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方案范例6篇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国内企业信息系统集成问题。随着“十六大”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国内企业信息化持继发展,企业各大信息系统不断上线,ERP.PDM.MES等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系统都是以企业的业务为导向建立的,随着系统应用的逐步深入,纸介质的逐步减少,基于业务之间的紧密联系,信息系统必定进行集成。但是在进行各个信息系统集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集成的困难甚至超过了建立的难度。这些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3.1技术的问题

企业内部的ERP、PDM、MES等管理系统一般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被逐个部署。出于投资、技术和应用领域等的考虑,企业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厂商所提供的产品,因此每个应用都有其自己特有的基础架构。一个个信息系统就如同一个个“信息孤岛”,这些异构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通信和信息共享。在物理上,我们需要将这些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内部关联的整体,为了实现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信鼠系统进行集成。传统的集成解决方法包括点对点集成、基于中间件的集成和EAI方法,它们都是面向接口的集成方式,对各个应用的接口进行基于某些特定标准的处理,从而达到系统整合的目的。两个系统之间是独有的接口,即每个对于任意一个其他的接口都是不同的,随着需要集成的系统不断增多,系统的接口呈指数增长,这种情况下不但维护存在很大的难度,而且当一个应用系统发生改变时,连接到该系统的其它应用都要跟随改变。

按照SOA的思想,企业的信息系统应该是由各种各样的服务组成,服务的重用能力比以往任何组件都要强,因为它是直接反映业务而不是技术。需要开发新的应用时,则可以先考虑重用现有的服务,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成本,使企业IT系统更加灵活“随需而变”。SOA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让企业彻底摆脱面向技术的解决方案的束缚,轻松应对企业商业服务变化、发展的需要。虽然早期SOA思想就可以解决企业集成的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并没有具体实现的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J2EE和.net两大平台的不断完善,基于sOA思想的产品已大规范开始应用。目前,基于SOA的具体集成产品,如ESB,就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而出现的,它基于SOA架构,使用Webservice技术规范,实现了企业原有的系统的封装和新系统的整合,基本能够解决目前的集成技术问题。

3.2管理的问题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系统的应用应该是用来满足管理的需要,信息技术也将提高管理水平。目前困扰国内企业信息化集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管理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基于业务职能的部门的划分所导致的部门问的沟通障碍,在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编码不统一、基础数据不一致、标准不详细、执行不到位,这些管理问题,在“信息孤岛”时代,由于业务部门内部管理相对统一和人员处理的相对灵活,虽然使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也不是那么顺畅,但还可以基本保证整个业务流的正常流转。但是到了信息系统的集成时代,集成对数据,流程的要求是准确、唯一。系统无法像人那样变通,导致这些问题暴露和放大,甚至阻碍了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

这类问题,归根结底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使用特别是集成阶段暴露和放大了这些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基于sOA理念的企业信息系统架构,从业务角度,也要求企业的管理逻辑清晰,职能部门功能准确划分,可以将业务流程梳理成为标准的服务,以驱动企业的各项活动。解决这些问题,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体制机制、企业文化、从文环境等。SOA属于技术实现的框架,为管理提供了一些供鉴的基础模式,但显然无法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而国内很多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恰恰是由于这种原因而以失败告终。

4、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面的分析,SOA及其产品,在目前来讲,是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问题的有效解决手段,但是,它必须建立在业务逻辑清晰的基础上,对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所暴露出来的管理问题,却无能为力。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千万不要以为有了SOA框架的软件产品,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现阶段,国内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或者说信息化工作的主要问题,恰恰是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这也是信息系统集成必要的基础条件。针对企业本身的问题,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关键词云计算;供应;需求;云计算市场

0引言

1云计算市场供应分析

根据市场云供应商按照所专注的业务可分为4类:

侧重于公有云的供应商:1)云服务供应商,通过公共互联网向企业或者个人用户提供云服务,其中,供应商会负责管理与维护基础设施、应用程序、数据、等内容;2)云经纪人,一般通过转售带有附加值的云服务给客户来赚取利益,他们一般都是云服务供应商的合作伙伴,是终端客户与终端云服务供应商之间的桥梁。

侧重于私有云的供应商:3)系统集成方案供应商,通过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给企业级客户,帮助他们搭建安全的私有云,这类企业都带有自己的系统集成核心技术;(4)云咨询商,通过帮助企业级客户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合适的系统集成方案供应商来帮助客户搭建私有云,并会在这过程中一直带领客户实施解决方案,他们是系统集成方案供应商的合作伙伴,是企业IT部门云化的催化剂。

抛开云经纪人与云咨询商,他们对云计算推广所起的作用非常重大,但是并没有起到核心的作用。起核心作用的事实上就是云服务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方案供应商,他们组成了云计算的基石。

1.1云服务供应商(主要针对IaaS供应商)

调研的首要收集信息为各大IaaS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亚马逊一家独大,其它企业合起来都没有亚马逊市场份额大,亚马逊占了68%左右;IaaS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虽然大体上都是类似的,例如存储服务、计算服务等,但是在详细的各性能方面,区别还是很大的,本次针对性能方面的调研,主要从8个角度来考量:依次是安全性、服务可持续性、支持能力、云能力、用户控制接口支持程度、SLA、服务的弹性、可支持的系统与环境类型。性能调研的最终结果就如市场份额所示一样,亚马逊公司在IaaS服务领域各个性能方面都遥遥领先,是IaaS市场的领导者。

