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虹澄清晓

今天在写《软件设计说明书》的时候突然想到上学期学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门课,而且当时复习的时候关于系统设计还专门背过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但死活都记不起来。突然觉得应该把这些常用的知识都整理起来,这样也方便自己这种健忘患者及时查缺补漏。所以,赶紧把上学期期末的复习资料搬上来。

1.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是一个处理数据的系统,包括数据的管理与存储。

2.信息系统的发展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阶段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决策支持系统阶段(DSS)

3.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管理与评价五个阶段。

4.按照系统的分析要素,可以把开发方法分为三类:面向处理方法(PO,ProcessingOriented)面向数据方法(DO,DataOriented)面向对象的方法(OO,ObjectOriented)

5.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6.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初步需求进行总结,然后构造一个合适的原型并运行,此后,通过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对原型运行情况的不断分析、修改和研讨,不断扩充和完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至得到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为止。

7.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把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由各种不同的对象组成,每个对象都有各自内部的状态、机制和规律。按照对象的不同特性,可以组成不同的类。不同的对象和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和系统。

8.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

基于宿主机结构、文件服务器结构、客户/服务器(C/S,Client/Sever)结构、浏览器/服务器(B/S,Browser/Server)结构。9.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诺兰模型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成熟期

1.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①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②业务流程规划③总体结构规划④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

2.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CSF,CriticalSuccessFactors),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StrategySetTransformation);企业系统规划法(BSP,BusinessSystemPlanning)。其他的方法还有基于BPR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投资回收法(ROI)等。

3.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42页。

4.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最核心的内容:定义企业过程

5.UC矩阵图(企业过程/数据类矩阵)有了初始U/C矩阵图就可以定义信息系统的结构啦,也就是划分子系统。

6.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一般是对规划控制层的,而不是对数据生产层的。

7.业务流程重组(BPR,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的核心步骤)BPR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性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和速度方面取得显著性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程度的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BPR要设计出一个新的业务模型,描述各项业务活动各自的功能,分析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完成原业务流程的改造,使其能减少冗余,使业务活动更加有效。

8.信息系统规划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可行性研究报告

9.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1.系统调查分析的任务:通过初步调查,完成对用户问题的识别,在此基础上对任务进行可行性分析,若任务可行,则根据系统目标对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最后得到详细调查结果,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系统分析的任务是构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必要性和可行性。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分为: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管理可行性。

3.在详细调查阶段,我们要完成的是系统需求建模。需求模型(或模型的集合)是一种逻辑模型。

5.信息收集技术:交互式方法:面谈、联合应用程序设计(JAD)、调查表非干扰性方法:抽样、调查、观测决策者的行为和物理环境

6.调查分析的成果(与系统规划一样):可行性研究报告

1.结构化分析是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结构化需求建模中的核心是画数据流程图。

2.系统分析的任务是构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而系统设计是要构建系统物理模型。

3.系统分析工具——建模工具:(1)流程视图:流程图、顺序图、面向岗位的过程图等(2)功能视图:功能模块图、数据流程图、用例图等(3)对象视图:状态转换图、类图、协作图等(4)任务/岗位视图:面向岗位的信息流图、岗位功能图、工作对象图等。

4.结构化系统分析采用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描述方式,通过一套分层次的数据流程图,辅以数据字典、处理逻辑小说明等工具来描述系统,结构化建模的主要工作就是构建系统数据流程图。

5.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正是通过这种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利用分解和抽象这两个基本手段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7.数据流程图的绘制(104-106页/133页,ps:应该是道大题)

8.数据字典(DD,DataDictionary):是在新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和描述所有数据的工具,包括对一切动态数据(数据流)和静态数据(数据存储)的数据结构和相互关系的说明,是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系统设计阶段进行数据库(文件)设计的参考依据。

9.数据字典包括数据项、数据流、数据加工,不包括数据类型。(ps:选择题!!!)

10.处理逻辑过程可以用判定树、判定表或结构化语言等处理逻辑说明工具加以描述。

11.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1)组织情况简述(2)系统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3)现行系统运行状况(4)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1.系统设计又称物理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

2.系统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2)灵活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5)管理可接受的原则

3.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在保证实现逻辑模型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目标系统的性能,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包括计算机物理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2)处理流程设计(3)代码设计(4)人机界面设计(5)输出设计(6)输入设计(7)数据库设计(8)安全保密设计(9)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10)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5.模块聚合中,一个模块只执行一个功能的是功能内聚。

6.在设计时,要力求增加模块的内聚,尽量减少模块间的耦合。(高内聚、低耦合)

7.系统设计过程中,从哪几个方面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完整性,每个方面应如何做?(1)硬件方面:选用可靠性高的硬件设备,选用性能优良的服务器和工作站。服务器应具有完善的容错能力,允许带电热拔插,附带智能I/O性能。在设计上要考虑服务器的热备份和冷备份的工作方式。要配备不间断电源、稳压器、防火墙等。(2)软件方面:①访问控制②选择性访问控制。③生物识别技术④加密(3)网络方面①调制解调器安全②传输介质的安全。③防火墙。④数字签名技术(4)数据库方面①访问限制②数据加密③跟踪审查④备份⑤镜像技术⑥归档

1.UP就是一个使用UML进行建模的软件开发过程规范。2.UML建模机制与图的关系(211页图6-14)UML建模机制由三部分组成:用例建模(描述需求)、静态建模(描述重要对象及关系)、动态建模(描述系统行为)。用例建模包括用例图;静态建模包括类图、对象图、包图、组件图、配置图;动态建模包括状态图、活动图、交互图(顺序图和通信图<又名协作图>)。

