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目的和意义

二、组织领导

2.单位要成立由党政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5~7人考核小组,考核小组中专业技术人员应占2/3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由专业技术人员选举产生,应尽可能代表级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考核工作。

3.考核小组由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任组长,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

4.考核小组的职责:

(1)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全面工作。

(2)对被考核人员逐个进行客观公正地评议,并按评分标准(见附表)量化打分。

(3)确定、公布被考核人员的考核打分结果及考核成绩。

三、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基本项和加分项两部分。

1.基本项考核包括:

(1)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的综合评估。

(2)工作数量及质量。

(3)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4)出勤情况及工作纪律。

2.加分项考核包括:工作、科研获奖及鉴定、获专业技术工作荣誉称号、、出版著作、党政及社会兼职、超工作量等内容。

考核内容中有关项的评分标准详见附表一、二。

四、步骤和方法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采取定量考核和定性评议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的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2.学习动员。单位在进行考核时,首先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政策规定及文件,明确考核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统一思想,增强参与考核的自觉性。同时选举成立考核小组。

3.个人总结、填表和提供原始材料。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全面、实事求是地总结本年度工作情况,写出述职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指出不足。同时,认真填写《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提供本年度获奖、鉴定、论文、著作、专业技术荣誉称号等材料的原始证件,供考核小组核查。

4.个人述职。单位要组织召开专业技术人员述职会议,每位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向本单位领导、考核小组进行述职。与会人员应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定量考核打分。考核小组要在述职评议的基础上,对每位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评分标准打分。

(1)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质量综合评估:由单位考核小组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方法打分,然后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得出平均分。单位可自行设计表格进行打分。

(2)基本项、加分项中的定量考核打分:由单位考核小组全体成员按《基本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一)和《加分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二)自打分,然后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得出平均分数。

(3)最终得分的计算:最终得分=综合评估平均得分+基本项得分+加分项得分。

6.综合评估,确定考核等次。单位考核小组根据定量、评估计分考核结果,将同一职务人员按得分多少排出名次,确定考核等次。

7.接受监督和复议。单位要将考核结果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凡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者,可以直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反映。考核小组要对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复议处理,及时修改,形成最终考核结果。

五、考核等次确定

1.等次和比例。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等次确定为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等。其中,优秀人员不得超过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10%,良好人员不得超过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20%。按比例计算时,小数点后数字可四舍五入。对于同级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的单位,可进行年度累计比例。

考核等次除受比例限制外,同时要符合最终得分要求。优秀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90分,良好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80分(得分不符合最低要求者不能按比例确定优秀和良好),称职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60分,最终得分小于60分者为不称职人员。

2.下列单位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1)获国家部委有关司(局)、省直厅(局)及地(州、市)以上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获得先进集体称号的当年,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2)经中央或省业务主管部门评定先进单位,先进单位当年,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3.下列人员年度考核等次可直接确定为优秀或良好。

(1)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科技进步、星火科技、优秀设计、农业丰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果、社会科学、“五个一”工程个人,其获奖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优秀。

(2)对因专业技术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地(州、市)以上党委、政府授予的专业技术先进称号、省直部门授予的全省系统专业技术先进称号,其获先进称号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优秀。

(3)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农业技术推广、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项,以及获得县(市、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不含获得地、县级企、事业单位评选的上述奖项)的定额内人员,其获奖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良好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良好。

(4)获得县党委、政府授予的专业技术先进称号、地(州)直部门授予的全地(州、市)系统专业技术先进称号(不含获得地、县级企、事业单位授予的本单位先进称号),其获先进称号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良好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良好。

4.凡具有下列几种情况之一者,直接确定为不称职。

(1)受到党、政记过以上处分或刑事处罚者。

(2)出勤率低于50%(包括50%);旷工三天以上者(包括三天)。

(3)不能完成本人职务岗位职责中的工作任务,既无研究成果、论文著作、推广开发实绩,且工作效果和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者。

(4)不认真履行现职岗位职责,拒不接受组织上分配的任务,长期(三个月以上)没有实际承担和完成工作任务者或工作任务很轻,经多次动员仍然不愿意接受其他工作任务,私自另谋职业捞取外快,情节严重者。

(5)未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任意迟到早退累计五次以上者。

(6)经工作督查或评估,工作质量不合格者。

(7)职业道德败坏、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影响恶劣者。

(8)工作极不负责,造成严重事故,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很坏者。

(9)因工作表现不好或不服从组织分配脱离工作岗位两个月;或因表现不好,长期(三个月以上)找不到接受单位者。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

1.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等次连续三年优秀的人员,允许提前两年(包括专业技术工作总年限和任低一级职务年限)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2.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等次达三次优秀或五次良好,可作为达到一项硬化评审条件。

3.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等次均在称职以上,并至少有一次优秀或二次良好,才允许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被评为省部级优秀专家、省部级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务院及我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和我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厅(局)、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或学科带头人(以正式文件为准)的人员,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可不受优秀、良好次数的限制。

5.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者,不能参加当年或两年一次的调薪,同时执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

七、其它事项

1.凡未进行年度考核或年度考核不符合规定的单位,下一年度不得进行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2.无故不参加一次年度考核的人员,其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在所规定的担任低一级职务年限的基础上增加一年。

3.出国或在国内进修、学习、交流、访问等一年以上的人员,不参加本年度的专业技术考核,本人也不计入本单位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基数。编制在而人不在本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同样落实。

4.科研获奖或授予专业技术荣誉称号考核等次直接确定为优秀或良好的人员不计入本单位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基数。