1.2系统集成供应商市场分析

IBM是市场上的领导者,IBM从多年前就开始向“第四产业”转行,放弃了PC市场,专注于解决方案的供应,所以对于IBM在云计算解决方案供应上的强大一点都不奇怪,IBM支持所有主流的云集成解决方案,并且占领着大量的市场;惠普同样作为一家美国的超大型IT企业,它也能够提供各式各样的云集成解决方案,但是起步比较晚,所以占领市场方面没有IBM这么大。其他公司都选择了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进行集成服务的提供,比如微软擅长于提升云的能力以及运用软件产品来帮助企业搭建私有云,VMware&EMC2由于是两家公司的结合,所以擅长于服务器与存储的供应以及运用软件搭建私有云、提供云能力。埃森哲技术并不是强项,但是该公司擅长于商业分析,通过优秀的分析能力来帮助企业解决云需求。

2云计算市场需求分析

主要通过云计算领头企业的案例库分析,得到所有的需求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3结论

云计算的需求多种多样,但主要都集中在降低成本、进化企业IT模块、增强性能等方面。而云市场的供应方面,主要分为云服务供应与系统集成供应两方面,一个是主要面向公有云的,另一个主要是面向私有云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云市场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私有云跟公有云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信息化新时代将会是云的时代。

参考文献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智能存储技术迅猛发展且日成熟,自动化库房逐步在企业现代化车间、智能配送中心、设备管理中心等部门建立,智能仓储管理系统(WarehouseManagementSystem,WMS)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WMS系统在国内企业实施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1)企业现有信息系统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设计,MES、PDM、CRM等系统不具备库存管理功能;

(2)企业并行存在的多个信息系统下的采购数据、出入库账目和库存数据无法整合,整体数据欠缺一致性和完整性;

(3)企业现有信息系统与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流和数据流相对封闭、独立;

(4)自动化库房、智能制造生产系统的建立对企业信息系统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方面提出新的要求。由此,WMS系统如何在企业生产现场、自动化库房设备控制系统(WarehouseControlSystem,WCS)与企业信息管理之间扮演好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对于优化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管理等至关重要。

本文综合以往WMS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进行系统集成的案例,就WMS系统在企业实施过程中常见的系统集成思路和常用的数据交换方式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1如何集成

在前期调研阶段,WMS系统与企业双方技术人员需要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业务调研和需求分析:

(1)企业信息系统的类型及企业信息系统现有的业务流程和功能;

(2)企业需要在自动化库房中存储物品类型,如电子元器件、刀具、普通生产物资等。不同的物品类型会有截然不同的业务流程;

(3)企业现有信息系统是否具备物品信息管理、库存管理、库位管理的功能?

(5)企业信息系统与WMS系统如何进行数据信息交互?

(6)双方系统是否需要信息接收后的回传确认,即是否需要回传任务执行状态、关键任务信息?

双方技术人员应依照上述思路,最终确定系统集成方案。

1.1业务集成

在WMS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信息系统是否具备库存管理、库位管理功能是决定WMS系统与之进行业务集成方式的关键决定因素。

1.1.1企业信息系统具备库存管理、库位管理功能

企业信息系统初期规划时功能规划较完善,可管理存储在智能存储设备中的物品库存、库位信息,通过采购入库、领用出库、借用出库、归还入库等业务流程编制出入库单据,向WMS系统传达指令:“何种物品―出/入动作―请求数量―存放货位”。WMS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接收出入库单据,并根据“存放货位”中的设备编号、货位编号等信息将出入库任务分解至WCS终端的系统中执行出入库动作,完成物品出入。同时,WMS系统将任务执行结果返回至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即任务执行成功与否及失败原因等信息,确保信息流程的完整性和数据信息的一致性。这种集成方式以企业信息系统为主、WMS系统为辅,对企业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较强,整个过程基本可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无需操作人员参与。具备库存管理、库位管理功能的企业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

1.1.2企业信息系统具备库存管理功能,不管理具体货位

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物品库存信息,WMS系统管理物品在智能存储设备中的库位信息。企业信息系统编制出入库单据,向WMS系统传达指令“何种物品―出/入动作―请求数量”。不同于前一种情况,WMS系统接收出入库单据后,需要对物品货位进行分配或查找,对入库任务推荐分配货位,对出库任务读取历史货位。WMS系统形成动作指令,待WCS系统执行完成后向企业信息系统回传任务执行结果,同时更新系统数据库中物品的存放信息。这种集成方式仍然以企业信息系统为主,但货位管理过程需要有操作人员一定程度的参与。具备库存管理功能,不管理具体货位的企业信息系统如图2所示。

1.1.3企业信息系统不具备库存管理功能

企业信息系统不具备库存管理功能,编制出入库单据后依旧向WMS传达指令“何种物品―出/入动作―请求数量”,WMS系统负责解析、执行。但这种情况下WMS系统接收出入库单据后需要根据系统管理的物品库存信息核对单据中请求数量的合理性。这种集成方式双方系统业务传递的信息不止是任务信息,还需要将WMS系统管理的物品库存信息共享至企业信息系统。不具备库存管理功能的企业信息系统如图3所示。

1.2数据交互

确定业务集成方式后,数据信息如何交互成为系统集成的关键。目前主流的数据信息交换方式有中间表、基于HTTP协议的WebService/SOAP方式、RFC方式、普通HTTP/HTTPS协议通讯、普通Socket方式自定义报文通讯、文件模式等。其中,以WebService、中间表为主流对接方式。这几种接口方式各有优缺点:

(2)基于HTTP协议的WebService/SOAP接口:双方技术人员就需要传递的单据信息、查询信息编写服务端和客户端接口函数。WebService接口可确保信息的实时读取,并及时回传信息是否接收成功。这种方式具有易于重构,开放性好,可集成性好等优点,且WebService可穿越防火墙,实现真正的自由通信。但其缺点也很明显,WebService使用了XML对数据进行封装,导致大量数据在网络中传输。

(3)RFC接口:SAP系统是业界最先进、最稳定的ERP系统,其接口方式主要有RFC、IDOC、BAPI三种,其中RFC调用最常见。对接方根据SAP提供资料,在对接程序中进行代码开发,即数据同步、数据读取、信息反馈等。由双方共同承担开发工作。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双方各司其责,商讨开发,不容易造成混乱和错误,开发进度快。但使用方必须承担SAP二次开发费用,需要组织三方商讨,在原有SAP的流程上加入对接方开发软件。

(4)Socket报文接口:集成双方技术人员自定义报文通讯,以TCP/IP,Socket方式将通讯内容编制成电文形式进行传送,由双方共同开发,定制报文格式和内容,定义侦听方和连接方,发送报文和回传信息。这种接口方式需双方共同开发,可逐条发送指令,连接方在需要时开机运行同步数据即可,信息反馈针对性较强,实时性高。但须保证网络畅通,否t无法传送指令,接口协议较复杂,技术门槛相对较高,问题定位较复杂。

(5)普通HTTP/HTTPS协议接口:区别于前文描述的WebService接口,HTTP-GET和HTTP-POST是标准协议,我们日常网站、系统都使用HTTP-GET和HTTP-POST标准协议进行数据访问。该接口基于应用级接口,使用方便,程序员开发水平要求不高,容错性强。但传输速度慢,数据包大(HTTP协议中包含辅助应用信息),实时交互,服务器性能压力大,数据传输安全性差。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工程训练

加强素质教育,倡导创新精神,构建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代高等教育和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如何更新教育观念,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如何以新的教学体系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基地建设方案

1.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创业、开放、竞争”的发展思路,践行“以人为本,质量在先,特色创优”的培养方针,充分利用学院、科研院所以及对口企业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构建产学研合作与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挖掘和发挥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为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平等竞争、健康活泼的创新氛围,努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拔尖人才。

二、创新基地教学模式

1.教学方案。课程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工程(专题、项目)训练为主线,以团队(小组)学习为中心,以任务目标为使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采用类似科研小组(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以“理论课―实践课―讨论课”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理论课”(或课程专题讲座)由该课程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负责,对课程从高层面、宏观角度进行讲授和概括;“实践课”由辅导教师负责,小班进行,每位教师辅导学生不超过20人,提高辅导效率;“讨论课”可由研究生组织,由学生对某一(某几个)专题进行讨论,研究生负责引导,解决学生细节方面的问题。三者相互补充,每次“理论课”都辅以“实践课”进行练习,每次“实践课”都辅以“讨论课”进行细化。

3.科技创新模式。学生进行三个步骤的训练,最后达到或实现科技创新活动。(1)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完成每门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相应课程的专业技能训练,加深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完成该环节训练的学生能够实现对本专业知识的初步应用,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性问题。(2)实践创新训练,进行过部分(或全部)专业技能训练的学生,可以进行实践创新环节的训练。该环节中,学生主要通过“ACM程序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ITAT就业技能大赛”、“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竞赛或实践活动进行初步创新活动。通过该环节训练,学生可以达到利用初步创新活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综合创新训练,完成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创新训练后的学生进入综合创新训练环节。学生可以选择在校内科技创新平台、校外科技创新平台、科研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等进行综合创新训练。通过该环节训练,学生可以达到利用创新活动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1)实践创新训练平台和综合创新训练平台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还需进一步提升校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深度与广度,还需探索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2)基于科技创新平台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3)科技创新基地的教师辅导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以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制造型企业开始意识到应该通过导入信息管理系统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企业管理。然而在制造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除了最大限度地压缩运营成本、优化生产能力外,企业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同企业在不同阶段的核心竞争力有很多种,如客户、研发、生产、物流和供应商等。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以产品创新为目标的“研发”已成为众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一环。如何让企业顺利转型,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除了诸多硬件条件外,成功导入PDM系统已成为必要因素。PDM,即ProductDocument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是先进IT技术和管理理念的结合体,而系统导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远比系统本身更为重要,“三分软件、七分实施”便是强调管理软件实施过程的重要性。

在欧美发达地区,制造型企业导入PDM系统已经非常普遍,成功率也较高。然而国内大量企业的发展过程、企业现状、组织架构、决策流程和人员意识与国外先进企业差异较大,如何保障这些企业PDM实施成功成为难题。青岛新思诺有限公司PDM实施团队在针对中国企业的PDM的实施过程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将其标准化、规范化并不断优化,从而保障实施过的PDM项目获得成功,使企业获得了极大的收益。在此我们提出了保障企业成功导入PDM可遵循的最佳项目实践,强调了企业PDM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一、企业现状及对PDM的认知

