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高中)

怎么整理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才合适看看吧。临考时,再扎扎实实地将历史课本阅读思考一遍,既可回亿,巩固重要的史实史论,又可查漏补缺,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应考信心,使学生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行政机构;枢密院是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行政机构

枢密院――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四课考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

《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是:英国;

2、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到1842年;

4、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自发反侵略典型事例是: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争;

5、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6、《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7、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表现在三个变化:

(1)社会性质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3)革命性质变化:由农民革命转变为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7、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8、焚烧圆明园的事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9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

9、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同样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4)(1899――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重点:全民族的抗战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

3、抗日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4、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认真抗日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5、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说明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日。

6、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30多万同胞被日本鬼子杀害。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实确凿,铁证如山。

7、1940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

10、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的配合抗日。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_动。

10、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

2、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4、中国同盟会(1905年):政治纲领: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同盟会的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6、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8、辛亥革命的结局:

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9、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历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1)_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2)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4)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5)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6)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26、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27、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建立的上海共产党组织;

28、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29、中共二大制定了:和最低纲领;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

30、标志国共合作形成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_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

32、_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33、成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34、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洛川会议

35、八路军创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聂荣臻建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36、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考点:

3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38、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0、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第三届人大周恩来提出的;41、中共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

42、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

43、新中国历冤案是:刘少奇冤案

44、香港澳门回归日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45、1990年和1991年台湾与大陆分别成立民间团体进行对话,他们是:台湾的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大陆的海协会,会长汪道涵;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46、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47、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8、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1954年瑞士日内瓦会议;

49、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1955年万隆会议;

50、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席位是:1971年10月联大26届会议;

51、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门的事件是: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52、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是:1978年底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53、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4、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是: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后_访问美国;

55、日本与中国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

56、1985年,_明确提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57、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58、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加强了: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与经济联系;

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59、人类早期主要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

60、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三个重要改革时期,依次分别是: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未的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

61、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什么改革时期:伯利克里改革时期;

62、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

63、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的《民法大全》;

64、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65:罗马法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等;

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66、17世纪初统治英国的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属于什么王朝:斯图亚特王朝;

68、光荣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建立了英国了君主立宪制;

69、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70、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是:责任制内阁;

7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哪三位一体的混合物: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72、英国君主立宪制主要特点是:保留君主,议会掌权;

74、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

75、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76、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论基础源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思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77、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与权力分别为: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

78、美国政体特点是: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

7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789年;

80、法国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于:法国大革命时期;

81、法国共和制度确立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82、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的政治特点是:分裂;

83、德意志统一过程中起到中心作用的邦国是:普鲁士邦国;

84、提出“铁血政策”采用王朝战争方式统一德意志的是:普鲁士邦国宰相俾斯麦;

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85、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825年英国;

86、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_人物是:傅立叶、欧文、圣西门;

88、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89、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共产党宣言》;5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巴黎公社的建立;

9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56、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_的是: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

92、1917年11月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_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93、提出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任务的是: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

94、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十月革命以后建立的苏俄;

95、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

96、建国初巩固政权的三大事件是:基本解放全国领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9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98、一五计划的特点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99、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01、奠定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框架的是:雅尔塔体系;

102、冷战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的北约的建立;

103、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表现在:政治上社会主义政权的扩展,经济上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军事上的华约组织的建立;

104、欧共体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05、二战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是在:1956年到1973年;

106、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于:1961年;70、新中国建立后出现三个经济振兴时期是:1949到1957年,1956年到1966年,改革开放以来;

109、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是:波兰;

110、标志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苏共被排挤出政权的事件是:“八一九”事件;

111、欧洲联盟建立于:1993年底;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表现是:一超多强,一超是美国,多强包括了欧洲、日本、中国、俄罗斯;

高考历史知识点笔记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二、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__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__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三、新中国的民主建设

1949年9月,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当选为主席。③大会决定以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_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根两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四、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966年,“文化__”开始。民主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五、祖国统一大业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隔绝状态。

20世纪80年代初,_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六、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3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七、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

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八、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主张,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称为“冷战”。

“冷战”的主要表现:

(1)“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苏的主宰下,德国被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军。

