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企业家精神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以“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为主题的202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全球企业家云集津门,共商全球经济复苏之道。企业家精神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在新征程上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不变”与“变”

202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主题聚焦于“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这不仅凝聚了世界各国各界人士的共识,也凝聚了全球人民的心声与期望。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经济全球化趋势遇阻,世界主要国家都致力于科技和创新领域发展与竞争,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所生存的土壤和环境与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时的环境截然不同,企业家精神也必然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迁。企业家精神一词自从两个世纪前提出以来就与创新天然联系在一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一点亘古不变。

一、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三个不变

(一)创业创新创造精神

企业家精神的内核就是持续保持创新。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企业家精神就是不断寻求创新的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李强总理在刚落幕的202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将企业家精神凝练为“创业创新创造上的敏锐眼光、不懈追求和非凡的行动力”。当前,我国进入创新引领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这需要新时代的中国企业家们秉持持续创新精神,敢于屹立于新时代发展大潮之巅,不断探索新市场、新产品、新组织、新模式,敢于应用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敢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在新时代,企业家身上的创新精神、开拓精神,以及对于行业发展、技术变革、市场机会的灵敏嗅觉,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二)开创未来精神

开创未来、创造未来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特质之一,无论身处任何时代,这一特质都不会改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临重大不确定性,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关键转折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企业家们展望未来面临三重挑战:一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进行跨领域融合与渗透;二是国际环境的风高浪急给出口导向型企业带来艰巨压力和挑战;三是国内面临构建统一大市场的发展改革任务和科技转向自立自强的转型任务。在新时代的三重挑战下,中国企业家们唯有继续发扬披荆斩棘的开拓精神,在多重挑战中发现机遇、迎接挑战,把挑战转化为发展机会,捕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机遇,开创全新的未来。

(三)敢于冒险精神

无论是19世纪还是21世纪,敢于冒险是任何时代的企业家都具有的特质之一。这里的冒险并非莽夫的冒险,而是指企业家身上所特有的敢为天下先、敢于承担风险的勇者精神。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未来发展当中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面对前所未有、内外交织的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挑战,企业家们勇于创新的决策也意味着企业家们要承担每一个决策背后的风险。在新时代,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社会要应对很多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这意味着新时代的中国企业家们要继续秉持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既要谨慎求证,更要敢想敢为,充分发挥我国统一大市场的独特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把握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契机,主动谋势,把握战略机遇,敢于掌控全球价值链、提升国际话语权,争做链主企业,无数个这样的企业家将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二、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嬗变

(一)社会责任

(二)全局精神

全局精神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构成。在新时代,一方面,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中国企业家们面临全球市场收缩风险,以及“脱钩”带来的关键核心技术不可控风险,这些外部环境变化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家们必须具备胸怀世界的眼光,把握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的发展趋势,以全局精神来审视自身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跃升方向。另一方面,把握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契机,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找准自身在我国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和目标,增强企业风险抵御能力,着力争夺高端科技的制高点,提高产业链韧性,将企业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任务相协调,在成就企业发展蓝图的同时为国家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支撑。

(三)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新特质

新时代,全球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期,新时代的企业家们必须具备数字化思维,通过积极探索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以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一方面,数字化思维能促使企业家根据发展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内部进行数字化改革,满足企业数字化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数字化思维能促使企业家对企业数字化发展所需要的制度、管理、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革,通过充分调度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合理配置资源,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

综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企业家精神总有一些亘古不变的特质,同时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有一些特质也相应发生变化。无论变与不变,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不仅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驱力。

【庞瑞芝作者为南开大学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国经济条件下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重大问题研究(21&ZD099)”阶段性成果】

混改重塑企业生态释放企业家精神

202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为“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在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家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防范外部冲击、提升企业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初衷在于借助非国有资本的效率优势,提升国资国企发展动能。其核心在于通过产权变革带动体制机制转型,在企业内塑造干事创业、创新竞进的生态环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外部“增量”的注入,同样依赖于内部“存量”的激活,使混改企业成为培养、发挥企业家精神的平台。对此,天津在国企混改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是基于产权关系引入“增量”企业家精神。混改前,国有工业企业规模庞大、门类多样、产业工人丰富。但受限于僵化的管理体制,企业家精神缺乏土壤,国企难以发挥规模优势和协同作用。为此,在部分混改企业中,国有股东主动让出控股地位,以产权关系打消战略投资者顾虑,为战略投资者充分发挥效率和创新优势,施展企业家才能提供了根本保障。实践证明,混改后取得控股地位的战略投资者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机制、精简管理层级、处理管理漏洞,通过不断提升管理和经营效率使混改企业的经营绩效显著提升。许多混改前陷入困境的企业,在人员和资产不发生重大变动的基础上扭亏为盈,并展现出新的发展活力。引入的“增量”企业家精神为天津混改的成功推进打开了突破口。