5.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所在单位相应系列的业务考核。新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不足半年的人员,参加低一级职务的考核。

6.每年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由局职称办装入本人技术业务档案。

八、本办法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年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结果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日期:

职务名称

人数

考核成绩

45岁以下人数

当年新晋升职务人数

备注

优秀

良好

称职

不称职

等级

正高

副高

中级

初级

未定级

[关键词]档案管理;医院管理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浙江省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多年来,该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更多的中青年科研人才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医院遵循“内培外引”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使医院构建起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医院事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激活用人机制的同时,加强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卫技人员)的个人业务档案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1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业务档案的概念

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业务档案(以下简称个人业务档案)是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管理活动中,直接产生的反映个人经历、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和业务实绩等为内容的文件材料;是以个人为立卷单位,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加工整理而成的个人业务档案材料。它为组织上选拔、使用人才、晋升职称、年度考核等提供依据、凭证和参考。它对于一个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结构比例、技术力量、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个人业务档案归档范围:①考核类: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表、工作人员年度职业道德考核表。②教育培训类:包括学历、学位、各类培训证明材料。③奖惩类:包括奖励、处惩结果证明材料。④论著成果类:包括论著期刊、成果奖励证明材料。⑤其他类:包括职工履历表等有关职工基本情况证明材料。而最早形成的材料是由学校毕业分配来院的有关学生个人的学历、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实习评语、奖惩情况等文件。其后在从事业务技术工作中不断形成的新的有关聘用、奖惩、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绩水平以及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等真实记录,经整理而成的个人业务档案。因而个人业务档案立卷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人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加而丰富,是一个人业务经历面貌的客观反映。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不失时机地维护好个人业务档案的完整性。

2加强个人业务归档管理工作的措施

从当前我院个人业务归档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材料收集完整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从业后,为晋升晋级继续报考院校的毕业生档案中缺少继续深造的学习与鉴定情况登记表等材料。二是年度考核材料归档不全。为了做好我院卫技人员业务档案材料的收集归纳

和整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档案,作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领导重视是医院开展业务档案工作的有力保证

随着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落实,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已摆到领导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该院领导非常重视对个人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它既是关系到卫技人员个人的切身利益,又是医院卫技人员人力资源配备的客观反映。因此,在加强对专兼职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一是对收集的档案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材料应齐全、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有承办单位及形成材料的日期。二是对档案的材料凡规定由人事部门审查盖章的,须经人事部门盖章。三是档案管理部门要经常了解和掌握形成档案材料的信息,加强沟通渠道,建立联系制度,不断改进工作和服务方法,取得业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个人业务档案的收集工作。

2.2加强责任意识是档案人员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

2.3严把质量关,真正为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服务

个人业务档案与一般人事档案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特点,因而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侧重点不同。因此,在认真收集好归档材料的同时,要严格把好个人业务档案归档质量关。对卫技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完成年度工作后,在进行自我总结的基础上,经科室负责人评议后,交由专业归口职能部门。如医生系列归医务科负责考评,护理系列交护理部负责考评,然后由人事科对其个人进行各项评分标准的综合考评,其中包括工作业绩、科研成果、奖励情况、论文出刊等,将考评汇总资料提交院专业技术与非专业技术考核小组进行考评,遵循公平公正、择优推荐、统筹兼顾等原则,按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一定比例,择优排序进行综合考评,最终为优秀、称职或不称职的考评结果,经人事部门签字盖章后,移交综合档案室归档。因此,个人专业技术年度考绩材料形成过程,涉及内容真实可靠、全面完整。在归档时,应加强工作责任感,理顺内部关系,完善运行各个过程,环节之间的衔接,严格按照归档范围要求,及时、准确、详实记录其年度工作表现,严格把好质量关,力求做到归档材料齐全完整,缺一不可,保障档案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真正为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服务。

(2012年12月27日校务会议通过)

根据《绥江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2年年度考核的通知》(绥人劳字〔2012〕56号)、《绥江县教育局关于做好2012年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绥教通〔2012〕78号),参照原绥江一中和绥江三中年度考核办法,拟订本标准。

一、考核对象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含试用期人员、特岗人员、经组织批准借用入我校或借用出我校到外县市的教职工)。

二、考核时限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

(一)职业道德、工作表现(20分)

本项为定性考核,含政治表现、师德师风、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师义务及工作态度、表现等情况。

凡有下列情况者,逐项扣分(扣完为止):

参与赌博者扣1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者扣2分;赶走差生,造成不良影响者扣2分;工作敷衍,严重失职者扣3分;违规收费,受行政处分者扣3分;无大局意识,不服从工作安排者扣3分。

(二)工作量(20分)

工作量以年均工作量计算,超工作量加0.5分/节,不满工作量扣0.5分/节;同学科跨头1个计1节,跨头2个和2个以上及学科跨头计2节。

男教师55岁,女教师52岁以上的工作量按学科工作量的一半计算。

语文、数学、英语以周课时12节计满工作量,其它科目以周课时14节计满工作量。

行政成员及特岗人员工作量:校长、书记2节/周课时;副校级领导4节/周课时;主任、团委书记6节/周课时;年级主任、支部办主任、工会副主席、副主任7节/周课时。

校办室、团委、政教处、教务处、后勤处等兼职工作人员及教研组长每周计工作量2节,专职计满工作量。

实验员计满工作量。

本项考评资料由教导处提供。

(三)教育工作(15分)

