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史上《黄帝内经》解读

1、中医史上的黄帝内经解读,中医史上的“”黄帝内经解读一、关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以黄帝、岐伯、雷公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中国古代蕴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医学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医著,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有西周、春秋、西汉说),原书十八卷,即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共一百六十二篇,十八万余字,全元起(南朝齐梁间人,注黄帝素问为我国最早对素问之注解。)有说云:“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张介宾(明代医家,浙江会稽人,对素问、灵枢有精深研究。):“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最早著录于汉代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

3、整本书里面只有13个药方,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它关键是要往里求、往内求,首先是内观、内视,就是往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所以内求实际上是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一种道路。第一、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第二、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第三、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二、黄帝内经从多方面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一)奠定了中医整体观、系统论的基础: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

5、,氧气最少,对脑细胞不亚于一剂“毒药”。3.胃溃疡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并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变差,严重时还会引起胃溃疡。4.心肌缺氧大量的血液冲向大脑和面部,会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而造成心肌缺血。心脏为了满足身体需要,只好加倍工作,于是心跳更加不规律,容易引发疾病,5.引发甲亢生气令内分泌系统紊乱,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久而久之会引发甲亢。6.伤肝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7.伤肺女性情绪冲动时,呼吸就会急促,甚至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

7、“5年了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张先生介绍,他第一次失眠是因为老伴丢了700块钱,两人因此吵了一架,生气的他那天晚上一直没睡着。赶巧的是,第二天张先生又和女儿发生了不愉快,再次动气,结果又失眠了。两次失眠后,他开始很害怕失眠持续下去,于是开始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控制自己,摆脱失眠。结果越控制越紧张,一到黑夜降临他就紧张不安。每天看完新闻联播就洗脚,之后上床等觉,可越等越睡不着,就这样他失眠持续5年,一位心理学者发微博提醒:生气一小时=熬夜加班6小时。心理学专家根据大量的病例分析证明,消极恶劣的情绪会引起心理矛盾,造成心理及体力的过度消耗,导致免疫能力下降,从而使各种疾病甚至癌症发生。精神上长期

8、处于忧郁状态会导致胃肠系统的疾病,因为情绪抑郁会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受到抑制,进而引起食欲的减退,甚至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和器质性的损伤。具体地说,1小时生气造成的体力与精神的消耗,相当于加班6小时以上,盛怒有时还能使人暴亡。沈阳心理专家刘长辉表示,生气对人的损伤的确很大,可能带来各种疾病。很多人生气的时候血压会升高、脸会发红,甚至是拉肚子、晕厥等,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

9、定,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二)奠定了经脉学说的基础: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经气盛则邪气不入。,一、督脉:督促健康,巩固阳气,治疗阳虚之症二、任脉:护卫生育,女性的保护神三、手太阴肺经:调理呼吸的通天经脉四、手厥阴心包经:保护心主的安神经脉五、手少阴心经:调理神智的养心经脉六、手阳明大肠经:保护肩膊,调理排泄七、手少阳三焦经:环绕耳周的视听经脉

10、八、手太阳小肠经:疏通气血、调理肩背九、足阳明胃经:生成气血的保健经脉十、足少阳胆经:输送气血的护体经脉十一、足太阳膀胱经:护佑全身的通调经脉十二、足太阴脾经:运化食物的养血经脉十三、足厥阴肝经:调养情志的修身经脉十四、足少阴肾经:滋养脏腑的补水经脉,三)奠定了脏腑学说的基础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脉,肺主皮毛。灵枢五阅五使:“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五官五脏五情五色

11、五味目肝怒青酸舌心喜赤苦口脾思黄甘鼻肺忧白辛耳肾恐黑咸,望闻问切四诊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灵枢五阅五使:“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素问经脉别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肝病其臭臊,心病其臭焦,脾病其臭香,肺病其臭腥,肾病其臭腐。,四)奠定了阴阳五行学说:

12、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五行说的提出,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黄帝内经认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所以,按照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

13、,五脏之间的关系应为: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肾。相生即滋生助养之意,相克即抑制约束之意。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传统中医学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制订出许多具体的治疗方案,如培土生金,滋水涵木、扶土抑木、壮水制火、补火生土等等,五)奠定了正邪学说的基础: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风雨寒暑实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概括;阴阳喜怒乃“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概括;饮食居处即“饮食劳倦”。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

14、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克其形。”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都论证了这一点,酒是烧身硝焰,色是刮骨钢刀。财是阎王钓铒,气是无烟火药。(选自冯梦龙三言,注重形与神俱:灵枢天年:“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素问上古天真论:“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