苏共党领袖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改革走入了误区。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高分学生历史备考方法

一、认真读懂历史课本知识

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词与词间、句与句间、段与段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地回忆课本,

二、把握高考历史的每一个知识点

在弄清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须向细处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如上述第一个知识点就包含以下三个要点:①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人们醉心于股票等投机活动,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三、形成串连的知识网络

四、高考冲刺历史的学习方法

对于学习差的同学来说,要用列专题的形式来提高,不断自己写,加深自己的印象,这样效率的提高应该是比较快的。尤其对于历史差的同学来说,现在做的最为重要的是把课本从头到尾重读重写重列专题进行历史知识能力的提高,这就可以了。

通过这么多次的大小考试对自己要有充分了解:在内容上,对“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自己哪一部分内容基础薄弱就重点复习哪一部分,到5月中旬以前,复习以“练”为主,适当多做模拟题,通过“做”来训练思维,提高解题技巧;5月中旬以后回归课本,以“念”为主。

弘成教育集团旗下101远程教育网(简称101网校)创办于1996年9月,是国内首家中小学远程教育网校,也是国内最大的中小学在线课程内容提供者。101网校汇集北京101中学及全国各地名校的4000多位特高级一线名师,致力于为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名师课程。目前全国已有超过千万的受益学生和家庭。成立至今,101网校共培养200余位省市高考状元,高考贴题率达到90%以上,帮助无数学子考入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

