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及社科类综合刊2020年上半年目录汇编(一)法学法律论丛

1.规制商标恶意注册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王莲峰(52)

2.“能源正义”及其中国化

——基于电力法制的分析

王明远;孙雪妍(60)

2020年第2期

1.中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

张璐(38)

2.公安机关治安管理中训诫的规范性思考

高一飞(48)

3.我国水污染物排放等量减量置换制度的完善

于铭(53)

4.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及其实现路径

叶蕤(59)

2020年第3期

1.药品技术转让行政规制的规范重构

范晓宇(53)

2.经营秘密的界定及其侵害赔偿问题研究

冯晓青;涂靖(60)

3.行政黑名单移除制度的审视与完善

王丽娜(66)

4.阶段性废除贪污受贿犯罪死刑的路径构想

徐楠(72)

【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研究】

5.新型社会救助的制度逻辑与立法建议

乐章;许立志(76)

2020年第4期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学术思考】

1.疫情防控中行政奖励制度的构建

关保英(1)

2.以强胜快:危机治理中的国家治理体系

——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为例

郭晓琳;刘炳辉(10)

3.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法制应对

朱炳成(56)

4.违法性认识错误理论的反思与革新

马松建;孙靖珈(63)

2020年第5期

1.法国疫苗接种损害因果关系的司法认定及其启示

唐冉;房绍坤(53)

2.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立法:现实困境与对策选择

李冰强(61)

3.国家监察权的法教义学阐释

彭超(66)

【历史学研究】

4.宋代林木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制调适

柴国生(137)

2020年第6期

【三农问题聚焦】

1.农户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意愿、补偿诉求及政策建议

张勇(39)

【《民法典》中非典型担保规则的解释与适用专题研究】

2.《民法典》视野下所有权保留交易的法律构成

高圣平(46)

3.论动产融资租赁物的所有权登记及其对抗效力

刘保玉;张烜东(55)

4.《民法典》中有追索权保理的法律构造

何颖来(62)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1.论司法对法律漏洞的习惯救济

——以“可以适用习惯”为基础

谢晖(53)

2.论人权论证的三种范式

周刚志(65)

3.争点整理实效化的模式探索与完善

孟醒(75)

4.混合性党规的正当性证成与适用范围

——党政联合制定党规的一种理论回应

欧爱民;李丹(87)

1.代理商佣金利益保护制度的证立与展开

雷兴虎;刘浩然(47)

2.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司法认定与裁判路径

——基于222份民事裁判文书的分析

宋宗宇;丁磊(56)

3.“想象竞合”情形下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机制

黄先雄;张少波(69)

4.律师扰乱法庭秩序的惩戒:困境与纾解

印波;王瑞剑(78)

1.【重大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

疫情风险认知过程与代际互动模式研究

吕鹏;刘芳(11)

2.论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检察官惩戒制度

李蓉;瞿目(58)

3.航空产品适航审定的政府责任:美国经验与中国应对

于丹(65)

4.不同使用方式下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判定标准

陶乾(72)

5.证明程度在民国时期的学理演进及启示

马莉;何邦武(80)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主题研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结构与规则】学术主持人:章剑生

1.论行政公益诉讼的证明责任及其分配

章剑生(52)

2.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诉人地位及其制度构建

刘飞;徐泳和(59)

3.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认定

张旭勇(67)

4.论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期限

施立栋(77)

【主题研讨:人格权:宪法与民法的对话】学术主持人:刘练军

1.民事权利与宪法权利:规范层面的解析

姜峰(14)

2.定义人格权可能吗?

——《人格权编草案》“四审稿”第990条第1款评述

刘练军(22)

3.人格权法定的宪法之维与民法典编纂

曹相见(32)

4.《民法典草案》人格权编的宪法学省思

骆正言(42)

1.荣誉权的前世今生及其未来

姚辉;叶翔(35)

2.论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

王春业(46)

3.为权利与善的优先性之争正名

——兼及对“中间道路”的批判性反思

曹晟旻(53)

【学术随笔】

4.何以谋国?

