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疑曾“粮库造假欺骗朱镕基”
2013-06-0510:28
6月4日早7时50分,监察部官网发布消息: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据6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称,倪发科在任时,六安退休官员一直在举报。向中纪委等部门等举报的人士称,倪发科涉嫌在当地大昌矿业集团谋取不当利益。此外有网友称,倪发科疑曾参与“粮库造假骗朱镕基”事。
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涉嫌严重违纪
换届卸任后未公布去向
其实,在今年1月28日的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倪发科已不再担任副省长职务。这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安徽省政府领导班子,会后公布的领导班子成员名单,生于1954年1月、现年59岁的倪发科不在其中。
按照惯例,正部级官员退休年龄为65岁,副部级以下为60岁。倪发科以59岁年纪卸任副省长,虽然比常规退休年龄“年轻”了一岁,可此前也不乏先例。但由于其卸任后职务不明,所以其卸任原因以及卸任后去向,一度引发猜测。
网曝涉嫌“粮库满仓骗总理”
昨日,一则“骗了朱镕基总理”的网文,在互联网上大量转载,称倪发科涉嫌“粮库满仓骗总理”事件。据该文称,1998年,朱镕基到达南陵县粮库的前一天,“前南陵县委书记、时任芜湖市委副书记的倪发科还领着省、市、县一大帮人赶去验收”(详情见后文)。
《朱镕基讲话实录》也曾提及该事件。1999年春节前夕,朱镕基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看望工作人员时说,“不久前我到安徽南陵县去察看粮食仓库,在我没去之前粮库都是空的,后来他们把一些粮站的粮都搬过来,摆得整整齐齐。连我都敢骗,真是胆大包天!”
附:“粮库造假骗朱镕基”事件
在安徽省南陵县,我们采访到了朱镕基被骗的经过。
当时,朱镕基刚刚出任国务院总理,他来皖考察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看看安徽的广大农村对他过去制定的粮食收购政策执行的情况。他不止一次地说过:“在农业问题上,在中央要对农业做出重大决策时,我往往会到安徽来调查研究的。”
那是一九九八年五月下旬,朱镕基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王春正、国务院副秘书长马凯、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尹成杰的陪同下,来到了安徽。
这是朱镕基第五次来安徽。他高兴地伸出右手的手指,给安徽的同志细数五次来皖的情景:第一次是一九八七年,他还在国家经委工作的时候,到芜湖来参加一个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会议;第二次是一九九一年安徽特大洪水后来看灾情;第三次是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中旬,粮食涨价时来安徽;第四次是一九九七年六月底,粮价下跌,又到河南和安徽;这是第五次。他一再表示:“我跟安徽有缘。”
然而,安徽欺骗朱总理却也是没商量的。
安徽的同志当然知道安徽的南陵县是朱镕基的祖籍地,所以,这次的考察就被安排在了皖南的南陵县。南陵是江城芜湖市辖下的一个产粮大县。俗话说,“芜湖米市南陵粮仓”,芜湖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芜湖米市”的盛誉就是靠“南陵粮仓”支撑的。事实上,南陵不仅产粮,还盛产油、棉、茶、桑,自古便是富甲一方的“鱼米之乡”。
南陵作为产粮大县绝非徒有虚名,但是,当得知朱镕基总理将前往南陵检查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情况时,南陵县和芜湖市的领导还是慌了手脚。因为,南陵的粮仓里确实又是无粮的。
国有粮仓无粮,说奇怪,其实并不奇怪。国家制定的粮食收购政策,让地方实在难以执行。中央定价,放开收购,出现亏损,却是由地方财政补贴。这几年粮食越来越不值钱,产粮大县干部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哪有钱往粮食上补贴呢?没有补贴,负责收购粮食的粮站,就只有变着花样压级压价,扣斤扣两,限收,或干脆拒收。所以,许多粮站宁愿让粮仓就这样空着。
