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积极探索。深刻把握这一重要论断的内涵要求,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支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追求,至今仍启迪着我们要把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起来,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人均资源能源禀赋严重不足,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油气、铁、铜等大宗矿产人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我国加快发展将面临更多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因此,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坚决摒弃西方发达国家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严重污染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使命宗旨的价值旨归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本文系2023年广西马基地共建项目“六个维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求”研究成果五】
(作者系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