15、,神满不思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三、黄帝内经与日常养生保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治未病”思想始见于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丹溪心法:“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故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康节先生防病诀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病时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邵康节,

16、北宋哲学家,黄帝内经中关于人体衰老过程的分析: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天年: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

19、未曾想到,这也是蒋小山26岁生命的倒计时。“意大利又进球啦,20赢了爱尔兰!”化龙池酒吧内,朋友兴奋地拍着蒋小山的肩膀,但是蒋小山显得无精打采,“也许是连续熬夜的疲惫,朋友们也没放在心上。”19日凌晨5点,蒋小山回到家。洗过澡,蒋小山开着空调倒头便睡。一觉睡到全身冰冷“小山看球累了,别打扰他,让他休息一下。”母亲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才去叫他。这时候,蒋小山已经全身冰冷,毫无呼吸。“小山走的时候,连指甲都是红色的。,陈天智1971年出生,祖籍四川遂宁。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2000年博士毕业后先后前往日本、新加坡攻读博士后和工作。2004年放弃国外工作回国,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

20、探月工程的一名副主任设计师。9月6日19时40分许,在办公室突发脑出血,9月15日19时50分,医治无效逝世,享年40岁,一)经络穴位养生: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上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经气盛则邪气不入。,膻中:增强心肌供血的强效“救心丸”,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又被称为上气海,膻中穴是与人体最重要的物质活动基础气密切联系的,凡是和气有关的疾病,都可以用它来调治。如气虚、气滞血瘀、心脏供血不足等,关元:“肾虚人士最好的补药”。“元”为元气,是人体生命力的根本;“关”是关闭、

21、闭藏之意。关元穴在脐下三寸,也即丹田,是人体真气、元气生发的地方,是重要的保健穴。同时应注意保暖。将两手搓热,手心放在关元之上,百会:治疗内脏下垂疾病的灵验穴。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头顶正中。更为准确的方法是在这个连线中点上下仔细循按,在头顶找到一个明显的凹陷,古人形容“百会可纳豆”。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一方面可以调理脑部疾病,玉龙歌云:“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使苏醒免灾危。”(顶门:百会后1寸5分)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一身的阳气,治疗下垂疾病,如胃下垂,子宫下垂等(提纲挈领)。

23、吃老母鸡。”“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是说腹部的疾病都可以留给足三里来调理。同时也是一个保健穴,常常按摩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再往内靠一寸的地方,以左腿为例,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盖骨(左)正中央,轻抓膝盖,中指沿胫骨伸长,在中指尖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线交会处既是,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交会之处。内踝上3寸,重要保健穴,能调理多种疾病,对女性来说尤为重要,被认为是高龄产妇平安生子的护佑穴。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高血压、神经衰弱等,涌泉:滋

24、润脏腑的第一源泉。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与足三里一起成为人体长寿穴。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耳朵被视为“缩小了的人体身形”。古典医籍有“耳有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一身之气贯于耳”之说。我国医学认为,肾乃人体的“先天之本”,而肾开窍于耳(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在体外都有一个投射点。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唇,心开窍于舌。)即肾在体内,而耳则是体表的窗口。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基于这种思想,古代医学

26、的的养生作用可以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健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东坦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补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齿者,肾之标(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由肾中精气所充养,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牙齿健否是肾健否的标志之一,叩齿能健齿、充肾精,故可健肾,带脉:打造小蛮腰的瘦腰穴。位于腰侧两旁。以肚脐为中心划一条横线,以腋下为起点划一条竖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带脉。敲带脉:手握空拳,在带脉上敲击300-500下。轻松减去游泳圈。敲带脉的同时可顺便敲一下附近的章门穴和京门穴,治疗肠鸣腹痛

27、、神疲乏力,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原标题年轻小伙臀鼓脓包3年不愈除了吃饭上厕所每天醉心玩电脑年轻小伙臀鼓脓包3年不愈医生诊断为罕见的“藏毛窦”本报讯(记者武叶通讯员韩悦)高中毕业后待业在家,每日与电脑为伴,年轻小伙屁股上反复长脓包,近日在武汉市五医院痔瘘科确诊为罕见的“藏毛窦”。3年前,19岁的小邓高中毕业,几乎全天坐在家里玩电脑,除了吃饭和上厕所,每天难得挪动一下。一天,他起床后发觉屁股疼,一摸竟是一个硬硬的包块。几天后包块破裂流脓,小邓急忙到医院就医,但始终得不到一个明确的诊断。尝试用过消炎药后,

