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教学变革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裹挟着对传统价值体系、行为理念、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人际关系的冲击,正汹涌而至势不可挡。信息获取便捷性引发的信息潮涌,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态和学习行为,进而深刻影响高等教育格局,促使全球范围内不得不反思教育、重塑教学、再定义大学。许多欧美一流大学已经开始尝试以一些颠覆性的改革去回应需求。斯坦福大学发布2025计划,将大学的四年制改为终生制以支持学生的终身学习;纽约大学和杜克大学则开始探索通过深度跨学科教育,培养通专结合人才;以开创美国通识教育闻名的哈佛大学也在重新反思其通识课程的合理性并作出重要改革。顺应“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重大变革,为高校教学装上“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引擎,任重道远,意义重大。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互联网+”时代大学教学理念、环境、要素和结构已成为高校未来实施战略行动的重要方面,“互联网+教学”将有力地推动高校教师和学生在观念、思维、制度和行动方面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教学理念的转变。“互联网+教学”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等特征。传统观念认为,相对于人类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力,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太大,所以必须分科类、分领域、分行业地学习专门知识,只能在一个知识门类中向上攀爬。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轻易地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从而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阶段、完整、专业学习已经不再适合“互联网+”时代,取而代之的将是终身、碎片、跨界学习。学习模式已经逐渐从数字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转变为智慧学习。这对高校以课堂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塑教与学的关系,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二是教学关系的重塑。“互联网+”时代,信息数据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任何主体之间都可以互联互通和对话,直接获取自己所需信息数据,直抵最基础、最原始的数据和事实真相,这就打破了传统管理和运行模式。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大大削弱了教师的权威,也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心理和价值取向,极大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与学习行为。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对抗型教学关系将转变成以人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的合作型教学关系,从而推动构建新型师生教学学术共同体。

四是治理模式的转型。“互联网+”时代教学进入平台治理模式,“互联网+教学”的平台特征是“去中心化、开放互动一体化”,“互联网+教学”是一个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教学模式,要突破教师和学生二元对立和教师单向度的主导模式,构建一种教学相长、互联互通、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利用大数据提升教学管理、决策、服务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教学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如何开发这座数据“富矿”,应用规模巨大、结构庞杂的数据,为高校精准化教学管理提供一种可行性解决方案。高校要树立大数据思维,开发大数据平台,运用学习分析技术,进行实时化数据采集,精准掌握大学生学习生活特性;开展定量化数据分析,对大学生学习进行监测与预警;根据大学生志向、兴趣、经历与特长,提供个性化数据服务,实现教学管理决策服务“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

个性化数据服务。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实施基于大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分析的循环反馈教学改革,将大学生学习情境(谁,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学习什么,效果怎样)等所有学习行为信息数据化,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针对学生个体制定个性化学习成长方案、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根据学生志向、兴趣、经历与特长,定制个性化“数据产品”,设计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体系,并在海量的数字化资源中,为学生选择适合的素材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切实提高教学管理与服务水平。

THE END
1.人工智能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进入21世纪,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2022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的强大能力引发广泛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是指具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生成能力的模型及相关技术,目前正在迅速影响甚至重塑包括教育在内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849426210186466&wfr=spider&for=pc
2.辅导员说“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西安培华学院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十分明显,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互联网思维,在教师引导下可快速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化与传播化,树立大学生远大的创业目标,培育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基于此背景,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与优势,总结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https://www.peihua.cn/xsfwzx/info/1067/2805.htm
3.“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教师职业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将课堂教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才是这个老师被学生记住的关键,而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便可以将自己的个人特色极大限度的融入课堂。 如:教师,会自己录取课前视频;会在自己的课堂插入创意音视频作品;会设计炫酷的专业课件;会通过信息技术设计创意课堂投票活动等。 而这些都是“互联网+教育”带给教师的春天,它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154883
4."互联网+"时代,教育什么样(关注"互联网+教育"(上))近年来,互联网像点石成金的魔杖一般,不管“加”上什么,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加”商品变成了淘宝、京东,“加”货币变成了支付宝、余额宝,“加”手机变成了微信、视频通话,“加”出租车变成了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很多人把它跟电的发明相提并论,并将互联网时代称之为一次新的工业革命。那么,“互联网+教育https://www.fjrd.gov.cn/ct/48-93438
5.“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智慧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智慧教育指依托计算机和教育网,全面深入地利用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重点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实现创新成果的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体系(何锡涛等,2012:11),也就是说https://quan.qlteacher.com/u/5cb92a70481cca4faeb0b087/blog/6241b22ffe15ac167e1525d9
6.利用“互联网+”做好新时代思政教育理论用好“云平台”,开发更多的思政教育课新内容,充实思政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终端”,打破时空格局,把每一个思政教育受众连接在一起,打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尤其要聚焦“资源不均”的难点,开启思政教育“云时代”,全面推广“线上+线下”的思政教育模式,彻底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教育资源广覆盖。https://www.workercn.cn/c/2022-04-15/6876658.shtml
7.监测评估:“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创新“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创新势在必行。在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上,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倡导实施教育监测评估以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要求“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4]。”《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更是明确指出https://www.ciotimes.com/smarteducation/160722.html
8.职业教育如何步入“互联网+”时代——中国青年网随着互联网时代校企“共生”关系的深化和“互助”关系的拓展,职业学校办学更加开放,在保持学历教育规模和质量的同时,积极融入行业企业的劳动力培训市场,通过与企业合作举办企业大学,与社区共建社区学院,发展远程教育,建设虚拟学校、网上学校,开发企业网络课程等途径,在学徒培养、员工入职培训、转岗培训、技术升级培训等方面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edu.youth.cn/jyzx/jyxw/201701/t20170103_9005981.htm
9.“互联网+教育”读本题库青铜峡市第三中学人人通空间7.“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实现对现有教育的增强与优化,提高教育的公平、质量和效率,推动教育变革,创造和发展教育新生态。 8.“互联网+教育”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背景:一是教育信息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二是信息化时代经济社会各行业人才需求快速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2149616
10.互联网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8篇)首先,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心态和思想。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应调整好心态,应该以学生的视角,以服务者的姿态进行教学,打造互动、个性、灵活的课堂氛围。其次,不排斥互联网技术,把互联网做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式。个性化教学,是互联网教育区别于线下教育的最大特点之一,教师要善于主动运用大数据进行个性化辅导。可以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239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