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反腐强力,近年来已有多名市委书记落马,个别重灾区甚至连续多任市委书记均涉案,令人瞠目结舌。人数挺多,问题挺重,反腐败工作任重而道远!
市委书记,可谓正厅级干部的天花板,主政一市,肩负着少则数百万,多则上千万父老乡亲的殷切期望,其言行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如果能力差,觉悟低,可能顶多是停滞发展,止步不前。可如果贪腐堕落,借发展之机官商勾结,大发横财,那对当地造成的伤害是难以弥补的,影响也是极为恶劣的。
即使有一届市委书记落马,后果都极为严重,对于干部稳定、政策延续是一个打击,如果连续两任落马,无疑相当于一场官场大地震。但是有这么一个地方,居然连续4任市委书记均落马了,让人大跌眼镜,大为震惊,甚至大加“赞叹”,能“前腐后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没谁了!
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回顾一下,这4名为官一任、坑害一方的市委书记,都是谁!
第一位:昆明市委原书记杨崇勇(2003-2007),官至河北省人大副主任
个人简介:
杨崇勇是云南昆明人,少数民族满族,1955年11月生,今年63岁了。他16岁就参加了工作,2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是一名读书改变命运的极好的例子。读书让他走上仕途,飞黄腾达,一度官至副部级,权势滔天,入目处皆为笑脸。但权力也让他在吹捧中迷失了自我,在贪欲中堕入了深渊,当别人退休安度晚年的时候,他却步入了监狱,此生恐无归期。
2017年4月,杨崇勇被中纪委通报审查。
2017年7月,杨崇勇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2018年9月,杨崇勇因受贿罪(涉案金额2.06亿余元)被判处无期徒刑。
基本情况:
1971年,杨崇勇参加工作,在云南省昆明市药材公司采购批发站工作,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起步,看着很不起眼,而他在这里干了9年。
1980年,迎来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在国家恢复高考后不久,他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同年入党,这觉悟已领先一步,奠定了后续升职突飞猛进的基础。
1984年,本科毕业的杨崇勇踏入官场。他可是当地少有的高材生,在那个中专生包分配吃公粮的年代,正儿八经的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组织上如何重用都不为过。
1987年,提为正处级,时年32岁,担任昆明市宜良县委书记。如果说32岁的正处级不那么稀奇的话,本科毕业3年就担任县委书记,全国能找出来几个呢?
1992年,提为副厅级,时年37岁,担任省政府副秘书长。
1996年,提为正厅级,时年41岁,担任省政府秘书长。到了现在,上大学前务工耽误的9年,已经被追上来了。41岁的正厅级,现在也不多见,现有的几位还都是团委路线转任的80后。
1998年至2001年,担任玉溪市委书记,正厅级的实权职位。值得一提的是,他在2000年被提为副部级,时年45岁,担任云南省委常委。不得不说,正厅到副部只花了4年,当真是官运亨通、紫气东来啊。
2001年至2003年,担任云南省委常委、秘书长。从他的任职情况也可以看出,省委秘书长比省政府秘书长,是高了半格的。
2003年至2007年,担任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在昆明主政了4年。
2007年12月,省委河北省委常委,调离了云南省,到河北省任职了。他此后一直保持着副部级别,直到2017年被中纪委通报审查。
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根据通报,他的贪腐行为是在2008年至2016年间,在河北省犯下的,受贿金额高达2.06亿元。而2008年之前,他在云南省任职时,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属实的话,我为玉溪人民、昆明人民感到庆幸。
第二位:昆明市委原书记仇和(2007-2011),官至云南省委副书记
个人简介:仇和是江苏滨海人,生于1957年1月,今年66岁。年纪对他而言还有意义,毕竟还有恢复自由的一天。
他20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5岁参加工作,读完大学开始算的。与上面的杨崇勇不一样,他是江苏省一路升迁的干部,在江苏升到了副部级,官至江苏省副省长,然后转任云南省任职。
2015年3月,仇和被中纪委通报审查。
2015年7月,仇和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2016年12月,仇和因受贿罪(涉案金额2433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
1978年,仇和考入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学系,在开始了为期4年的大学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入学之前,他就已经入了党。有此觉悟与渠道,可见绝非普通家庭。
1982年,本科毕业的仇和,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任职。历任植保所科研人员,院团委书记。着实搞不懂那个时候的提拔机制,他仅仅本科毕业两年,就在1984年的时候被定为了副处级。现在研究生毕业都很难定位副科的,真是人比人,气煞人。
此后他一路升迁,仕途顺畅通达。
1992年,提为正处级,到江苏省科委农村科技处担任了处长。
1996年,提为副厅级,到江苏省宿迁市当了副市长。
2000年,提为正厅级,担任宿迁市市长,后任宿迁市委书记。
2006年,提为副部级,担任江苏省副省长。
