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2022年全市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驻酒各单位:

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我市传统产业发展水平,根据《甘肃省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9〕105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按照“分行业改造、梯度式推进、全市域推广”要求,促进传统产业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推动石化、矿产品采选冶、建材、煤化工等传统行业向中高端迈进,为全市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驱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把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提高先进示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健全政策标准体系,加强公共服务资源建设,支持企业开展“三化”改造实现转型升级。

(二)坚持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聚集、整合、优化要素资源的优势,应用互联网创新理念、创新要素和创新体系,带动传统产业技术、产品、模式、机制创新,通过“三化”改造,加快产业链横向耦合和纵向延伸,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三)坚持重点突破与协同推进相结合。鼓励先行先试,优先选择重点区域、行业及企业等开展“三化”改造,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及时总结并推广先进示范的建设经验,加快形成方法科学、机制灵活、政策精准的分类推进体系,提升政府、园区、企业对“三化”改造的认知水平,协同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

(四)坚持多方参与与协作共享相结合。按照平等、开放、协作、共赢的工作思路,鼓励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三化”改造建设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强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和绿色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将最新技术成果嵌入到产业链各环节,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

(五)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客观审视我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及“三化”水平,强化资源能源和环境硬约束,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传统行业实施改造提升。同时,着眼长远,盯紧技术前沿,对标国际先进,防止过度改造和滞后改造。

三、主要目标

坚持绿色化保障、信息化支撑、智能化驱动,大力推进石化、矿产品采选冶、煤化工、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支柱行业“三化”改造,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力争到2022年,石化、煤化工等优势产业重点骨干企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达到西部先进水平;矿产品采选冶、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重点骨干企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绿色化。全面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大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技术改造力度,创建绿色供应链,建设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构建互为上下游、原料互为支撑、良性循环耦合的区域产业布局。规模以上工业绿色化改造基本完成,单位产品平均能耗达到全国平均先进水平,单位增加值能耗、用水量分别比“十二五”末降低20%、25%以上,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8%,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

——信息化:不断完善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启动实施重点区域、重点企业5G网络规划、建设和应用,提高企业互联网接入能力和应用水平,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基于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口标准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确保100%实现“上云”,其中重点企业全部完成私有云建设,基本完成MES(生产过程执行系统)和ERP(资源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和集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更安全的网络服务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智能化: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改造,推动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基本确立“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新发展体系。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点实施智能化改造工程,全市创建符合工信部标准化要求的智能工厂10家、打造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0个、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50个以上;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0%以上,机器联网率达到40%以上,在役机器人达到500台以上。通过3年持续提升,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10%。

四、重点产业“三化”改造任务

立足传统产业的行业现状和“三化”水平,按照“问题导向、目标牵引、项目驱动”的思路,发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关键环节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任务落实。

(一)石化产业。围绕石化行业重点企业,实施打造绿色炼厂、绿色化工产品制造和绿色生命周期管理,应用信息化、智能化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全面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质量控制与溯源、能源需求侧管理、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1.推动生产全流程优化。加强先进控制系统建设,应用新技术,优化工艺流程,采用原油和成品油自动调和技术、在线分析仪表自动进出厂设施,实现从原料到生产加工、油品调合和物料出厂的全流程生产实时智能控制。推进生产调度优化,建立全流程一体化生产计划优化模型,优化调度异常处置方案、生产运行操作参数等,完善MES生产技术分析,使生产各环节有效配合、紧密衔接,实现调度优化。

2.加快生产和管理系统集成。持续升级ERP和MES等信息系统,开发系统集成技术,建立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的工厂三维装置模型,集成设计、采购、施工、试车和维护等过程数据,形成数字化交付、可视化管理的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管控。利用先进的工业IT集成技术,支撑工业OT要素和业务应用的融合和优化,建设智能化工厂。

3.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信息技术和绿色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开展油气田污水处理提标改造、炼化工艺加热炉改造,鼓励建设加氢裂化、连续重整、异构化和烷基化等清洁油品装置,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纳入采购评价体系,建设对排放口位置、风险源、废水废气污染物移动等智能实时分析检测及报警管理系统,提升各类资源有效利用率和环境风险预测预警及防范能力。

4.提高产业聚集度。根据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基础条件,遵循园区化、基地化建设模式,以玉门油田为依托、以金塔、玉门、瓜州三个工业集中区为载体,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拓展传统化工产品应用领域,鼓励在钛白粉、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业开展智能工厂、绿色工厂试点,加快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特色石化产业集群,打造酒嘉石化产业示范基地。

1.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采用互联网、智能化技术,提升选矿、冶炼和加工环节关键工艺的数控化程度,构建“生产精益化+设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人员高效化”的智能单元、产线、车间和工厂,达到智能传感仪表在线监测、全程动态可控、工序精准协同。矿山系统上推进先进采矿装备及采矿方法应用,在资源开采、传输、充填等环节使用高效节能、数控化装备实现采矿效率提升,建设数字矿山、绿色矿山,提升矿山勘探效率和安全监控水平。选矿系统上建设选矿生产智能优化管控系统,建立基于现代感知技术的实时测控体系、生产物料智能自动化输送体系、智能化仓储管理体系,实现选矿生产流程的安全、环保和智能管控。冶炼系统上推进冶炼、电解等关键生产工序先进控制技术开发应用,提升工业机器人在冶炼装备领域的应用,利用工业机器人替代高危岗位、高体能重复性操作,构建冶炼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装备体系,提升安全操作效率。

2.加快管理系统信息化改造。支持企业应用物联网、边缘计算、5G等技术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提升,借助设备端嵌入式数据管理技术与实时数据智能处理技术,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实现从设计、生产、物流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数据的串连,在私有云上实现ERP、MES、SCM、DSS等系统的融合共享,打通生产流程数据、产品数据流和供应链数据流,建立“功能完备、高效实用”的企业综合信息化应用管控平台,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系统支持。

3.推进资源利用绿色化改造。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环保设施,加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推广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废弃物,应用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等高效清洁生产工艺,提高采选综合回收率、冶炼渣回收、选矿尾砂及废水、废渣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保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排污许可核定范围,工业废水处置率达到100%,形成“主体产业清洁生产、二次资源充分利用”的内外部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绿色发展。

