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卷到10万内!比亚迪新车规划曝光,将全系标配三目视觉方案?搜狐汽车

这里聚集了汽车业销售、营销、公关、媒体大咖,这里是汽车场景营销第一平台,这里是汽车业舆论大擂台,这里是功夫了得的汽车机构媒体“少林寺”。

12月9日,工信部公布了第390批,也是2024年最后一期的申报目录。

(1)三目视觉,比亚迪的谋定而后动

何谓三目视觉呢?这个还要从智驾视觉方案的历史说起。

最早车企用的都是单目视觉,就是通过单颗摄像头进行图像匹配,再根据目标大小计算距离。最早的CC(定速巡航)和ACC(自适应循环),就是通过单目视觉方案实现的。但人们很快发现,单目视觉输出的是二维信息,漏检率较高,也只适用于需要快速处理的场景。

因此很快车企就选择升级成了双目视觉,通过两幅图像的视差计算来测距,输出的是三维信息,准确度也更高了。

至于三目视觉,则是通过三个不同焦段的图像视差来计算测距,准确度就更高了,算是当前纯视觉智驾的主流方向。

对于比亚迪来说,选择纯视觉方案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新势力们早就把这条路趟明白了。最新的小鹏P7+选择的就是纯视觉方案,AI鹰眼视觉方案已经能感知距离前向180m的物体,还大幅提升了夜间识别能力。

乐道L60也采用了纯视觉方案,虽然加了一颗4D毫米波雷达“补盲”,这一点与特斯拉ModelS一样。总体而言,这两家智驾头部的新势力,都开始往纯视觉的方向转。

而在今年4月份,广汽更是发布了国内首个无图纯视觉自动驾驶系统。虽然没有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依然能精准理解复杂的交通道路,轻松处理各种复杂多变的场景,这套系统已经能实现广州核心城区的高速、城市NDA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选择这条路甚至完全称不上“冒险”。毕竟市场已经证明了纯视觉方案可行,并且发展潜力极大。三目视觉方案又是当前纯视觉方案中最先进最前卫的,成本也相对可控。

(2)直接出绝招,比亚迪故技重施

简言之,比亚迪选择三目视觉路线并不令人意外。真正出人意料的,是直接将高阶智驾的价格打到了10万以内,连海鸥、海豚这样的车都标配了。

这其实是比亚迪一贯的做法,先探索,找准方向后一击必杀。

刀片电池也是一样,在得到这个答案是当前动力电池比较优秀的答案后,比亚迪直接全系刀片化。

过去几年,比亚迪的智驾也在广撒网。最新的方程豹豹8,搭载的就是华为乾崑智驾ADS3.0系统;比亚迪海豹用的是Momenta的算法和英伟达的芯片;比亚迪汉则搭载的是地平线征程5。这说明比亚迪一直在尝试不同的方案,也在思量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大规模产业化。

悄然间,比亚迪的智驾团队已经扩充到了5000人的规模,堪称当下最“豪横”的新能源汽车厂商。而从现在的情况看,比亚迪已经整合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剩下的,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广到市场上,一如当年的混动。

(3)“三大”联手,市场变天?

根据最新的消息,比亚迪选择在明年开启属于自己的智驾元年,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目前最大的悬念,就在于比亚迪这个布局如何铺开。个人看来,很可能是“三大”头部科技厂商联手。

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需要有一个强有力,并且愿意在价格方面让步芯片合作伙伴。这样的选择其实并不多,英伟达和地平线显然是不符合这个要求的,这两家都已经是巨头,很难为比亚迪单独“开后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比亚迪应该是选择了高通SA8650方案,对标的是Mobileye和单Orin方案。因为高通急于市场破局,比亚迪又有最高的市场占有率,两者可谓一拍即合。