在上一年度秋季学期和本年度春季学期获班主任奖者,一等奖加1分/次,二等奖加0.5分/次。

班级出现打架斗殴者,扣班主任2分;对违纪学生未及时制止的教职工扣2分。本项考评资料由政教处提供。

(四)教学工作(20分)

1、高考平均分或及格率获校第一名至第三名者分别加3分、2分、1分;

2、学业考平均分或及格率获校第一名至第三名者分别加2分、1.5分、1分;

3、中考单科总评分获全县第一名至第四名者分别加4分、3分、2分、1分;

4、初中结业考试获全县第一名至第四名者分别加2分、1.5分、1分;

5、所教学科学生满意度较低者扣2分。

本项考核以1个班计算,既有中考又有高考者,以获得高分的中考或者高考计算。

(五)教研工作(10分)

1、论文

县、市、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每篇分别加0.5分、1分,2分

2、竞赛

获省第一等奖至第四等奖者分别加4分、3分、2分、1分;

获市第一等奖至第四等者分别加3分、2分、1分、0.5分;

获县校第一等奖、第二等奖者分别加1分、0.5分。

3、课题

申报县、市、省级以上课题,验收合格者,分别加1分、2分、3分,课题组组长再分别加1分、2分、3分。

以上课题本项考评资料由教导处提供。

(六)其它活动

组织参加活动获奖者参照第五条第二竞赛项加分。

(七)考勤(10分)

上课、会议、活动等,缺席1次扣2分,事假1次扣1分,病假1次扣0.5分(男55岁,女50岁的教师病假不扣分)。

本项考评资料由校办室提供。

(八)表册上交(5分)

各类表册、计划、总结、文件、资料等未及时上交学校1次扣1分,未及时上交上级部门1次扣2分。

四、考核等次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等次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工人考核等次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下列情况考核为“不定等次”:

1、7月1后转正参加考核的(只写评语语,作为任职定级的依据);

2、在编不在岗人员;

3、事假一年内满20天,旷工累计满3天;

病假教龄不满10年的超过90天、教龄不满20年的超过120天、教龄不满30年的超过150天、教龄在30年以上的超过180天的教职工。

(一)2012年12月28日前,各教研组长(馆室负责人)组织自评、互评,填写《考核表》一式两份;

(二)2012年12月28日下午5点前,各教研组长(馆室负责人)将自评、互评资料和《专业技术人员履职考核表》一式两份和考核表工本费4元/人交到校办室;

(三)2012年12月28日晚,学校组织考核;

第一条为充分调动我市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其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更好地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市发[**]3号和赤党办发[**]81号文件关于设立高级人才津贴制度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受聘于我市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在岗并享受高级人才津贴的个人。

第三条本办法所需高级人才津贴,由用人单位按经费开支渠道解决。

第四条高级人才津贴待遇不实行终身享受制,采取年度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动态考核管理。

第五条高级人才津贴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和业内认可的原则。

第二章考核内容、等次、程序及方法

第六条高级人才的年度考核参照省人事厅制定的《贵州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有关规定,与本单位的年度考核一并进行。年度考核获合格以上等次的,才具备享受高级人才津贴及有关待遇的资格。

第七条高级人才定期业绩考核的内容:

(一)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高级人才的业绩考核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或者经批准的科级以上事业单位负责,每年进行一次,次年二月底前完成,报经政府人事部门核准。未按时完成业绩考核的单位,当年人才津贴暂不审批。

(二)科级以上事业单位,经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可单独组织本单位的高级人才的定期业绩考核工作。

(三)定期业绩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中等、较差三个等次。经政府人事部门核准,获优良等次的,享受高级人才津贴;获中等等次的,减半发放高级人才津贴;考核评定为较差等次的,不再享受人才津贴。

(四)高级人才的定期考核标准及实施细则由行业主管部门和经批准的科级以上事业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制定,报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第八条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不再享受高级人才津贴;取消享受高级人才津贴的,从第二个考核年度起,在年度考核获合格以上等次的基础上,工作取得突出业绩后,可由单位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同意并报政府人事部门核准,可以重新享受高级人才津贴。

第九条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经批准的科级以上事业单位建立考核评审小组,考核评审小组由单位领导及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少于60%),负责本系统(本单位)的高级人才定期业绩考核工作。

第十条高级人才定期业绩考核的基本程序:

(一)被考核人个人总结,填写《**市高级人才定期业绩考核登记表》。

(二)考核评审小组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被考评人的工作业绩进行考察、测评和评审,根据测评结果和被考核人的个人总结,进行综合分析,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三)由单位领导成员集体研究确定考核等次。

(五)本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对提出的考核意见进行审核后报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一条高级人才对本人的定期业绩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书面向同级考核评审小组申请复议;考核评审小组必须自收到复议申请后的10个工作日内进行复议,并将复议结果及理由书面通知复议申请人;如复议申请人对复议结果仍不服,可以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第十二条属科级单位负责人的高级人才的定期业绩考核参照上述程序,按管理权限由行政主管部门商组织部门进行考核;无行政主管部门的,由组织部门考核。

一、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在市外专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举办了“引进国外智力,助推巾帼创业”草莓栽培技术培训班,聘请日本草莓专家先生对全县130名草莓种植户、技术人员进行了草莓栽培技术方面的培训指导。二是组织常林集团、金正大、金沂蒙等大型企业参加“中国第五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等省、市举办的大型招聘会6场次,在“省海外人才项目网”上项目信息86条,聘请外国专家2名、招聘本科以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20余名。三是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为载体,实行企业网上招聘信息和协议管理。今年新增在信息网登记开户企业2家,招聘信息30条,提供就业岗位129个。

