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适用于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和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适用于有志于提高写作能力的社会学习者。
本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在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化学生的写作知识,提升学生的写作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教授写作知识和写作规律,进行多种文体的写作训练,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学感悟能力、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较强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二、课程特色
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写作知识和理论能够提升写作水平,写作训练可以深化写作知识和水平,因此本课程既注重写作知识和理论的讲授,也注重写作训练的实践。
本课程通过优学院的慕课平台教授写作知识和理论,同时引进AI人工智能系统——中文作文批改系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将写作教学与AI智能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写作+AI智能的课程体系,即:学生在优学院慕课学习写作知识和理论——学生在AI智能作文系统写作文——AI评改作文——学生根据AI评改反复修改作文——教师通过AI数据评估学生写作能力——教师优化写作知识和理论的教学内容。
三、课程目标
(一)具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二)具备较强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三)具备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
(四)具备文学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具备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课程学习要求
(一)在优学院平台完成28小节慕课课程学习,总时长330.7分钟。
(二)在中文作文批改系统完成5篇作文。
五、课程考核
(一)优学院的慕课视频学习占总成绩的40%,具体权重如下:
1.学生完成28个章节的学习,占80%权重;
2.学生完成两份小测验,占10%权重;
(二)中文作文批改系统的5篇作文平均分占总成绩的60%,两项成绩合计为本课程的总成绩。
六、课程参考教材
(一)董小玉,刘海涛:《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二)刘锡庆:《基础写作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三)刘孟宇,诸孝正:《写作大要》,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