4.壮大产业集群。以富集的能源和优势矿产资源为支撑,加快铁、镁、黄金、钒、石墨、硅等矿产品采选冶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化布局和链式化推进,实现资源深度转化和循环利用。铁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硅系多元复合合金、中低碳铬铁、镍铁、铬铁等特种铁合金和复合铁合金产品;镁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高纯镁、高性能镁合金等精深加工产品;钒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五氧化二钒、钒铁合金等产品;石墨产业重点发展高纯石墨、石墨烯等产品。

(三)煤化工产业。按照“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要求,从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嵌入和提高煤炭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入手,推动煤矿矿产开采、安全防护、生产过程智能化体系建立,发展煤炭分质利用和高效清洁转化产业,实现矿山开采绿色化、安全监控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酒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转化基地。

1.建设智慧煤矿。煤矿主体系统实现智能化,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装备机器人化等与现代矿山开发技术相融合,开发矿山感知、互联、分析、自学习、预测、决策、控制的完整智能系统,建设开拓、采掘、运通、洗选、安全保障、生态保护、生产管理等全过程智能化运行的智慧煤矿,初步达成空间数字化、信息集成化、设备互联化、虚实一体化和控制网络化的智慧煤矿目标。

2.实施煤炭加工绿色化改造。加强煤化工行业产生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工业固废的处置回收,推进造气炉渣、电石渣、碱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鼓励利用焦炉气生产甲醇、乙二醇等化学品,构建起“煤-煤化工-精细化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冶金建材”的特色循环产业链,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全面推进企业设备动静密封点、储存、装卸、废水系统、无组织工艺废气和非正常工况等根源整治。

3.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构建数据信息统一共享平台,形成覆盖全厂的高效安全、信息共享、自动化、智能化的“数字化企业”支撑体系。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设以MES为核心生产运行管理体系,实现振动、温度、声音、可燃有毒气体检测、腐蚀等无线仪表检测,实现移动视频、无人机、巡检机器人、智能终端等智能设备应用,对装置运行和现场检修、安全等作业全方位管控。

4.提高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利用水平。按照循环经济理念,采取煤化电热一体化、多联产方式,大力推动现代煤化工与煤炭开采、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发展煤炭分质利用和高效清洁转化产业,在壮大产业集群的同时,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和产业竞争力,建设酒嘉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基地。针对低阶煤种,实施中低温热解、热解气分离、煤焦油加氢制燃料油和化学品等技术配置方案,推动低阶煤炭资源向油品、化工产品、燃气、兰炭以及电力多方面转化及应用。

(四)建材产业。按照“信息集成、绿色生产、智能制造”的要求,通过构建企业信息化经营体系,推进包括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环境检测、采购销售等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和高效节能低碳化经营体系基本建成,实现建材产业管理信息化、生产智能化、发展绿色化。

1.加快智能化发展。采用先进技术推动建材机械设备有效升级,推动生产装备数字化,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落后的生产设备,大力推进人工转机械、机械转自动、单台转成套、数字转智能,加快应用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在线检测设备、固体废弃物智能化分选装备、智能化除尘装备等,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促进建材生产的无人化、自动化、精细化变革。

2.构建信息化体系。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为工具,推动建材产业两化融合进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推进建材企业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实现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建材企业分析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在产品设计、生产规模等方面灵活调整。

3.推动绿色发展。支持企业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推广适用于建材的能源梯次利用技术装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合理利用工业固废,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在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和机制砂石等产品中提高消纳产业废弃物的能力,支持利用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等,开发建材窑炉烟气中二氧化碳分离、回收和利用技术,降低建材行业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4.促进集聚发展。利用资源优势,向石灰石粉、机制砂等上游链及预拌混凝土、混凝土制品、建筑部品等下游链延伸拓展,优化存量,大力发展轻质、高强、耐久、自保温、功能性、部品化墙体材料产品,积极发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围绕装配式建筑发展,加快发展生物质建材、木结构建筑构件等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推动建材部品、构配件产业实现标准化设计、系列化开发、工厂化生产、配套化供应、信息化管理。

(五)其他产业。

1.装备制造产业。围绕装备制造行业重点企业,培育一批离散型、流程型、网络协同型、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型等智能制造模式应用企业典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装备制造业研发模式、制造模式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提高智能制造和集成应用水平,支持企业从部分环节单台机器人应用向全生产环节自动化改造发展,逐步实现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增强酒泉市新能源、农机装备产业基地实力。

2.农产品加工产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智能化工厂改造,推广工艺参数及质量在线监控系统,引导企业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种植、收购、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的应用,鼓励企业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落实清洁生产标准、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3.火力发电产业。按照“安全、高效、清洁、环保”目标,充分吸收融合国内其他企业智慧建设先进经验,构建智能发电运行控制和智能发电公共服务两大系统,打造智能集控、智能燃控、智能安防、智能热网、智慧档案等中心,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综合节能改造,推进电站锅炉除尘脱硫脱硝绿色节能改造,推广应用清洁高效煤电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排放不达标机组,发展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智慧用能、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等新模式和新业态。

4.生产性服务产业。推进原料采购、研发设计、工业物流、产品销售、检验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工业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应用。实施新能源车辆技术改造,推广应用甲醇、LNG、CNG、氢燃料等清洁能源运输车辆和装卸设备,统筹建设充电桩、加气站等绿色交通能源配套设施。提倡物流加工环节采用绿色包装,使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水平。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工作,成立“三化”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个地区1-2个行业、一个行业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个支持政策”的“四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细化工作方案,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传统产业“三化”改造中的重大问题,落实重点举措,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强化督查考核,把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和酒泉经开区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每季度实行竞赛通报排名,建立工作执行台帐,对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办、销号管理。

