云诗歌《寻找一间打铁铺》(外一首)、林新荣诗歌《时光:远去的院落》(外一首)、郑仁光诗歌《移监》(外一首)、卓铁锋诗歌《致一百年后的你》、黄选坚诗歌《一条高速公路将从村子穿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文学创作遍地开花,精品涌现。根据市文联统计,去年,我市就有近百项文学精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出版,并在各级文学大赛中获奖,文学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集、童话故事、报告文学等,约300万字。
你的气质里包含着你读过的书
最近朋友圈流行这么一句话:你的气质里包含着你读过的书。
类似这样的话,有很多名作家说过。林清玄说过:你的气质里藏着你所读过的书和你走过的路。赫尔曼·塞黑说: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里。
对于孩子们来说,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多项研究表明,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看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包括辞藻的使用、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因此在写作上往往会有别具一格的构思、恰到好处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与人交流沟通方面也会有超出他人的见识。
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他们在静止的文字中获得对生活的鲜活体验和了解,在与大师的对话中,顿悟那些跨越千年的心意相通。读书可以让自己和整个人类建立起息息相通的联系,而不至于沦陷于生活的桎梏。也因此多一些对生命的理解,少一些偏执和狭隘。
世上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融进你的气质里。保持阅读,是一生都会受益无穷的习惯。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还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