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放学来不及吃饭,坐爷爷的电瓶车先去补课
人物:小升初学生小文12岁
除了周六,每天去培训学校上课
小文的补习生活
除周六,每天放学后就到培训学校上课3天补习数学,3天补习语文
16:30
放学后赶回家吃点萨琪玛等
17:30之前
坐上爷爷的电瓶车到培训学校上课
18:30
课间休息,去学校附近小超市买点小零食垫肚子,他的最爱是锅巴和冰淇淋
19:30终于下课了
19:40左右回到家,吃奶奶准备的晚餐
爷爷骑电瓶车送他上学
4月14日下午5点过,小文就到了培训学校。他刚刚参加完学校的运动会,身上还穿着运动服,脸上的油彩也没有擦去。
课间喜欢买锅巴解馋
小文说,家里每天会给他5到10元钱的零花钱,晚上6:30课间休息时,他有时候会去学校附近的小超市买点小零食吃——他的最爱是锅巴和冰淇淋。等到快要放学了,爷爷的电瓶车就会提前10分钟左右等在学校门口。坐上爷爷的电瓶车,小文期待回家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在小文心里,最美味的一道菜就是奶奶做的、加了辣椒的烧鸭。
123下一页123下一页
人物:中考学生家长张先生
用手机处理工作父亲陪女儿补课
中考生的周日作息表
8:30—10:30化学课10:30—11:30做作业11:30—13:30吃饭、午休13:30—15:30物理课
培训学校内的快节奏,正好与教室外等候的家长形成反差,一般来说,一个手机或是IPAD,成了家长们等待时的“标配”。张先生,某食品厂老板,女儿佳佳(化名)今年14岁,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一月多月前,来到培训学校进行“一对一”的提高。佳佳的一天,老爸全程陪伴,用张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我把星期天‘卖’给了她。”
教室外等待用手机处理工作
佳佳平时住校,周日一天基本就在培训学校度过。
课间休息时问女儿“冷不冷”
透过教室小窗看到女儿还没有下课,他又在走廊上站了会儿。下课后,走进教室后,张先生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感觉咋样,带水没有哦?”佳佳回答“没有”,有些疲惫地趴在了课桌上。“要不要出去走会儿嘛?”“你看我都穿两件衣服,你穿个短袖,冷不冷哦?看嘛,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快上课了,张先生走出教室,他回头对女儿说,“你好好上课嘛,我一会儿就去问问老师。”
心声
家里每天会给我5到10元钱的零花钱,课间休息十分钟,我有时候会去小超市买点小零食。”——学生
马上要中考了,娃娃还是很辛苦,我陪着她,也是一种鼓励嘛。”——家长
■辐射效应
半小时内小伙往培训学校送了5餐
4月10日中午,天府早报记者在城西某培训学校外进行了统计,在12点到12点半之间,共有5单外卖陆续送往学校。一位送餐的小伙子表示,他是附近餐馆的送餐员,“每天都会有一些来自培训学校的订单。”
■交通
周末车位“一位难求”
4月10日下午5点左右,天府早报记者来到位于建设路上的一家培训学校,粗略估计,这里约停放了30辆电瓶车和自行车。“基本上都是里面上课学生寄放的”,守车的陈阿姨透露。
在长顺中街附近的一家培训机构旁的停车场,周末还会上演“抢车位”的戏码。王女士告诉记者,那附近特别不好停车,“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快迟到了,又没有停车位,只能将车开到停车场门口直接将钥匙给保安,让他帮忙想办法。”(天府早报记者段祯实习生马家文摄影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