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后,在线教育会被按下暂停键吗?Q博士认为不会,在线教育在疫情爆发前存在已久,远程教学、网校、MOOC、在线学科辅导都是在线教育。
那么,在线教育会取代学校教育吗?不会,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认为在线教育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需要同伴、团队、组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提出“教学目标层级”(Bloom'sTaxonomy)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类:
这三大目标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学目标。目前来看,在线教育更擅长“认知类”“技能类”的教学,“情感类”的目标难以实现,而“情绪、状态、素养的生成,恰恰是孩子成长最富魅力的东西”(叶翠微)。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组,在全国开展的调查显示,关于“在线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认为前3位的分别是:师生互动不充分(39.78%)、难以判断学生理解程度(39.29%)、作业布置、验收和评价不理想(36.2%)。有老师感慨,在线教育隔着屏幕,就像看电视一样,不能期待和里面的角色发生互动。
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存在视力健康风险、不利于在集体生活中习得社会技能,这些都是线上教育难以忽视的短板。
因此,虽然在线教育将会继续存在,并且越来越重要,但它不会也不能取代学校教育。线下教育与在线教育将同时存在,并且催生出更灵活的教育方式——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通过双方的优势融合互补。
2、从“普鲁士教育法”到“翻转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或将改变一直以来沿用的“普鲁士教育法”。
1717年,普鲁士王国开始实施义务国民教育,普鲁士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他们成立学校,按照年龄设计教学内容,然后推行标准化教育。这种教育制度为德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促成了德国经济的腾飞。
1892年,哈佛大学研究确定了K12教育的标准化内容,6-18岁的公民应该完成8年初等教育和4年中等教育,将英语、数学、阅读列入常年学习内容,物理、化学在中等教育阶段加入。
随后,苏联把它改造成了更严格的“应试教育”,中国从苏联那里借鉴了这种教育制度。但是,传统的“普鲁士教育法”或者“工业化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虽然,工业化教育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代价,让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得以普及义务教育。但是,“工业化教育”也存在明显的弊端:评价的标准单一、评价体系滞后;以学科为中心,而不是人;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发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翻转式教学”或者“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应运而生。
“翻转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混合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探究和应用能力,在线上解决基础问题——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课堂上获得针对性辅导,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扩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更多可能。
不仅仅在疫情期间,在疫情结束之后,是不是仍然有它发展的空间,特别是结合一些综合性的、适合孩子自主探究的一些话题,可不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给孩子设计新型的教育供给,把在校的最宝贵的课堂、最宝贵的师生面对面的讨论用在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真正的更深邃的引导上。”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
3、个性化教育将更容易实现
在“翻转课堂”中,如果每位学生在线学习的内容一致,就失去了差异化的培养。这也引出了下一个问题——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根据学生的长处、需求和兴趣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
就个体而言,理解力、记忆力、注意力(专注力)存在客观差异,如果我们按照同一个标准和进度来考量学习效果,就一定有学生不能适应或者表现出阶段性的落后。这个时候,学生很容易产生对学习/考试的恐惧和挫败感,破坏兴趣的形成过程,失去钻研和思考的乐趣。
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为教师提供机会专注于学生较弱的学科领域。因此,个性化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教育改革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在线教育拥有“个性化教育”的优势。
每个学生可以在线上进行无限制的测验,在学习过程中立即获得反馈。教师可以跟踪进度,发现学习差距,并使用数据来帮助单个学生以及设计课堂讨论的节奏。借助信息和洞察力提供更个性化的指导,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基于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消化速度,在“翻转式教学”中,在技术的帮助下,不同的学生也可以匹配不同难度的内容,尽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学习节奏。
课堂的“个性化教育”同样重要。
课堂的学生个性化数字画像,既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依据,也便于家长快速、准确获取孩子的在校表现,有利于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共同教育。
我们科技「个性化家校共育」解决方案,利用AI技术分析课堂教学视频,用全面、精细化的数据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学生个性化数字画像。
基于大数据对学生课堂表现给出科学的建议,让教师和家长有针对性地督促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察觉每名学生的近视隐患,协助家长和老师采取合理预防措施,降低近视风险。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方案详情。
Q博士有话说
除了上面几点,在线教育还将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考虑到在线学习的专注力问题,Q博士建议,在线教学的视频不超过30分钟,内容不能仅是知识的输入,要善于应用提问和评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避免注意力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