现在朱镕基要来,无论南陵县,还是芜湖市,都不希望让他看到这里并没有执行国家的粮食政策;明知这种政策不大切合实际,却只想让总理看到他的祖籍之地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于是只有造假。
当时,南陵县峨岭粮站,已经是一家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除去其中的六号仓尚储有部分粮食外,其余号仓基本无粮。峨岭造假是从五月十八日这一天就开始的,可以说,兴兵动师,声势浩大,突击调运的一千零三十一吨粮食,分别来自三里、烟墩、工山、陈桥等地。连驾驶员在内,前后二百余人参与了粮食的运输和进仓工作。五月十八日到二十一日,这四天,峨岭粮站的职工们几乎没睡上一个囫囵觉。粮站站长刘鸿第一个晚上忙到凌晨两点,第二个晚上千到凌晨四点,接下去就又连干了两个通宵。在那令峨岭人难忘的四天四夜里,小镇上所有的饭店和茶馆,都挤满了轮番前来吃饭或喝茶的搬运工人;粮站内外汽车络绎不绝,闹得附近的居民彻夜不宁。
那时县里分管粮食工作的是胡锡萍副县长,考虑她是位女同志,难胜此任,就将主管教育工作的年轻副县长汤春和派到运粮第一线。刘鸿站长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他说个头不高、长得胖胖的汤春和副县长,始终就在现场坐镇指挥。朱镕基到达的前一天,芜湖市委副书记倪发科还领着省、市、县一大帮人赶去验收。因为倪发科在南陵当过县委书记,南陵县的老百姓大都认得他,至于这场造假的最高策划者是谁,谁也说不清。
总理视察的这一天,粮站的所有职工被告知不得进站。站长刘鸿被临时降为仓库管理员,峨岭粮站站长由三里中心站站长俞水华所取代。身降大任的俞水华,那几天比谁都忙,忙着背熟预先由上面写好的材料,背熟预先编好的各种数字,特别是中央有关粮食工作的政策规定,要求烂熟于心,以应对朱总理随时可能会提出的一切问题。
于是一切安排就绪,就这样,朱镕基一行浑然不觉地走进了一个诱人的骗局。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许,朱镕基不可能会想到,他与在场的人高兴地握手问候,被握手问候的居然没有一个是这个粮站的职工,站长刘鸿此刻已被打发到一个无法享受到总理握手问候的角落。
回答朱镕基提问的,是峨岭粮站的假站长俞水华。俞水华其实也不过是这场闹剧中的一个活道具,他必须按照预先为他编写好的台词,在别人的导演下现场演戏。
这一切,都被中央电视台录制在后来向国内外公开播放的新闻画面上。
朱镕基关切地问:“你们敞开收购了吗?”这是他最放心不下的。由于农业上连续丰收,粮价不断下跌,各地粮站的收购不积极,再不按照国家规定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手里的余粮,农民就会吃亏,同时还会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就难以得到保证。
只见俞水华字正腔圆地回答:“敞开收购了!”
朱镕基十分满意地点着头问:“你去年收了多少粮食?”俞水华满怀豪情地撒开了弥天大谎:“去年收购五千吨,而过去一年都在一千七百吨左右。”朱镕基又问:“你这个粮站收一个乡还是几个乡的粮食呀?”“一个乡。”这时朱镕基若有所思地提出了一串问题:“这个乡有多少亩田?亩产一般是多少?总产量又有多少?”俞水华不假思索地答道:“全乡两千三百亩田,一年产量一万五千吨。”俞水华只知道按照准备好的材料背数字,却忽视了这些数字背后可能会出现的破绽。
果然,朱镕基反过来给俞水华算细账了:“你虽然收了不少,但除去农民口粮和种子,你还是没有完全收尽余粮嘛!这怎么叫‘敞开收购’呢?双季水稻难道亩产不到七百斤吗?你得讲实话啊!”
俞水华是个机灵人,事先早已对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都做了最充分的准备,这时明知露了马脚,却并不慌乱,反倒显得更加镇定,并且自自然然地摊开双手,为难地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现有的粮库都用上了,已经爆满了!”
朱镕基环顾一下四周的粮仓,微笑了。这时,俞水华恰到好处地作了一个欢迎总理进仓视察的手势。朱镕基于是在俞水华的引导下,走进了三号粮仓。
望着堆码整齐的高高的粮垛,朱镕基忍不住要亲自登一登粮堆的高处。因为粮堆的一边非常陡峭,为安全起见,随行的两名保卫人员不得不慌忙跟上去,各自伸出一只手从后面紧紧支撑着总理的后背。
登上粮堆最高处的朱镕基,看到由他制定的粮食政策不但被落到了实处,而且还完成得这么好,显然是出乎他意外的好,就十分开心地笑了。
当天,在芜湖市召开的座谈会上,他动情地说道:“在我担任副总理期间,我最重视的,就是农业;最关心的,就是粮食。可以说,我在农业上粮食上花的精力最多,超过金融方面。我担任总理之后,第一次下来,考察的就是安徽的农业!”
