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官网

一、教联网是如何提出来的,有什么内涵?

教联网的概念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中提出来的。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有五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万物感知;二是在万物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三是在互联互通中便捷及时的交互交流;四是在交互交流基础上的高度协同共享;五是基于前面特征基础上高度的智能智慧化。

教联网就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以应对未来挑战和培养未来人才为使命,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智能互联的基础上对教学和学习过程进行定位、跟踪、控制和智能管理,构建开放、互联、协同、共享的学习生态圈,实现智能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的教育生态网络。

“教联网”和“教联网时代”的提出,试图用万物互联的技术及思维来重构未来的教育,对万物互联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进行初步探索和研究,其目的就是呼吁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当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的研究,更要加强对未来教育形态的研究。“教联网”的提出是为了呼吁教育与时代同行,教育也要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视野中来思考与规划,对“教联网时代”的教育进行建设性的预判,使我们的教育要更加的具有前瞻性、重塑性,使教育在重构未来的社会形态中发挥更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并为未来社会承担起教育的历史使命。

关于这个定义的提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教联网具有教育自身的特性

教联网是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但又和物联网有很多区别,教联网里的物具有教育特性,更多地用于辅助教学。在教联网中还需要考虑教育者以及学习者,他们既是教联网的参与者,也是教联网的服务对象。教联网需要借助现代教育理论来推动教联网的应用。教联网融合了物联网和现代教育理论,既具有物联网的特征,又具有教育的规律。教联网在具有物联网技术性特点的同时,还要体现教育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物联网技术使教育所承载的内容得以实现,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目的。

(二)教联网具有特定的背景和使命

(三)教联网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成长与体验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这是根本。无论是传统的教育、现代的教育,还是互联网教育,都必然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着以育人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目标。教联网的构建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体现对个体的尊重。同时,在未来的社会中,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学习者仅仅具备储备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很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学习者更需要创新的能力,通过学习形成互联的能力。因此,教联网必然要以提高学习者促进有意义的互联的能力为重点,加强对复杂世界的模式识别能力,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成长与体验。

(四)教联网旨在利用万物互联时代的新技术实现教学智能化、学习个性化

教联网的基础就是物联网等技术发展应用的结果,离开这些技术,教联网的功能和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也可能就无法得到实现。正是通过大数据、传感、物联、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使教育资源得到无限的丰富和拓展,也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对话、交流、互动和体验;获取教学或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采用大数据和智能分析系统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升对教学过程或者学习过程的智慧决策和智能控制能力,并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推动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五)教联网是开放、互联、协同、共享的学习生态圈和教育生态网络

二、这场教育变革的核心是什么?

1.核心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

2.变革的核心动力:新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构成变革的外部动力;新技术在教育系统内部扩散带来教育疆域、组织、经济、教学等变革构成的内动力。

3.核心思想:教育是全球的共同利益,是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释放本来就有的能力和天分。

这几个核心分别对应了《教联网》这本书的第二、三、四、五、六等章节。

三、教联网时代的教育与互联网教育、传统教育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时代背景的不同

传统教育是农业和工业时代的教育;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育,是建立在以信息互联为基础上的教育形态,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教联网是智能时代的教育,是建立在万物互联为基础上的教育形态,又主要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所引起的教育体系的变革,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必然与时俱进,教联网时代的教育是互联网教育、传统教育的升级版。

(二)教育的价值和使命将发生重大变革

(三)教育系统发生变革。新技术在教育系统内部扩散带来教育疆域、教育组织、教育经济以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

(四)学习与教学的内涵发生改变

四、教联网时代学习的主要内涵?

(一)生成生命中有意义的互联

(二)加强对复杂世界的模式识别能力

在瞬息万变的复杂世界中,需要学习者自己去探索,需要学习者在大量的交互之后辨识这个世界,对未知的变化有一定的识别和预判能力。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辨认现实世界中规则和模式的能力,或者叫模式识别能力。模式识别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和社会解读经验的方法。教联网时代的学习,必然要适应时代的转换,适应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连接、扁平化、交互性等时代的需求。特别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探索未知世界的经验模式成为时代的显著特征,也成为学习者最重要、最需要培育的能力。

(三)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

在万物互联时代,信息流与意识流的即时融合和交互,实现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可能,生命的体验更加丰富,更多元。万物互联时代的学生可以为释放自身的潜能和天分而学习,是为了自身的兴趣和需求、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学习的,在学习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生命的感知,从而构建自己的智慧网络。学生们尝试学习的项目和主题,更与真实的变动的热气腾腾的社会直接有关,学习是在互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学习是在互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因此,教育要体现对个体的尊重与关怀,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与体验,教联网的构建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中心,体现对个体的尊重,这样,学习者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构建。

五、在教联网时代,学习者该怎么来学习,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一)在教联网时代,学习方法比学习内容更重要

如何通过在具体的问题和实际的生活情境来促进生命中有意义的互联,探索认知世界的模式,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如何通过在具体问题和实际生活情境中的互动来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感悟,示范学习者本来就有的能力与天分,促进学习者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教联网时代的重大课题。

(二)重新建立对世界的认知范式

在教联网时代,知识和技能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机器人的替代性越来越高,每个人所学的知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探索认知世界的经验模式,增强对复杂世界的认知能力,建立认知世界的方式方法,就成为教联网时代学习者最关键的问题,只有掌握了认知世界的能力,才能在社会中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三)学会人机合作

(四)从生活和实践中学习

六、教联网时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或者什么样的学习者才不被机器人所淘汰?