2.建设示范项目。支持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参照工信部智能工厂(车间)、绿色工厂等要求标准,实施试点示范项目,按照储备一批、成熟一批、申报一批的原则,积极申报国家智能化、绿色化示范项目。针对“三化”改造的难点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技术攻关,组建“三化”改造专家服务组,为重点企业“三化”改造提供技术诊断和决策咨询服务。建立投资额500万元以上“三化”改造项目库,对入库项目每月进行动态调整,细化项目进度量化指标,实施项目建设过程管理。落实市级领导包抓、局长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对投资规模较大、协调难度大、牵涉面广的重点项目,建立联系包抓帮扶台账,切实形成通过服务帮扶企业推动传统产业“三化”改造项目落地建设的良好局面。

4.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步伐,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固废危废、集中供热、供水、风险应急、消防安全、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发展,发挥催化作用。健全人才对接保障体系,充分对接企业“三化”改造人才需求,搭建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行业人才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一批满足全市“三化”改造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和“数字工匠”。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衔接,落实金融机构骨干企业需求对接机制,鼓励绿色金融、绿色信贷支持传统产业“三化”改造项目建设,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提供金融支持,确保实现信息充分交流、需求准确了解、银企协作共赢。

5.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多元化的宣传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传统产业“三化”改造的方针政策,落实业务行家里手政策宣讲工作机制,确保基层准确把握政策内涵、抢抓政策机遇、落实政策红利。充分发挥媒体、绿色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等积极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形成有利于传统产业改造的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树立传统产业“三化”改造企业的先进典型,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传统产业改造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三化”改造的积极性。

附件:1.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2.国电电力酒泉发电有限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3.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4.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5.酒泉汉武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6.甘肃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7.博伦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8.肃北镁弘科技有限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9.酒泉浩海煤化有限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酒泉市人民政府

????????????????????????????????????????????????????????????????????????????????????????????????????2020年5月14日

???附件1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行动拟投资1.08亿元,实施油田含油污泥规范化暂存场所建设、油气生产物联网建设(A11)、油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更新、电厂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油田清洁作业技术推广配套完善项目等项目。

一、推行生态优先、绿色勘探模式

1.制定专项作业环境保护方案,并全面实施落实。推广遥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适度调整或替代对地表环境影响大的槽探等勘查手段。

2.建立完善钻井工程绿色施工制度。工程设计优先采用环境友好的绿色钻井液体系,建立钻井液处理剂限制清单,禁止使用铬木质素类稀释剂、酚类或甲醛类杀菌剂等处理剂。配备完善的固控系统,降低钻井液损耗,提高钻井效率,减少钻井废物的产生量,减轻钻井作业对地表的扰动。推广应用废弃泥浆不落地达标处理技术,实现钻井污水循环利用,全面取消泥浆坑,固废无害化处置后实现资源化利用。

二、推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清洁生产作业模式

1.制定实施适宜的先进开采技术和合理开发方案,优先采用密闭技术流程,实现高效开采。油田采出水处理达标后优先替代清水用于回注或厂区绿化。

2.油田井下作业鼓励采用带压作业技术,推广应用井下作业和试油无污染作业方式,实现油水不落地。井下作业过程产生的酸化残液、压裂残液和返排液等应回收利用或进行无害化处置。

3.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按照中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要求设计、施工,提高预制化率和工程质量合格率,杜绝较大及以上工程质量事故。承包商监管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安全资质审查、入厂安全培训教育、安全能力评估和安全绩效年度评估制度。

三、持续推进HSE体系建设

持续提升体系运行质量,全面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健全完善并按期落实安全、环境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常态化开展压力容器、油气管道、原油储罐等高风险设备设施的检测以及重大环境风险、重点要害部位的环境风险评估全部完成。建立起运行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

四、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加强油气伴生资源回收利用,积极采取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对现有的低效高耗工艺、技术和设备实施淘汰;控制并不断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年度节能和节水指标完成率100%。

2.推进污染物达标升级改造,强化环保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储存、运输、处置管理严格规范,优先进行资源化。

3.严格控制油田建设占地规模,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要求。

五、建设环境优美的油田矿区

新建场站规划布局合理,项目竣工达到地方、集团公司规划和环评、安评、职评等专项评价报告及批复要求。油气井场、场站以及各类建构筑物,视觉形象符合集团公司《油气田地面工程视觉形象设计规范》(QSY1688-2014)。道路建设规范,路面平整,满足油气田产品及物料运输、转移的基本要求,保证运行安全。各场站的人员、工具、设备设施和作业区域的目视化管理,达到集团公司《安全目视化管理规范》(安全〔2009〕552号)要求;因地制宜开展矿区绿化工作,利用所在地区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自然人文条件,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

六、信息基础设施改造支撑行动

信息基础设施改造,是智能油田、绿色炼厂建设的基础。

1.加快油田传输网的改造。改造炼油厂、油气作业区等生产网络及办公网,满足网络高可靠性、高灵活性的要求,实现网络向IP化发展。

2.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机房改造。按照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可靠性、先进性及安全性等原则规划改造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异地容灾机房,确保数据安全。

七、智能炼厂改造建设行动

以两大平台(生产指挥平台、生产优化平台)为主要内容的炼厂信息化改造建设,打造“数字炼厂”,有效地提升公司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智能炼厂”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1.生产指挥平台建设旨在打造统一的生产运行监控平台,强化生产管控能力,建立一个应用先进技术、数据集成、信息透明共享,集对外展示、生产经营分析、运行监控、日常调度、应急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可视化业务协同平台,覆盖炼化各专业管理业务域。

2.生产优化以贯穿油品加工过程重要环节的物料优化与排产系统APS、流程模拟技术应用、先进控制技术应用和油品在线调和系统应用建设,实现生产优化一体化。

3.开展数据中心、集成报表和数据可视化等集成项目配套建设,改善和优化信息系统应用体验,完善系统功能,提升业务运行效率。四是运用IT虚拟化等先进技术,提升IT基础设施运行水平,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稳定、高效、低碳、环保和费效比较高的基础环境。

八、智能油气物联网建设行动

在现有A11(油气生产物联网)建设及深化应用的基础上,提升油气生产物联网智能化水平,智能开关井、智能柱塞气举、智能调驱、动液面监测、智能工况分析等新技术规模应用,大幅度提高机采效率和一线劳动生产率。