——从三岛由纪夫之死说起

林来梵(152)

【法学基本范畴研究:刑法法益】学术主持人:叶良芳

1.法益与社会危害性之关系辩证

王钢(37)

2.法益与犯罪客体的体系性比较

彭文华(47)

3.法益概念的刑事政策机能之批判

叶良芳;武鑫(56)

【主题研讨:法律与实践】学术主持人:葛洪义

1.法律的实践属性与旨趣

葛洪义(24)

2.实践哲学语境中的法律真理问题

赵明(38)

3.实践的两个原理及其法理论意义

——以法教义学的法律形而上学辩护为例

王凌皞(52)

4.什么是法律实践?

郑永流(60)

5.非法占有问题的伦理认知

李建华;屈煜(90)

【法学基本范畴研究:财产权】学术主持人:常鹏翱

1.拓荒与万恶之源:财产权正当性论题的反思

唐晓晴(21)

2.财产权保护与不动产权利的登记

程啸(30)

3.财产权相对消灭论:经由民法和行政法的双重正当性检验

——以无偿收回设定抵押权的闲置土地使用权为分析对象

常鹏翱(37)

4.业主的财产权保护

——以配套公建权属不明为切入点

张伟(46)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本刊特稿】

1.论我国法律援助辩护之完善

陈光中;魏伊慧(5)

【法学】

2.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权观

唐勇;陈思融(52)

3.认罪认罪从宽制度中的证据规则:检讨与重构

李本森(61)

4.个人特殊体质介入侵权责任影响的类型化分析

——基于最高法院24号指导案例适用情况的考察

徐洁;李遵礼(70)

5.世行“办理破产”指标分析与我国破产法的改革

丁燕(78)

【青年论坛】

6.口供印证的类型化研究

——基于我国刑事审判实践的思考

王宇坤(140)

1.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税收征管合作问题研究

崔晓静(29)

2.论刑事诉讼法与国家监察休制的衔接

施鹏鹏;马志文(41)

3.“套路贷”犯罪罪数认定问题探析

梅传强;张嘉艺(52)

4.论常态市场中的个体工商户制度

童列春(63)

【社会】

【“中国司法社会工作的实务探索”研究专题】主持人:郭伟和

5.社区矫正对象的复原力发展过程探究

费梅苹;张晓灿(101)

6.社区矫正三大管理模式及社会工作介入效果分析

——基于循证矫正视角

熊贵彬(114)

7.社会复归视角下中国戒毒互助型治疗社区的理念与干预路径探究

——以深圳社区戒毒社会工作为例

李晓凤(126)

8.民国刑事诉讼法上的微罪不起诉制度

朱卿(137)

9.论环境行政处罚裁量的规制

丁霖(150)

1.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积极利用主义

王立梅(32)

2.紧急状态下的守法难题

张晓笑;陈林林(41)

3.论未成年人侵权责任能力类型化构造

席志国(54)

4.网络信息安全犯罪的定蜇评价困境和突围路径

田刚(63)

5.P2P网贷与债权众筹等同论之批判

余涛(150)

《学习与实践》

《学习与实践》2020年上半年法学要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两篇)

1.“中国之治”的演进逻辑与特色生成

欧阳康;郭永珍(5)

2.“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的历史脉络、崭新内涵及逻辑关系

胡贤鑫;邹凯(12)

3.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要点

李斌雄(20)

【政治与法律】

4.党内问责非均衡性问题的表现形式、成因剖析与治理路径

吕永祥(28)

5.走向管理主义的刑罚制度:趋势、批判与借鉴

戎静(38)

6.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认定及其司法救济

刘丹(47)

1.论依规治党

周叶中;邵帅(35)

2.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霍军亮;李嘉琪;王永杰;46)

3.因应与转型:时代语义下的量刑建议精准化

步洋洋(55)

【公共管理】

1.“有编不用”与“编外用工”何以共生?