从20世纪80年代,PDM产品理念被提出并不断发展,已经历了30多年,但对于一些国内企业来说仍然是非常陌生的。真正意识到通过导入PDM系统提升研发管理能力的企业比例仍然很少。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通过导入信息化系统来提升研发管理能力这一问题上的认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甚至萌芽阶段。我们遇到的很多企业在PDM选型过程中,往往需要一边普及PDM知识,一边选型。甚至某些企业在选型过程中被PDM供应商误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导致在PDM选型时,企业对产品集成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需要集成OA、CRM、CAPP、SCM和MES等。许多企业希望通过某一系统能够解决企业所有问题,PDM供应商也恨不得将所有信息化功能都集成在一款产品上。

然而我们建议,企业在选型过程中应该保持理性,首先能够清楚认识自身,充分了解自身需求,并将需求进行梳理及分类。同时需要建设企业信息化团队,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规划。通过战略规划分解制定详细计划,做到对信息化发展了然于胸。

另外,清醒认识PDM和PLM之间的差异也非常重要。根据CIMData的定义,PDM为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DataManagement)系统,是一种“帮助工程师和其他人员管理产品数据和产品研发过程的工具,PDM系统确保跟踪那些设计、制造所需的大量数据和信息,并由此支持和维护产品”。PLM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LifecycleManagement),是一种“战略性的商业方法,它应用一组一致的业务解决方案来支持在扩展企业内创建、管理、分发和使用覆盖产品从概念到消亡整个生命周期的定义信息,它集成了人、过程和信息”。显然,前者已经被非常明确地定义为一种工具,而后者则被定义为一种理念、方法和工具的集合体。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PLM看作是CAX(产品创新工具类软件)+CPDM(产品创新的管理类软件)+咨询服务。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很多企业由于不了解PLM的概念,盲目地追求大而全,不能客观地导入适合自己的PDM系统,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二、导致PDM项目失败的典型问题

“幸福的婚姻大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在此引述这句话完全可以概括企业信息化项目的选型及实施过程。

企业导入PDM项目的过程中,企业与PDM供应商及服务商的关系犹如婚姻,结合得好,就是百年好合;结合得不好,则是分道扬镳。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失败的结果?笔者综合了以下几类。

1.PDM选型

此类原因是最为重要的。大多数导入PDM失败的企业在选型阶段已经注定了项目失败。对企业现状认识不清、企业信息化规划不明确,从而盲目选型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

项目选型主要分成以下三个方面的选型:产品选型、服务选型和服务商选型。

(1)PDM产品选型。

目前市面上的国内外PDM/PLM产品非常多,基本都是针对某型客户做了归纳总结后开发的系统,具有通用性以及一定的行业专业性。如何选择一款适合于企业自身的PDM/PLM产品呢?

企业选型首先根据自身定位,考虑未来多年的信息化战略发展。到底要制定多少年的信息化规划?显然太长或者太短都不利于自身发展,必须根据业务发展战略来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

其次,需要具体分析企业现状,如研发团队的构架、已应用的设计工具软件、产品特点和生产模式等。PDM产品有很强的承上启下的特点,要考虑设计工具(特别是已应用的3D设计工具)、工艺系统以及下游的ERP系统的实施服务情况。产品特点方面需要考虑如产品层级和模块划分等因素,而对生产模式的分析,就是要企业区别自身的业务模式究竟是单件小批量还是面向库存制造,诸如此类。

总之,要结合企业战略规划及业务现状选择最合适的PDM产品为企业研发管理服务。

(2)服务选型。

在谈到信息化管理软件实施时,我们通常都说“三分软件,七分实施”,因此考察供应商的实施服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企业信息化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甚至萌芽阶段,自身的IT团队较弱甚至没有IT团队(我们这里所说的IT团队不是硬件维护人员),那么,我们就建议选择产品标准化实施服务,尽量避免系统二次开发。并选择能够主导项目实施的服务团队,要求该团队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主观意识和控制能力,最好该团队具备行业经验及同行业企业成功实施案例。这种情况下,整个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是PDM实施成功的关键角色,因为项目经理的实施经验对于项目成功尤为重要。

如果企业自身的IT团队能力较强,经验丰富,并对PDM系统非常了解,且企业在项目导入前已经有很清晰的信息化规划,那么建议选择定制化实施服务。此时,就要优先寻找执行力较强,对所导入的PDM系统功能熟悉且有一定开发能力的实施团队。因为企业自身IT实力强,就意味着企业能够主导项目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要求PDM产品能更好地贴合企业研发模式,做一定的API开发。

信息化系统实施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就像打攻坚战,要求项目经理有坚韧的意志力,出色项目管控及现场协调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任何团队成员的更换都是需要谨慎对待,其中项目经理更换更是大忌。

(3)服务商选型。

2.实施管控

前面企业花了很大力气选型,也选择了满意的产品,服务及服务团队,那么项目实施就一定成功了吗?其实,在项目开工后仍然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项目失败。

最常见的就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如企业方项目经理或高层更换。这种变动和调整往往会导致研发管理信息化总体思路及目标发生较大变化,实施前景渺茫。

再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需求缺乏控制,实施边界无限扩大,导致项目严重拖期,最终失败。

当然,在项目实施环节,导致其失败的原因还有很多。我们要做的是在PDM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谨小慎微,实施团队通力配合,才有可能保证项目成功。