1.智能无人值守。借助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的先进技术,加快推进无人值守智能化,重点研究远程自动控制、机器人巡、设备管理、能源优化、环保监测、自动预警报警等,最终实现“自运行、自管理、自维护、自优化”的智能化无人值守场站。

2.智能无人机巡检。建立无人机巡检云平台,统一管控资源成果,大数据管控成果后可以生成大量统计报表和预警,实现油气管线巡检管控的体系化、智能化、可视化、全流程化,实现巡检工作前后端数据的互联互通,形成完整的油气巡检工作闭环。

3.全流程可视化监控建设。油气场站作业、井筒作业、管线巡检、环境敏感区,通过全流程可视化监控、标准作业程序、图像化溯源、安全大数据分析,实现生产现场态势智能感知、自动预警报警,安全环保管控水平显著提升。

????附件2

国电电力酒泉发电有限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一、智慧电厂基础网络架构建设

???附件3

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行动拟实施项目4项,共投资28160万元。

一、绿色化与高效节能改造计划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产业绿色化、循环化、智能化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开发低压节能型产品,打造绿色低能产品。推进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确保公司主要产品综合能耗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推动用能结构优化,淘汰落后设备。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

二、集团公司管控信息化行动

围绕集团公司ERP管理核心要素,建设数据信息深度融合的财务、营销、项目、安全等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CAPP、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仓储管理系统WMS、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及计算机视听觉人工智能等软件和工业以太网、无线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互联网安全系统与设备等互联网技术,创建精量灌溉装备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和个性化定制营销平台;采用通讯服务总线管理AESB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通研发、设计、工艺、制造、物流、销售、运维等关键环节的数据流、信息流,实现各系统(平台)的高效协同集成及智能决策支持。主要改造方向:

1.财务管理系统。建设以资金、成本为管理核心的一体化集团财务系统,实现与营销风险管控系统的数据信息融合。

2.营销风险管控系统。建设物料采购、产品销售、库存、贸易、期货交易、结算和风险管理等营销核心业务的风险管控系统。

3.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各子分公司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并实现集团实时动态的项目建设过程的信息查询以及异常情况预警。

4.集中供料及检验化验信息系统。实现物料无人值守自动化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电子审核上报、计量异常自动报警等。

5.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覆盖集团公司总部和各子分公司安全管理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信息数字化、管理控制一体化、决策支持集体化和多级化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库和标准规范体系。

三、智能工厂示范行动

2.建立全流程质量管理系统。全过程质量管理系统覆盖生产的全流程,实时收集现场设备、工艺、检测设备的数据,按批次、设备、产线进行数据匹配和关联,实现从原辅料进厂至产成品生产每一环节的质量监控、预警、评价、终端和预报,为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管理和分析提供分析平台。包括全流程产品质量数据采集、工序过程质量分析、过程质量预警、过程质量评价、过程质量监控、过程质量诊断、在线质量预测、产品指标预报、批次质量追溯等。

3.建立农业精量灌溉装备智能工厂工业云服务平台。基于大禹远程运维服务云平台,根据农业精量灌溉行业特色需求,建设大禹工业云服务平台,提供数据管理、软件和App服务、知识资源等服务,强化平台的支撑服务功能,并重点建设能力供应平台,贯通企业研发创新和智能制造全流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注塑、挤出2大类基础工艺装备智能优化为主线,包括1个统一网络、“装备—控制--执行--协同—管理--决策”6个层级和工业大数据、服务云2大平台的农业精量灌溉装备智能制造“2162”新模式。

???附件4

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行动拟实施项目7项,共投资5000万元。其中:其中绿色化项目1个,总投资500万元;信息化项目5个,总投资3500万元;智能化项目1个,总投资1000万元。

一、绿色工厂建设计划

建成“土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

二、种子及粮食加工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在先进平台管理、指导下,实现作业计划的编制、下达,现场报工、车间领料管理,优化车间资源利用,降低车间物料在制周期,提高车间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智能设备的远程运维,通过GPRS/4GDTU将远端智能设备的运行参数,实时在线回传管理平台,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仿真还原,为客户的维护提供快速、有效方案,延伸设备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公司生产数据的深度融合,对产品设计、生产要素、客户需求、行业趋势,按照业务运行进行数据模型设计、预测,通过数据迭代和调研,让不同渠道的数据互联互通。形成预测视图,打通研发、生产和客户需求、行业应用的信息孤岛,发挥统一互联网应用数据平台的效能,引领企业的生产,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三、智能设计

深化CAD、CAM系统的应用,运用CAPP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制造,实施PDM系统管理所有的产品数据信息,实现产品设计、工艺、采购、生产、物流、服务全过程管理;通过产品数据管理,提高数据应用对设计的支持作用;开展面向制造的设计,加强辅助分析CAE的应用,提高产品可制造性;建设基于知识库和专家系统的智能产品和工艺设计系统,提高研发设计的质量、效率和创新能力;在技术中心增设标准化部,加强设计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减少产品设计变更,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四、智能经营

优化ERP系统,通过流程优化,计划模式调整等手段,提升业务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ERP、流程管理、OA等运营系统的集成,实现各业务间的协同,信息的及时共享,提高计划、采购和生产的统一性,减少呆滞物资,降低成本消耗;当业务有变化时,在整个企业价值链各个节点能快速做出响应,实现经营生产一体化。

五、智能生产制造

实施MES系统,优化车间作业排程,实施精准配送,推动持续改善,降低生产等待和浪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实现生产进度、人员效率、物料消耗、设备动态、质量等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实现车间可视化、柔性化、精益化管理;建设钣金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产品质量对员工技能水平的依赖;建设以自动化立体仓库和AGV为主体的智能物流系统,减少人工搬运,降低人力成本,实现物料的精准定位,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六、售后服务提升

七、全价值链系统集成

对设计系统、经营管理系统、物流系统和车间生产制造系统全价值链的系统进行集成。通过物联网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集成,发布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底层物理设备“感”、“联”、“知”、“控”的闭环管理,全流程管理的透明化。

附件5

酒泉汉武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行动拟实施项目8项,共投资915万元。其中绿色化项目5项,总投资375万元;信息化项目2项,总投资240万元;智能化项目1项,总投资300万元。

