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我镇公务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我镇有公务员编制39人,现有公务员22名,其中组织待安排工作人员1名,被借用2名。从知识结构上看:大学本科学历有11人,占公务员总数的50%,大专学历的有11人,占公务总数的50%,;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及以下的有10人,占45%;31岁至40岁的有4人,占18%;41岁至50岁的有8人,占37%;平均年龄为35.7岁。从职务结构上看:科级以上有13人,占59%;科员有及以下9人,占41%。

二、近年来我镇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三、当前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1、上级培训少,干部能力提升与形势发展需要存在矛盾。镇科级干部中绝大多数是长期在乡镇摸排滚打,自身起点低,近年来新录用的公务员又多是离开校门直接走进政府部门,经验缺乏,每年上级安排进修培训的机会不多,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提高不快,导致政策水平不高,对理论问题被动学习的多,调查研究少,依法行政、解决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

3、有效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一些科级领导干部往往分管工作多,分管的难点工作也多,难出成就不容易被提拔重用。同时,乡镇正科级职位少副科级干部多,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位更少,一些在乡镇工作16—20年,担任副科级10多年的干部,提拔空间小,希望能进城又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受挫。

4、年轻公务员在交流流动上存在两极化矛盾,不利于干部培养成长。一方面,对部分优秀年轻公务的选调借用频繁,流动性大。近年来县直机关单位不直接招录公务员,造成县直单位要人都直接从乡镇借用或调走,一些新录用乡镇的公务员往往试用期刚满一年就被县直单位借用或调走,如近几年我镇先后有6位公务员被借用或调走,而这部分人员大多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频繁的选调和借用,既对年轻公务员个人积累基层经验、全面成长不利,又容易导致乡镇优秀人才流失,造成干部断层。另一方面,一些一般干部除被提拔使用外,则极少甚至没交流,导致一些在乡镇工作6年以上的一般干部工作积极性有所减退。

四、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几点意见和建议。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要对乡镇公务员每年开展轮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要着眼于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公务员会干事、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能力。

3、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在工资待遇上,总体上要向乡镇公务员倾斜,结合当前热议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依据级别和任职年限等条件晋升职级的制度,实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增强职级在公务员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作用,让长期在乡镇工作政治晋升又有限的公务员在待遇上得到提高。在政治待遇上,要按照单位公务员人数,一定比例地增加乡镇主任科员和副主任职位数。

4、切实规范上级机关借用乡镇公务员行为。要明确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必须在乡镇工作两年以上才能借用,并认真贯彻执行。同时,上级借用干部要与乡镇党委充分沟通。【篇二】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我局公务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我局有公务员编制285人,现有公务员330名,从知识结构上看:大学本科学历有197人,占公务员总数的59.7%,大专学历的有116人,占公务员总数的35.2%,大专以下学历的有17,占公务员总数的5.1%;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及以下的有37人,占11.2%;31岁至40岁的有38人,占11.5%;41岁至50岁的有113人,占34.2%,51岁至60岁的有142人,占43%;平均年龄为46.9岁。从职务及职级结构上看: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有29人,占8.8%;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上公务员有187人,占56.7%,一级科员及以下公务员有114人,占34.5%。

二、我局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三、当前我局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1、结构性矛盾显现。从学历结构上看,高学历的人才较少,专业结构不合理,不少公务员日常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从年龄结构看,目前我局公务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大合理,人员老年化问题严峻。

2、公务员超编情况突出。近几年是机构改革的关键年,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原市工商局、原市质监局和原食药监局合并成为是市场监管局,合并过程中人员几乎全盘整合,但公务员编制却远远不足,截至目前,我局公务员仍超编45人。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局无法通过招录新公务员来补充公务员队伍,已达到缓解人员老年化带来的监管能力下降的问题。

3、有效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我局申报经市委组织部审批的三、四级主任科员职数较少,而我局实际现有三、四级主任科员公务员较多,一些优秀的公务员职级晋升的空间不大,容易工作积极性受挫。

4、年轻公务员在交流流动上存在两极化矛盾,不利于干部培养成长。一方面,对部分优秀年轻公务的选调借用频繁,流动性大。一些新录用的公务员往往试用期刚满一年就被其他单位借用或调走,如仅今年一年我局先后有6位公务员被借用或调走,而这部分人员大多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公务员。频繁的选调和借用,既对年轻公务员个人积累基层经验、全面成长不利,又容易导致优秀人才流失,造成干部断层。另一方面,一些一般干部除被提拔使用外,则极少甚至没交流,导致一些一般干部工作积极性有所减退。

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几点意见和建议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实施公务员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公务员培训和实践力度。在培训内容上,要着眼于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公务员会干事、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能力。