28、包块很快消失,但不久就会死灰复燃,12日,小邓来到武汉市五医院痔瘘科。副主任医师祝斌检查发现,患者骶尾部正中有个直径约3厘米的包块。不同于一般囊肿的是,包块中心有类似于“火山口”的黑色窦口,下面纵向分布着三个小的窦口,均可见毛发从中探出。结合患者毛发浓密,且平均长度超过3厘米,祝斌作出判断,小邓患的是罕见的藏毛窦。祝斌介绍,藏毛窦是出现在骶尾部的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典型特征是包块上有孔洞,内藏毛发。患者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特别是久坐人群,由于皮脂腺分泌旺盛,循环不畅,引起炎症,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29、。”说明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并有坐势和立势之分。著名宋代大儒朱熹对八段锦有一段生动有趣的记述:“愚四十年前注参同契时,见吕四行八段锦,每窃笑之。逮今思之参同契之学,实属屠龙术,不如吕四行之宰猪术也。,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调整手少阳三焦经的气血平衡。可疏通全身水道,有减肥功效。吐故纳新,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疲劳,滑利关节(尤其是对上肢和腰背)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经起于无名指的关冲穴,终于眉梢的丝竹空穴,左右开

30、弓似射雕调节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经气。在向两侧展肩扩胸的时候,也可以刺激督脉和膀胱经的许多穴位。对手脚冰凉、便溏、糖尿病等有疗效,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调理任督二脉。消除疲劳,健脑安神,调整脏腑功能,防治颈肩酸痛。该式动作实际上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尤其是腰、头颈、眼球等的运动,五劳: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行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如何应对教师职业病:咽喉炎天突穴廉泉穴天容穴人迎穴,照海穴、太溪穴,合谷穴,太渊穴,列缺穴,颈椎病推荐后溪穴:治疗颈椎病的显效

31、穴。“督脉诸病找后溪”古人认为“头疼眼肿涟涟泪,背腰腿膝痛绵绵”的情形后溪穴是可以调治的。治麦粒肿显效穴。握紧拳头,在小鱼际的位置会发现一个鼓起的点,就是后溪穴;沿着小指外侧往腕部的方向推,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在小指根部到达突起的骨头前面的地方有一个小凹陷,就是前谷穴。前谷也可治疗臂痛、手指麻木、目痛流泪,产后无乳,小窍门:后溪穴(小肠经)治麦粒肿、目赤,压力大推荐神门穴:让心情愉快的开心穴。神门在手腕上,顺着小鱼际下来,在手腕第一横纹之上,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小坑,此即神门穴。心气郁结之时,按摩神门穴,会让郁结的心气畅通无阻,心灵就会安宁、快乐,用拇指指端反复点按神门穴30次,可以去

32、除烦躁、安神定志,内关:打开心结,养心养颜的美丽穴。握紧拳头,在手腕上会出现一条竖向的筋,以腕横纹为起点,沿着这根筋量2寸的地方就是内关穴。内关穴的真正妙用,在于能打开人体内在机关,有补益气血、安神养颜之功。治疗晕车的穴位。打嗝是因为气逆造成膈肌痉挛引发的。这就关系到内关穴的另外一个妙用了,我们知道内关穴有益气安神、治疗心脏病的功效,却往往忽略了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大椎:“诸阳之会”,且能调节阴阳平衡。“清除内热的退烧药”治疗中暑、疟疾、咳嗽、哮喘、荨麻疹、癫痫病、精神病。穴位一点通:低下头,用手指顺着颈部往下摸,会摸到一块凸起的骨头,即大椎骨,在这块骨头下面有一个小凹陷,即大

33、椎穴,防治静脉曲张拍八虚所谓八虚,指肘窝、腋窝、两髀、腘窝。黄帝内经灵枢邪客:“人有八虚,以候五脏之气之虚实,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拍两肘拍散心肺邪气肘窝处有尺泽穴(肺经)和曲泽穴(心包经)。尺泽穴清宣肺气、泻火降逆,对感冒、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咳嗽、便秘、腹胀都有调理作用。曲泽穴有镇惊、泻热、宁心作用,对心慌气短、中暑、身热心烦、急性胃肠炎都可治疗。各拍八十一下。素问中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34、。,尺泽(肺经):主治疾病为:喉咙疼痛、感冒、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曲泽(心包经):主治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热病,烦躁等,拍两腋治疗肝病、心脏病、调节情绪生气或心慌气短时,可拍打两腋,腋窝下有极泉穴(心经),极泉穴有宽胸理气的作用,极泉:心痛、胸闷、悲愁不乐、肩周炎、腋下瘰疬(颈淋巴结核)、腋臭、咽干、烦渴、干呕、目黄、臂肩不举、肘臂挛痛、冠心病、心绞痛等,拍两髀治疗一切妇科病脾胃湿热会造成气血瘀滞,因而妇科病往往与脾胃有关。拍打两髀,能加速气血运