(一)培养放眼世界的系统思考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个人生存环境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依存却愈来愈重要。放眼世界的系统思考能力还有利于让人才将自我内心与身边其他人相联。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能力、国际理解、跨文化技能、都是人工智能时代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未来世界的人才能够学会观察自我内心的世界,同理他人,关心身处的系统,以人类共同体的系统观思考所生存的环境,有信心面对现今时代各式各样的社会与环境难题,这也是今后人才培养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

(二)创新能力

(三)复杂多变世界的认知能力以及通用的技能

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高速流动,面对即时的信息,人们的决策也随时调整,未来的社会和生活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信。人才必须学会如何去预测未来变化的方向和速度,去识别未知的模式。未来的世界呈现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征,人才在积累经验和基础上必须学会预测未来的概况和远景的本领。此外,还需要掌握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通用技能,例如,对复杂信息的获取、综合分析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人工智能的工具来协助工作的能力,在遇到复杂问题时的决策能力,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四)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七、教联网时代,机器人教育对未来教育的冲击和机遇有哪些?

八、教联网时代,机器人与教师的关系?未来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一)机器人不能取代教师,教师在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无法替代

机器人教师将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但却不能够完全替代教师的功能和作用,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教育包括两个方面:“教”和“育”。在“教”的层面,机器人可能会完全取代教师的位置,但是在“育”的层面却显得不足,对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的“传道”和某种程度上的“解惑”还无法完全依赖人工智能解决。教师面对面的教育不仅传递知识,给孩子以美德、艺术等层面的熏陶感染,要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引导教育学生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将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统筹起来,在实现社会价值中来体现个体价值,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

(二)教师在教育中面临角色的转型,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引路人和服务者

(三)教师需要做一名拥抱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者

教联网时代,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与机器人执教开始倒逼老师们与时俱进。交互的多元化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绝对权威,解构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受到挑战,如果仍然只会用粉笔和黑板教学,或者仅仅会一种方法的老师,可能是要被淘汰的。教师的专业能力发生了变化,第一,由“专注教学”到“专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二,由“单一的能力”向“多元化能力”转变;第三,由“个体性作用的发挥”向“群体性作用发挥”;第四,由“直接作用发挥”向“间接作用发挥”转变;第五,由“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在教联网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发生了上述的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做一名拥抱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者。

|作者简介

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研究教育、科技政策,出版著作《周洪宇论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变革》、《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教育公平论》、《陶行知大传》等20余部,先后承担了教育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多项重点课题,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20余次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二等奖及学术原创奖。

易凌云,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先后在《中国电化教育》、《教育实验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科学出版社教育与心理分社简介

科学出版社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30年代创建的有较大影响的龙门联合书局于1954年8月合并成立。1993年8月恢复使用“龙门书局”副牌。2017年1月18日,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中国科传,股票代码:601858),成为中央出版集团上市第一股。