三、PDM系统实施方法论

正是由于国内的研发管理信息化实施成功率低,为了保障企业项目最大可能地上线成功,各家PDM供应商都会总结出一套实施方法论,用于规范和指导PDM系统实施过程。

笔者在过去十多年间主导过30多家企业的PDM实施项目,应用过多种实施方法,最终探索出基于DSSolidWorks产品套件的实施方法论,并在渠道内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和推广。该实施方法论是一套系统的PDM实施方法,贯穿项目的立项、规划、执行及结案的全生命周期。由一套实施标准作业流程和一组标准化文档模板组成。限于篇幅,这里简要介绍其实施方法论的关键理念。

1.确定项目实施目标

项目启动前,落实实施目标并形成正式文档,双方签署确认,这是最终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及衡量标准。根据项目目标分解形成项目实施里程碑(一般项目实施里程碑都与实施回款挂钩)及细化实施计划。项目计划制定是否合理,依赖于项目经理丰富的实施经验,前期对问题及风险考虑得越全面,后期项目计划拖期的几率及项目计划调整的次数就会少很多。

2.调研过程要详细且全面

调研阶段是项目组与企业各部门“亲密接触”的最佳时机,借此机会,项目组对企业各部门进行详细摸底,为后续方案夯实基础。调研对象主体是企业研发部门,但接口部门也不能忽视,还有一些企业高层希望采购部门及仓储部门也要纳入PDM管理,凡是前期纳入管理范围的部门,都需要一并调研。

还需提醒的是,不要忘记企业里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如ISO9000/TS16949等)的部门,他们通常位于标准化或质量部门。调研他们会让PDM系统构架符合企业体系认证标准,有助于PDM项目实施与验收。

3.实施技术方案量体裁衣

在PDM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施技术方案阶段最为重要。实施技术方案与选型过程中的解决方案有很大区别,选型过程中的解决方案可能是依据行业经验,或将企业需求的产品功能融合在一起的售前方案,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夸大。而实施的技术方案是经过详细调研后,双方项目组充分讨论验证后得到的,此方案是项目最终落地方案,关系着后续PDM实施各阶段是否具备可行性。

在实施大型PDM项目时,笔者经常用中医的“望、闻、问、切”这四点完成企业的实施技术方案。

望,观气色,先要观察企业的现状。

闻,听声息,听取各方的需求。

切,摸脉象,通过多方论证,出具方案处方。

“望、闻、问”都是在接触并了解企业,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之后,结合以往项目实施经验,才能“切”中要害,药到病除。

4.实施导航稳中求快

在导航阶段,按主体计划进行项目导航计划分解,既要按方案进行系统配置,又要时刻不忘总体计划目标,双方充分沟通交流及总结,是本阶段最为重要部分。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与团队成员要密切结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及时排除,才能保证项目的按计划推进。整个实施过程中,实施交付物除了导入产品以外,实施过程文档也是重要的实施交付物。实施过程文档体系是实施方法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否擅长撰写实施文档是评判优秀实施顾问的要素之一。

四、PDM系统实施的关键之系统集成

PDM作为企业信息化系统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与其他系统集成的问题,这也是检验PDM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包含很多组成部分,例如CAX、CAPP、CAM、ERP、CRM、OA、SCM、MES和HR等系统,在这里只描述最为典型也是频率最高的两种系统的集成方式。

1.与CAX集成

PDM与CAX系统集成的紧密程度决定了PDM的使用效率。与CAX系统的集成,我们首先要考虑是否能做到数据的映射,如BOM信息和属性等。特别在基于三维CAX的应用集成中,根据不同企业应用三维CAX系统的特点,会有一些特定的集成要求。比如,在于SolidWorksCAX产品套件的集成中,除了BOM信息及模型参数外,还包括对多配置,焊接清单、虚拟件、Toolbox库和分析知识库等集成要求,如果无法很好集成,可能会在后期实施中成为瓶颈,造成设计信息传递断层,导致项目失败或效率大大降低。

2.与ERP集成

PDM与ERP的集成是PDM项目的关键点之一,这也是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从我们接触的大多数企业看来,如果PDM系统不能将数据及时有效地输出给ERP系统,那么PDM项目至少减少50%的作用。这是有道理的,因为ERP所需要的关键基础数据——BOM就是设计部门提供的,而PDM应该很方便地将BOM数据传递给ERP系统。同时,PDM有时也需要ERP中的数据,以辅助设计。

当前,PDM和ERP系统种类非常多,每家都有自己的技术架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集成的复杂程度。我们经过多个项目实践,摸索出两种最为有效的方法,帮助企业将PDM和ERP进行有效集成。

(1)WebService方式。

PDM系统和ERP系统各自提供可供对方调用的接口,相互自由访问数据,ERP提供BOM传入接口,PDM调用时将自身的BOM数据传给该接口,由接口负责将数据输入到ERP系统。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靠性高、易维护,缺点是对双方厂商技术要求高、传输效率低。

(2)中间表。

PDM系统和ERP系统共同约定数据交换的中间库表,由一方将另一方所需要的数据放到指定表中,由另一方根据需要读取,双方通过标识位来跟踪读取记录。这种方式优点是易于实现、传输快速;缺点是不够可靠、工作量略大。

五、PDM系统实施效果评估

PDM系统实施效果评估是项目实施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效果是多方面的,通常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预期目标达成评估。针对实施启动前的实施目标进行评估验证,评估其是否达到之前的预期目标。

(2)产品功能评估。根据实施上线后应用的产品功能,评估其是否满足现阶段企业日常工作需求,以及产品扩展性是否良好,为未来三~五年的企业发展做好扩展准备。

(3)产品性能评估。根据上线应用的客户端体验,对产品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各性能指标做评估,评估其是否是一个性能良好的产品。

