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来,在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和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发挥党建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工委区委“创新突破年”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作风能力建设,全校教职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教育教学中心任务,立足岗位讲奉献,凝神聚力提成绩,高质量完成本学期各方面工作,学校党总支被评为基层先进党组织。2023年高考普通类特招达线率为75.55%,一段线达线率96.62%,其中5名同学被清北录取,清北录取人数列青岛市第二位;刘昱妍在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一考试中综合成绩全省第一,实现了普通高考与艺体高考的双丰收、新突破;高二学生王少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少年班,为新区首次。
一、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发展有高度
1.提高政治站位。工作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学校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开展;坚持政治学习“第一议题”制度和“支部建在级部”好做法,积极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等活动,让党员“学”起来;推进支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从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以及为各支部及党员购买有关学习书籍等途径和形式,开展线上线下学习,切实做到教育党员有力,理论学习有成效。本学期学校党总支被评为先进党组织,李玲、薛新玲两位位老师被评为优秀党员,王佳韵老师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一个党支部(负责人:李田田)被评为五星党支部,三个党支部(负责人:张颖、张宁、徐杰)被评为三星级党支部。1名教师光荣加入党组织,5名教师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
2.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狠抓工作作风能力提升,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水平,组织全体教职工签订“承诺书”,结合第二届“四有好教师”评选结果,大力宣传身边的榜样,弘扬校园正能量,引领提高教职工爱岗敬业、争先创优意识,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4.常态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区委“创新突破年”及深化作风能力工作部署,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经常、抓在经常,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加大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师生及家长“急、难、愁”事。
5.扎实推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争创省级文明校园工作。统筹安排教育教学管理与创城及争创文明校园工作,坚持把工作做在平时、常态化高标准推进,全校师生能够提高政治站位,密切配合上级及学校有关部署要求,高质量完成了创城各级各类检查及文明校园创建年中抽查。在创城工作中,全体班主任、季付荣、薛惠文、刘国庆、韩雪飞、丁健、曹梦宇等老师表现突出;在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工作中,杨雁、徐杰两位主任做了大量工作。
6.多措并举加强群团工作。学校工会在上级教育工会及学校党政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等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加强教职工的师德修养,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关心关爱每一位教师,增强凝聚力,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本学期高中扬老师被区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学校团委通过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清明祭英烈等系列活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组建雷锋精神双语宣讲团,向校内外师生、来宾讲述雷锋故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我与雷锋的时空对话”三行诗征集展评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团员学生参加校内、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等志愿服务活动,擦亮学校“青岛市雷锋学校”名牌。本学期新发展团员29人,学校团委连续荣获新区教育体育系统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21级10班团支部荣获新区教育体育系统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妇委会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组织女教师庆“三八”及应急体验安全培训,学习应急安全技能,提升女教师应急安全意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能力,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筑牢了安全保障。
二、狠抓队伍建设,学校发展有力量
7.强化干部管理。结合“作风能力提升年”和“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全面落实从严管理干部要求,加强干部廉政教育,全体干部能自觉强化工作能力,敢担当,能奉献,主动提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表率意识,工作中服从大局,讲奉献、善落实,深入学校各项工作一线,扎实高效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
9.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选配业务能力强、师德水平高、工作态度好的教师担任组长,在进一步落实新的集备模式前提下,加强集备的规范性、实效性,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注重集备前和集备后的两次个备、年轻教师手写教案等,切实发挥组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和集体备课对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本学期表现突出的备课组有:高三英语组(组长:陈淑华),高三生物组(组长:陈俊男),高三历史组(组长:马维兰),高三物理组(组长:朱文龙),高三语文组(组长:柳鑫);高二数学组(组长:郭婧),高二政治组(组长:王玉坤),高二地理组(组长:王宏),高二英语组(组长:郭爱香);高二生物组(组长:臧艺美);高一英语组(组长:刘伟)、高一语文组(组长:逄格阏)、高一数学组(组长:郭春艳)、高一地理组(组长:苏莎莎)、高一化学组(组长:吴春礼)。