——基于县乡权责关系视角的解释

庞明礼;于珂(53)

【法律】

聚焦《民法典》(2篇)

2.论购买价款担保权的超级优先效力

房绍坤;柳佩莹(76)

3.论动产质权设立中的“交付”

王立栋(88)

4.环境健康风险的公法规制路径

朱炳成(98)

1.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理论根据的自主选择

高铭暄;王红(60)

2.检察权功能设定与职能配置

——基于系统功能的视角

江国华;王磊(74)

3.论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法治保障

吴良志(84)

1.论个人数据的法律保护

陈敬根;朱昕苑(57)

2.行政检察监督的特征界定与机制完善

李世豪;罗重一(65)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上半年法学要目

【方法学研究】

1.人工智能立法的“技术—社会+经济”范式

龙卫球(65)

2.作为典型合同之服务合同的未来

周江洪(77)

3.侵权责任之惩罚性赔偿

张红(89)

1.准确认定黑恶犯罪的方法论思考

何荣功(145)

2.论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模式之变革

戚建刚(154)

【跨学科研究】

1.《传染病防治法》行政责令的法律属性和效力

孙晋;杨军(33)

2.论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

漆彤(142)

3.“一带一路”背景下增值税管辖权的国际协调

任宛立(15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上半年法学要目

【新兴权利法律问题研究】

1.网络大数据产品的法律本质及其法律保护

——兼评美景公司与淘宝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张建文(35)

2.利用爬虫技术侵犯企业数据知识产权法益的司法解释

许娟(47)

3.论我国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法理障碍及其破解

毛牧然(59)

【法治与社会发展】

4.嬗变与甄别:行政罚与刑事罚的界域

李晓明;韩冰(69)

5.国家环境义务溯源及其规范证成

钭晓东;叶舟(79)

6.消费者权利性质与保护路径研究

——从民法典与单行法的关系切入

朴成姬(87)

1.商业自动化决策算法解释权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

张凌寒(51)

2.算法解释权:科技与法律的双重视角

许可;朱悦(61)

【刑事诉讼法研究】

3.认罪、认罚自愿性的有效审查机制

拜荣静;罗景文(70)

4.中国本土警察权嬗变的内在逻辑

刘冰捷(79)

【行政法研究】

5.优益权的另一面:论法国行政合同相对人保护制度

李颖轶(87)

6.行政处罚制度完善的便宜主义进路

陈悦(94)

【社会治理研究】

1.《金英兰法案》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以高校治理为中心

郭凤臣;张雷生(27)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专题研究】

特约主持人:陈瑞华

2.量刑协商的检察主导评析

李奋飞(36)

董坤(48)

4.实质真实主义的妥协

——德国刑事协商制度的理论考察

王瑞剑(56)

5.论《核安全法》背景下我国公众核安全权利的实现

刘久(66)

6.大数据时代隐私协议中个人信息的保护进路

——以互联网分层为视角

李鑫(77)

7.价值冲突与选择:代孕亲子关系确认的困境破解

谈婷(88)

《思想战线》

《思想战线》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1.刑事案卷与文字关系的历史及启示

——基于清代案卷材料运用的考察

牟军;朱慧(116)

2.我国部分民事案件当事人妨碍诉讼心态之缘、型、纠

胡思博(124)

【法学_法治社会建设】

1.网络法中的“网络”

胡凌(127)

2.论公共空间的隐私

岳林(136)

3.论网络平台规则

邱遥堃(148)

4.生态法治之实践维度

谢秋凌(159)

5.清水江文书中纠纷解决的价值取向研究

钟一苇(16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

1.人工智能在审判中的应用

张书勤(102)

2.德意志帝国工厂女工问题与女工劳动保护立法的演进

邢来顺;邓雪莉(142)

1.宋代特别法的形成及其与唐法典谱系的关系

戴建国(127)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中国问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题】

1.基于功能性视角的人工智能法律人格再审视

袁曾(16)

2.论大陆国家的洋中群岛制度

包毅楠(77)

3.被害人视野中的强迫卖淫罪

骆群(94)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题】

1.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法律性质

——由Token持有者切入

陈吉栋(79)

2.论粤港澳大湾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宋锡祥;张贻博(90)

3.德国土地抵押权证券化

王志勤(104)

1.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19)

徐昕;黄艳好(49)

2.我国剥削性滥用行为违法性判定基准审视

——以非价格型剥削性滥用为视角

陈兵;赵青(6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法律与政策实证研究】

1.基于地方立法实践的设区的市立法事项范围研究

陈书全;马鹏斐(28)

【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2.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界定公式的经济学分析

林平;苗翡(102)