2、加大交流力度,提高晋升空间,增强队伍活力。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积极推行职务任期制。对曾做出过贡献,但已不适应现有岗位、年龄较大的干部,可调配至适宜的岗位;对不作为或能力不足的同志,保留其职级降低使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态势,实现领导干部正常更替,即有利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也有利于消除“只有犯错误的干部才下”的错误思想,减轻干部“下”的阻力。

3、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适度优化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物价变化、财政状况等多种因素调整幅度,做到工资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建立差异性的乡镇公务员补贴标准,综合考虑乡镇偏远程度及公务员工作年限,重点向艰苦偏远乡镇倾斜。【篇三】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公务员队伍现状

全县公务员(含参公人员)共2114人,其中女性公务员576名,党员1818人。从文化程度来看:研究生53人(硕士学位22人),占3%,本科学历1206人(学士学位311人,占公务员总数15%)占56%,大学专科751人占36%,中专及以下104人占5%,;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及以下350人占16%,31-35岁269人占13%,36-40岁205人占10%,41-45岁358人占17%,46-50岁312人占15%,50岁及以上620人,占29%。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大考录力度,为公务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由于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凡进必考"成为了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途径。2006年公务员法实施以来,行政机关公务员多年未补充人员,公务员队伍人员结构老化现象严重,为给公务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输入优秀人才,进一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近年来,我们加大力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公务员422名。一是有的放矢,研判人才队伍需求和适应西充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考录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才到公务员队伍,近些年来,我们共招录了187名财会类、法律类、经济类、农业类、建筑类等专业性较强的公务员充实到各需要的岗位;二是全面统筹,综合考虑,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从优秀村干部、优秀工人(农民)、服务基层人员、表现突出的四类人员、优秀大学生中定向考录公务员60名左右(其中表现突出的四类人员、部分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47名直接选拔到副科级领导干部岗位),为西充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注重培养教育,努力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

为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需要,近年来我们特别注重对公务员的培养和教育。一是加强对新录用公务员的岗前培训及初任培训,凡考录进公务员队伍的人员心须进行上岗前的短期培训,让其了解西充的发展现状,明白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二是为了适应岗位需要、西充发展的需要、知识更新的需要对所有公务员进行不同的业务培训;三是注重培养年青干部,储备领导干部人才,选派优秀的年青干部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学习进修,提高综合素质,为进入领导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大部分同志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领导班子的生力军。四是为了开阔眼界,学习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走出去,学回来,与重庆渝北区实行人才交流合作,多次选派科级领导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干部到重庆渝北区挂职锻炼,成为了西充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强化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公务员干事创业激情

为了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充分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完善和制订了公务员考核和奖励措施,做到奖惩并举,一是对公务员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对年度考核优秀人员进行了物质和精神奖励,2015年以来(2016.2017年度),共有507名公务员获得了年度考核优秀奖励,2017年因工作表现突出的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特巡警大队及民警张宜雄同志被县政府分别记集体三等功和个人三等功;二是向上级推荐有突出贡献的公务员,2014年郭峥嵘同志被省人民政府给予“记一等功”的表彰奖励。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公务员队伍结构西充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纵观公务员队伍整体情况来看,专业技术性人才和高学历人才较少,特别是缺乏农业类和经济类人才,与西充发展战略急需的人才不相适应。

2.乡镇公务员队伍借调情况严重

虽然加大力度补充了乡镇公务员,但乡镇公务员被上级机关频繁借调,乡镇公务员队伍比例严重失调,干部队伍青黄不接,有的乡镇除了领导干部基本无一般公务员,乡镇领导干部对此颇有怨言。

3.公务员流动较大

4.培训教育体制不健全,流于形式

(二)原因分析

一是公务员队伍专业素养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公务员中专业对口不多,真正能干事的人十分缺乏。用非所学,干非所长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外行大量充斥在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中。二是发展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在公务员队伍中,掌握现代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工程项目建设、外贸、金融、旅游、环保和各类法律法规知识,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极度匮乏。三是行政水平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依法行政的意识还不够强。由于改革开放和各种改革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断出现,面对复杂局面,有的公务员不去认识、不懂分析、不会处理,片面地、孤立地看待和处理复杂局面。

四、对策及建议

(一)科学考录,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

为适应新形势下西充“533”发展战略目标,一是加大公务员考试力度,公务员考录农业类、经济类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要有一定倾斜;二是为满足机关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实行聘任制公务员。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

树立“终身学习”的培训理念,科学拟定培训规划。一是加强定期对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二是培训与工作绩效挂钩,注重公务员现代办公、岗位、业务能力、依法行政、应急处突、农村经济等知识培训,改善公务员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

