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通篇用电视剧人物设定高校考卷火遍网络

原标题:网红考卷并非追剧背后是课程改革的大胆尝试

试卷来自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法学专业《民法总论》课程,选择题通篇选用《人民的名义》的人物设定,让广大读者大呼过瘾,一夜之间占据微博热搜榜单前十。

接地气的考卷引发师生共鸣

剧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其中涉及到大量法律问题,有刑法、也有民法。恰好,邵老师今年讲授《民法总论》,这门课的理论性其实蛮强的,一边看剧的他一边有意识地想怎样从这门课程的角度解读这部“大戏”。

“在课堂上,我会用侯亮平等热播剧中耳熟能详的人物角色举例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运用法学知识去分析剧中涉及到的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行为,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以及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邵老师说,因为这样的课堂设计,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高涨,到期末出试卷时,就想试着改变一下传统思路,结合热剧创新出题模式,给学生们一个惊喜。

当然,《人民的名义》只是《民法总论》考试的外在形态,内核还是学生们能否用法学理论分析纷繁复杂的生活实际。邵老师强调,“从这个角度上讲,‘高玉良’、‘祁同伟’、‘侯亮平’和‘小明’、‘老王’、‘老张’没有本质区别。对于试卷的“走红”,我没想到。考试就是考试,而非简单地追剧或‘看热闹’。”

邵老师的这个观点,参加考试的同学们也都十分认同。16法学1班严雯栩同学说:“其实,是否看过这部剧,对于答题基本没有影响,主要考察的还是民法知识。只是运用了剧中的人名,让我们拿到试卷时倍感亲切,考起试来心里也觉得轻松了许多。”80名学生在考试后,为老师的创意试卷点赞。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法政分院邵培樟老师

课程教学改革面向实践应用

对《民法总论》试卷的走红,其实只是一个表象。在这背后,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一直以来在尝试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首批示范学校,应用技术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通识素养和学科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具备专业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加快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热点,也是全国许多高校在探索实践的大课题。”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院长沃健说。

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马雪英老师则表示:“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必须要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上从‘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转变,教学主体上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教学方法上从‘以授为主’向‘以导为主’转变,课程考核也要从‘以知识考核为主’转向‘以能力评价为主’;设计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实践和创新,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自我规划、自主实践和自我提高是我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

网红试卷只是学院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而已,类似的改革正逐步在东方学院深入推进。据了解,今年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还提出了“面向社会需求、突出能力培养、强调财经背景、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人才通识素养和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课程改革,东方学院的老师们这么做

改革课程教学,邵培樟老师选择了“重应用”。“法学源于生活、融于生活、用于生活,法律思维和专业能力完全可以通过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而逐步养成与训练。”邵老师从事法学教学十余年,一直这么认为。

文化传播与设计分院的林香娥老师尤为“接地气”,她讲授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要求学生们改编、拍摄中国传统戏曲。去年9月,新版《西厢记》在海宁盐官古街“杀青”,10月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映”,刷爆朋友圈。传统戏曲在学生的精心编排下与风景名胜完美邂逅,上演了一段古城浪漫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每年都能拍摄20多部优秀作品,林老师介绍说:“改编和拍摄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这一模式经过多年实践,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财税分院朱计老师的《比较税制》课程,则选择了“看天气”。“一带一路”领导人峰会期间,他的课堂同时上演“小峰会”,学生们在逐一介绍“一带一路”对象国的税制以及其与我国的双边税制安排。“这门课程以前是老师选几个贸易大国来讲,现在是学生们分组调研、汇报,对象选择大大丰富。学生们表示这样的课程很有用,效果也完全不同。”朱计老师是这样介绍的。

以《民法总论》、《中国古代文学》、《比较税制》的改革为代表,东方学院的课程改革已经形成了集群效应。金融与经贸分院、工商管理分院、信息分院、法政分院开设行业学院,强化课程自身的实用性,财税分院开展“百村调查”,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会计分院、外国语分院把培养实务能力的课堂搬到了境外,文化传播与设计分院则把竞赛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此,马雪英老师评价道:“教师真正发挥出了课程改革的主导作用。”

“探索这条路,需要付出勇气与心血,更需要人才。”沃健说。近年来,东方学院积极和地方政府、企业联系,把教师送出去挂职,改变“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的倾向,努力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为培养给多的应用型人才努力。

THE END
1.教学平台教学平台 雨课堂 融合PPT与微信的智慧教学工具,全景式采集课堂互动数据,推动混合式教学。 浙财学堂 智播课堂,学在浙财。浙江财经大学一体化教学平台。 浙江省在线课程共享平台 跨界、融合、创新,具有浙江特色的省内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大学 MOOChttps://it.zufe.edu.cn/zhjxy/jxpt.htm
2.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17 经济管理基础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国家级 吴庆念 2021认定 18 网络营销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国家级 汪永华 2023 19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国家级 单友成 2023 20 统计调查与分析实务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国家级 姚建锋 http://zjtie.kypt.chaoxing.com/showNextNewsFulltext?id=37&newstype=23
3.浙江财经大学教学建设 合作交流 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学术资源 4文化传统 5学校领导 6校区环境 7学校荣誉 获得荣誉 获得排名 8报考条件 9知名校友 10词条图册 1历史沿革编辑 浙江财经大学(2)1974年,浙江财政银行学校成立。 1975年,学校暂借杭州市郊七堡蚕种场办学。 1976年,学校迁至清泰门外一堡乌龙庙。 1977年6https://baike.sogou.com/v67627379.htm
4.浙江财经大学个性化教学平台中设置多少学分课程编号:每门课的唯一代号,提前修、重修的唯一标准,课程代码相同即为同一门课 1学分=1课时讲课=2课时实验,如3学分数据结构=2课时讲课1+2课时实验0.5 建议修读学期:每学期专门开给这个专业的课,看下学期开啥课的关键 竖向看,整个培养方案分为:通识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个性化教学平台。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56523/article/details/118818266
5.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全国排名(通用12篇)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全国排名(通用12篇) 摘要:在分析财经类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现状、财经类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定位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课程体系分析优化模型,提出了财经类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分级式信息类课程设置体系和各课程的教学内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0u0h45m.html
6.院校介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及院系专业介绍2020至2021学年,学校立项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2项、浙江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 2020至2021学年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立项教改项目一览表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浙江新高考团队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https://www.zizzs.com/c/202309/120783.html
7.市场营销方案范本教育部也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着力加大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近年来,我院以“市场营销策划”网络课堂教学的全面信息化教学改革为目标,在合作企业超星公司的协助下,从搭建课程平台与开发课程资源以及改革课程考试与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网络共享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以教师https://www.unjs.com/fanwenku/351717.html
8.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工作流程高效的课程管理与学生服务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作为学校的重要部门,其工作内容繁杂,包括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成绩评定、学籍管理等。要确保这些工作能够高效地进行,教务处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工作流程。 在这个流程中,首先是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教务处会根据学院和专业的特点,合理规划每个学期的课程表。这不仅需要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安排https://www.ume8c7src.cn/ying-yong/36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