35、行,祛除病邪,气冲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主治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冲门穴: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是足太阴脾经与足厥阴肾经的交会穴,腹痛,疝气,崩漏,带下,拍两腘强肾气,治疗一切腰腿痛腘窝中有委中穴,“腰背委中求”,腰背腿部疾病委中穴可以调理,委中:主治: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委阳:主治:腹满,小便不利,腰脊强痛,腿足挛痛,二)饮食养生黄帝内经素问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

37、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中医认为食物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和辛、甘、酸、苦、咸。前者依据食物被人吃后引起的反应而定;后者主要是根据食物本来滋味而划分的。讲究食物的气味(性味)和功能,又是中医饮食疗法的基础。熟练地驾驭饮食疗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食某些食物,既

38、能祛病,又能健身、长寿。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干金方中所说:“凡欲治疗,施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绉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也。”淡,至味也,红色食物守护“心”红色食物包括胡萝卜、红辣椒、番茄、西瓜、山楂、红枣、草莓、红薯、红苹果等。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红色为火,为阳,故红色食物进入人体后可入心、入血,大多具有益气补血和促进血液、淋巴液生成的作用。黄色食物守护“脾”五行中黄色为土,因此,黄色食物摄入后,其营养物质主

39、要集中在中医所说的中土(脾胃)区域。以黄色为基础的食物如南瓜、玉米、花生、大豆、土豆、杏等,可提供优质蛋白、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常食对脾胃大有裨益。此外,在黄色食物中,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含量均比较丰富。维生素A能保护肠道、呼吸道黏膜,可以减少胃炎、胃溃疡等疾患发生;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元素吸收的作用,进而起到壮骨强筋之功,绿色食物守护“肝”近年来,绿色食物始终扮演着生命健康“清道夫”和“守护神”的角色,因而备受人们青睐。中医认为,绿色(含青色和蓝色)入肝,多食绿色食品具有舒肝强肝的功能,是良好的人体“排毒剂”。另外,五行中青绿克黄(木克土,肝制脾),所以绿色食物还能起到调节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白色食物守护“肺”白色在五行中属金,入肺,偏重于益气行