(三)多方统筹资源,为公务员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为切实解决公务员队伍流动性过大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多方统筹资源。公务员的流动主要年龄层次是在年青的公务员,一是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建立机关伙食团,切实解决吃饭问题;二是划拨房屋资源,充分利用公租房政策,解决住房困难,缓解经济压力;三是建立培养机制,让年青干部工作办事有激情;四是群策群力,关心年青干部婚姻问题,充分利用资源,解决后顾之忧,安心在西充工作。

THE END
1.独家调查当前干部考核存在的问题与治理考核的评价主体单一,往往是单位内部的领导和同事,鲜有倾听基层群众、服务对象对干部工作的评价,群众参与度低、考察范围小的问题一直存在,致使考核结果缺乏准确性。不良倾向 1 存在“重显绩而轻潜绩”倾向,落入功利主义陷阱 网络调查显示,四成多受访者认为“重显绩而轻潜绩”是目前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周期短、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7002179524848674&wfr=spider&for=pc
2.审计干部培训建议随着形势的发展,审计工作与经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对审计工作和审计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审计干部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进一步改进作风,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因此,要坚持超前谋划,科学安排,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https://www.govjiaoyu.cn/peixun/1879.html
3.村干部培训面临的问题与改进对策目前,村干部的培训任务主要由县、市党干校承担,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对村干部如何培训尚无明确的规定,地方党委、政府也没有具体的村干部培训规划,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激励约束机制与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同时,受社会上“官本位”意识的影响,对中青年后备干部班、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wphcqrn.html
4.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综述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干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EzMDk2Ng==&mid=2650883822&idx=4&sn=4cf374a25dd5cb288509754f513f2d15&chksm=8ce2fed7bb9577c1a17a79698f2183623ef8352e7413056e7e62de341b249bf6836eadb9816f&scene=27
5.干部教育自查报告(精选10篇)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考察干部、发现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渠道,培训情况与干部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职务晋升挂钩,参加培训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不能评先选优,不能提拔晋升,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导向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https://www.ruiwen.com/zichabaogao/6426385.html
6.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2.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2.1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县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培训对象对知识的实际需求与党校的知识供给之间脱节,两者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一是县级党校的教育培训前的需求分析难以做好,所设置的课程中有较多课程与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的关联度低,难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县级党校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8/126236.html
7.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精选17篇)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1134538.html
8.关于工作方案模板(通用15篇)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出生政策符合率低于责任目标 2、政策外多孩出生情况严重 3、孕情监管工作严重缺失,孕情登记不到位和二孩及以上妊辰对象孕情上报不及时 4、“两非”案件查处工作落后 (二)分析原因 1、计划生育工作认识不到位。部分村干部责任心不强,对抓计 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1826462.html
9.当前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问题及对策二、解决当前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坚持特色办校原则 在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党”的原则,切实将党员修养作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并将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将保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https://www.fx361.com/page/2017/0525/1808452.shtml
10.中青班学习党性分析9篇(全文)党校要把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列入学员教育培训重点计划,建立长期分析制度,经常性掌握学员在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的思想动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 各级组织部门要配合党校工作,把加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作为干部队伍建设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xq5skv8.html
11.新提拔干部培训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XX年中央提出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以来,我县本着“注重实际、注重实效、注重特色”的原则,牢牢把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对干部素质需求的变化,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大规模、多渠道、高质量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https://www.trainingsjtu.cn/ganbupeixun/3799.html
12.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精选15篇)7、积极参加上级政府部门和各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年内参加县内外、市内外各种培训学习30人次,亦在院内安排了专题讲座。 通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我院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思想政治素质、文化业务水平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存在问题也很多,如有的干部纯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221759.html
13.税务主持词(集锦18篇)坚持干部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于年初、七一期间先后开展了综合治理知识竞赛、“三五”普法知识竞赛、党的基本知识比赛等,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同时,注意总结先进经验,抓好典型带动,对在创安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搞好宣传,适时推广,以https://www.hrrsj.com/jianghuagao/zhuchici/224599.html
14.上海·杨浦(一)突出重点,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结构升级 要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研判,积极应对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狠抓责任落实,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强财税收入组织,坚持提升存量和做大增量相结合,确保完成区级财政收入增长8%的目标。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以“两个优先”产业为重点的区域产业政策体系https://www.shyprd.sh.cn/yprd/html/yprd/yprd_qrdcwh/2013-09-22/Detail_2229.htm
15.北京体育大学组织部6.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每年要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作一次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第六条指定培养联系人 1.党支部对已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志,应及时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培养联系人,负责该同志入党前的培养、教育考察等工作。 https://zzb.bsu.edu.cn/zcfg/26220ae6263d43bf8e84b9f5d7d31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