他说,即使是城市,不管你那个城市的工业化的比重有多大,最重要的还是农业。各级党政一把手,最熟悉的应该是农业,应该了解民间的疾苦,特别是农民的疾苦。否则,你怎么当书记,当市长?中国最多的群众是农民,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是农业嘛!
他语重心长地谈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认真地下来调研。他说,这样做,是因为中国是个这么大的国家,一项政策执行起来会有一个过程,实施以后,也要有一个被实践检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而不是不相信地方的同志。他特别指出:“安徽是执行中央政策最坚决的地方之一。”
朱镕基绝对想不到,他高度赞赏的“执行中央政策最坚决的地方”,不仅在执行中打了折扣,而且玩出了花花肠子。
在江南的一场豪雨之后,我们在已经卸任了的刘鸿站长的家中,听他痛心疾首地给我们算着那次造假的损失。他说一千多吨粮食不是个小数字,来回运输、清理卫生、拆包倒包、清仓垫仓、水电消耗、粮食损耗、各种招待花销,外加影响了一季菜籽的收购,里里外外,就是十多万元呀,对已经严重亏损的峨岭粮站更是雪上加霜。他这算的还只是经济账。
在新华社记者于杰拍下的照片上,一向严肃的朱镕基总理,在听取“假站长”汇报“工作”时露出满意而又兴奋的神情,我们感到一种难言的悲哀。在最痛恨做假账的朱镕基总理面前竟敢这样造假,还有什么真实的东西能够让人相信呢?这种骗局,不但玷污了朱镕基四处奔波的求实求真之心,更亵渎了他对九亿中国农民由衷的关爱关切之情。
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
倪发科借矿企牟利遭退休官员举报
另据报道称,与倪发科存在交易的安徽一家矿业公司(大昌矿业)董事长吉立昌也卷入其中。
今年年初以来,这位59岁副部级官员接受调查过程波折。记者从安徽省纪检系统人士处获悉,倪发科多次被纪检部门调查人员约谈。在1月23日中午,在省政府办公室曾被中纪委办案人员带走。
当时安徽省官场也有人称,“倪发科正出国考察”。但在1月20日开始的安徽省人大会议上,当地官方媒体曾报道倪发科正常参会。至大会决定新一届副省长人选时,倪发科未能继续担任原职。同时,倪也不再是新一届省人大代表。
此后,倪最近的一次公开活动,是3月27日赴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合肥语音信息研究院调研。本报记者获悉,最初对倪的调查尚处在谈话阶段,并没有因严重违纪被“双规”。知情人士透露,此后的组织调查则主要集中在其在六安任职期间,从接触面看,或涉及多家企业。
倪发科一直遭到六安市退休官员的举报。向中纪委等部门等举报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倪涉嫌在当地大昌矿业集团谋取不当利益。今年1月,在六安市霍邱县境内设厂的大昌矿业集团卷入调查,该公司董事长吉立昌被纪检部门带走。
六安矿权焦点
倪发科生于1954年1月,从履历上看,其一直在安徽省内从事各个岗位的工作。历任南陵县委书记,芜湖市委副书记,六安市委书记,安徽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据悉,倪发科被调查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在其任职期间,主要负责科技、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地震等方面的工作。此次被调查的方向是倪发科在任期间曾分管的领域事宜。
其中,倪1999年至2008年在六安市担任市长、市委书记期间的情况最引起重视。举报人和纪检系统知情人都透露,倪发科此次被带走调查,与安徽大昌矿业集团有关。并且,倪发科在其中的牟利方式,很可能已经超过了普通形式的收受贿赂。
该公司董事长吉立昌早期从事大米买卖。到安徽经商后成立霍邱县大昌矿产品经贸有限公司,并一步步壮大为安徽大昌矿业集团。本报曾报道该公司在六安市下辖霍邱县开发矿权并被省级职能部门处罚,但此后该公司仍正常获得各项矿权开发许可。
安徽大昌矿业集团位于安徽霍邱经济开发区。该区域内有30多亿吨的铁矿石储量和优质石灰石、白云石资源。该公司自称总资产30多亿元,是进入霍邱县矿区开采铁矿的第一家企业,获得了吴集铁矿南段的矿业权。
吴集铁矿南段预计总储量2.3亿吨,矿山建设规模为年350万吨采选能力。该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年营业收入30多亿元,从业人数4000余人。在其2001年的早期开发中,吉立昌的公司占用农地设立仓库的行为,也多次形成举报材料。