(三)拓宽服务范围,完善人事服务。在加大对民办学校、中介机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人事工作力度。新增人事150人,其中个人49人,事业单位101人;办理户口32人;流动党员组织关系8人,办理党员转正手续6人;办理转正定级手续26人,确定职称176人,为82人进行工资审核;为164人次代收代缴企业养老保险金、机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共计72万元。完善的人事为流动人员提供了便捷的人事服务,解除了流动人员的后顾之忧。

(五)积极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和服务工作。为推动“人才强县”战略的实施,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人事部关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条件和要求,积极帮助有关企业出主意、想办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支柱企业或重点单位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过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县金正大公司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于11月份正式挂牌。目前,已有3名博士后进站工作。

二、积极落实公务员法,规范公务员队伍管理

(一)贯彻竞争择优机制,做好公务员招考录用工作。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了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录用工作。具体工作中,通过严格程序,强化措施,有力保障了公务员招考录用工作顺利进行。今年我县共招录国家公务员32名,其中乡镇机关24名,县直机关6名,法院1名,公安机关1名。全县共有1970余人参加公务员报考,有81人通过笔试进入面试范围。经过面试、体检、政审等工作环节后,32名新录用公务员走上了工作岗位。

(三)强化能力素质提升,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按计划选调学员,本着“学有所用,专培结合”的原则,积极协调,认真组织选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一是全年共组织71名公务员参加市人事局组织的各类公务员培训班3期。其中: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31名,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31名,公务员任职培训9名。二是举办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政工)干部培训班,对86名人事政工干部对人事业务知识进行了为期2周的培训,有效提高了人事干部业务素质;为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工作能力,举办了年度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培训班,96名学员参加了培训。三是按照《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条例》要求,对全县8377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考试,对全县2627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知识更新培训考试。

(四)严格优秀等次比例,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奖惩工作。按照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优秀等次比例的考核规定,对全县13564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了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职务升降、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其中确定为优秀等次的2051人,占15%;确定为称职(合格)等次的11251人,占83%;未定等次的243人,占2%;不合格的7人,因各种原因未参加考核的49人。同时,实行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公示制度,对拟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根据国家有关奖惩规定,严格审核受表彰单位(个人)的呈报材料,审报省级先进集体6个,市级先进集体13个,县级先进集体125个;全国机械劳动模范1人,省级先进个人6人,市级先进个人100人,县级先进个人170人。考核奖惩工作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奖优罚劣的目的,有效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

三、严肃机构编制管理纪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一)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为配合《公务员法》的深入贯彻落实,巩固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果,确保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维护人事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会同县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及编制纪律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意见》。对严肃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纪律,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的过快增长,杜绝各级机关事业单位自行聘用人员、混岗使用人员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按照编制管理规定,及时对工作岗位变动人员的编制进行了调整,为新进人员办理了增人计划卡,实现编制台账的动态管理,保证编制台账的准确性。根据市里关于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统一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县党政群机关单位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数据库,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将全县党政群机关单位的机构名称、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实有人员名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有效地接受社会监督。

(三)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网上年度检验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自3月份开始,启动了网上事业单位登记和年度检验实时汇总工作。通过明确工作人员责任,严格操作流程,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对各单位提交的各项材料严格把关,顺利完成了全县137个事业法人单位年度网上年检工作,为22个单位办理了变更手续,年检率达100%。

(四)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按照上级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对龙潭水库管理所、龙窝灌区管理所、抗旱灌溉总站、凌山头水库管理等四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人员编制、职责进行了摸底调查。对照市政府《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水管单位分类标准,将龙潭水库管理所、龙窝灌区管理所、凌山头水库管理所整建制划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重新核定了三个单位的事业编制。将抗旱灌溉总站予以撤销,将其职责及现有人员进行了划入龙窝灌区管理所。

(五)认真做好机构编制的审批工作。对各单位的申请报告进行了认真梳理分类,根据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拟定出办理意见,并提交编委会进行研究。对经编委会研究确定的机构编制事项及时行文进行了公布。根据市局要求,下发了年县直事业单位补充职工计划申请表,对县直各事业单位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为下一步人员配备奠定了基础。

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升人事服务工作水平

(三)严格工作程序,做好人员调配交流工作。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事业单位人员合理流动,积极贯彻上级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有关规定,创立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新机制。先后为县医院、经济开发区、统计局、计生局等15个单位公开考聘工作人员28人。

五、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塑造人事部门新形象

一是以建设“效能机关”为契机,加强机关建设。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打造“效能机关”为重心,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利益和制约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人事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优化服务环境和廉政环境。积极推动构建“法制、务实、服务、廉洁”为目标的管理体制,教育职工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行业新风,提高办事效率,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140件次,当场解决问题108件次,通过调查核实解决32件次。

二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人事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强调重申了周五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互学互助、边议边学,建立长效学习机制。既学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又学习人事业务知识,特别注重对新技术、新知识领域的学习,不断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善于寻找新视角,提出新创见,谋求新举措,实现新发展,提高自己履行职责的能力,为“解放思想创新业,跨越发展建强县”提供有力的人事人才保障。

一、制定考核方案,明确考核内容

为确保全系统年度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以及《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省国家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系统实际,制定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年度考核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原则程序、考核范围和具体措施,为做好考核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以个人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平时考核为基础,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并在此基础上充实考核内容,加强考核的浸透力。在重点考核公务员的工作实绩的基础上,也对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以此作为确定考核等次的参考依据。

