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校外线上机构培训政策出台,几家欢喜几家愁?

2019年7月15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在国家层面上颁布的第一个专门针对线上培训的规范性文件。总体来看,文件有四点核心结论:1)政策对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总体体现支持态度;2)此次文件主要聚焦K12阶段在线辅导的监管;3)基本顺延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的精神,没有特别超预期的规定;4)监管落地,烧钱模式难以为继,利好龙头。

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

(一)此次文件监管对象是谁?

文件首段便提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部署,现就进一步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因此,可以明确,此次在线教育的监管意见主要是面向K12课外线上培训,与2018年以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的精神一脉相承。

(二)监管层认为目前在线教育的问题是什么?

六部委此次文件中提到的现阶段在线教育有四方面问题:1)有的培训平台存在低俗有害信息及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游戏等内容;2)有的培训内容以应试为导向,超标超前,不符合教育规律;3)学科类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缺乏基本教育教学能力;4)有的培训预付费过高、合理退费难,用户消费风险大。总结来看,主要就是目前在线教育存在有害及无关内容、超标超前、教师质量无保证、预付费过高而退费难四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具体的监管细则其实都是针对以上这四个问题而制定。

(三)针对在线教育机构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实施意见》提出的措施主要包括实施备案审查制度、开展排查整改和健全监管机制三个方面,即3审查+5整改+3监管。备案审查制度主要是对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进行备案审查。监管方面,教育部门通过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实施动态监管,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对外实时公布。

(四)此次文件对在线教育企业的影响如何?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本次《意见》对不同企业影响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

1)是否具备相应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对于缺乏相应资质的企业,短期获取资质的难度较大,在行业迅速规范整顿的过程中存在压力。

2)班组模式和一对一模式对师资要求天壤之别。目前在线教育行业大量教师仍缺乏教师资格。对于班组课程机构,生师比可以达到1:500甚至1:2000,教师人数较少,在行业监管的压力下容易帮助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但对于一对一机构,教师队伍规模庞大,短期难以全面取得教师资格证,未来服务能力难以得到保障。

3)是否盈利、是否能持续获得融资将决定部分机构的生存状态。本次《意见》强调,严禁超出服务能力收取预付资金。我们认为,在线教育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缺乏的并非流量获取能力,而是持续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在线教育机构营收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意味着教师人数、课时数量的快速增长,能否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师资水平的稳定性和授课质量的稳定性,是绝大部分在线教育机构面临的难题。收费周期得到严格控制后,将影响部分在线教育机构的现金流,而能否盈利和持续获得融资将影响部分机构的持续生存能力。

4)外籍教师质量仍是在线教育监管重点。本次《意见》明确,服务器需设置在境内,且外籍人员提供学习和工作经历、教学资质或教学能力说明。目前在线外教机构师资质量参差不齐。我们认为,《意见》明确要求外教需具备相应教师资质和教学能力后,对部分在线教育机构影响较大。

第十六条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应当取得同级同类学历教育的办学许可和互联网经营许可。

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培训教育活动、实施职业资格培训或者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机构,或者为在线实施前述活动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技术服务平台,应当取得相应的互联网经营许可,并向机构住所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不得实施需要取得办学许可的教育教学活动。

实施培训教育活动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应当对申请进入平台的机构或者个人的主体身份信息进行审核和登记。

(三)加强学习类APP日常监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和办法,切实保障进入校园的APP安全健康、科学适宜。今后凡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一律禁止在校园内使用,不得在课外统一组织或要求、推荐学生使用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要定期检查、掌握APP内容变动和更新情况,发现有害信息要及时处置。学校和教师不得利用APP发布学生成绩、排名等信息。对违规使用、疏于管理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严肃问责。

(四)探索学习类APP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学习类APP内容要求、审查标准和监管办法等,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逐步建立学习类APP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互联网+教育”,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作用。

第九条校园学习类APP实行黑灰白名单和红黄牌动态管理制度。审查通过的,列入白名单,通过广东省教育厅门户网站等渠道公布APP主办者的名单及产品信息。列入白名单的学习类APP在日后被投诉、举报违反《管理办法》规定且查证属实的,给予黄牌警告,列入灰名单。校园学习类APP主办者申报审查时提交的申报材料或者测试样品存在主观恶意、弄虚作假行为的,或同一个APP被黄牌警告后且在灰名单续存期间再次出现违反《管理办法》规定的,给予红牌处理,列入黑名单。广东省教育厅在门户网站建立专栏,统一发布广东省校园学习类APP黑白名单信息,包括APP主办者、法定代表人、APP名称、进入名单日期等。上述信息公开发布、所有批次的黑白名单同步实时更新,接受公众浏览、查询和监督。

第十条经广东省教育厅审查通过并列入白名单的校园学习类APP,仅代表该校园学习类APP主办者在申报审查时提交的APP满足《管理办法》要求,可推荐给中小学生使用。对于广东省教育厅审查通过并列入白名单范围内的APP,各地市、县(市、区)、学校和机构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是否使用该产品。

