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附件三: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省市上海市所属学校复旦大学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层次(本/专)本科生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管理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课程负责人黄丽华申报日期2003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00三年九月十日填写要求一、请严格按照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二、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
5、及其实施方法的研究”,项目负责人。2)2001.10-2002.10,国家863研究项目,“中国制造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实施方法和技术的研究”,项目负责人。3)2002.10-2004.10,国家教育部霍英东研究基金项目,“基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4)2000.1-2002.12,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课题“企业过程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5)2000.8-200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与模型研究”。(和中山大学合作),项目负责人。6)2002.8-2003.4国家烟草行业863计划
6、研究项目“烟草行业CIMS总体规划”子项目“上海烟草(集团)CIMS发展战略与整体方案研究”,项目负责人。7)2003.4-2003.7,上海市经委课题,上海工业企业ERP实施方案与管理研究,“上海市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的设计”,项目负责人。8)2003.1-2005.1,国家863研究项目,“电子商务环境下跨组织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第二负责人。近五年来黄丽华教授发表论文近40篇,近三年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有:1)黄丽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层次模型,中华管理资讯系统CMISQuarterly,2003年第一期。2)赵昆,黄丽华,面向控制的整体企业信息系统实
7、施战略,中华管理资讯系统CMISQuarterly,2003年第一期。3)卢向华,黄丽华,TheFirmCapabilityAnalysisinLargeInformationSystemProjectImplementationProcess,中华管理资讯系统CMISQuarterly,2003年第一期。4)卢向华,黄丽华,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全过程评价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2003年第一期。5)WangPing,HuangLihua,BusinessValueofVerticalIOS:AnExtendedROICasest
8、udyofaNetworkingCompanyinChina,Proceedingofthe7thPacific_AsiaConferenceonInformationSystems,June,2003,Australia.6)黄丽华,何辉,薛华成,基于规则和方法的企业过程优化,系统工程学报,第15卷第3期,2000年9月。7)黄丽华,葛永利,薛华成,企业过程柔性的概念框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9卷第10期,pp.63-68。8)俞东慧,黄丽华,任务不对称对企业流程重组(BPR)的影响,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第2期,2001年
9、4月。P.171-176.9)薛华成,黄丽华,企业持续发展与信息战略,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第2期。10)潘自强,黄丽华等,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及其组合策略的研究,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第3期。2教学队伍情况2-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凌鸿男1960.12副教授/博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技术基础的大纲和材料戴伟辉男1966.06副教授/博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部分的大纲,材料选择等张成洪男1968.01副教授/博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部分的大纲和材料选择孙海男1969.09讲师/博士信息管理
10、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管理部分的大纲和材料傅烨男1972.11讲师/博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现代信息系统应用部分,并负责有关系统供应商联系和课堂演示J.RockartS.Madnick等男Professor信息系统本课程得到美国MIT斯隆管理学院JackRockart等教授的亲自辅导,黄丽华,凌鸿,戴伟辉,张成洪等均在斯隆进修过。他们主要帮助我们修订教学大纲学习课外阅读文献和案例等。2-2教学队伍整体情况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1)本课程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的基础课程,
11、也是复旦大学全校本科生的选修课,也是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上基础课中的一门,每年大概需要开设六个班左右。除了黄丽华教授担任一个班的教学任务以外,分别由凌鸿博士、戴伟辉博士、孙海博士、傅烨博士承担其它班级的教学任务。教学队伍中的所有教师均为管理科学与工程或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博士或博士后。除了孙海博士尚未去国外进修以外,其他老师均在MIT或加拿大McMaster商学院进修信息系统半年或半年以上。教学队伍的平均年龄为35.8岁。在日常教学中,每个班配备一名助教,从人数上讲,大约50名学生配1名助教。助教负责资料复印和发放、学生出勤考核、批改作业、课堂系统演示以及帮助学生答疑和监考等。(2)主要成员的教学
12、经历凌鸿:1985年,清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任教。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在MIT进修,一直教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课程。戴伟辉:2000年,复旦大学管理科学博士后出站留校任教。开设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系统等课程。傅烨:2000年8月博士毕业,留校工作,赴McMaster大学访问。2001年9月正式回国开课,先后面向本科生开授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面向硕士生开授信息经济学;面向MBA开授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ERP与供应链信息系统。孙海:2002年博士毕业至今一直留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任
13、教。开设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程序设计,决策支持系统等课程。张成洪:1996年3月开始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任教,1998年8月至12月和2001年2月至3月,两次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作访问学者。面向本科生开设了:信息技术基础、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软件等;面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管理应用软件、现代信息技术等;面向MBA学生开设了:InformationTechnologyforManagement、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电子商务技术等。(3)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本课程的主要教
14、学人员均为中青年教授和博士。这几年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包括出国进修,组成教学小组,相互听课等。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青年教师,我们将计划:a)继续派出国进修。我们将陆续派孙海等老师出国进修。b)继续完善教学小组的日常活动,做到大纲统一、教学材料和教材统一、考试试卷和教学方式统一。在团队活动中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c)继续完善听课或助教制度。安排每一位将来要上本课程的老师听其他老师上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课或者担任助教,包括本科生、研究生、MBA、和EMBA的相近课程,以便让他们通过课堂更好地全面地理解这门课的背景和知识要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掌握各种教学方式的教学