三、狠抓教育教学,学校发展有底气
立足课堂,抓实检测。在备考最关键阶段,要发挥检测的最大功效,所有训练检测试题,都要求经过全体备课组老师的认真筛选,再集备研讨,老师先做一遍,再发给学生练习,力求做到紧贴学生实际情况选题,契合学生最佳提升点。对于两个提升工程的重点学生要求面批面改,立足基础知识过关,订单式补弱提升。重视讲评课效率,骨干教师讲评示范先行,明确讲评重点及下阶段训练方向,准确定位,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本学期,张洪全、车彤两位老师出示省级公开课;周平、薛广家、王帅成、张琪、刘希萍五位出示区级公开课;车彤老师出示市级名师开放课、获得2023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市级优课、新区2023年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评选微课一等奖、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庞飞燕老师获得青岛市优质课二等奖;侯长江老师获得区优质课一等奖。
重视学生心理状态调节,积极调动学生备考积极性,树立高考信心。营造大环境,实行诚信考试,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多问问题,多与教师沟通;班级内部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学生反思总结表、高考倒计时等形式,强化高三竞争意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上好间操和体育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保证高效率。
一学期来,全体高三教师舍小家顾大家,倾情陪伴、敬业奉献、干劲十足。不论是学生工作还是值班答疑老教师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学生管理上,班主任起早贪黑,倾心陪伴。早读晚三晚四到班陪伴较多的班主任有:刘国庆(240次)、郑平(192次)、宋峰(177次)、张洪全(172次)、刘杰(170次)、王文磊(154次)、崔宗明(152次)、李伟(150次)、刘露(143次)。
12.高二年级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实效、寻求教育教学新突破。以特色活动为引领,建立团结协作的班主任队伍,努力打造和谐班级。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努力,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即将到来的新高三做好了铺垫。
在课堂教学方面,积极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个性。围绕“低起点、快步子、促提高”的方针,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强化集体备课,完善备课环节,发挥备课组长的作用。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力求促进备课组的高位均衡发展。本学期,陈雪老师出示了区公开课、获得青岛市优质课二等奖;王亚群老师出示了区级公开课、获得区级优质课。充分发挥有经验教师的领头作用,博采众长,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以老带新,新教师虚心听取老教师的课,听课较多的青年教师:韩雪飞、王佳韵、武静瑶、李宗良、王瑶、田甜、刘姣、薛惠文、王亚群、李宗良、李鲁奇等老师。
在德育工作方面,各班主任以主题班会作为突破口,师生共同备课,共同参与,围绕主题班会通过辩论、演讲等方式进行了主题教育。很多班主任经常和学生促膝谈心,和学生一起上体育课,还有很多班主任在学生遇到烦恼和困惑时,都非常愿意地充当忠实聆听者。每个班都呈现出自己的班级特色。4班(班主任:孙平)、10班(班主任:王鑫瑜)、13班(班主任:高林)学习风气浓厚;六个文科班学风、班风优良,3班(班主任:李飚)、7班(班主任:苏现利)、11班(班主任:王庆元)、18班(班主任:周瑞峰)较上学期有很大的进步,这些班级在整个年级中起到了很好的领头作用和辐射作用,感召了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努力学习中来。
在学生管理方面,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常规管理,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课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积极配合学生服务中心多次开展了对校服穿着、教室内水杯问题,平板使用问题、学生的坐姿等检查活动,对违纪学生加强教育并责令其改正。努力做到卫生工作有序,早读自觉到位,课堂秩序良好,形成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氛围。全体班主任克服困难,讲奉献、勤陪伴。早读晚三到班陪伴较多的班主任有:周瑞峰(296次)苏现利(281次)、石磊(276次)、田甜(270次)、刘姣(268次)、李宗良(265次)、韩雪飞(257次)、赵兹昌(242次)、高林(236)、姜巍(233次))薛惠文(211次)。
13.高一年级强化目标责任意识,主抓教师质量意识,全面落实“合作创新、增优提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抓好学生思想品德为基础,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全体班主任狠抓学生行为,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管理方面,一是抓好日常常规工作,完善了教师上课的流程,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意识,让教学工作得以全面落实。二是以新教材为突破口,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高度重视尖优生的培优与奥赛培训工作,制定详实的培优与奥赛辅导方案,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在两个提升工程方面,强化目标责任意识,注重过程管理,增强学生的意识形态,加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加强了教师的指导与交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与学生谈话交流次数较多的是:全体班主任、全体卓越班老师和逄格阏、刘伟、贾龙、孟瑶、董金波、郭春艳、陈为周、范明山、王金校、吴春礼、战平、张梦雪、刘慧、孙晓莉、王云飞等老师。利用每月的教学质量测试,进行学情分析,并召开小型家长会,增强了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在学生管理方面,注重学生自我管理的培养,强化规范与规矩的意识,以日常行为习惯与学习状态为抓手,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全体班主任率先出击,主动作为,讲奉献、比干劲。其中,早读与晚三到班陪伴较多的班主任有:张静静(273次)、李志强(245次)、邰硕(238次)、钟振瑜(230次)、李玲(225次)、赵秀琴(219次)、陈积禄(205次)、孙超(186次)、张新芝(179次)、陈云贺(179次)、张新胜(179次)、宋睿(172次)。