1.售票系统UML建模(228-232页):画用例图和时序图(其他的图要知道)。

1.这一工作,在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重大于60%,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2.系统维护的定义:系统维护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交付使用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系统的过程。3.系统维护的类型:(1)改正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4.系统维护活动的内容(1)程序的维护(2)数据的维护(3)代码的维护(4)设备的维护(5)机构和人员的变动

1.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主要参与系统开发的全过程。2.数据库设计中ER图属于概念设计。3.模块子系统的划分在需求分析阶段4.哪些属于UML类图中的交互图:顺序图和协作图5.测试的原则中说明测试应由专门的测试人员来承担。6.数据库设计满足第三范式认为好一点。7.信息系统对管理的支持归根结底是决策上的支持。8.系统模块层次图不属于系统分析的结果,系统建议书、数据字典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属于系统分析的结果。9.从硬件方面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完整性中,服务器应具有完善的容错能力,允许带电热拔插,附带智能I/O性能。

THE END
1.软件开发:历史趋势挑战与未来展望软件开发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部分,其发展历程充满了创新与变革。从最初的机器语言编程到现代的高级编程语言,再到敏捷开发和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软件开发不断推动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本文将深入探讨软件开发的历史演变、当前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42431041130496
2.软考高级信息是指音讯、消息、信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宏观信息政策指导下,通过信息 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人才的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以满足全社会的信息需求,从而加速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发展以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过程。 1.1.1信息 信息(Information) 是物质、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34104/article/details/132753897
3.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论文(精选8篇)现代社会下,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过程中,财务会计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在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计基本的理论广泛地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在这种改变的影响下,核算财务系统正在被决策型财务系统所改变。全面应用新的信息科技,突破传统的核算理念,大力实现信息技术的会计核算。 https://www.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11417.html
4.探索最新信息系统发展前沿,技术趋势与未来展望摘要:,,本文探讨了信息系统最新的发展,介绍了信息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所带来的变革。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了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和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等实际应用,并展望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程度加深、技术集成化和普及化趋势。全文旨在展示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未来的发展http://www.evtms.cn/post/70427.html
5.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通用18篇)20xx年我公司的生产规模将达到新的高度,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作为公司生产经营重要支撑的信息系统,其运行质量和效果将更加的重要,基于此20xx年我部门将积极推进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的维护改进,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让信息化能更好的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30521075248_7138147.html
6.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精选15篇)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如果从市场提供的需求来说,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应该是供不应求的,至少说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毕竟计算机现在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但是之所以出现就业难的现状,其原因就是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1303327.html
7.制造信息系统智能化与协同现代制造业的信息技术革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业正经历一场由信息技术驱动的转型。智能制造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通过高级计算机系统、机器人和传感器等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这一概念被称为“制造信息系统”(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System, MIS),它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增强了产品质量,并且降低了成本。 https://www.ntedbrknu.cn/ying-yong/809508.html
8.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系统规划阶段、系统需求阶段、系统软件设计、系统实施阶段、系统测试阶段、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阶段 其他定义:所谓物流信息系统,实际上是物流管理软件和信息网络结合的产物,小到一个具体的物流管理软件,大到利用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将所有相关的合作伙伴、供应链成员连接在一起提供物流信息服务的系统,https://baike.sogou.com/v751026.htm
9.科学网—[转载]系统工程新发展——体系随后,很快用于社会学、生物学和物理学领域。美国系统科学体系工程协会(SoSECE)主席Reckmeyer W. J.认为,体系源于系统科学,是系统科学关于软系统和硬系统研究的综合,对大规模、超复杂系统的研究。体系概念的演化发展经历了系统科学发展过程的分支与融合过程,如图1所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21-1181073.html
10.信息系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一)专业发展目标 依托吉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学科优势,建设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省内知名、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理论基础,系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在金融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系统研发与管http://newgxxy.jlufe.edu.cn/info/1070/1024.htm
11.企业信息系统架构图企业信息系统层次划分01、系统综述 冶金行业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大概可分为 5层,从下至上依次为:设备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企业级资源计划、企业间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 5个层次的管理系统控制范围、作用对象、运行时间单位等特点如下所示。 02、各层级系统特点 https://blog.51cto.com/u_16213706/7898738
12.松江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二是平台支撑亟待提升,底层基础信息资源和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薄弱,难以支撑业务无缝对接,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快速部署。三是覆盖范围亟待拓展,各街镇、各领域、各部门数字化转型的水平参差不齐,尚未形成全区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局面,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尚未形成。https://www.songjiang.gov.cn/zwgk/009004/009004003/20211204/9e317e9e-98a4-4ccb-84ae-b9dcabb60fec.html
1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专业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核心,以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关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相交叉的综合性专业,要求学生既能够https://zs.sdor.cn/737/list.htm
14.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精选8篇)自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院领导非常重视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成立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安排技术人员前往全国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XX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院领导经常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实施方案,并就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多次主持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3941934.html
1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1年6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4次会议、2011年7月1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6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http://www.szlawyers.com/info/8c9df46f0c6458cf4ae43e230de70a0a
16.信息组织知识点一、1.1.1信息组织 目的:信息组织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定义:信息组织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依据信息体自身的属性特征,信息工作者或用户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将乱无章的信息整理成为有序的信息集合的活动和过程。 结果:是形成各种方便用户利用的有序化的信息检索系统。 https://www.jianshu.com/p/9cdf0ce60e62
17.会计信息系统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未来会计的影响会计实务摘要: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演变成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实现其管理型与网络化,成为企业管理系统的核心。这对现行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带来了巨大的甚至革命性的影响。一些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方面的问题,需要迅速地作出相应的研究与解释。文章回顾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历程和会计软件发展的五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288/305/2008/8/xu8975294046121880026321-0.htm?gg=bbs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