(4)实施范围评估。针对项目启动之前制定的实施范围进行评测,评估其是否按要求范围完成实施。

(5)接口集成评估。针对实施过程中接口集成进行评估,评估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达到数据传输及时、准确和安全等要求。

(6)用户应用体验评估。针对客户端的操作体验进行评测,评估客户端是否操作方便、简易和高效。

(7)遗留问题评估。针对实施验收后遗留问题进行评测,评估其对系统正常运转有多少影响,进而对问题严重性进行判断。

【关键词】应用集成应用集成管理可视化

1引言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信息系统业务融合与数据交互越来越紧密,系统之间的应用集成越来越多,应用集成信息及接口运行情况的管理呈现出诸多的问题。首先,难以方便地了解信息系统之间集成接口的业务信息和技术信息;其次,难以获取已有集成服务具体信息,往往造成接口服务的重复开发,服务共享性差;第三,对应用集成接口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性能难以掌握。基于以上原因,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应用集成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全面理清应用集成现状,实现应用集成的统一管理,提升应用集成管理能力。

2应用集成管理研究现状

早在2001年,费奇,余明珲就从便于统筹规划企业的资源、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发展、信息技术企业所提品的专业性三个方面论述了系统集成的必要性[1]。王渊等在比较分析了现有常见的信息系统集成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共享基础数据的信息系统集成方案[2]。刘春燕在其博士论文中针对传统信息系统集成中存在的语义和语法异构问题,将语义Web和本体技术引入到系统集成中,对异构信息进行形式化和规范化表示[3]。彭武良等对应用集成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归纳总结出了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应用集成架构、遗留应用系统的整合问题、业务流程的描述方法以及业务流程管理的应用几个方面[4]。蔡昭权提出了利用ESB总线技术实现异构系统的集成[5]。李宝山,刘志伟认为应用集成管理是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比较、选择和优化各种集成要素,以最佳方式将他们有机集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更充分的发挥各集成要素的优势,并提出应用集成管理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应用集成的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6]。

3应用集成管理主体

4应用集成管理对象

应用集成管理的基础是识别和定义应用集成管理对象。这需要对众多的集成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具体的管理对象,并进行规范化的定义。经过分析,应用集成管理对象可以分为集成场景、集成点、集成接口和交换数据项四类。集成场景和集成点从业务角度出发描述了应用集成的业务逻辑和要求。集成接口从技术角度描述了应用集成技术接口的基本配置。交换数据项描述了通过应用集成接口所进行交换的具体业务数据项。

4.1集成场景

集成场景是一组业务逻辑关系密切或主题相近的应用集成点的集合,是对应用集成业务实现的高度概括。集成场景的内容主要包括场景名称和场景描述。场景名称的命名应简短明了,望文生义;场景描述是重点,应完整、准确和清晰地说明业务应用集成的业务内容和过程等。

4.2集成点

4.3集成接口

集成接口是指集成点进行数据和(或)消息交换的技术接口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集成接口名称、集成方式、技术触发方、技术协议类型、技术接口编码、调用端系统、被调用端系统、调用端URL、被调用端URL、方法名。

4.4交换数据项

交换数据项是指源系统和目标系统之间通过集成接口进行实际交换的业务数据项,其内容包括:数据项名称、数据项说明、数据项类型、数据项长度等。交换数据项既表达了业务信息,也体现了技术信息,是应用集成管理最小粒度。

4.5集成管理对象间的关系

一个集成场景可对应于多个集成点,通过集成点对集成场景进行细化。同样,一个集成点可对应于一个或多个集成接口。反过来,一个集成接口对应于一个或多个集成点,以实现接口、服务重用的目的。集成场景和集成点的业务描述是集成管理的核心价值所在,直接影响应用集成管理的成效。集成点与集成接口的关联,使得集成工作的业务与技术有了一个明确的对应,将十分有助于集成接口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应用集成对象间这种层次化关联有助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应用集成有一个从业务到技术,从整体到细节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5应用集成管理内容及方法

基于管理需求、应用集成管理对象及管理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一套可视化管理平台对应用集成信息进行管理。应用集成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应用集成的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和运行管理三个方面。

5.1配置管理

5.2变更管理

5.3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主要工作是监控应用集成接口的运行状况,确保应用集成的正常运行。首先应明确应用集成监控的技术对象,建立必要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其次应制定必要的监控工作规章制度,明确集成监控各方职责和工作流程。第三是按要求做好运行监控,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联络协调集成各方解决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运行总结分析工作。

6应用集成管理实践

通过对应用集成管理对象、管理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设计构建了一套可视化的应用集成管理平台,建立了应用集成配置清单和管理规范,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6.1应用集成管理平台构建

6.1.1平台架构

6.1.2平台主要功能

(1)集成拓扑图。集成拓扑图主要以图形化方式直观地展现信息系统之间的应用集成关系。拓扑图包括业务分类关系图、系统集成关系图和集成接口关系图三个层次。业务分类关系图为拓扑图的顶层,宏观展现不同业务领域之间的应用集成关系。第二层为系统集成关系图,展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关系,并与表单联动显示相应的集成场景、集成点等业务明细信息。第三层为系统集成接口关系图,展现两个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点及其集成接口,并表单联动显示相应集成场景、集成点、集成接口、交换数据项等明细信息。