二、成立考核领导小组

为加强领导,确保考核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年年度考核领导小组”,考核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项组织协调工作,研究解决和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完成。考核组办公室设在市局人事教育科,负责考核工作的日常事务和考核材料的准备、上报。

三、个人总结述职

被考核人对一年来的德、能、勤、绩表现作出书面总结,并在职工会上进行述职,同时按《年度考核量化表》要求(市药检所结合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作实际制定了量化打分标准)进行自评打分,并填写《考核登记表》,连同总结一并交考核领导小组。

四、民主评议

在个人述职的基础上,每位职工就他人工作实绩和思想政治素质、廉洁自律、思想工作作风、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然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优秀等次人选,交考核领导小组。

五、民主测评

各直属单位均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每一名职工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_个等次进行民主测评,并根据局党组明确的优秀等次名额,限额推荐优秀等次人选。

六、确定等次

考核领导小组根据被考核人个人自评和民主评议情况,对被考核人进行量化考评,并计算出综合量化总分,以分值高低及优秀限额确定考核等次。

——年,我系统共___名职工参加考核,考核率为___。根据优秀比例不得突破总人数的__,同时各类人员的优秀比例不得相互侵占的要求,确定出优秀等次人员__名。除__名新参加工作人员不定等次外,其余职工考核等次均为称职及以上。

七、公示

我系统对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进行了为期_天的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情况的反映。

八、反馈结果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步入了一种全新的形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竞争的核心资源,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知识型员工对企业价值增长起着关健性推动作用。为此,各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学者纷纷展开了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研究,绩效考核是重要的课题之一。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这一特殊群体,本文绩效考核指标的SMART原则和层次分析法,以期从不同的视角实现对他们的量化考核,为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最早对知识型员工(knowledgeworker)展开研究的是20世纪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PeterDrucker)。他在1959年的著作《明天的里程碑》里将知识型员工定义为“掌握、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随后。随着社会发展,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知识型员工的队伍逐渐庞大,这一概念也逐渐扩大。加拿大著名学者弗朗西斯赫瑞比(Horibe,1999)提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和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他还指出,不仅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属于知识型员工,销售人员也在此范畴。国内对知识型员工绩效考评的研究虽然比较晚,但很多专家学者对此做出了探索研究。从定性与定量分析角度,曾学文、夏洪胜(2003)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企业知识型员工考核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肖媛(2004)提出了基于知识处理的知识型员工的劳动度量模型,将绩效分为“可观察行为”与“不可观察行为”,并分别建立了考核模型,对量化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具有实用价值。知识价值和合作价值,再据此分解二级考核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进行了评价。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三、知识型员工的划分

四、制定考核指标的SMART原则

五、基于AHP视角的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指标权重分析

六、总结

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指标的公平客观性,对知识型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产生重要影响,理性的知识型员工会将完善的考核指标作为其努力达成的目标。尽管数字和量化标准通常在绩效考核中备受推崇,但并不是所有的业绩都能简单量化,考核指标也不可能完全采用定量,因此,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尝试包含常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两类,以建立差别化绩效考核指标,具体操作及其对政府绩效考核结果的影响仍需探讨。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赫瑞比.管理知识员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曾学文,夏洪胜.基于模糊理论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综合考核[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74~76

[3]黄颖.R&D团队绩效考核及薪酬激励机制设计[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3):91~94

【摘要】目前,多数高校的收入分配主要依据教师当期成果的考核,实行当期收入分配制度。当期分配对教师成果的衡量并不全面,其导向容易使教师根据学校的硬性指标完成眼前任务,追求短平快,不利于教师和学校的长远发展。而延期分配是一种长期激励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着眼长远发展。本文对高校薪酬制度领域的热点话题——延期分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M高职院员工流动率偏高的情况,设计了M高职院的延期分配方案,对一年多的实践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高校延期分配制度高职院

1问题的提出

高校的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承担者,既是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灵魂工程师,又是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骨干力量,其享受相应的薪酬待遇,是劳动价值、知识价值与社会地位的体现。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能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对高校的和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对高校薪酬设计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如何完善当期分配制度,对延期分配制度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高校分配方式仍然比较单一,即基本工资、课时费和岗位津贴,这些都属于当期分配。从绝大多数高校的情况来看,对人力资本要素参与分配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都不够,特别是对学术带头人来说,虽然当期工资数额得到提高,但是,风险补偿和长期激励不足。延期分配原则和计划的设计可以弥补以上不足。在这方面,渝西学院早在十年前就推出了旨在建立终身员工补偿机制的校龄津贴制度,走在了时代前列。新疆财经大学结合校龄津贴制度,实施期权制津贴,这在探索建立延期分配制度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延期分配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如何设计出既能充分调动骨干教职工积极性发挥其带头作用,又能整合人力资源要素的延期分配方案M高职院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2M高职院的延期分配方案

M高职院的收入分配一直采用当期分配形式,整体收入水平在当地同类院校中尚属中等。但是,这几年中员工的流动率偏高一直是困扰学院发展的一个难题,尤其是一些责任感强、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水平教师的离职。关于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高流动率除了与M高职院升格不久,长期的中专管理模式与现行高校运行方式不相适应外,其主要原因是尚未在工作环境、组织文化、薪酬待遇、发展平台创造“高地”。针对这种情况,M高职院除对现行的人事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外,还创造性地设计出提出延期分配制度,并对这项制度进行探索。M高职院的延期分配方案主要内容:

(1)延期分配的对象

延期分配作为当期分配的有益补充,延期分配是薪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激励措施,可以引导教师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从而大大提升高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延期分配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学院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和学科带头人、中高层管理人员、协议需延期分配的人员。

(2)延期分配的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的延期分配应按岗位设置要求所规定的条件在本岗位工作满一年,且本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管理人员根据所聘岗位,职员六级及以上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人员享受延期分配;其他人员按学院相应的选拔标准聘任后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人员。

(3)延期分配的方案

①延期分配的基数统一按每月月初发放的岗位绩效工资的2倍为标准,比例按表1-1的分类标准执行。延期分配标准=基数×比例。

③延期分配根据本人年终考核的结果对计算比例进行调整,考核优秀的人员上调一档,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下调一档。其他人员考核优秀的上调5%,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下调5%。年度调整的应由单位承担的部分由单位一次补齐,个人无须交纳(见表1-1)。

④延期分配的人员凡在学院连续工作满十五年及以上,其单位承担比例上调5%,个人交纳比例不变;凡在学院连续工作满二十年及以上,其单位承担比例上调7%,个人交纳比例不变;凡在学院连续工作满二十五年及以上,其单位承担比例上调10%,个人交纳比例不变(见表1-2)。

3M高职院实施延期分配的意义

M高职院虽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通过发放课时津贴、课题津贴的办法使教师的收人水平有所提高。但作为事业单位无论在收入待遇还是在事业发展上与有些行业相比吸引力不够。与人力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所决定的收入水平相差甚远,人才流动率偏高。对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的收人水平重视不够。延期分配作为一种新型的薪酬分配模式,主要功能有:一是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延期分配制度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具有递延支付性。即薪酬福利现在给到个人名下,但要在未来若干年后才能领取或享受;(2)具有可中止性。即一旦出现人才擅自离开,学校可以中止这种薪酬福利的兑付。由学校收回,以减少损失,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退出成本。

M高职院在设计延期收入分配方案时,充分考虑不同教师在年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等差别下奖励的激励效果,建立多维交叉的激励体系。延期分配制度可将优秀人才与学院的中长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学院的持续发展。实施延期分配方案一年来,M高职院的人员流动率有明显下降,09年人员流动率仅为0.26%,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1]吴旦.延期分配:教师激励的新形式[J].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06.4.3.

一年来,本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引进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人事保证。

一、人才工作方面

㈠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完善政策。制定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明确今后几年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策措施,同时还配套出台了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国(境)外培训、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紧缺专业人才、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和高层次引进人才经费资(补)助办法等10多个政策性文件。有10名高层次引进人才获得近40万元的经费资(补)助。推荐:工作总结范文专题

三是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国内外人才不迁户口、不转关系,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咨询、企业顾问等灵活方式,来我市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对以柔性方式引进的人才,实行《工作居住证》制度,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职称评聘等方面,享受本市同类人才同等待遇。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宣传人才政策和各类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一年来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共发表稿件50多篇;编印《xx市人事工作文件选编》1000多册。

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着手启动“325人才引进工程”。通过各种渠道,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2000多名,其中中高层次人才1600多名(本科或中级职称1500多名,研究生或高级职称近百名)。

二是组织好各类人才交流招聘活动。一年来共组织举办人才交流会30多次,有2000多家单位设摊招聘,8万多人次入场应聘。特别是11月份赴成都招聘,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全市共有72家单位设摊,约有2万名各类人才入场应聘,达成意向1500多人,其中中高层次人才占70%。市内两次大型人才交流会,效果也非常明显,共有644家用人单位设摊招聘,1.2万人入场应聘,当场达成意向7000多人次。

三是建立重点高校毕业生xx实习基地,开辟引才新途径。为引进外经外贸类紧缺专业人才,我们与xx大学等10多所重点高校合作,建立了高校毕业生xx实习基地,近百名毕业生通过实习,有30多名留我市工作。明年春节后又有200多名毕业生将来我市实习。

㈢人才培养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抓好党政人才的培养工作。按照培养“具有国际眼光、战略思维能力”的要求,我们首次组织选送了20名优秀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德国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重点学习公共管理、国际贸易和工商管理等知识。

二是抓好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为期2年的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已结业,53名学员获得结业证书。通过学习,不但系统掌握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实际经营管理能力。

三是扎实推进“115人才工程”建设。加大培养工作力度,开展集中培训和学术技术成果交流,对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7名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实施科研、培训经费资助。

四是进一步规范了到村工作大中专毕业生选拔考录办法,新选拔31名到村工作,已累计94名。经年度考核,有15名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择优考录了到村工作满2年的毕业生进镇属事业单位工作8名。同时选送30多名中青年人才攻读硕士学位;3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2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了职称评审和首次职务确认,其中高级230名,中级520名;2600多名参加了各类资格考试。

㈣人才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继续办好人才市场交流活动。新增交流场次为每月3次,每场均有40多家单位设摊招聘,1200多人进场应聘,市场发展兴旺。

二是网上人才市场作用发挥日益明显。更新了人才网站,增强了服务功能。全年新增访问人数107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超过3000人次,比上年增长1.5倍。网上登记求职数已超过3.2万人次

三是扎实推进人事服务。全市共受理人事5092人,其中单位3613人,个人1479人,比上年净增人员1329人,新增单位104家。

四是做好人才信息的收集、。共刊发《xx人才信息》12期;网上招聘信息4万余条,比上年增加了10倍。

五是健全人才服务网络。全面完成镇(街道)人才服务站建站工作,建立重点企业人才联络员制度,初步形成了市、镇、企业三级人才工作服务网络。人才市场搬迁新址,交流场地扩大500多平方米,设置固定摊位70个。人才大厦已批准立项,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二、人事工作方面