在2009年7月份,大昌矿业因为获得霍邱县人大投票通过的政府6亿元财政奖金而声名大噪,当年霍邱政府一年的本级财政收入只不过7个亿。虽然此后人大又投票取消了此项奖励。当时全国多家媒体齐聚该县。
举报人和当地知情人士透露,在这项奖励政策当中,倪发科发挥了作用。2008年2月,倪发科调任安徽省副省长。但其分管国土资源等领域,并强势继续参与了曾任职地的矿权利益分配。
记者在采访时,举报人和霍邱官场人士都透露,倪发科在大昌矿业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以暗股的形式,而且是大股东”。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调查部门的佐证。
举报人方面的信息介绍,在倪发科升任副省长并分管科技、国土资源领域后,大昌矿业获益匪浅。大昌矿业在企业宣传中称“科技创新工作长足发展,拥有专利技术12个,省级科技成果2个,矿物肥被安徽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此外当地官员分析,倪发科与大昌的关系,也可能因新的投资方进入更加为人所知。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3月24日,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首钢与大昌矿业集团的合作是由六安市政府主导,实施霍邱铁矿深加工项目。首矿大昌金属材料项目由首钢总公司与安徽大昌矿业投资建设,总投资100亿元,设计年产钢铁300万吨,年产值150亿元。
上述当地知情人士称,在此合作过程中,倪发科与新的投资方造成了矛盾。主要是由于双方在合作之后,在权责上的纠纷。首钢在进入大昌矿业之后,人事和财权都缺少权力。
长期履职争议
地处皖西的六安曾为革命老区,下辖金寨、霍邱、寿县等多个国家级贫困县,是安徽省唯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但矿产资源丰富。
倪自1999年调任六安任地委副书记,2002年升至市委书记。在六安任职期间,倪发科主推“三个跨越”,即推进综合经济实力、中心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农业抗灾能力的跨越。
其间,他除引进多家企业来此开发矿产外,又大力开展城市建设,并促成了多桩外来企业收购当地国企。因此曾一度引发“国资贱卖”质疑,一些国企员工对此意见较大。
倪发科任职六安的第二年,正值六安撤地建市。此后,他大手笔主导老城改造和大建设,基本拉开了六安的城市框架。但随后而来的大批开发商在当地的拆迁行为,也曾引发民意不满。
倪在任六安的8年,也是当地经济发展较快的8年,其地方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100多亿跃升至2008年的534亿,从2003年后即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因此,无论是当地官场,还是民间,对于倪发科其人的评价也可谓毁誉参半。“有能力也有魄力,但是争议也比较多”,当地官员说。
2001年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系从另一个贫困地区阜阳“带病提拔”,后因受贿被双规。从王怀忠到倪发科,过去12年间,还有王昭耀、何闽旭共4位副省长被调查。
当地政情观察人士认为,倪发科一案也有类似之处。其因在六安的政绩行政级别上得以升迁,但也正是在开发和建设期间的违规行为,以及升任副省级干部后,仍过多插手曾任职地利益,使其涉嫌违纪。
大昌矿业简介
安徽大昌矿业集团是从事矿业开发及矿产品深加工的民营企业,下辖八个子公司。矿山建设基本完成,总投资已超过13亿元,从业人数达4000余人。大昌集团矿山选采项目被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和六安市“568”计划,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氧化球团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氧化球团厂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进入国内大型冶金矿山企业十强、“安徽省百强企业”、“省民营企业五强”行列。被省国资委、农委、工行、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及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共同评为“安徽最具投资价值成长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