2007年至2011年,担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此后担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直到2015年被查处。根据通报,他的贪腐罪行都是在2008年至2015年间,担任昆明市委书记及省委副书记时候犯下的,收受贿赂才2433万元,跟此前个别县委书记贪腐金额都几千万相比,跟上面的杨崇勇涉案金额2亿元相比,他的底线还算有点高。
第三位: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2011-2014),官至云南省委常委
个人简介:张田欣是云南省江川县人,生于1955年7月,今年68岁了,在已经在家颐养天年了,也算是得了个善终。
他19岁参加工作,2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这4名落马的原市委书记中,他是唯一一个得以全身而退的,只违纪未违法的官员。
2014年7月,张田欣因为涉嫌违纪,被中纪委立案审查。
经查,他失职渎职给国家造成了资产损失的后果,同时也曾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构成严重违纪。最终被开除党籍,取消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副调研员,跟退休的副县长一个级别。
1974年,在云南省江川县三街小学当民办教师,后到江川县一中当代课教师,跟很多当时有点文化但没有编制的年轻人一样,选择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职业谋生。
1978年,乘着国家恢复高考的东风,考入昆明师范学院中文系,开始了他的职场逆袭之旅。
1982年,本科毕业后到云南省玉溪地区行署办公室工作。
1985年,提为副科级,担任秘书科副科长。
1987年,提为正科级,担任秘书科科长。
1989年,提为副处级,担任易门县委副书记。
1993年,提为正处级,担任玉溪地委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1997年,提为副厅级,担任玉溪地委副书记。也就是后来的玉溪市委副书记。
1999年,提为正厅级,担任文山州委书记。
2006年,提为副部级,担任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11年至2014年,担任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明显可以看出,他的升迁步伐从未停止,在副部级之前,几乎2-4年就升一级,没有火箭式的升职引人注意,稳扎稳打的前进,实乃高人啊。据说他并没有任何的背景,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全靠自己的努力走到了副省级岗位,也是够优秀的。而他落马被免职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因为贪腐。据说是因为时任文山州委书记时,力推某锡矿国企改制,在一系列花里胡哨的操作之后,将价值千亿的锡矿以1900多万元的价格半卖半送的“送”给了当地某个商人,造成了巨额国有资产的流失。在多名锡矿退休职工反映下,经巡视组调查,确认了张田欣失职渎职,最终给予他“断崖式”降级。但是在我看来,已经是轻饶他了,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居然没有以滥用职权罪定罪量刑。
第四位:昆明市委原书记高劲松(2014-2015),还没来及升副部
个人简介:高劲松是云南泸西人,生于1963年8月,今年60岁,即将出狱,开始新生活。
他17岁参加工作,主要在昆明、玉溪、曲靖任职过,曾经是一名中共党员。
2015年4月,高劲松被中纪委通报审查,第二日就被免职,后被开除党籍。
2017年2月,高劲松因受贿罪(涉案金额1191万余元)、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1980年,高劲松参加工作,历任昆明市委办公厅调研处副处长、正科级秘书,五华区委书记助理等职务。
1996年,担任了昆明市五华区的副区长,是手中有了一定实权的副处级干部了。
2001年,提为正处级,担任了五华区委副书记、区长,成了五华区的二把手。此后又升任区委书记。
几年后,他被提为了副厅级,担任昆明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8年,他被提为了正厅级,担任玉溪市委副书记、市长。时年45岁。
2012年,他迎来了职业生涯巅峰,担任曲靖市委书记,比市长职权更大,真正的主政一方。
2014年,担任昆明市委书记。从普通地级市到省会城市,也算是一个进步吧,更加的接近权力中心,话语权也更重。据说他的这次调任,走的是“夫人路线”,花了高达200万港元,向张慧清买的,只可惜没干多久就被供认了出来。他也因为犯了行贿罪而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他的落马,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典型例子。因为向高官老婆行贿而得到提拔重用,也随着高官的落马而落马,一饮一啄,莫非天定。
写在后面的话
市委书记作为全市“一把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是干部队伍中的领头雁,起着示范带动的作用。他们本该廉洁自律,风清气正,大力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福祉。但是文中提及的接连4人昆明市委书记,个个忘却了为民初心,不正确履职尽责,反而贪腐堕落,失职渎职,影响了当地发展,也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这几起案例也再次提醒了我们,反腐败斗争一刻不能放松。必须不断加大反腐力度,不断完善监督和管理体制机制,把权力关进笼子,才能够从根本上净化政治生态,保障公平公正,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期发展。
直到今天,反腐败对我国而言依旧是一件极为重要的问题,反腐败工作任重道远,需要长期保持高压态势,冲锋号吹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