3.论著作权法中的“行政介入”条款

熊琦;朱若含(113)

【乡村振兴研究】

4.村民自治视域下的乡村德治论纲

于语和;雷园园(134)

【金融现代化研究】

5.地理距离、信息不对称与借款人违约风险

张笑;胡金焱(143)

1.认罪认罚从宽主体性协商的制度构建

刘军;潘丙永(20)

2.法律实践与规范的背离:基于聋哑人犯罪从宽量刑的实证检验

胡昌明;赵忠荀;马铁丰(30)

【智能社会的挑战与应对】

3.基因编辑婴儿技术的社会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徐娟(98)

4.私人复制的竞争合理性

——以Sony案、Napster案为例

郭雪军(108)

5.社交新媒体与城郊村法律事务的公共参与

荆月新(144)

【学术纵览】

6.法治话语体系构建中的法律方法研究

——2018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

孙光宁;吕玉赞(172)

1.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及引发犯罪的实证研究与应对机制

刘亚娜;高英彤(9)

2.内外定位冲突下刑事简易程序的实践困境及其再改革

——基于判决书的大数据挖掘

龚善要;王禄生(2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2020年1期

【跨学科研究:法学与历史学的对话】

1.法学与历史学事实认定方法的比较

张保生(1)

2.再审琦善:历史学、法学与证据科学

仲伟民;郝鑫(13)

3.历史与法律之间:两类既往事实及其认定模式

[美]满运龙;鲁梦璇(21)

2020年2期

【国际经济法研究】

1.论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多元一体”构建

李国安(118)

2.论WTO对安全例外条款扩张适用的规制

丁丽柏;陈喆(127)

3.CPTPP下过境货物知识产权的执法规则

——法理解读及中国应对

韩秀丽;翟雨萌(141)

2020年3期

【新时代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构建】

1.新时代中国生态宪法学的体系构建

张震(10)

【新一轮对外开放与外商投资立法研究】

2.新一轮对外开放背景下外商投资立法的革新

刘志云;温长庆(127)

3.《外商投资法》:背景、创新与展望

廖凡(140)

4.新一轮对外金融开放及审慎治理的法律路径

黎四奇(150)

《求是学刊》

《求是学刊》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1.权利保障视角下的基本医疗卫生立法

宋华琳(2)

2.人民调解制度在医疗纠纷领域的适用与完善

杜仪方(7)

3.医患纠纷“激化”的成因分析与法律应对

——以三起暴力袭医事件为关切

齐晓霞(12)

【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4.《民法典·继承编》:制度补益与规范精进

王歌雅(88)

5.离婚苛刻条款的利弊分析

李洪祥;王畅(104)

6.全面提高审判质效的制度供给与现实要求

——基于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考量

谭波(113)

1.生态文明入宪视阈下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论

张震;张义云(1)

2.美国《国家生物安全防御战略》文本解读及其对我国生物安全建设的启示

高德胜;周笑宇(14)

3.认真对待理由

——关于新兴权利之分类、证成与功能的分析

朱振(105)

4.共享经济下网约车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

王磊(120)

5.智慧城市背景下居民自治的发展困境与法律应对

夏永梅(132)

【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论】

1.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的法律机制

房绍坤;任怡多(73)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民主决策的异化与匡正

管洪彦;傅辰晨(84)

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下集体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机遇与展望

林广会(95)

4.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明晰化的法实现

姜楠(107)

《理论探索》

《理论探索》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研究专题】特邀主持人:杨宗科

1.制度自信的历史逻辑

杨宗科(5)

2.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

徐汉明(13)

3.提升国家治理的法治能力

陈金钊(23)

4.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方立法

喻中(30)

【党的建设】

5.论党内法规解释原则的确立

姚国建;潘姚(60)

6.一把手腐败与政治生态污染及其修复

——基于党的十八大后36名省级党委书记腐败案例的剖析

何旗(68)

【公共行政】

7.药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多主体责任落实

——基于我国十大典型药害事件的案例分析

方俊(92)

【法治建设】

1.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法治革命

姚建宗(100)

2.委托—代理视角下《劳动合同法》的完善

张青卫(110)

3.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冯烨(120)

【“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专题】

1.风险治理视域的现代城市疫情防控

钱锦宇(22)