16、,教学目的是给本科生介绍信息系统方面的基础性知识,主要偏向信息系统的技术和开发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得到国外MIT和加拿大McMaster等院校的支持,以及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改为全院的本科生的基础课,教学目的也随之改变。目前的教学目的是给管理学院学生提供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概念、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教学内容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即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现代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信息系统的管理等。从教学方式上讲,在教师课堂讲授的同时,这几年充分吸收并引入西方商学院先进的案例教学和课外小组内学习讨论的方式,辅以课堂小组讨论和系统演示。另外,积极响应国家教委
18、小时内的演示不够充分,因此近两年在国内ERP供应商的支持下,通过双方合作修改,已非常好用于课堂教学。在电子商务系统方面,从1999年起我们就得到IBM大学合作部的全力支持(硬件、软件系统的全套资助),成功地开发出课堂演示的系统,效果很好。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举办的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材大纲评审会上,被评为第一名。3课程描述3-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本课程的历史经历16年之久,发展大致如下:1984-1986:授课对象是管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授课教师是外请IT行业内具有一定信息系统开发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讲授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及信息管理在实践中的
19、问题。当时无固定教师。1986-1996:授课对象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基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今后的专业学习作准备。授课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各种应用系统的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知识。主要的授课教师:薛华成,邱友瑾,凌鸿。教材:薛华成教授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12月获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2000:授课对象为管理学科的本科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管理学科的学生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各类应用系统的主要模
20、块及运作流程,系统开发的方法和过程。主要的授课教师:薛华成,黄丽华,凌鸿,林镛。教材:英文OBrien,IntroductiontoInformationSystems,3rdedition.2000-至今:课程的授课对象为管理学科的本科生及其他专业的选课生。课程的目的是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及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信息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创造企业的竞争力,合理利用和规划企业的信息资源方面的基础知识。课程的内容增加了信息系统的作用,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的对应,信息系统的资源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授课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渐渐向网络教学方向发展。主要授课教师:黄丽华,凌鸿
21、,戴伟辉,张成洪,傅烨,孙海。教材:KennethC.Laudon,JaneP.Laudon,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OrganizationandTechnologyintheNetworkedEnterprise,PrenticeHall,PearsonEducation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引印,2001年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本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组织中的信息系
22、统,特别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信息系统。在概念认识的基础上,介绍并通过案例讨论现代信息系统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信息系统与组织控制、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第2部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和应用本部分首先介绍现代信息系统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发展趋势,即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和通信网络。其次,通过系统演示和案例分析,重点介绍现代企业关键的应用系统、原理及功能,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电子商务在销售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方案等。第3部分:基于IT的组织变化管理与信息系统开发应用本部分首先介绍企业基于IT的组织变化的模式和一般性的变化轨迹模型,通过案
23、例讨论信息系统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以及企业业务流程改善(BPI)、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等概念和一般的实施方法论。在学生认清了企业可选的变革策略的基础上,介绍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重要性、信息系统规划的一般方法及其规划报告的写作规范。最后利用大量中国实际企业案例讨论信息系统建设的一般过程、信息系统开发的三种方法,即自主开发、基于软件包开发和外包,讨论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决策依据等。第4部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本部分主要从信息系统实施的角度介绍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概念,企业信息系统风险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价值评估和评价、企业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的管理、企业IT组织建设等主题。(2)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26、No.302,SloanWPNo.3986,January1999Revised.-MichaelPorter&VictorMillar,“HowInformationGivesYouCompetitiveAdvantage,”HarvardBusinessReview,July-Aug1985,pp.149-160.-HennethL.Kraemer,JasonDedrick,SandraYamashiro,RefiningandExtendingtheBusinessModelwithInformation
27、Technology:DellComputerCorporation,CenterforresearchonInformationTechnologyandOrganizations,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May1999-MaxD.Hopper,“RattingSABRE:NewWaystoCompeteonInformation”,May-June,1990.-K.L.KraemerandJ.Dedrick,“LeveragingtheGlobalNetworkedBus
28、inessModel:CiscoSystems”,CenterforRedesignonInformationTechnologyandOrganizations,UniversityofCalifornia,Irvine,Feb.1999.-Venkatraman,N,“IT-enabledbusinesstransformation:Fromautomationtobusinessscoperedefinition;”,SloanManagementReview,Winter1994;Vol.35,Iss.2;pg.