一、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提升计划

以推进公司废水零排放为重点,计划着重解决因甑锅底水、发酵废水、清洗场地水中混有大量天然有机物使废水中的COD、BOD、SS含量增高的问题。

1.洗瓶灌装线节水改造。洗瓶线采用国内先进的无级变频传动输瓶系统、循环水喷淋系统、清水喷淋系统、瓶底吹水系统。整套设备采用全不锈钢材料,外形美观,洗瓶时由于先采用了循环水喷冲,可以节约用水量。

2.软化水处理装置改造。采用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替换原有的电渗析设备,可使软水制取的利用率提高到70%左右。同时,采用反渗透制水所得浓水用于地面冲洗。

3.水循环利用改造。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将蒸馏工艺中所产生的的冷却水通过沉淀池过滤处理,利用热水增压泵,将沉淀过滤后的水输入蒸汽锅炉,可再次循环利用于生产用水。

4.200m3/d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改造。计划对污水处理站出水管道改造,将出水管道与厂区绿化管道对接,经过加压泵将处理达标废水,用于厂区绿化、道路降尘、人工湖补水等,可大幅减少新鲜用水量,项目中水回用率可达到80%。

二、高效节能与低碳化提升计划

为全面贯彻国家对燃煤锅炉的改进和管控要求,已投入建设年产5000吨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系统,目前已完成生产调试,具备正常生产能力。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系统以林木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利用国内先进的生物质粉碎技术和冷态致密成型技术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充分替代燃煤锅炉,生物质有效成分利用率高达80%以上,比传统燃烧效率高30%左右。生产的生物质燃料将完全替代公司燃煤锅炉,能减少二氧化硫、烟尘、氮氯化物排放量,比公司使用燃煤锅炉更加节水。同时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利用将从根本上解决废弃木屑、木材、秸秆的乱堆放、引起火灾等不安全因素。

三、厂区利用提升计划

为全面贯彻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政策,真正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利用厂区自身优势,在厂区酿造车间、制粬车间总占地面积20000m2的屋顶架设分布式光伏太阳能板3084块,配备175KW逆变器、250KW逆变器、500KW并网柜等设备,进行太阳能发电,年发电量55万KW,满足厂区用电需求的同时,剩余电量可向国家电网系统进行销售。

四、绿色工厂申报计划

完成公司“绿色工厂”申报认证工作,完成主导产品和主要供应链的“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申报认证工作,为汉武酒业的清洁化和绿色化发展夯实基础。建成资源节约型与绿色工厂型企业,成为酒泉企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五、积极推进实施“互联网+”行动

打造生产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平台,构建新型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水平和服务模式,促进技术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优化,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结合用友NC系统在集团管控、资金管理、人力资源、协同办公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加快完善OA、NC、HR系统拓展和深化应用,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加快建设物流追溯信息化平台和后台管理系统。

六、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

以过程系统优化、工艺自动化、延伸产业链条为方向,优化工艺流程,在陈勾车间、灌装车间、科研中心分别引进全自动控制勾调系统、白酒冷冻过滤机组、气相色谱仪、全自动灌装线装配激光喷码系统等相对高端的自动化设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中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提升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使工艺完全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运行,提升产品品质、工作效率的同时,追求精确度。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扩张性”和“渗透性”,支持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实现信息沟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提高企业生产、销售效率及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附件6

甘肃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行动拟实施项目5项,共投资1800万元。其中绿色化项目2项,总投资1000万元;信息化项目3项,总投资200万元;智能化项目1项,总投资600万元。

一、绿色化改造提升计划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循环化、智能化改造。提高产品综合回收率,生产废水、固体废物重复利用水平,确保公司主要产品综合能耗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内领先水平。推动结构优化,自助研发改造落后设备。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实现公司的绿色发展目标。

二、管理信息化提升计划

围绕公司ERP管理目标,建设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外部先进成熟的互联网应用,优化提升公司内部业务模式;在公司人事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提供无纸化、高效率、畅通的信息渠道,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对信息安全运行进行全方位监控;全面提高管理自动化程度和综合管理水平,加快内外部信息流通,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生产过程提升计划

依托公司现有的科技成果及省级技术中心,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生产线更加精密的控制,可以使生产工艺调整更加准确、及时,并减少人力,大大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了效率,提高生产过程安全性,节能减排降低损耗。在自动化生产模式中加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结合两化融合体系建设,建设集自动化和信息化生产线,使生产线先进性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四、乳制品追溯体系建设

???附件7

博伦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一、生产管控集成计划

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矿山井下全方位感知及生产过程协调控制,促进矿山安全、生产、运营风险综合性防控水平的提高。

1.实现矿山地质资源和采掘管理数字化。逐年开展dimine软件建模与储量管理,实现利用dimine软件开展资源储量建模和储量估算、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开采设计和巷道建模数字化,建立矿山储量三维管理平台,应用于矿山采掘管理。

2.实现矿山采空区和空间测量数字化。开展废石平衡管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开展矿山采空区和空间测量工作,结合dimine软件,建立测量数据库,并用于矿山生产管理工作。

3.井下采矿有轨运输无人驾驶系统。以远程遥控为基础,集成通讯系统、网络系统、机械系统、电气系统和信号系统,实现井下有轨运输智能调度指挥。

4.矿山排水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安全可靠的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水仓的自动启动与停止排水泵,实现全自动排水的目标,实现依据控制系统不间断了解现场情况,快速合理的处理应急事件。

5.通风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实时了解主风机运行状态(包括轴承温度、电流检测等)及关键监控点通风状况,实现远程控制。

6.破碎提升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实现破碎远程启停、频率给定、仓料进行连锁控制、皮带连锁控制等。

7.副井提升无人系统。根据现行业先进自动化以及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安规要求进行设计、论证。

9.设备更新。逐步增加矿山1254凿岩台车和281掘进台车,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减少人工凿岩作业。逐步增加和更换原有铲运机、破碎锤等设备,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安全运行。