2.党内“精准问责”的要素要件和运行机理

吕永祥;王立峰(53)

3.公共领域算法决策的几个问题探讨

陈姿含(113)

4.论环境公益治理中的关系秩序

欧元捷(121)

《江西社会科学》

《江西社会科学》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1.论股东权穿越的制度构建

王建文;孙清白(182)

2.民事行为保全的功能定位与制度重塑

李龙;李一鑫(192)

3.论大规模侵权案件中潜在受害人的救济

曹京徽(200)

4.“毒驾”入刑的争议问题及应然思路

单奕铭(212)

【学子语类土地法专题(三篇)】

1.城镇化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影响及其应对

韩松(5)

2.征地补偿中财产权实现之制度缺失及矫正

高飞(15)

3.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的法实现

——以《农村土地承包法》为中心

单平基(26)

4.论生物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法律性质

陈宗波(185)

5.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商业应用的中国立场与制度进路

——鉴于欧美法律模式的比较评价

商希雪(192)

6.论生态补偿制度的二元性

辛帅(204)

7.论国家级新区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

王晓强(213)

【历史研究】

1.“典例法律体系”形成之前夜:元代“弃律用格例”及其法律史地位

谢红星(136)

2.指导性案例制度功能“软着陆”的解释论思考

孙良国;李屹(157)

3.区域协同治理的现实张力与司法应对

——以京津冀为例

梁平(168)

4.论死刑适用的阶层性方法

李山河(176)

5.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主体的认定

——以劳动关系为视角

周宝妹(185)

【政治学研究】

6.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与中国实践:困境、机遇与实现路径

张明(195)

【管理研究】

7.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对赌协议规划及风险控制

饶斌;周晓波(211)

1.没收地上违法建筑物疑难问题研究

江平;黄耀文(148)

2.刑法视野中的生态补偿:现实图景与困境突围

程红;王永浩(157)

3.刑法一元化立法模式的批判性思索

李怀胜(166)

4.危惧感说的规范论基础及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的司法适用

胡育(175)

5.公司资本功能再认识与公司资本制度改革

周珺(185)

【法学研究_网络安全法治建设专题[三篇]】

1.网络空间下避风港原则的完善与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分类

王立梅(157)

2.网络直播犯罪研究

刘伟(168)

3.海事网络安全风险保险的法律治理研究

方阁;初北平(179)

4.村干部犯罪的特点、主要成因和治理对策

利子平;梁娟(192)

5.连带之债的共同诉讼类型之辨

余亮亮;王硕(201)

1.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我国《土壤保护法》的制定

古小东(149)

2.共有产权住房:一种典型的公-私混合财产

付大学;秦思楠(158)

3.技术+法律:区块链时代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陈奇伟;聂琳峰(166)

4.从主体资格到权责配置:人工智能法学研究视角的转换

余德厚(176)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专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应保留《婚姻法》禁止一些疾病患者结婚的规定

徐国栋(90)

2.《婚姻家庭编》(草案)关于收养主体制度规定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徐铁英(100)

3.《人格权编》应增设性自主权

齐云(108)

4.民法典编纂中的法条表达技术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条文的梳理

黄文煌(122)

【个人信息保护专栏】

1.论侵害个人信息的民事责任

程啸(39)

——兼论数字时代的信用重建

姚佳(48)

【经济法】

3.平台格式条款的强制披露规制完善研究

宁红丽(56)

4.论保险争议诉讼外解决模式与我国的选择

——基于比较法的分析

娄宇(70)

1.国家养老责任的宪法学分析

王广辉(84)

2.现行民商法中“习惯”分布规律与功能特征

李可(97)

3.跨境取证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

冯俊伟(110)

4.自然与规范双重视角下行为个数的认定

——兼谈“‘同时’构成其他犯罪”规定的理解适用

陈洪兵(121)

【民事强制执行法专题】

1.论执行和解申请执行人“双轨制”选择下的被执行人实体救济

张海燕(68)

2.赋予执行效力公证债权的确定和救济

马登科(80)

3.论债权请求权人可否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

刘颖(91)

4.论司法鉴定程序立法中的“学科分制”条款

马陈骏(101)