除此之外,比亚迪已经完成了域控系统自研,剩下的就是算法了。这一次的合作伙伴,会是大疆,也就是现在脱胎于大疆的卓驭科技。

作为“跨界者”,大疆一向主张通过算法优化,减少对高成本硬件的依赖。可以说大疆的方案未必是顶级,算法绝对是国内一线水准。

虽然三家都是头部企业,但在智能驾驶领域,却各有各的失意。

高通的失意是布局晚了一步,虽然抢到了智能座舱的大蛋糕,但更值钱的智驾蛋糕让给了英伟达和地平线;大疆的智驾好评度不错,但装车量始终没能提上来;比亚迪则是太多选择下不定决心,毕竟最喜欢的模式,就是全面铺开,这需要慎之又慎。

这三家合作,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将成本压缩到极致,同时还有极高的下限,至少能达成主流智驾往上的水准。

(4)功夫拍案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猜想,但结局几乎是可以预见的。比亚迪会采用大疆的算法,大概率就是10V+100TOPS方案,智驾平台会是高通骁龙8650智驾芯片,实现全场景领航和记忆泊车不成问题。市区能用,高速好用,并且价格会控制到一个非常出色的水准。甚至可能出现,全新一代带高阶智驾的车型,价格与老款维持一致。

这一策略会大大颠覆市场,并且在一瞬间就将比亚迪的智驾装车量提升到可以与特斯拉竞争的地步,如同当年DM-i对标日系的混动一样。

只是这样一来,智驾的技术战,可能提前进入到普及战阶段。大家期待吗?