二是通过机制改革激活“存量”企业家精神。混改前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众多,人才储备丰富。但在旧的管理体制下,各类人才缺乏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动机,人才发展空间受限。而混改后畅通了人才流动通道,职工焕发了工作热情。同时部分混改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使企业绩效与员工利益紧密挂钩,释放了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激发了创新动力。混改后企业不仅提升了经营效率,同时在管理创新、市场开拓、技术攻坚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实践表明,国企职工并不缺乏企业家精神,混改后被激活的“存量”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发展获得了持续驱动力。

三是建立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国有资本治理体系。混改后的国资监管需要在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之间寻求平衡。其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作用,建立基于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国资治理体系。就天津的经验来看,国资平台一方面审慎选择战略投资者,寻求主业相同、实力雄厚的行业龙头企业入股,确保混改后的资源整合;另一方面让出控股地位,仅保留三分之一以上股权,确保对涉及公司长远发展和职工重大利益的事项拥有否决权,维护国有资本权益。混改后,国有平台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履行股东权利,不干涉混改企业日常经营决策,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活力的释放。

改产权是国企混改的根本,但不是终点,关键在基于产权关系重塑企业生态,为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培育搭建环境。天津的经验表明,在合适的机制和环境下,混改企业的“增量”和“存量”企业家精神能够形成协调联动,共同驱动企业发展。国企改革应进一步围绕发挥企业家精神持续推进,建立完善试错容错机制,营造尊重企业家才能、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创业的国资治理环境,从而弥补国企效率短板,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引领作用。

(李浩波作者为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增强信心与弘扬精神并重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202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召开,此次论坛将企业家精神视为世界经济的驱动力,彰显了人们提振世界经济的强烈期盼。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企业家精神,对于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增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完善,强力促进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十年来,民营经济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60%、对技术创新的贡献超过70%、对城镇就业贡献超过80%、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0%。提振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信心,需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一是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是经济制度“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等方面下功夫,全力帮助民营企业稳定预期、坚定信心,更好培育和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民间资本投资的制度供给,破除民营企业身份不公平的体制机制障碍,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引导民营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

(李勇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培植滋养企业家精神的沃土

企业家精神的内核是什么,为什么企业家精神是稀缺的?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和奈特把企业家精神和风险、不确定性联系起来,认为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后来熊彼特又提出,企业家要经常拥有一种梦想和意志,要有对胜利的热情,能够体会创造的喜悦,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是创新。熊彼特将其称为“创造性破坏”,而非今天泛化意义上的创新。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企业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继承并发扬了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是创新的观点,把企业家的领导能力与管理等同起来,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企业就是企业家工作的组织”。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和冒险,但这不代表企业家是鲁莽的,合作、敬业、学习、执著、诚信等一系列优秀的品质都可能成为企业家精神的内容,不过相比创新和冒险这一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内核,合作等一系列品质可能帮助企业家走向成功,却不能只因合作等品质而成就企业家。恰恰是创新和冒险作为企业家精神的内核往往更多地体现为与生俱来的天性,因人而异,差异巨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精神似乎是不能够被培养出来的,也因此,企业家精神才是弥足珍贵的稀缺生产要素。社会呵护企业家精神的根本表现是培植一片沃土,能够滋养稀缺的企业家的创新和冒险精神,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这被称为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里的营商环境塑造的是对所有企业经营者而言的公平公正透明法治的竞争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这对稳定我国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持续向好是强大的支撑。但如果将企业家精神限定在其本质内核,即创新和冒险上,培植滋养企业家精神的土壤就意味着要呵护像金子一般宝贵的创新和冒险精神,鼓励企业家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以及营造容忍创新失败的社会氛围等。

企业家对投资成功的渴望是其创新的不竭动力。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力和恢复力从根本上体现为对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的强大吸引力,企业家是这些生产要素的整合者和配置者。创造有利于长期投资的经济社会环境,归根结底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经济发展道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要素配置和市场准入的所有制中性,打造亲清型政商关系。在我国当下特别是要给民营企业以及富有冒险、探索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以投资的“定心丸”,市场化的不确定性因素不会让企业家望而却步,但非市场化的政府过度干预、低效的运行机制,以及对长期稳定预期的削弱,却可能让企业家举棋不定,丧失创新热情和能力。因此,稳预期是滋养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方面。

创新和冒险精神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培植滋养企业家精神的沃土,更需要一种宽容的社会文化和氛围。如熊彼特所言的“创造性破坏”,其成功的概率非常之低,如果一个社会只以成败论英雄,会浇灭绝大多数所谓失败者东山再起的勇气。在法治诚信的社会,信息的公开透明固然重要且不可避免,但也不能让企业家曾经失败的经历如影随形,宽容的社会环境是为企业家精神撑起的一把保护伞。