1.论我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刑事立法的完善

——基于意大利虚开发票罪刑事立法及适用的启示

翁武耀(33)

2.论中国税务诉讼的深层制约因素

刘志鑫(48)

【先秦诸子学】

1.商鞅及早期法家的学术批评

——以《商君书》与先秦诸子思想的关系为中心

高华平(1)

2.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破产司法合作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

张玲(61)

3.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设计与理论问题

聂友伦(73)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政法论丛】

1.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高铭暄(157)

2.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司法逻辑与图景

樊崇义;常铮(169)

3.超越“回应性”立法

——中国腐败犯罪刑法立法体系发展70年之检视与完善

刘志伟;尤广宇(180)

1.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的异化与回归

郭天武;卢诗谣(114)

2.走向自治的刑事诉讼法

印波(130)

3.粤港澳大湾区湿地保护的协同治理法制化

——以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提升为目标

李丹(140)

1.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个人信息利用与法律规制

——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为切入点

林鸿潮;赵艺绚(120)

2.中国文化产业的激励性立法

张双梅(13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上半年法学目录

1.意识形态的重构与中国道路的探索:五四语境中的新法家主义

钱锦宇(9)

2.论我国经济与社会权利发展的“中国特色”

杜建明;郑智航(19)

3.环境问责归责原则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思考

田亦尧(30)

4.我国刑事驱逐出境的立法检视与完善

杜少尉(38)

1.我国《著作权法》中公有领域的立法构造

李建华;梁九业(38)

2.个人破产中的程序选择模式问题研究

郭东阳(45)

3.民间放高利贷行为入罪问题探讨

赵秉志;李昊翰(52)