THE END
1.比亚迪有望在15万元级别车型普及自产自研智驾系统新闻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未来比亚迪有望在 15 万元内的车型上搭载自研自产自销的智驾系统。此外,比亚迪海豚也将搭载采用独立压缩机的冰箱。 在智驾方面,比亚迪将提高自动泊车、代客泊车、近距离泊车、窄道通行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在智驾领域将构建成本优势,将比亚迪自研自产自销的智驾系统放置于 15 万元以内https://m.xchuxing.com/article/129159
2.比亚迪急招智驾人才,多款车型计划采用自研泊车功能!相比于比亚迪,华为,小鹏,理想这些高端智能汽车公司,行动更早,目标也更高。2023年,不少汽车厂商已展开了城市 NOA竞速,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在100座城市中实现最大规模的开城赛。 比亚迪过去一直控制着关键的部件。很有可能,智驾系统与芯片将成为其纵向一体化的一部分。不过,比亚迪正在向更注重智能的高端市场进军,与其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711031986578967388.html
3.算力媲美3颗主流智驾芯片,国产自研汽车芯片哪家强?不过有消息称,比亚迪已经启动自研智驾芯片的相关项目。只是该产品算力并非高达数百TOPS。其AI算力约为8TOPS,主要对标德州仪器TDA4VM等具备一定浮点算力的SoC,面向 ADAS、机器视觉和雷达等应用。 该类芯片最大优势是物美价廉,可以覆盖10万-20万元主流车型,再加上良好的开发生态和开发套件,意味着比亚迪以10万元-20万元https://www.eet-china.com/mp/a343081.html
4.比亚迪自研算法预计11月量产,奇瑞自研智驾如火如荼…比亚迪自研算法预计11月量产,奇瑞自研智驾如火如荼…-手机新浪汽车,auto.sina.cnhttps://k.sina.cn/article_2298836177_890574d1040018ews.html
5.草率了!原来比亚迪的“智驾”也是第一梯队这就导致该智驾车企的智驾系统和智驾功能之一的AEB功能成了二个系统,该车企目前没有技术实力打通。工作时,需要调用二套系统,二套算法,反应迟钝,成绩差是必然的。 而比亚迪自研出ESP系统,就算对外采购,也有技术实力打通智驾的软硬件,打破智驾瓶颈。 最后,智驾除了依靠激光雷达,目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硬件,软件算法也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99096593998365193
6.国内外主流智能驾驶芯片企业和技术介绍智能驾驶芯片公司经纬恒润智驾产线具备向上集成完整智能驾驶方 案的软硬件产品基础,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提供智驾全栈式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其智驾解决方案中 智驾算法、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智能网关控制器、高精定位系统等域控核心配套产品均为自研。感知端,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产品种类丰富,车载摄像头搭配先进的ISP图像处理算法,能够 https://blog.csdn.net/xiaoming0907/article/details/136886246
7.传比亚迪剥离智驾中心自研团队,成立天璇开发部根据计划,比亚迪未来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以实现在20万元以上车型中提供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选配,30万元以上车型中标配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报道称,针对智驾能力,比亚迪继续采取外供及自研并行战略,目前天璇开发部团队约400人,仍在大力引进智驾领域高端人才。https://jiweipreview.laoyaoba.com/n/907756
8.比亚迪的智驾是什么水平?来试一下他们自研的无图NOA比亚迪的智驾是什么水平?来试一下他们自研的无图NOA 举报 娱乐汽车站 关注27,714 信息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服务 视频 自媒体分成 分类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56出品 高校 粤语 搞笑 音乐人 生活 游戏 时尚 娱乐 科技 教育 汽车 少儿 母婴 拍客https://www.56.com/u68/v_MTkzNDU4OTA1.html
9.比亚迪的智驾方案最高的是自研的BAS3.0+(仰望和腾势)。原因很简单比亚迪 的智驾方案最高的是自研的BAS3.0+(仰望和腾势)。原因很简单,易四方和易三方的传感器和功能,不会轻易开放给别人的。最终,只有自研的方案,才能够跟自家的硬件和技术解决方案做到完全的匹配。$比亚迪(SZ002594)$https://xueqiu.com/8985831391/302758262
10.消息称比亚迪仍在急招智能驾驶人才,多款车型拟采用自研泊车方案IT之家12 月 9 日消息,据晚点 Auto 周五晚报道,有猎头声称比亚迪目前仍在招聘智能驾驶算法、芯片的高级别人才。近期比亚迪规划院引入多名高级别人才,可能意味着比亚迪提高了对自研高阶智驾算法的重视。 据报道,比亚迪习惯“内部培养”管理者,但为了做好智能驾驶,之后又从外部引入了多名管理者。去年以来,多名总监及https://www.ithome.com/0/738/105.htm
11.2023智驾大事记地平线大众合作迎新进展/L3L4级智能车获上路资格比亚迪是新能源领域的引领者,业内公认其三电技术和垂直整合能力遥遥领先,但在智能科技、智驾技术等方面成绩并不突出,而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的发布和上车则意味着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事实上,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早就开始了自研之路,2023年4月,比亚迪宣布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自研的BEV融合感知方https://auto.cri.cn/chinanews/20240129/d51ac62d-d5bf-1f4d-e407-bb1d4b974daa.html
12.比亚迪正加速智驾自研进程,目标最快11月实来自奥尼王比亚迪正加速智驾自研进程,目标最快11月实现自研算法量产。内部计划明年将高阶智驾下放至10-20万元车型,展现其智驾研发里程碑式进展。 比亚迪智驾研发由新技术院统筹,下设三支团队攻坚,包括智能驾驶开发中心https://weibo.com/5048040661/OCImemsEL
13.比亚迪自研智驾再整合冲刺明年落地比亚迪内部负责自研智驾的天璇开发部与天狼研发部近期已经整合。整合后,初步的自研智驾落地时间是明年年中,包括高速智能领航和城区智能领航功能,落地车型选择了比亚迪百万元级高端品牌仰望。今年6月,比亚迪成立自研智能驾驶的天璇开发部,由前高合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许凌云负责,定位于自研高阶智能驾驶方案。比亚迪老将李锋组建http://yahoo.compass.cn/stock/clsnews.php?type=stock&newsid=1833665
14.集结号尤其是变道这一块,它的拟人感很好,我觉得跟小鹏等第一梯队可以说没什么差别,本次测试给到驾驶员的安定感,对于首次体验比亚迪智驾的我们来说,绝对是相当好。 就算一些行业共同难点的CornerCase,应对起来也是符合前列水准。我们常说先发制人,但是比亚迪告诉我们,自研底气+强大工程师团队,还有雄厚的集团推动力,也能做到https://www.xincheping.com/jijie/2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