THE END
1.景岳全书.卷48至64景岳全书.卷48至642024-12-11 千機閣 + 关注献花(0) 来自:千機閣 > 《景岳全书明.张介宾著》 322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戏说“夫妻” 有了它、你不用怕找不到古玩市场、全国最全古玩市场地址 降压,稳压,饮食是关键 【红楼知识】《红楼梦》中的艺术手法简析 各国简介(中欧篇)——斯洛伐克 钱根本不是挣来https://www.360doc.cn/article/52247093_1141675584.html
2.《景岳全书》,中医书籍在线阅读,中医名著大全主页 中医书籍 方剂 中草药 穴位 疾病 医案 药膳 搜索 赞助 明·张介宾 贾序 范序 查序 鲁序 全书纪略 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 明理(一) 阴阳篇(二) 六变辩(三) 表证篇(四) 里证篇(五) 虚实篇(六) 寒热篇(七) 寒热真假篇(八) 十问篇(九) 论治篇(十) 气味篇(十一) 卷之二入集http://ecao.mp.g3user.com/shu/n/14487
3.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明张介宾公元1640年TXT版 目录开关http://zhongyi.shufaji.com/zygj/637/default.htm
4.《景岳全书》在线阅读PDF下载张介宾(景岳)著《景岳全书》(公元1624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https://www.fane8.com/book/550/
5.景岳全书(上)最新章节景岳全书(上)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景岳全书》是记录了张景岳毕生治病经验和中医学术成果的综合性著作。共64卷,100多万字。全书包括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外科钤、本草正和古方八阵、新方八阵等部分,将中医基本理论、诊断辨证、内外妇儿各科临床、治法方剂、本草药性等内容囊括无遗,全面而精详。书中更首创“补、和https://read.qq.com/detail/1027614211
6.景岳全书版本小说景岳全书版本全文在线阅读《景岳全书版本》《景岳全书》全书64卷,本次分为上下册出版。《妇人规》2卷,论述经带胎产诸疾证治。《小儿则》2卷,论述小儿常见病的证治。《痘疹诠》4卷,专论小儿麻疹、痘疮、斑疹的诊治、转归、护理等。《外科钤》2卷,论述外科疾病的脉候、症状、治则、治法、方药等内容。https://www.x23us.cc/k/14220753/
7.泡温泉对艾灸效果有多大《景岳全书》话题辑要景岳全书伤寒典上的总结及归纳 47 2023-03 9 体质状态的好与坏影响病证身体恢复的原理是什么 29 2023-03 10 气虚为什么能导致脑梗塞 31 2023-04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24.9万 艾灸哥说艾灸 by:艾灸养生亚健康 673 艾灸 by:西瓜伢 4.6万 中医艾灸养生大全|艾灸宝典|艾灸健康解读 https://www.ximalaya.com/sound/593771209
8.中医内科学[宝典]中医内科学[宝典] 文档格式: .doc 文档大小: 79.5K 文档页数: 8页 顶/踩数: 0/0 收藏人数: 0 评论次数: 0 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管理/人力资源--企业文档 文档标签: 中医内科学宝典 系统标签: 中医科学单身恕彬打断集锦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txt单身很痛苦,单身久了更痛苦,前几天https://www.docin.com/p-1589887263.html
9.实用软件分享中医自学宝典(安卓)中医自学宝典app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医药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名医和经典著作涌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和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现代时期:现代中医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医学的先进成果,逐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https://blog.csdn.net/AnChenliang_1002/article/details/139443773
10.[宝典]中医书籍资料.doc徐灵胎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八)论药集 恽树珏景岳全书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内经讲义 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群经见智录 恽树珏类经附翼--张景岳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十七)临证笔记 恽树珏黄帝内经太素理论骈文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十七)论医集 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三)风劳鼓病论 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六)保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204/151808462.shtm
11.中医养生宝典《景岳全书》 【解读】这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中兴”养生理论,指的是中年是身体由盛转衰的时候,人应当抓住中年时期元气尚未大虚之机,认真地加以调理,使元气得以复常,而人身之根本得固。 35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在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https://www.meipian.cn/52q03tkg
12.中医治疗癃闭的中药材大全泽泻(图) 知母(图) 猪苓(图) 资助【中医宝典】 >>> 本草纲目主治:癃闭 假苏 通脱木 灯心草 蜚虻 滑石 假苏 石韦 溲数遗尿 通草 通脱木 诸肿 资助【中医宝典】 >>> 中药主治:癃闭 琥珀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癃闭 癃闭【疾病大全】 癃闭【内科术语解释】 癃闭【中医名词术语】杂病 癃闭《景岳全书》 癃闭《http://img.zhongyaocai360.com/zhuzhi/longbi.html
13.中医宝典指肾脏的阴精。肾阴有滋养脏腑的作用,为人体阴液的根本。《景岳全书》称:“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两者给合,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舌苔】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18/01/7858166_464024976.shtml
14.岐黄之术中医书籍大全(中医古籍网)中医综合 《扁鹊心书》免费下载 《病理生理学》免费下载 《病理学》免费下载 《丹溪心法》免费下载 《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免费下载 《古今名医汇粹》免费下载 《古今医鉴》免费下载 《顾松园医镜》免费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免费下载 《急救广生集》免费下载 《景岳全书》免费下载 《中医名词词典http://www.qihuangzhishu.com/
15.中医书籍《景岳全书》滑氏脉义追寻梦想>中医宝典追寻梦想--中医宝典,中医书籍,《景岳全书》, 滑氏脉义, 持脉(十)凡诊脉,先须识时脉、胃脉与脏腑平脉,然后及于病脉。时脉谓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胃脉谓中按得之,脉见和缓。凡人脏腑胃脉既平,又应时脉,乃无病者也,反此为http://chenwww.luckynet.uzai.ca/zhongyi/lilunshuji/jingyuequanshu/124-12-3.html
16.中医妇科题库名词解释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开创中医妇科学外阴冲洗,阴道纳药外治法之先河的是以情志抑制,胸胁或少腹胀痛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是对全身各脏腑起着温煦生化作用的主要是舌苔薄黄者是阳和汤的功用是《金匮要略》#《景岳全书》《医宗金鉴》《济阴纲 中医妇科学高级职称(副高)2024在线题库模拟练习(E1) http://m.51kaos.com/zhongyifukexuefugao/izyfktkmc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