14.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老师做好日常实验室的维护、实验器材的日常管理工作、初三研学实验准备及讲解。开学初,实验室老师与任课教师沟通做好本学期实验进度,克服种种困难,加大了实验教学力度,结合教学进度,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坚持做在平时,做得及时;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学科教学。
四、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发展有名气
15.强基培优成效显著。强基部立足教师梯队发展和学生长远发展两条主线。
一是加强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青西一中强基部工作方案》,根据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计划和方案,同时,创造性的开展强基部的特色工作。(一)继续落实老教师带新教师的具体行为措施,重视集备和听评课,互相学习,互共同提高。(二)加强集备落实。每天各学科老师都进行集备室正式集备,办公室随时小集备,共同探讨学科知识和学生学情。在高三考试频率加大的情况下,每次考试都继续进行考前指导、考中同步与学生做题、考后分析试卷并二次答题卡批阅。针对梯队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三)加强与外校交流学习,组织强基部老师赴莒县一中、即墨一中听课学习。组织区创新人才沙龙活动,高一、高二、高三老师们开设区学科示范课,胶南一中学科教师到我校听课学习。
二是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沙龙活动、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现状,指导学生勇于面对现状,敢于突破瓶颈,达到自我期望。严格落实“一生一策”,将梯队生的发展随时记录在案,进行长远分析指导。
三是开展班级家长会、任课老师小型家长会、学情分析会和班级分析会,增进任课老师与家长的交流,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促进班级和学生的发展。
张颖主任和创新班班主任几乎每天早晚到校靠班、谈话、陪伴学生,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鼓励指导高三家长应该怎么样做才能保重学生良好的心态迎战高考。高一高二强基部李田田、王博两位主任和石磊、姜巍、李玲、张新芝四位班主任以及刘海勇、郭爱香等老师也是经常在校加班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16.奥赛辅导稳步推进。一是扎实做好平时奥赛校内辅导工作。本学期开设了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四个学科的奥赛课程。高一年级每周七个课时,高二年级每周十个课时。为了提高效率,奥赛教练创造性的做了很多工作。第一,高一高二各科教练加强集体备课,以老带新,分工协作,年轻教练快速成长;第二,加强与校外强校的交流学习。教练们利用带队外出集训的机会,加强和各地奥赛强校教练的沟通,争取走在前头。
二是利用节假日做好奥赛校外集训工作。高考期间,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开展了校外集训工作。奥赛教练梁金山、高中扬、张燕昭三位老师全程陪伴学生进行校外集训,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校外集训不但是学生的集训,也是教练员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练员利用集训的机会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和各地奥赛强校教练加强联系,取长补短。
五、丰富学生活动,学校发展有活力
17.加强活动引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学生学雷锋活动,各班级通过班会、黑板报、开展志愿服务、歌唱雷锋、三行诗纪念雷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近雷锋,了解雷锋的感人事迹,寻找雷锋的足迹,体验雷锋的精神。
18.开展远足活动,磨练学生意志。本学期,高三和高二年级分别组织了“磨砺意志超越自我”远足实践活动,活动中全体师生走近自然,在亲近自然中了解新区的建设新风貌,感受人文与自然景观的魅力,触摸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紧张的学习生活得到有益的放松,焦虑的心情得到缓解,同时远足活动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高考和即将到来高三积蓄力量。
19.组织成人仪式,培养学生责任担当。高二年级组织了2021级学生18岁成人仪式,增强了同学们的成人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奉献意识,通过活动感悟成年的意义以及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20.组织系列研学活动,不断地拓展教育的边界,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在真实的情境之中体验、合作、探究,真正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学期,高一和高二年级分批分次组织同学们走进首都、奔赴琅琊台遗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滨海学院自然生态博物馆、东方影都、金沙滩无痕西海岸、海丽应急安全中心、明月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地开展研学活动,将理论知识与观察、实践相结合,让乡土文化在校本课程中焕发别样风采。既是探究科学、追寻真理的智育之旅,更是增强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的德育之旅。
21.开展课本剧展演,把课堂搬上了舞台。高一年级举行了课本剧展演活动,以课本剧为载体,通过演绎经典作品,创新诠释形式,实现了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
六、打造特色高中,学校发展有特色
23.以特色建设为引领,辐射带动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在获评首批市级外语特色高中和省第二批外语学科基地的基础上,学校坚持“赋能学生发展,引领教师成长,协同学校共进”的理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紧紧围绕“特色建设”这一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外语特色系列校本课程,深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打造省级优质特色高中。
一是主办、承办省、市级外语学科基地论坛,展示我校的外语特色。4月22日,我校主办“齐聚教研共发展高效课堂促成长”山东省英语教学研讨会,来自山东、河南、江苏、湖南、湖北、福建等地的600余名高中校长、英语教研员、教师参加。5月5日,我校主办青岛市高中英语学科基地专题研讨活动,青岛市各区市教研员、市学科基地成员及各校老师,近百人参加。7月3日-4日,我校参与承办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启成”系列论坛,展示我校外语学科基地建设成果。