10.软件系统建设与集成。建设完成软件系统,通过终端采集设备数据集成,实现调度平台统一监控和调度,实现出具自动分析和处理,最终实现智慧矿山。

二、生产过程清洁化提升

通过建立和完善“三废”排放及中水利用约束激励机制、提升环保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推行污染治理社会化运营、提升环保科研技术支撑等措施,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提升。

1.建设运行充填系统。利用尾矿、废石、粉煤灰等充填井下采空区,大规模减少固废排放量,有效地阻止岩层发生变化,防治地表塌陷,提高回采率10%,每年可多回水40万吨。

2.结合膏体充填工程,设计施工一条废石充填溜井,将地表选厂生产抛尾废石通过废石充填溜井充填至矿山井下采空区,可减少地表固废排放。

3.生活污水经过地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可用于选矿生产使用和厂区绿化用水。同时矿山可以利用污水处理站综合处理矿山生活污水,处理后可以满足生产用水指标要求,实现废水的100%循环利用。

4.矿山井下涌水,通过泵压至临时水仓沉淀,再经过泵送至副井水池,部分送回井下施工,部分选厂生产用水、地面降尘、绿化浇灌。

5.在采空区周边设置截水沟,避免地表水进入采空区;将选厂干抛尾及地表堆存废石运输至塌陷区回填,消除潜在安全隐患,避免了地表再次垮塌;井下废石不出井,节省了废石运输费用,同时减小地压对井下巷道的影响。

三、高效节能与低碳化提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不断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

1.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降低能耗、物耗,推动碳减排。一是建立矿山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通过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减少“三废”排放。二是对尾矿高浓度排放使用,节约新水36万立方米,提高选矿回收率,降低尾矿排矿量,降低尾矿库容及周边环境压力。同时进行设备大型化改造,改造后能够节约水量,节省电能消耗,同时选矿指标更加稳定,回收率有所提高。

2.以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应用为手段,强化技术节能,推进电机、变压器等通用设备能效提升工程,组织实施空压机系统能效提升计划。应用热泵技术加强对矿区内自备电厂循环冷却水低温余热的回收利用。

四、生产信息化提升计划

根据七角井选矿厂磨矿分级流程图,采用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基础上能长期稳定运行,并具有抗各种干扰的能力,满足电磁兼容性和安全性要求的实时操作系统和相应的系统软件。

1.建设磨矿自动化系统。建设磨矿系统配置的通信网络、过程控制系统、系统软件和标准的自动控制系统;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分成三级网络(设备网、控制网、信息网),各层网要求能够独立运行,各层网之间要求隔离,隔离通过网关来实现,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2.实现工艺控制三电自动化控制。实现磨矿生产线工艺控制采用集电气、仪表、计算机(即三电)于一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整个工艺流程的控制和监视。基础自动化系统设置自动、手动等操作方式;计算机采用负荷分担型系统,各区域控制功能分别在各自的系统中实现,使故障分散。自动化控制系统总体结构以EIC一体化设计、PLC为控制核心,具有数据采集、顺序控制、过程控制、参数指示、越限报警、画面显示、数据存储、生产报表及打印等功能。

五、管理系统信息化提升计划

依托西部矿业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博伦矿业信息化架构,按照局部优化的原则加快各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

1.财务管理系统。基于西矿集团用友NC系统,完善博伦矿业为主体的财务管理系统,以资金、成本为管理核心的一体化财务系统,实现资金风险管控系统的数据信息融合。

2.安全信息管控平台。基于西矿集团安全管控平台业务,实现博伦公司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信息数字化、管理控制一体化、决策支持集体化和多级化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库和标准规范体系。

3.办公OA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以西部矿业协同办公系统为依托,实现博伦矿业办公自动化,以财务审批、人力资源和综合业务为基准,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协同;建设视频管理系统,实现西部矿业内部视频会议系统。

4.物料智能计量及检验化验信息系统。实现物料无人值守自动化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电子审核上报、计量异常自动报警等。

附件8

肃北镁弘科技有限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一、生产过程清洁化提升计划

通过生产工艺及设备优化改造升级,采用先进的浆液干燥和粉体煅烧设备技术,实现粉体物料全密闭操作,杜绝出现生产过程中粉尘排放污染,把工厂建成清洁绿色标准工厂;采用先进的固液分离工艺设备技术,降低氢氧化镁滤饼水含率,进而降低产品能耗;通过完善的“三废”在处理排放管理机制以及完善的资源配置调度机制,能有效地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清洁化生产方式。

在氢氧化镁煅烧系统中采用气-气换热系统、旋转闪蒸干燥预热利用系统、粉料逆流预热系统和清洁燃烧系统降低生产能耗和排放的碳量。

三、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提升计划

在轻烧粉水化工艺中采用先进的固液分离设备技术,提高洗涤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采用先进的除钙工艺技术实现水循环再利用,解决高钙工艺水处理难题;完善和加强用水、排水的过程监管机制,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或杜绝废水排放。

四、资源综合利用提升计划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应用,采用菱镁矿先进脱钙选矿技术,综合利用高钙低品位菱镁矿(尾矿),实现低品位矿的资源综合利用;采用先进的溶液除钙技术,综合回收工艺中高钙水的钙。

五、生产信息化和智能化提升计划

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解决方案对生产设备及工艺控制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并逐步采用物联网、5G等信息传输技术构建工业APP互联网生产管理平台,对生产过程、工艺参数、技术指标、资源配置、设备运行情况等进行集中运筹、分析和管理。在氢氧化镁煅烧系统中,结合闪烁旋流动态煅烧系统,采用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生产系统集中智能控制,生产运行数据信息化,并整合入生产工业互联网生产管理平台。

六、管理信息化系统提升计划

以集团公司信息化构架为基础,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加快公司业务的信息化融合。根据集团公司的信息化数据标准,建成肃北镁弘科技有限完善的信息标准体系。加快公司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工作,以企业数据中心为核心构架,持续完善终端设施、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和数据库中心的构建。加快完善各分支业务的数据采集、数据入库、数据整合等业务,对公司内部业务模式进行进一步提升优化。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应用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对信息安全进行全面监控,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保证企业电子信息的安全。