㈠扎实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围绕服务和诚信,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组织全市3000多名公务员,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公务员敬业精神,强化公务员公仆意识。

二是不断完善公务员招考录用制度,全年共6次考录公务员70名(其中公安干警39名)。

三是加强公务员考核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党政机关年度考核实施意见,明确了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确定标准,规范了考核奖发放办法。继续实施公务员奖励和健康休养制度。

四是规范公务员转任交流工作。对60名市镇(街道)机关中层及以下工作人员组织了集中交流,对105名公务员实施了转任。

五是抓好各类培训学习,组织400多名公务员参加《英语300句》培训,3000多名参加依法行政培训,近400名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

㈡加强事业单位综合管理。

一是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年共实施改革50家。

二是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286家,其中变更45家;新设立登记15家。

三是严格实施新进人员考录制。全年通过公开考试,新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16名,其中首次组织了镇(街道)事业单位公开考录城建规划、财会审计等专业人员36名。

四是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奔小康、作贡献”活动,激励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对活动中涌现的28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㈢做好其他日常人事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规定,单独设置了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科协;完成了市工商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三定”方案;审议其他有关机构编制事项41项。

二是继续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共安置营及以下军转干部14名,随调家属6名。按上级有关规定,帮助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决生活困难。

为了正确评价我区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年来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及德才表现情况,充分发挥考核工作评价、激励作用,调动工作人员投身滨湖新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安徽省公务员考核办法(试行)》(皖组字[2008]2号)和人事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人核培发[1995]15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20****年度考核工作通知如下:

一、考核范围

全区各级党政群机关(含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和事业单位在职在编工作人员。其中市管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区管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由区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其他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由区人事局统一安排。

20****年年度考核工作,自本文下发之日起,至2008年4月10日前结束。

三、考核等次

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设立优秀、称职(合格)、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四个等次。

20****年年度考核,区管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区管干部由区委考察组进行考核,一般干部采取评分量化进行,即对被考核人通过民主测评确定分值。民主测评基本分设置为总分100分。民主测评平均分值达到90分以上的,可确定为优秀等次(考核优秀人数必须严格控制在下达指标数内);平均分值在70-89分之间的确定为称职(合格)等次;平均分值在60-69分之间的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等次;平均分值在59分以下的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确定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等次,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要认真核实情况,准确把握,并按规定审核。

四、考核内容和标准

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思想品德20分、履职能力25分、服务态度10分、工作实绩35分、廉洁自律10分)五个方面。考核是在全面考核德、能、勤、廉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并把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工作人员的主要依据(具体各类人员考核基本标准见附件)。

五、考核方法

考核工作坚持平时考核和年度(定期)考核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重量化考核。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合理制定考核方案,注重多层面考核,要把量化测评结果作为确定年度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

各部门、单位在开展考核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一)区管领导干部和其他区管干部的考核程序由区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区考核组分单位组织实施。

(二)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考核程序:

1、被考核公务员总结本年度德、能、勤、绩、廉表现,重点是履行职位职责和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的情况,填写《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并在一定范围内述职、测评;

2、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和公务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平时考核情况和个人年度总结,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建议和改进提高的要求;

4、机关负责人或考核委员会根据主管领导意见、民主测评情况和优秀等次名额,确定考核等次;

5、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公务员,并由公务员本人在填写考核等次的《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上签字。被考核公务员拒不签字的,由机关公务员管理部门作出书面说明,并在《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上注明。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程序:

1、被考核者按照考核内容撰写个人总结或述职报告,并报直接主管领导审阅;

2、在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会上述职;

3、进行群众民主评议,本单位的全体人员对其进行逐项评议打分;

4、根据测评情况和优秀等次名额确定考核等次,并对拟确定为优秀的人员进行公示。

5、反馈考核结果,由本人在填写考核等次的《年度考核登记表》上签字。

六、几种特殊情况人员的考核问题

1、新录用人员在试用期内参加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只写评语,作为任职、定级的依据。

2、新调入人员(含调任或转任的公务员),由其调入(调任或转任)的现工作单位进行考核并确定等次。其调入(调任或转任)前的有关情况,由原单位提供。

5、军队转业干部,由转业后所在单位考核,其转业前的情况,可参阅干部转业时的鉴定,一般当年确定为称职(合格)等次。

6、本年度病、事假累计超过半年或事假连续超过3个月的,擅自离职半个月以上,超假一个月以上的,或留职停薪超过半年的,不进行考核。

7、机构改革中离岗退养人员,本人自愿可不参加年度考核,由单位直接定为“称职”等次。

8、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年度考核的人员,不确定考核等次,经教育后仍然拒绝参加的,直接确定其考核结果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9、涉嫌违法乱纪被立案调查尚未结案的工作人员,参加年度考核,不写评语、不定等次。结案后,不给予处分或者给予警告处分的,按规定补定等次。

10、受处分公务员的年度考核,按《安徽省公务员考核办法(试行)》执行;受处分的其他工作人员按照合纪发[2002]18号《关于转发〈关于纪律处分执行工作的有关规定〉的通知》执行。

单位对受到处分的人员情况(何时、何文号、何处分),要在《被考核人简明情况登记表》备注栏中注清楚。

七、考核结果的使用

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累计两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所定级别对应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二)累计五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所任职务对应级别范围内晋升一个级别;