二是畅通教师发展渠道,对学科骨干教师实施省、市、区三级培养。采取“教师赛课”、“适度集中培训”的模式,让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发挥骨干作用,并通过示范课打磨、教科研引领的方式,助推一批有潜力的骨干教师成长为省、市、区级名师。其中孙宁欣老师入选国家教学名师、齐鲁名师工作室成员人选,郭爱香老师入选市级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孙平老师入选青岛市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培养工程人选。孙宁欣、郭爱香主持的课题分别立项市、区级“十四五”规划课题。车彤老师进行省级名“著阅读课”展示,孙平进行省级“大单元视角的阅读课”展示,王亚群等三位老师进行区公开课展示,赵华秀等两人荣获市优质课二等奖,周晓宇等六名老师荣获“一师一优课区级优课”。
三是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活动。本学期,学校继续与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洽谈友好合作事宜,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多次师生线上交流。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前主席DaveBromwich来访,增进了我校与新西兰学校间的相互了解,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
四是打造外语特色校园环境。努力打造双语校园文化,完成了室内外两个英语角建设,打造了双语乡土特色展示长廊,对格物楼进行了双语文化建设,完成了模拟联合国活动教室的改造,进一步彰显了学校“中国灵魂国际表达”的特色。
2022-2023第19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英语素养大赛中学生再创佳绩,12人获国奖,其中3人获全国一等奖,138人获省奖。;2023年中报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上被授予“最佳代表团”,荣获最高级别团体奖,10位参赛代表中,有5位获得个人单项奖;2023年汇文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暑期峰会上,学校获评“最佳组织奖”,2人获荣誉提名奖。
七、重视教育科研,学校发展有内涵
24.做好科研本位,认真进行课题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教研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研。学校教科室积极组织教职工进行课题申报,扎实进行课题研究。孙宁欣老师成为青岛市中小学教师科研工作站第十七期成员;目前我校承担10个课题:
其中三个青岛市规划课题,张仁平校长的《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车彤老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SPOC教学研究》、孙宁欣《融入家国情怀的高中英语课堂活动行动研究》,其中张仁平校长的课题已顺利结题。
两个青岛市教育学会课题:张颖老师的名家项目课题《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选科分班后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已上报结题材料,张仁平校长的《信息化环境下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2023CX037)。
五个区级课题:2022年立项三个课题,石磊《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马信晓《青岛市高中体质健康监测标准的实施现状及优化路径的研究》,2023年新立项三个区级课题,于瑞雪《大概念统整下高中地理单元教学情境设计》(QXJK145C035)、刘国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函数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QXJK145D178)、郭爱香《命题视角下高中英语结构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QXJK145D179)。
八、抓好后勤保障,学校发展有温度
26.作为学校的窗口部门,办公室继续秉承“团结、用心、精细、高效”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精心筹划,周密部署,尽心尽力地组织好每一个会议,协调好每一次活动,安排好每一次接待,使学校的人力和财力发挥了最大效益。本学期办公室转办来文3000余件次,印发党政联席会会议纪要30余次,有效推动学校各项决策事项落地落实;及时了解和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按时完成上级部门交代的各项任务;合理规范安排节假日值班及日常安全值班;完成了教师季度考核、教师职称晋档和续聘、三定一聘工作;完成了档案收集,整理与归档等重要工作。具体工作中杨雁主任、杨清芳老师经常加班加点,保证了办公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28.学生发展中心加大对宿舍问题的巡查和管理力度。学生发展中心联合物业公司定期对宿舍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坚持全体宿管每日例会制度,每天将宿舍出现的卫生、纪律情况反馈给各班,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强有力抓手,全校学生在内务和宿舍纪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高考期间加班加点进行卫生清理、床铺摆放,为外校考生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九、筑牢学校安全,学校发展有保
30.筑牢学校安全屏障。学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落实好《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学校安全条例》实施细则〉,充分利用宣传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组织开展专兼职安全员培训、安全常识教育、应急演练、家委会和家长会、“三长”见面等活动,让《实施细则》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通过多渠道传播、多形态展现,形成网络矩阵和集群化效应。落实好“1530”安全教育制度,做好“防溺水、防校园欺凌、防诈骗”等安全教育工作,做好普法教育,组织好逃生演练、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和消防演练等活动。
通过家校社共建共育,做好每天早晨学校6:00学生入校志愿者护学岗工作,对学校门口车辆有序环形、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学生安全入校做了合理的安排;学校积极对接交警部门和光谷研创中心,通过各方努力达成一致建议开通学校南门,有效分流了家长接送学生车辆,缓解了江山路主干道的交通拥堵问题。
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建立日常安全隐患报告制度,将每月第一天为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日,进行全面细致的隐患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切实整改。
成绩代表过去,奋斗赢得未来,新学期我们将把成绩作为新的工作起点,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全校师生团结一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