THE END
1.网络教育能取代传统教育吗网络教育发展的迅猛及其拥有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但网络教育还是不能完全取代当今的传统教育。 网络教育所用的课件,是有个性化的老师设计的,但是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而言,它还是一个“个性老师”的课件,是一个共性的课件。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只能大路施教。 教学这件事还有一个人性化的问题,老师与学生https://edu.iask.sina.com.cn/jy/369FNRyKVGF.html
2.行业之声王竹立谈远程教育的困局与突围—中国教育在线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学者、创新教育专家、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 文|韩明晓 一、远程教育概念和现状 1.传统学校教育将被网络学习所取代 远程教育是指学校和教育机构,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对校园外的学习者进行的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活动。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https://cdce.eol.cn/yuanxiaozhuanfang/351001.html
3.关于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六个问题主要从6个term谈(如下图)。Education和Training区别所在。什么是Learning?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定义。 从学习动机到知识习得。在线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在线教育的课程设计问题。 【Education和Training区别】 Education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让学生拥有一些最基本的谋生personal skills;另外一方面就是教授没有用的东西,https://blog.csdn.net/ddzmq5378/article/details/101492754
4.网络教育会取代传统教育吗网络教育目前无法取代传统教育,传统教育在我国根深蒂固,即使互联网发达,网络教育发展迅猛,也无法撼动其地位。网络教育便捷性是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考生无需离家便可获取知识,真正实现秀才不出门知天下事。选择网络教育的考生,多看重其便利性,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完成学业,极大提升了工作与生活效率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73308498668695452.html
5.大学悄然兴起——慕课Zoom等2D在线教育或被3D虚拟现实教育取代东莞微三云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提供的 元宇宙大学悄然兴起——慕课、Zoom等2D在线教育或被3D虚拟现实教育取代,VRAR星球两年多的疫情加速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元宇宙大学正成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热点和新高地,今年一批美国大学生开始了基于3D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元宇宙http://dongguan.11467.com/info/16546450.htm
6.让青少年多一些“书卷气”3月6日,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荣誉所长温儒敏,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访谈录”演播室,接受《人民教育》记者的采访,就如何引导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http://www.jyb.cn/rmtzgjyb/202303/t20230308_2111010407.html
7.论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兼论从传统大学到2020年初,面对新冠疫情的意外爆发和严重冲击,传统课堂教学一时被完全阻断,在线教育作为战“疫”期间的应急教育服务体系被直接推向前台,其磕绊现场虽暴露出诸多不适和问题,但是这也预示着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将走到一个历史性的拐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将重塑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格局。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https://www.enaea.edu.cn/case/gdjy/2020/86877.html
8.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 某大学去年岁未学生辩论赛总决赛着实为此唇枪舌剑了一番。说实话,这个辩题本身就有问题。“传统”与“网络”,并不是同一个逻辑层面上的概念,辩论起来免不了要出现“鸭同鸡讲”的尴尬场面。其实,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能否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倒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辩题。 https://www.unjs.com/xuexi/jiaoyuwenzhai/20100820200645_402690.html
9.一公职教师谈在线授课:收入是工资五倍,好教师不会甘于低薪澎湃新闻:随着在线教育普及,你认为在线教育是否会部分取代,甚至完全取代线下教育? 李安德:我认为随着发展会部分取代。但是距离完全取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也不能说是没有可能。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更多的线上教学公司参与,而且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进来的。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5289
10.智能时代课堂如何变化,老师会被取代吗?数字变革给基础教育带来“网络教育不能代替‘真人教育’,教育并不只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学习成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协作。”天津市第十九中学校长卢冬梅说,在传统课堂上,技术手段往往辅助于“教”,但在线上教学,更多着眼于学生的“学”,课堂上网络性交互越来越多,采集学生实时反馈的数据也比较丰富。在她看来,大多数教师是数字时代的“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11686
11.在线教育受追捧,未来是否会取代传统教育?毋庸置疑,在线教育具备诸多传统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这是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2788.1亿元,同比增长26%。 随着在线教育市场的持续扩张,不少观点认为在线教育取代传统教育指日可待,事实真是如此https://m.grazy.cn/article/475.htm
12.在线教育HRTechChina.com根据其官方数据,五年以来,小站累积了付费学员近10万,注册用户超过200万。 今年以来,在线教育正在成为又一个“风口”。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11个月,在线教育行业的融资额已经达到17.6亿美元,同比增长61.4%,且创业者的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周雪昳) 在线教育https://www.hrtechchina.com/tag/eduonline/p/7.html
13.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换句话说:作品的潜在市场已经被在线教育所占领,尤其在美国这种现象是不能容忍的。从传统教育到在线教育,合理使用制度是应该被去除,还是修改?如果修改的话,是扩大原有合理使用的范围还是缩小?下面就围绕这几个问题做一些论述。 首先明确在线教育环境下的合理使用是存在的,不应该被废除,只是要非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4/12/id/142598.shtml
14.elearningE-learning指的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服务提供过程; E-learning提供给学习者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增强了随时随地学习的可行性,从而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E-learning改变教学者的作用和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教育的本质; E-learning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也不会取代学校https://baike.sogou.com/v7980999.htm
15.为什么互联网教育无法取代传统学校制度说到互联网教育,有人必提出在不久的未来将取代传统学校教育的观点,那么互联网教育相较传统学校教育到底有什么优势?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大大节约经济成本 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需要去到学校这个固定场所接受教育,这其间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国家每年在教育领域支出的费用都是巨大的,据教育部国家https://www.jianshu.com/p/8655244b5f21
16.浅谈慕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论文(精选9篇)"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后IT时代上的一种教育模式的改革,它主要运用网络载体和大数据环境使学校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系统地在线实现。其突破了传统教育的规模、地域,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过程和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势必推动教师教学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41010085505_281151.html
17.英语作文网络教育会不会取代传统教育.docx英语作文网络教育会不会取代传统教育.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1) 网 堂教学的 起, 使 的 堂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网 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 堂教学模式 ?你的看法,理由是 Will Network Classrooms Replace Traditional Classroom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https://m.book118.com/html/2020/1212/714211313500303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