集成拓扑图的主要业务图形元素有业务领域、信息系统、数据流(单箭头、双箭头、原点直线)和集成接口等。用户可以点击这些图形元素,进入到下一层级的集成关系图形或查看集成详细信息。

(2)数据维护。集成拓扑图的展现主要是以应用集成管理对象为基础,因此必须提供集成管理对象的编辑维护功能。平台提供了两种维护手段,一是可视化编辑功能,以集成拓扑图为导航,实现应用集成管理对象及其内容的新增、修改、删除以及拓扑图层次关系的维护;二是通过EXCEL模板,实现对集成场景、集成点、集成接口等明细内容批量导入以及导出功能。上述这些手段极大地方便了对应用集成管理对象的维护。

6.2建立应用集成配置清单和管理规范

6.3管理成效

通过管理平台的构建和配置台账的建立,应用集成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具体包括如下方面:(1)厘清了应用集成配置现状,实现了信息系统之间集成关系从宏观到微观的分层分类展示,清晰明了,企业各级各类用户可容易地掌握信息系统之间集成接口的业务信息和技术信息。(2)通过对系统之间集成关系的掌握,彻底解决了因不了解集成现状而造成的重复开发现象,从而避免了人力资源浪费和系统资源浪费,并大大提升了集成服务的共享性。(3)服务运行监控功能可对接口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性能进行监控和展现,从而解决了管理人员难以掌握应用集成接口运行情况的问题。

7总结与展望

[1]费奇,余明珲.信息系统集成的现状与未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3):76-77.

[2]王渊,吴尽昭,杨世瀚.基于共享基础数据的信息系统集成方案[J].计算机应用,2008,28(6):284-285.

[3]刘春燕.基于语义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4]彭武良,周丽,王雷.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9):13.