THE END
1.第5集汉字的演变第5集 汉字的演变三乐大掌柜 陕西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北京大妈捡漏280万,买价值500万的房子,邻居一句话吓得立马退房 历史老字号 18跟贴 打开APP 不可能“雷声大雨点小”!台媒:赵春山解读大陆惩戒台5位名嘴! 小李同学加油 129跟贴 打开APP 周秉昆失业在街头徘徊,意外救下摔伤老头,哪料老头身份不简单 https://m.163.com/v/video/VYHT0DF13.html
2.在线教学发展轨迹在线教学的发展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在线教学的教、学、评价、管理等整个过程都可以在网上开展。综合来说,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可以分为六大类型, 一是上传学习资源,如教学大纲、备课流程、文本资源、音视频资源、流媒体课件(三分屏)、互动学习课件(如模拟)、互动练习课件、AR/VR/MR课件、链接开放教育资源、辅助材料连结https://nic.hyit.edu.cn/info/1131/1615.htm
3.教育的演变:在线学习的兴起课件.pptx教育的演变:在线学习的兴起课件.pptx 16页内容提供方:精品大课件 大小:33.08 MB 字数:约1.34千字 发布时间:2024-03-09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4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教育的演变:在线学习的兴起课件.pptx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306/8106112001006043.shtm
4.《看学汉字带孩子领略汉字演变过程》全集动漫剧情简介 :看动画,学汉字,带孩子领略汉字演变过程;从学前到小学阶段都适用的识字课程,避免孩子一读就错,提升识字能力,通过汉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增长见闻,学习古人品德,提升综合素养;轻松易懂的溯源故事,帮助孩子轻松识字,认字、记忆深刻。 选集共40集 第1-15集第16-30集第31-40集 https://imovie.soso.com/cartoon/mnqxe5dpn5xf6nzrg4ztonajx62ndj52xll5nnhyxkrnpu6b5tbnjov227lndxnr4s473m6m.html
5.鹤城机关建设网中共齐齐哈尔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二)从机关党组织到派出机构的演变过程 1.机关党组织与机关工委的沿革。一是从机关党组织诞生到派出机构。从1928年第一个机关基层党组织诞生到1988年中央派出机构经历了60余年。其中,党的七大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均须设立机关基层党组织”。党的八大将机关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作用写进了党章。当时,党政机关中的党组织,http://www.hcjgjs.gov.cn/show.aspx?NewsID=20837
6.祝智庭胡姣技术赋能后疫情教育创变: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样态在混成学习环境中,学生以亲临课堂学习为主、在线学习为辅。混成学习包含混成班和混成校两种应用形式。其中,“1个在校班组+n名居家生”混成班的方式,在校学生按组面对面上课,在家的学生借助媒体异地学习;“2个在校班组合并+n名居家生”混成班的方式,在校学生在两个班级分组学习,其中一个班级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https://www.eduwest.com/html/2021/qianyanlingyu_0330/402.html
7.生命之书:365天的静心冥想最新章节克里希那穆提著学习和累积知识是两回事。学习是不断地在进行的一种觉察的活动,而不是从累积的事物中采取行动。大部分的人都把知识变成了记忆、概念和经验,然后基于这些东西来采取行动。换句话说,我们总是从知识、学会的技术、过往的经验和传统或自己的偏好来采取行动;基于这样的背景、经验和传统,我们做出了各种举动。在这个过程中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807854/4.html
8.研究性学习:春节的起源及其现代演变1、理论学习法 (1) 查阅资料法。收集并了解关于春节的起源、历史演变以及与春节相关的传统习俗和活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说明,例如对联、年画、守岁等。 (2)文献研究法。阅读有关春节起源和发展的相关书籍、学术论文,以及互联网上的权威文章,以获取更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视角。 https://www.meipian.cn/50tk0eqq
9.国家自然基金委:近期5个项目申报通知及指南汇总研究极端暴雨条件下水土保持措施对地表水土过程的影响,阐明极端暴雨条件下的流域水沙演变过程与规律,揭示水土保持措施对水沙过程的调控机制、群体效应及阈值;评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保持措施治理潜力,提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方案与对策。 http://www.cepaedu.cn/news/zrsb/1658.html
10.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 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220934.html
1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2024年公开招聘聘用①详细的个人简历:需包含从高中阶段开始的学习经历演变过程; ②本人身份证、岗位要求的学历和学位证书(从高中阶段开始上传)、职业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明; ③尚未取得毕业证的普通高校2024年毕业生应聘的,须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报告扫描件和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并应于2024年8月31日前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https://www.sph.com.cn/Html/News/Articles/32374.html
12.原则,原则瑞·达利欧,瑞·达利欧,原则小说全文阅读3.1 意识到错误是事物演变过程中的自然连带部分 a. 把失败变成好事。 b. 不要为你自己或他人的错误而懊恼,要珍爱它! 3.2 不要纠结于一时的成败,要放眼于达成目标 a. 不要纠结于“埋怨”还是“赞美”,而要专注于“准确”还是“不准确”。 3.3 观察错误模式,判断是否因缺点引起 https://www.wenxue88.com/yuanze/yz_0300.html
13.高盛百页人工智能生态报告:美国仍是主导力量,中国正高速成长(附stack 的演变过程以及和 AI 之间的对应关系 蓝色=专有供应商,橙色 =开源,绿色 =云服务(注意:一些供应商,如 IBM 和 Microsoft 都是专有服务和云服务) 图17:生产中的机器学习:如何在机器学习管道中利用各种开源和云技术 图18:机器学习管道中的关键开源项目。可用的项目\支持公司和风险投资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16-12-12-4
14.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五)汉字演变展图篇………97 (六)拓展阅读识字篇………102 (七)识字教案篇………105 1.绿野仙踪之汉字历险记………(八)汉字学习考查篇………114 一、二年级争当汉字之星活动安排………114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2019-2020年度第二学期“汉字之星”获奖名单……115 (九)教师论文篇………119 趣味识字 快乐http://www.xaeduyun.cn/s26ag/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679e42f6d017a09f1cff3042c
15.newalgorithms,andregretbounds在线线性规划我们研究了随机输入模型下的在线线性规划(OLP) 问题,其中约束矩阵的列以及目标函数中的相应系数是 i.i.d. 来自未知分布,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次显示。 几乎现有的在线算法是基于学习线性程序 (LP) 的对偶最优解/价格,他们的分析集中在总目标值和求解约束矩阵和目标中所有系数均为非负的打包 LP。 然而,两个主要的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889128/article/details/125448755
16.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第6版):网络简介下述特色通过概述每章介绍的主题,帮助读者科学地分配学习时间。 目标:位于每章开头,列出了该章将介绍的核心概念。本书列出的目标与在线课程相同,但通过发问的方式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注意:这些简短的补充内容指出了有趣的事实、节省时间的方法和重要的安全问题。 https://www.epubit.com/bookDetails?id=N1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