附件9

酒泉浩海煤化有限公司“三化”改造行动计划

1.主要实现焦炉超低排放为重点,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坚持精细化管理,制定焦化厂超低排放工作方案,完成炼焦过程中有组织和无组织达标和超低排放。计划在焦炉两侧炉门顶端设置集气罩有效回收装煤与推焦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等排放物,实现荒煤气经风机负压回收后与焦炉煤气统一输送至化产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利用,既可以实现无组织排放达标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以增加荒煤气回收后带来的经济效益。

2.改变现有熄焦方式,增加干熄焦设备。干熄焦顾名思义就是将炼焦炉出来的红焦不在使用传统的湿法熄焦方式而是采用国内外先进熄焦工艺将红焦通过运输、提升、翻车等环节将焦罐车提升至45米高度的干熄焦罐处然后倾倒在干熄焦罐内通过惰性气体(氮气)将焦炭余热带走实现无污染熄焦,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实现熄焦工艺工程中的污染物超低排放,而且在氮气带走余热的时候产出余热蒸汽,增加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后可实现蒸汽发电,既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3.增加脱硫脱硝余热回收项目,焦炉煤气在碳化室出口温度达1000度左右,在煤气经过脱硫脱硝过程中释放大量热能,若在脱硫脱硝增加余热锅炉可有效回收焦炉煤气在脱硫脱硝过程中83%的热能,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后可实现供给3-5家中等用气企业的用气量,大大降低了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量。

4.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水提升计划。以焦化废水零排放为目标,着力解决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污水,争取在两年内再建一座100立方米/小时的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过的污水与公司新建地下洗煤厂相结合,用于洗煤的水争取全部使用生化污水处理站达标排放的污水,真正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二、智能化改造计划

1.干熄焦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干熄焦(CDQ)本体装置(含锅炉)和(CDQ)除尘装置两套控制系统。在干熄焦装置(含锅炉)电力与仪表采用一套国际先进的SIEMENS-S400系列冗余EI控制系统;本系统与现有干熄焦本体的计算机控制系统ControllogixPLC控制器和Processlogix系统相兼容。最终实现通过人机接口(HMI)操作控制下达指令通过ControlNet网络传输给ControllogixPLC以保证干熄焦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持续操作。

三、企业信息化改造

1.借鉴现有大型焦化企业的模式,着力开展班组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一个平台(全面班组管理平台)、两级任务(车间、班组两级任务分配)、三大系统建立(班前会子系统、生产作业子系统、生产辅助子系统)、四种理念(生产任务层级分配、成本管控精细管理、风险预控时时防范、创新创效人人参与)的“1234”工作思路。系统以标准化班前会为出发点,以生产任务分配为主线,将人员管理、生产作业、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及成本核算等模块进行串联,同步产生工作量数据、设备管理数据和材料消耗数据,并在当班生产任务结束后自动产生生产报表、查询报表、成本核算报表。

2.开发公司自有管理软件系统,建立公司私有云数据,为公司信息化建设起好步、开好头。将公司办公系统、采购平台和财务管理平台进行衔接,实现办公室发布、采购部联系厂家及询价、财务进行监督。