THE END
1.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一、引言 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将介绍一种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该方案旨在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设目标 本方案的https://wenku.baidu.com/view/ceff150ecf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7.html
2.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方案(82页)售后服务方案 (74) 8.1.2. 响应时间 (75) 8.1.3. 应急预案 (76) 8.1.4. 服务措施 (79) 8.1.5. 售后服务流程 (83) 8.2. 软件升级 (84) 1.概述 集团人力资源系统已经使用多年,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1)现有人力资源系统有帐号限制,不能满足用户数需求; (2)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915/8113023113004004.shtm
3.智慧人事人才服务系统建设方案系统建设目标与功能 技术方案与实施 用户体验与操作流程 项目计划与时间表 成本估算与资金来源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结论与展望 contents 目 录 01 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经济全球化趋势 随着人才流动性的增加,企业需要更加高效地管理员工信息,提高招聘和人才管理能力。 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8372209
4.企业人力资源系统构建方案和信息化手段为基础,以人才引进、薪酬设计、绩效推动、培训学习为核心,做好岗位、薪酬、培训、绩效四大管理体系建设05系统框架维度一: 从员工为核心出发,构建岗位、薪酬、绩效、培训四大支柱体系05系统框架维度二:以HR系统功能出发,构建HR规划、招聘配置、薪酬与福利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925/08/79930059_1134960148.shtml
5.人力方案hrm人力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建设方案+源代码一款全源码可二开,可基于云部署、私有部署的企业级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涵盖了招聘、人事、考勤、绩效、社保、酬薪六大模块,解决了从人事招聘到酬薪计算的全周期人力资源管理,符合当下大中小型企业组织架构管理运作模式,助力企业人力资源管控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断赋能,做到降本增效。本https://blog.csdn.net/2301_79994950/article/details/141181898
6.案例分析数字化信立泰的“1T2E”t二期:2018-2019年,以MES为核心的数字化工厂建设。主要是关注持续应用深化,主要有HR系统、WMS系统、商务智能、移动应用、项目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MES系统会在明年9月份启动。 t三期:2020-2022年,以关注数字化、供应链管控和信息化应用为主。主要有ERP推广及持续应用深化、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客户关系管理(CRMhttps://www.clii.com.cn/lhrh/hyxx/201911/t20191106_3937034.html
7.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12篇(全文)为紧跟社会发展步伐, 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求, 黄河水利委员会 (以下简称“黄委”) 决定在人事管理方面进行信息化建设, 采用成熟的HRP系统构建黄委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使用服务器+客户端模式进行具体操作, 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5gs3xsd.html
8.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0篇)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优势,提升体系建设工作,特别是关键管理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贡献率,人力资源部积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工作,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完成了人力资源统计信息系统以及员工信息数据的电子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部从20xx年6月起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资料的录入工作、https://www.unjs.com/fanwenku/400371.html
9.河南新宏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宏景e-HR系统,五附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精确度、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对于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启动第二期工作,配合医院绩效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 查看详情 黄河小浪底集团 宏景eHR根据我集团信息化部署方式及自身的管理特点订制出科学的解决方案,项目定位准确,科学的高效的完成了项目的实施并投入使用 http://www.hnhongjing.com/
10.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文(锦集11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获取将更多地依靠移动端甚至是传感器等新技术的使用,人力资源信息化需要打造一条有效连接HR所服务的管理者和员工的信息高速公路。由于“人的数据”高度连接和聚合,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有效地解决数据的公开和隐私的问题将是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挑战https://www.hrrsj.com/wendang/lunwen/750352.html
11.医院信息化建设核心系统有哪些?多元化的医辽行业经验,让企业从容选择:帆软医辽团队已成功为200+医疗领域合作提供完整的大数据服务,无论是企业级数据中心、报表平台,BI门户,大数据产品以及与各类行业业务系统的集成,都拥有完善的解决方案,助你轻松完成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 营销流向数据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行业主数据标准化方案的同时,成熟高效的行https://www.fanruan.com/bw/yyhxhylglxt
12.HR年度工作总结HR年度工作总结1 时间飞快,转眼来公司已有x天,在这x天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感谢公司领导能给我展示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在这段时间里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给予了我足够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对招聘工作有了更系统化的认识。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从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简的道的一https://www.oh100.com/a/202202/4286742.html
13.有关人力资源年终工作总结(通用10篇)1、在总结erp信息系统上线以及维护经验的基础上,出台相关管理与维护细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2、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突出服务员工的理念,制定服务规则,完善部门接待、接访等工作流程,处理好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的大事小事。比如热情服务,真诚待人,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http://zongjie.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967042.html
14.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分享公司在2008年引入宏景e-HR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搭建起一个数据集中、业务协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成为公司实行“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的纽带。 一、建设背景 随着第三轮核电建设国产化、批量化、群堆化的发展序幕拉开,2012年是公司迎接核电建设高峰的关键时刻,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对组织https://www.36dianping.com/case/12149
15.数字化经营管理系统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IT项目开发运维服务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应变的目的。主要应用层面包http://www.xalyrj.com/
16.集团企业HR系统管理方案人力资源软件企业劳动力资源的全球化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挑战。需要有一种成熟的工具和技术来协助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基础信息、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和战略决策的有效执行,这些都是科艺嘉人力资源KYJHR管理系统能给企业带来的管理价值。科艺嘉人力资源e-HR管理系统为创建企业的B2E(business-to-employee)门户和HR企业级管理系统及员http://www.szkyj.com/solution.html
17.国贸股份:用技术力武装HR,打造统一数字平台信息化空白 有部分复杂度较高的人事业务还处理线下处理模式,例如多组织管理、移动打卡等,都未有智能化系统覆盖,使得这些业务的实际操作十分繁琐。 解决方案 转型新型集团人力数字平台是大势所趋,国贸股份意识到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升级重构HR系统,人力资源业务全面线上化、智能化是推进数字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HRhttps://m.kingdee.com/success-stories/1573244659705077761.html
18.智慧化工园区解决方案化工园区信息化监管平台系统恒天翼智慧城市事业部专业专注智慧化工园区,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园区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智慧化工园区、数字乡村、智慧城市、数据可视化等领域深耕。拥有20年信息化项目实施经验,自建研发中心,自主知识产权,累计服务300家政企大客户。https://hitellyea.com/
19.信息化系统方案建议书C、编制业务:提交“入编”,“出编”,“单位内调整”,“单位间调整”,“信息修改”。注:选择“单位信息”,“在职人员”,“编制业务”后务必点击单位名称后才可以显示对应模块内容。 技术支持:上海融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篇2:信息化系统方案建议书 佛山市信息化建设项目 方案建议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q0c45h.html
20.案例实战苏州轨道交通集团: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之路2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历程 公司经过多次人力资源信息化选型与建设,都无法适应集团快速发展管理的需要,2013年,再次进行人力资源系统选型时,结合之前的经验和总结,本次重点聚焦于国内产品稳定、行业经验丰富的e-HR专业厂商。在同行考察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一家兄弟企业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上颇有建树,应用较深、较广。 https://www.douban.com/note/778809368/
21.制造OA制造工厂OA系统制造OA办公系统办公自动化的应用已经多年,在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都有着广泛的使用。但是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不同的是,企业是以赢利为最终目标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标。因此,在企业中建设企业资源决策系统,应将企业资源决策系统建成一个为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平台。具体到制造行业,这样的平台 https://www.fanpusoft.com/produce/
22.恒为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市直击股票受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影响,公司力保高毛利产品销售与出货,短时放弃部分低毛利率业务,同时受益于国产信息化和信创市场领域的开拓,以及巡检机器人等行业智能方案的推广,总体营收实现小幅增长,整体毛利率相对上一年度有6.33个百分点的提升。随着国家对国产信息化和信创产业的推动,相关市场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公司智能系统http://4g.stockstar.com/detail/IG2023042600035880
23.实战:企业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与事项51CTO博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商务、办公自动化和管理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大楼内的工作人员、访客提供充分、便捷的网络信息服务。 2 数据交换网络建设架构 计算机网络系统分内部办公网、外网。 各个网络拓扑为星型结构,采用分层设计,层次网络架构包括:接入层、核心层等二层,建立网络主干千兆,百兆到https://blog.51cto.com/u_9691128/4292855
24.月薪最高16000元!松江这家企业正在招人→澎湃号·政务7.有HR系统操作经验者优先。 IT项目经理 薪酬:13000-16000元/月 岗位职责: 1.制定和执行公司的信息化战略和应用架构,确保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 2.与多部门团队合作,确保业务需求得到满足,为业务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支持; 3.负责信息化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包括OA、ERP、CRM等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的顺利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80740
25.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要素模式与路径零代码知识中心一是,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信息化或IT系统的升级和扩展,即通过购买专业化软件系统,运用信息工具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和业务,实现将部分传统业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二是,一些企业由于思维传统固化或基础薄弱,难以适应数字化发展模式,或未能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导致在后续运用方向上存在模糊https://www.jiandaoyun.com/fe/abza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