好奇心是创新和冒险精神的根本动力。孩童时期拥有最旺盛的好奇心,这份好奇心的保留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家精神的多寡,而教育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教育需要不断满足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而不是教授学生如何找寻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这是一个社会从根本上对企业家精神的滋养和呵护。面对新时代新变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像金子一样宝贵的企业家精神需要一片滋养的沃土,创新和冒险精神需要被激励被弘扬,让稀缺的企业家精神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这对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白雪洁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国经济条件下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重大问题研究(21&ZD099)”阶段性成果】

弘扬企业家精神引领新时代创新创业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干事创业,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企业家队伍,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及“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作用”“企业家才能”等关键词,把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

近几十年来,我国企业的发展由落后至陪跑、并列甚至超越,各项重大创新项目、重大工程中我国企业不断突破,充分展现了企业的创新硕果,更彰显了企业家具备的创新创业精神。在当下国际形势中,持续创新成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经之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们成为新时代践行创新型经济,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

企业家精神是综合素养的集合

在实践中,企业家精神表现为综合素养,围绕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对企业家提出诸多要求:第一,具备冒险精神,这成为企业家是否落实创新创业的基础条件,但冒险的前提是看到了创新机遇,而非盲目去做,因此从穿越发展周期看,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反而是风险低的方式。第二,具备价值精神,企业家的根本任务是实现财产增值及经济效益优化,但这是结果而非目的,因此企业家的工作更需要具备价值意义,他们创造了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甚至改变了价值观。第三,尊重规律、顺势而为。企业家在日常工作中,制定决策是不可避免的,而任何决策的实质都是不确定性,过度追求确定性的人往往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以经济和社会理论为依据的,这种理论将不确定性视为常态和规律,因此,企业家精神的基础在于洞察规律、顺势而为,而非率性直觉。而且无论在哪个领域,企业家精神的差异都是微乎其微的,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这也是企业家精神规律性和科学性的体现。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需要更多担当

进入新时代,企业家们更要突破传统,以不同于凡人的智慧与实力,尤其是技术创新方面,以自主研发带动其他领域关键技术的革新,使“卡脖子”问题得到解决,牢牢掌控核心技术,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部署要求,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为“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旨在重新激活世界各地创新活力和企业家精神,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因此,开放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这其中,“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奋勇争先、不畏风险的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一带一路”本身有两个脉络很关键,一个是商脉,另外一个是文脉。企业家精神恰恰是能够找到文脉,通过文脉持久激活商脉。

天津港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为新时代企业家提供了好的客观位置条件。此外,作为拥有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目前天津以优化的营商环境助推实体经济加速发展,不断创新升级举措,让企业家精神得到充分释放的空间,展现担当作为。

(陈旭辉崔丽霞作者分别为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互联网信息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本文为天津社科项目TJGL18-047阶段性成果)

THE END
1.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和重要着力点对新质生产力而言,其亦如此。创新的核心地位在于它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而推动科技创新又需要新型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则通过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促进了新技术、新要素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UwODA1NA==&mid=2649234637&idx=5&sn=9d6e7ed866de0e455687b33f0f941d24&chksm=832755b5332c17241f64ea7229111546faf4c81e75b4c0f540a301c715bec31a4d838da1c3ea&scene=27
2.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田辉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阵地。医学作为一门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学科,学科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医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建设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承担着长期的https://www.dzrmyy.cn/deyigaozhiliangfazhan/13846.html
3.新闻观察:新质生产力必须由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创新打底5.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6.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7.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https://www.xmtv.cn/xmtv/2024-03-07/56f5c9eaf2ba58c8.html
4.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A.共享发展B.绿色发展C.创新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 ( ) A. 共享发展 B. 绿色发展 C. 创新发展 D. 协同发展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807384423378153138&fr=search
5.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速来学考试网(www.sulaixue.com)为您整理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 )”,更多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速来学考试网sulaixue.com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本文关键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 http://www.sulaixue.com/zyjsryjxjy/51229.html
6.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质量决定兴衰,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高质量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它关注育人质量本身,体现了体系目标应有的特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是我国“十https://www.workercn.cn/c/2023-06-06/7865720.shtml
7.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基本要求和实现路径,并对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高质量发展蕴含着丰富的内在逻辑内涵。从历史维度看,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在推动https://www.ptnet.cn/wap/content/2023-03/14/content_2044762.html
8.揭阳高新区:攀“高”逐“新”,挺起高质量发展新支点南方+一座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人。 2023年,揭阳高新区人气聚,人才壮,用心用情优服务做好营商环境“软环境”,铆足干劲建平台提升招商引资“硬实力”。 揭阳高新区新动作频出:激活“管委会+公司”发展模式,把改革作为推动高投集团设立的“关键一招”;出台《揭阳高新区与属地政府职责边界清单》,经济管理实现有效承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30/c855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