3.公司所有合同、图纸及报表均实现电子化管理,上传至公司云数据有效解决合同、图纸等纸质版文件的储存管理难度。

THE END
1.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一、引言 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将介绍一种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该方案旨在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设目标 本方案的https://wenku.baidu.com/view/ceff150ecf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7.html
2.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方案(82页)售后服务方案 (74) 8.1.2. 响应时间 (75) 8.1.3. 应急预案 (76) 8.1.4. 服务措施 (79) 8.1.5. 售后服务流程 (83) 8.2. 软件升级 (84) 1.概述 集团人力资源系统已经使用多年,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1)现有人力资源系统有帐号限制,不能满足用户数需求; (2)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915/8113023113004004.shtm
3.智慧人事人才服务系统建设方案系统建设目标与功能 技术方案与实施 用户体验与操作流程 项目计划与时间表 成本估算与资金来源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结论与展望 contents 目 录 01 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经济全球化趋势 随着人才流动性的增加,企业需要更加高效地管理员工信息,提高招聘和人才管理能力。 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8372209
4.企业人力资源系统构建方案和信息化手段为基础,以人才引进、薪酬设计、绩效推动、培训学习为核心,做好岗位、薪酬、培训、绩效四大管理体系建设05系统框架维度一: 从员工为核心出发,构建岗位、薪酬、绩效、培训四大支柱体系05系统框架维度二:以HR系统功能出发,构建HR规划、招聘配置、薪酬与福利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925/08/79930059_1134960148.shtml
5.人力方案hrm人力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建设方案+源代码一款全源码可二开,可基于云部署、私有部署的企业级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涵盖了招聘、人事、考勤、绩效、社保、酬薪六大模块,解决了从人事招聘到酬薪计算的全周期人力资源管理,符合当下大中小型企业组织架构管理运作模式,助力企业人力资源管控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断赋能,做到降本增效。本https://blog.csdn.net/2301_79994950/article/details/141181898
6.案例分析数字化信立泰的“1T2E”t二期:2018-2019年,以MES为核心的数字化工厂建设。主要是关注持续应用深化,主要有HR系统、WMS系统、商务智能、移动应用、项目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MES系统会在明年9月份启动。 t三期:2020-2022年,以关注数字化、供应链管控和信息化应用为主。主要有ERP推广及持续应用深化、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客户关系管理(CRMhttps://www.clii.com.cn/lhrh/hyxx/201911/t20191106_3937034.html
7.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12篇(全文)为紧跟社会发展步伐, 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求, 黄河水利委员会 (以下简称“黄委”) 决定在人事管理方面进行信息化建设, 采用成熟的HRP系统构建黄委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使用服务器+客户端模式进行具体操作, 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5gs3xsd.html
8.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0篇)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优势,提升体系建设工作,特别是关键管理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贡献率,人力资源部积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工作,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完成了人力资源统计信息系统以及员工信息数据的电子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部从20xx年6月起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资料的录入工作、https://www.unjs.com/fanwenku/400371.html
9.河南新宏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宏景e-HR系统,五附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精确度、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对于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启动第二期工作,配合医院绩效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 查看详情 黄河小浪底集团 宏景eHR根据我集团信息化部署方式及自身的管理特点订制出科学的解决方案,项目定位准确,科学的高效的完成了项目的实施并投入使用 http://www.hnhongjing.com/
10.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文(锦集11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获取将更多地依靠移动端甚至是传感器等新技术的使用,人力资源信息化需要打造一条有效连接HR所服务的管理者和员工的信息高速公路。由于“人的数据”高度连接和聚合,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有效地解决数据的公开和隐私的问题将是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挑战https://www.hrrsj.com/wendang/lunwen/750352.html
11.医院信息化建设核心系统有哪些?多元化的医辽行业经验,让企业从容选择:帆软医辽团队已成功为200+医疗领域合作提供完整的大数据服务,无论是企业级数据中心、报表平台,BI门户,大数据产品以及与各类行业业务系统的集成,都拥有完善的解决方案,助你轻松完成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 营销流向数据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行业主数据标准化方案的同时,成熟高效的行https://www.fanruan.com/bw/yyhxhylglxt
12.HR年度工作总结HR年度工作总结1 时间飞快,转眼来公司已有x天,在这x天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感谢公司领导能给我展示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在这段时间里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给予了我足够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对招聘工作有了更系统化的认识。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从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简的道的一https://www.oh100.com/a/202202/4286742.html
13.有关人力资源年终工作总结(通用10篇)1、在总结erp信息系统上线以及维护经验的基础上,出台相关管理与维护细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2、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突出服务员工的理念,制定服务规则,完善部门接待、接访等工作流程,处理好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的大事小事。比如热情服务,真诚待人,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http://zongjie.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967042.html
14.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分享公司在2008年引入宏景e-HR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搭建起一个数据集中、业务协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成为公司实行“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的纽带。 一、建设背景 随着第三轮核电建设国产化、批量化、群堆化的发展序幕拉开,2012年是公司迎接核电建设高峰的关键时刻,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对组织https://www.36dianping.com/case/12149
15.数字化经营管理系统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IT项目开发运维服务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应变的目的。主要应用层面包http://www.xalyrj.com/
16.集团企业HR系统管理方案人力资源软件企业劳动力资源的全球化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挑战。需要有一种成熟的工具和技术来协助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基础信息、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和战略决策的有效执行,这些都是科艺嘉人力资源KYJHR管理系统能给企业带来的管理价值。科艺嘉人力资源e-HR管理系统为创建企业的B2E(business-to-employee)门户和HR企业级管理系统及员http://www.szkyj.com/solution.html
17.国贸股份:用技术力武装HR,打造统一数字平台信息化空白 有部分复杂度较高的人事业务还处理线下处理模式,例如多组织管理、移动打卡等,都未有智能化系统覆盖,使得这些业务的实际操作十分繁琐。 解决方案 转型新型集团人力数字平台是大势所趋,国贸股份意识到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升级重构HR系统,人力资源业务全面线上化、智能化是推进数字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HRhttps://m.kingdee.com/success-stories/1573244659705077761.html
18.智慧化工园区解决方案化工园区信息化监管平台系统恒天翼智慧城市事业部专业专注智慧化工园区,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园区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智慧化工园区、数字乡村、智慧城市、数据可视化等领域深耕。拥有20年信息化项目实施经验,自建研发中心,自主知识产权,累计服务300家政企大客户。https://hitellyea.com/
19.信息化系统方案建议书C、编制业务:提交“入编”,“出编”,“单位内调整”,“单位间调整”,“信息修改”。注:选择“单位信息”,“在职人员”,“编制业务”后务必点击单位名称后才可以显示对应模块内容。 技术支持:上海融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篇2:信息化系统方案建议书 佛山市信息化建设项目 方案建议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q0c45h.html
20.案例实战苏州轨道交通集团: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之路2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历程 公司经过多次人力资源信息化选型与建设,都无法适应集团快速发展管理的需要,2013年,再次进行人力资源系统选型时,结合之前的经验和总结,本次重点聚焦于国内产品稳定、行业经验丰富的e-HR专业厂商。在同行考察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一家兄弟企业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上颇有建树,应用较深、较广。 https://www.douban.com/note/778809368/
21.制造OA制造工厂OA系统制造OA办公系统办公自动化的应用已经多年,在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都有着广泛的使用。但是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不同的是,企业是以赢利为最终目标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标。因此,在企业中建设企业资源决策系统,应将企业资源决策系统建成一个为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平台。具体到制造行业,这样的平台 https://www.fanpusoft.com/produce/
22.恒为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市直击股票受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影响,公司力保高毛利产品销售与出货,短时放弃部分低毛利率业务,同时受益于国产信息化和信创市场领域的开拓,以及巡检机器人等行业智能方案的推广,总体营收实现小幅增长,整体毛利率相对上一年度有6.33个百分点的提升。随着国家对国产信息化和信创产业的推动,相关市场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公司智能系统http://4g.stockstar.com/detail/IG2023042600035880
23.实战:企业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与事项51CTO博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商务、办公自动化和管理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大楼内的工作人员、访客提供充分、便捷的网络信息服务。 2 数据交换网络建设架构 计算机网络系统分内部办公网、外网。 各个网络拓扑为星型结构,采用分层设计,层次网络架构包括:接入层、核心层等二层,建立网络主干千兆,百兆到https://blog.51cto.com/u_9691128/4292855
24.月薪最高16000元!松江这家企业正在招人→澎湃号·政务7.有HR系统操作经验者优先。 IT项目经理 薪酬:13000-16000元/月 岗位职责: 1.制定和执行公司的信息化战略和应用架构,确保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 2.与多部门团队合作,确保业务需求得到满足,为业务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支持; 3.负责信息化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包括OA、ERP、CRM等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的顺利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80740
25.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要素模式与路径零代码知识中心一是,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信息化或IT系统的升级和扩展,即通过购买专业化软件系统,运用信息工具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和业务,实现将部分传统业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二是,一些企业由于思维传统固化或基础薄弱,难以适应数字化发展模式,或未能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导致在后续运用方向上存在模糊https://www.jiandaoyun.com/fe/abza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