第十一条对于列入黑名单的APP,广东省教育厅出具书面认定意见并商请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依法责令应用商店下架该APP、注销ICP备案和停止网络服务。自列入黑名单之日起,广东省教育厅两年内不再接受该APP主办者新开发的校园学习类APP的申报,并向市县教育局、学校通报有关处理情况。

THE END
1.教育培训优势,时代背景下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展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培训行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古代的师徒传承,到现代学校的兴起,再到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教育培训的历程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教育培训的优势日益凸显,其在特定领域或时代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重要事件回顾 https://wb.sidanjiaoyu.com/post/324.html
2.国内在线教育发展历程及特征有哪些?问答集锦初步成熟,进入提质发展阶段。 中国在线教育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互联网技术进入中国便开始发展,期间经历 了萌芽期、模式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初步成熟期四大阶段。 诞生初期(20 世纪 90 年代-2000 年):随着 90 年代末互联网进入中国,在 线教育产品也应运而生。由于当时互联网宽带速率低、民众普及率低,在线教育在 https://m.vzkoo.com/question/1730964401632803
3.数字时代的教育变革:在线教育的发展与未来趋势——顶端新闻一、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 在线教育,又称远程教育或网络教育,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中期。然而,真正意义上大规模、系统化的在线教育,则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21世纪初开始崭露头角。 萌芽阶段(20世纪中期-90年代):早期的在线教育主要以函授教育、电视大学等形式存在,资源有限,互动性不强,难以满足学习者的多样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175184E448BB4A79BF649761CBC253
4.中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阶段及历程,你了解多少?中国的互联网教育从1996年起步,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纵观中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中国互联网教育发展阶段 1. 第一波及泡沫破灭期:1998-2005年 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前后,网络带宽非常有限,互联网教育产品大多还是文档形式,可以概括为萌芽阶段。直到2000年以后,才出现了“三屏”形http://www.xm8168.com/h-nd-226394.html
5.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史在线学习的历史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史 2020对于整个在线教育行业来说,必定是个最为关键、重要的节点。在防控疫情的非常时期,在线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缺位,用科技打通现实阻隔,满足了学员上课需求,还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利用好这一教育方式,对学习的成长大有裨益。然而,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亟须解决的新问题:有的平台技术不https://blog.csdn.net/fxd1232/article/details/109536075
6.疫情影响下的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在疫情的影响下,成了香饽饽,各路好汉都想分一杯羹,今天就来聊聊在线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线教育发展历史 随着90年代末互联网进入中国,在线教育产品也在彼时诞生,随着之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产品开始出现新的玩法。中国在线教育产品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90年代末-2005年)、探索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3369-1.html
7.替代课堂,还是超越课堂?——关于在线教育的争鸣与反思开展在线教育不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而是时代需要和历史必然。信息时代知识载体和媒介的变化,导致知识的内涵、结构、生产方式、呈现方式与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导致学习和教育的变化,在线教育恰是这些变化的必然体现。这即是大力发展在线教育、推动教育变革的底层逻辑。同样,化解“人才培养悖论”、赢得http://epc.swu.edu.cn/info/1104/2385.htm
8.在线语言艺术教育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三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docx在线语言艺术教育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三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第1页在线语言艺术教育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三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一、引言 21.背景介绍 22.研究目的和意义 3二、在线语言艺术教育行业发展概况 51.行业发展历史 52.现状分析 63.主要企业及业务模式 84.行业发展成就与挑战 9三、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023-2026年)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6968694.html
9.让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赋能——《教育三人谈》线上圆桌论坛实录职教数字化转型具有历史机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构建了涵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https://jyj.gmw.cn/2022-10/28/content_36120957.htm
10.什么是互联网?目前的教育领域的变革主要是来自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在线教育从相对集中的学习转变成碎片化学习的状态,这需要在线教育产品形态的转变;而由于大数据的发展也使得在线教育更加智能和科学,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建立错误题库去优化老师讲课的重点,或者通过大数据去辅助学生答题,科学评估学习成绩,优化学习重点,如猿题库、学习宝https://www.jianshu.com/p/448752a5b8be
11.历史进程中的在线教育:一个互联网风口的轮回记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进程中,在线教育被推至风口,但遇到了机会窗口的在线教育公司们并非高枕无忧,与机遇一同到来的便是风险。摆在在线教育公司们面前的还有如何将巨大流量做好转化,如何优化技术、产品以提供更流畅的服务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自诞生始,在线教育面对的就是一个存量市场,任何一方势力向前一步,都会带来利益https://36kr.com/p/1725120757761
12.七彩课程“爱”润人生《上海市中小学2019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文件指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全国教育大会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统编三科教材使用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https://www.jsedu.sh.cn/zjex/xxgz/p/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