29、73,15pgs,reprint#3526.-黄丽华,何辉,薛华成,基于规则和方法的企业过程优化,系统工程学报,第15卷第3期,2000年9月-Rockart,J.F.,“ChiefExecutivesDefineTheirOwnDataNeeds”,HarvardBusinessReview,Mar-Apr1979,reprint#79209.-熊伟,黄丽华,薛华成,基于BPR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1999年第八卷第1期,p.27-32.-IT的味道,CIO&CEO,Vol.1,2000(
30、Chinese)-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ERP实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2年-上海元祖食品有限公司:精致的信息系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2年-信息系统价值评价:某科技公司案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2年(3)实践性教育的设计思想与效果本课程考虑到学生事先已经修读过信息技术或计算机基础知识类的课程,所以不是单纯面向技术的课程,因而没有安排上机实验。尽管如此,为了增加实践性的教学效果,采取了以下措施:现代应用系统演示在介绍信息系统应用时主要介绍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商务(E-Business)和客户关系管理(CRM)。课堂上不仅介绍原理,也通过合适的软件系统的演示来增强学生的
32、反映良好,也让教师综合来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3-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本课程积极响应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要求,近几年来一直采用国外先进的教材。目前,本课程主要采用KennethC.Laudon,JaneP.Laudon,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OrganizationandTechnologyintheNetworkedEnterprise,PrenticeHall,PearsonEducation
33、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引印,2001年(本教材国外已有第8版,国内还只有第6版)。这本教材将MIS的概念(技术+组织+管理)贯穿全书,比较适合管理学院(商学院)学生使用,围绕企业系统(如ERP等)和电子商务应用,内容丰富。每章前有一个小案例,每章后有小结,每部分后有大案例,书后有国际企业案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章节的内容。根据我们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正在准备自己编写一本适合于现代大学生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将于明年9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好地理解概念和知识,本课程又额外增加了6个案例,其中4个是由我们自己编写的。本课程近年来一直在复旦大学现代化教室里上课
34、,每堂课都采用PowerPoint,并在学校网上(校内ftp)提供给学生下载。学生利用网络递交作业和进行提问。复旦大学本学期正在推行“虚拟校园”,因此网络教学环境将越来越完善。3-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1)教授课堂授课:主要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关键性的概念和知识。2)小组案例讨论:主要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基本概念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利用小组内同学的讨论,可以取到互相启发的良好效果。3)小组课堂交流:把课后各小组的
35、讨论结果拿到课堂上,便于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同时也让教授发现学生对某些概念或知识的误解之处,并及时加以纠正或引导。4)应用系统演示:课堂上安排两次系统演示,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现代应用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5)课后小组大作业:调查一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要求完成报告,并在课堂进行交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MIS概念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3-5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1)校内同事举证评价黄丽华教授及在她领导下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小组,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改革,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讲解能力以及与学
36、生互动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历次学生评分中均名列前茅(平均6.51分,满分为7分),由此黄丽华教授获得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基础教学奖以及其他各类奖教金。特此证明。证明人:李若山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分管本科生教学)(2)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本课程的教学经历十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成熟的教学特点和内容,在国内有很好很广泛的影响,如下信息可以说明一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全国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材审议,会上由30多位来自全国高校的教授对30多份教材申请材料进行评审打分,结果黄丽华教授的管理信息系统材料的打分是所有材料中最高的(90分),名列第
37、一。2002年8月5日至7日,教育部高教司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举办国外优秀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骨干教师培训班(教育司2002143号),该培训班在烟台大学举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材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OrganizationandTechnologyintheNetworkedEnterprise的培训由黄丽华教授承担。原定只有40多位教师来参加培训,后来实际上来听课的有70多人。黄丽华教授从本科生课程的定位、教学内容和方式、各章节的讲解重点、教辅材料的应用、教学体会等多方面对其他教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培训效果非常之好。黄丽华教授的整套教案和材料(包括每堂课的PPT和阅读材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刻成光盘提供给了许多高校,成为了这些学校的教学参考模板。证明人:刘建元主任刘艳耿芳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编撰室在复旦大学在黄丽华教授开设的这门课上,每年有两到三位来自校外的教师慕名前来进修学习,受到他们的好评。证明人:复旦大学教务处进修科(4)薛华成教授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三版,发行量达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