4.超越阅卷:司法信息化背景下的刑事被告人数据访问权研究

THE END
1.大数据的利与弊11篇(全文)这些现象的出现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在向人类走来:大数据时代。自大数据被被提出, 受到各界学者的密切关注, 如2008年《nature》推出大数据专刊, 2011年《science》也推出数据处理专刊, 近几年国内各大出版社也积极倡导和刊发大数据文章, 大数据一时成为了重点科研方向。此外, 今年大数据也被国家领导人纳入国家规划战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0lei93l.html
2.大数据推送到底有多可怕:喜欢什么就推送什么,大数据更了解你!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软件真智能,居然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但他们很少深究这背后的深层逻辑——大数据推送。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大数据推送如同一把双刃剑,既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个性化体验,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和挑战。一、大数据算法:智能化时代的推手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算法已经渗透到我们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0280775676113609&wfr=spider&for=pc
3.大数据:优势与挑战并存本文探讨了大数据的优点,如数据驱动决策、洞察力、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改善客户体验,以及缺点,如隐私问题、数据质量、成本、安全风险和误导性分析。企业需平衡利弊,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企业中,大数据的应用已经越https://blog.csdn.net/ccc908/article/details/130309868
4.邱泽奇:算法治理的技术迷思与行动选择算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普遍性和深刻性让算法成为堪比自然环境的人工环境,算法影响的利弊两面性以及算法侵害的不断出现将人类推入算法治理时代。伴随算法影响不断扩大的是算法自身复杂性的增强,算法已经从古老的计算演化为实时关系模型的自我迭代与演进,进而让算法的过程治理既在技术上不可行,也在管理上代价高昂。中美欧http://bda.pku.edu.cn/info/1024/1385.htm
5.智能大数据推送利弊研究智能大数据推送利弊的研究,对于行业的发展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客观评估其优势和潜在风险,可以为行业提供合理的发展方向和决策依据。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隐私保护和算法公正性的问题,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来解决相关的挑战。只有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智能大数据推送才能更好地为用户和企业http://chatgpt.cmpy.cn/article/4951440.html
6.新传考研热词——算法推荐从新闻伦理角度,论述大数据算法在后真相时代扮演的角色(2019苏州大学MJC440) 算法推荐新闻对人们信息接受的影响(南京大学传播学2019) 请简述议程设置理论并使用该理论分析当下媒体借助各种不同智能算法生产,分发新闻的利弊(2018?辽宁大学新闻学硕862) 什么是过滤气泡和信息茧房?(2019上海理工大学学硕615) https://m.douban.com/note/819182888/
7.大数据时代读后感(优质8篇)《大数据时代—信息围城》这本书里描述了五个故事,这五个故事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被泄露隐私造成困扰的典型事例。 第一个故事是李零的故事,他就职于全美最大的数据中间商的商业智能部门,一个研究大数据算法的研究人员,一个靠卖别人信息为生的商人,却被竞争对手拍下了隐私进行威胁,迫不得已只好辞职。 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3078336/
8.Contents/premium.mdatmaster·Newslab2020/Contents·GitHub答:需根据相应的时间长度购买。例如,从第001期到108期是一年的内容,需支付300元购买。 试读文章 通讯358:我们需要怎样的“辟谣”? 通讯253:《黑镜》新片:交互是电影业的未来吗? 通讯165:Facebook“数据门”究竟是怎么回事? 通讯53:一门叫做“抵制狗屁”的大学课程 https://github.com/Newslab2020/Contents/blob/master/premium.md
9.反大数据杀熟的必杀技理想股票技术论坛针对大数据杀熟现象的有效应对方法,包括策略、技巧及防范手段,保护个人数据隐私,避免被算法识别并影响个人权益。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8748940.html
10.打通构建地质数据管理服务大格局的关窍作为继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一系列智能化技术后的又一次创新,区块链集成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创造了数据和信息流通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应用模式。地质大数据具有多元化、海量、异构的特点,且极具价值。加强地质大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地质大数据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是地质工作的https://www.cgs.gov.cn/ddztt/jqthd/ddy/jyxc/201810/t20181030_470115.html
11.星环科技杨一帆:知识图谱的构建之路我们只走完了前半程知识图谱中的数据和算法,就相当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两者的重要性是一样的,缺一不可。光有数据并不能体现出我们真正的价值,而光有算法,就相当于只是拥有无源之水。在知识图谱中可以在另一个维度将数据、算法划分成我们的数据资产、算法资产。其再加上我们的业务经验资产就构成了完整的知识图谱体系。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733285
12.因素空间理论在大数据中的应用——汪培庄华东博客由于背景关系决定一切,而背景关系就是所有样本关系的并集,所以,具有相同表头的表格可以对行(对象)拼接,特别适合分布、分时的运算。数据越大,越有办法。按照徐宗本教授对大数据算法的界定,因素空间很适于建立某一类(与知识表示相关的)大数据算法。 因素空间的核心内容在哪里?https://www.cnblogs.com/huadongw/p/4212284.html
13.大数据报告(通用8篇)二是全方位评价,报告上篇在充分借鉴现有相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集成互联网公开数据和政府部门业务流数据,基于大数据算法及其建模技术而构建的包括“国别合作度指数”和国内“省区市参与度指数”的“一带一路”发展成效综合评价体系,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和国内31个省区市进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zub7mi7.html
14.唐端样数字时代法律的算法个性化研究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在算法时代下,得益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法律个性化出现了新的可能。个性化的算法微指令可能在诸多法律领域中得到运用。相较于规则与标准,微指令在立法成本、司法成本以及守法成本上具有全方位的优势。在微指令的适用上,拟适用领域的结构化程度、适用的损益权衡、公民基本权利的被侵害风险是重点判断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78219
15.什么是大数据分析:定义优缺点应用机遇和风险如果你想在没有机器学习模型的情况下分析大量非结构化数据,错误的几率会很大,或者你会很快忽略一些事情。而且,人工智能会获得更多价值,因为你的算法可以用大量数据进行训练。这增加了获得可靠且准确模型的机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产生了完美的相互作用,增加了你在大数据分析中取得显著成功的机会。https://www.jianshu.com/p/b9d679d7cd33
16.算法自动化决策的属性场域与风险规制现实生活中“大数据杀熟”“歧视性定价”和“平台算法陷阱”对从业人员的算法黑箱垄断等行为也屡见不鲜。 综上所述,算法决策已经深刻影响个人生活和公共管理,我们在探究自动化决策算法带来担忧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是认清决策算法的法律属性,并依据决策二分法,科学判断算法决策应用的合理场域和界定原由,以及在合理应用场域https://theory.southcn.com/node_203ed94b00/24fb38732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