(三)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且符合规定的其他任职资格条件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连续三年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晋升职务时优先考虑;

(四)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当年给予嘉奖;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记三等功;

根据组通字[2008]4号《关于实施〈安徽省公务员考核办法(试行)〉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规定,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予以嘉奖,奖金标准为800元;自2005年起,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记三等功一次,奖金标准为1500元。

(五)享受年度考核奖金。

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由单位领导成员或机关公务员管理部门负责人对其诫勉谈话,限期改进;

(二)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

(三)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

(四)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

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降职决定按照公务员管理权限由任免机关在三个月内作出。降职后,职务、级别工资按有关规定调整;无职可降的,其级别工资降低一个工资档次;

(三)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

(四)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辞退。

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公务员所在机关应根据考核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八、几点要求

1、考核工作要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发扬民主的原则,按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2、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送区委组织部和区人事局审核备案。报区人事局审核材料,公务员应提供年度考核结果审核表、被考核人简明情况登记表、考核量化测评汇总表各一式两份,年度考核登记表、公示材料各一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提供考核结果统计表、考核花名册各一式两份,年度考核登记表、公示材料各一份。

3、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当年考核为称职以上的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实行绩效工资前,仍然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机关事业单位年终一次性奖金发放数额为当年12月份的基本工资。奖金所需经费仍按原经费供给渠道解决。奖金审批程序,各单位在报送考核备案材料时一并报区人事局审批。

凡事业单位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于审核结束10日内办理考核优秀证书,逾期不予受理。

THE END
1.浙江省公务员转任实施办法浙江省公务员转任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务员转任工作,促进公务员合理流动,增强公务员队伍活力,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公务员转任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https://www.zjtz.gov.cn/art/2021/11/17/art_1229050431_59049714.html
2.《浙江省公务员转任实施办法》颁布施行杭州新闻中心《浙江省公务员转任实施办法》颁布施行 第四章 转任程序和要求 第十五条 同一机关内部开展公务员转任的,一般由本机关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确定转任职位及相关资格条件,研究提出拟转任人选。 (二)按照管理权限研究决定。 (三)办理任免职手续。需要报批或者备案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https://hznews.hangzhou.com.cn/chengshi/content/2021-11/03/content_8087356_2.htm
3.浙江省公务员调任转任办法(试行)(2页)公务员考试浙江省公务员调任、转任办法(试行).doc 2页内容提供方:189***8659 大小:42 K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0-07-20发布于湖南 浏览人气:4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浙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720/8113010126002125.shtm
4.浙江省公务员调任转任办法(试行)公务员转任审批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籍贯 政治 面貌 学历 健康状况 参加工作时间 家庭 住址 原单位及职务 转任单位及 拟任职务 何时毕业于何院校系及专业 专业特长简历 现实表现和主要优缺点 奖惩情况 配偶情况 姓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87674889.html
5.浙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家公务员调任转任暂行办法现将《浙江省国家公务员调任、转任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凡属党委直接管理的公务员的调任、转任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办理。 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机关工作人员调任、转任的对象、条件、程序,参照本办法执行。具体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办理。 https://m.lawlawing.com/community/210186
6.事业编制人员转公务员(精选11篇)篇5:事业编制人员转公务员 (一)办事依据 1、《浙江省国家公务员调任、转任暂行办法》(浙人录 [1999]85号); 2、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国家公务员调任、转任有关事项的通知》(台人公[2004]99号); 3、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总政治部《关于重新规定军官家属随军条件请示的通知》(国发[1991]41号);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re2n0x7.html
7.一定不能错过!浙江省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浙江省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是浙江省为进一步规范公务员调任工作,促进公务员合理流动和优化队伍结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而制定的实施办法。以下是该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 一、总则 该实施办法所称的公务员调任,是指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事业单位中https://m.gwy.com/zjgwy/327352.html
8.2023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面向基层遴选优秀公务员8人公告为牢固树立从基层选人用人导向,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配备,不断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等有关规定,决定组织开展2023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面向基层公开遴选优秀公务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遴选职位 https://www.huatu.com/2023/0724/2671049.html
9.浙江省湖州市市级机关2024年公开遴选10名公务员公告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浙江省公务员转任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湖州市市级机关面向基层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遴选职位计划 根据编制空缺情况和实际用人需求,9家市级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共推出10名一级主任科员以下职级遴选计划。具体https://www.gaoxiaojob.com/announcement/detail/232318.html
10.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面向基层公开选调优秀公务员拟转任人选公示根据2013年《省级机关面向基层公开选调优秀公务员的工作方案》要求,经笔试、面试、考察等程序,拟确定童振华同志为办公室综合事务及信访管理岗位选调人选,傅霞同志为高教处高等教育管理岗位选调人选,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7月12日起到7月18日止。如对公示对象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与我们联系。省教育厅人事处联系电话:0571https://www.ynpxrz.com/n387240c1328.aspx
11.2024年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11人根据《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规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单位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下属公办高校,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预算形式为财政适当补助。学校位于杭州市莫干山路。 https://www.gaotu.cn/information/1111965/32
12.杨梅:我国公务员调任制度的地方探索与启示从区域特点来看,出台《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的区域覆盖了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从行政层级来看,出台调任制度的政府主要为省(自治区)和地市两级政府;从政策出台时间上看,基本介于2008年至2016年,其中广西、宁夏、吴忠、合肥四个地区的调任办法是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出台后制定的。具体https://www.rky.org.cn/1209/1213/1255/Document/6187/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