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抢占“AI+海洋”新赛道

2024年,人工智能(AI)再度成为“热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一年多来,以ChatGPT、Sora、GPT-4o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相继问世,正在深刻重塑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纵观国内外,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处于应用爆发期。据国家网信办数据,目前我国已有117个大模型完成备案。眼下,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百模大战”态势愈演愈烈。行业大模型深度赋能电子信息、医疗、交通等领域,形成上百种应用模式,赋能千行百业。

不入局,就出局。这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来临时很多城市的切实感受。青岛也深知,面对“人工智能+”这一赛道,如果抓不准、抓不住,就有可能失去发展主动权和竞争主导权。所以,青岛充分发挥海洋特色资源和算力、数据、应用场景等优势,发力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抢占“人工智能+海洋”新赛道。

这是一条注定充满荆棘但又必须要走的路。挑战与机遇并存。

青岛发力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

数据——丰富数据赋能大模型训练

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海洋大数据存储体系,建成了全国首个海洋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数据交易额达1369万元,汇集训练数据总量超过30PB,能够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算力——算力设施建设进展迅速

中国联通(青岛)智算中心和中国移动智算中心(青岛)已相继启用,截至目前,青岛算力总规模超2300P,预计2026年总算力达12000P。建成由神威国产超算、X86超算、GPU和大数据存储四大集群构成的超大规模混合算力平台,算力规模处于国内头部方阵,是国内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规模最大、性能最优、支撑重大专项最多的国产超算集群。

算法——掌握了一批实用“工具”

发挥崂山实验室“虹吸效应”,汇集由中科大、清华大学科学家领衔的国内顶尖团队,经过两年多研发,完成了具有1700亿参数规模训练任务,培育了“瀚海星云”通用大模型和具有海洋特色的“问海”垂直大模型;中国海洋大学研发了“琅琊泊”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北极海冰大模型;山东省港口集团正在研发赋能智慧化港口建设的“港口行业大模型”……

核心要素强,具备先发优势

2022年11月,OpenAI发布对话式AI模型ChatGPT,这是一个堪称划时代意义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随后,ChatGPT不断更新、进化,不仅能展开自然的多轮对话、高效的精准问答,还能生成论文、小说等各类文本。ChatGPT的成功,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化进程,也让“大模型之战”愈演愈烈。

没有人预料到,就在前不久,OpenAI再次发布GPT-4o,该人工智能大模型具备实时语音通信、实时视觉等功能,让人与AI交互的体验感显著提升。这是对话式AI的又一发展里程碑,也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的“超能力”,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迭代之快。

到今天,包括ChatGPT等在内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层出不穷,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机交互、语音识别、无人驾驶、人脸识别等社会生活场景,以及新药研发、材料设计等产业进程。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在不断进化中,正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或许有人会问,人工智能大模型如此之强,它是如何建立的呢?这就必须提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建设的三大核心要素——数据、算力、算法。简单来说,数据是基本要素,用来构建大模型,并通过不断“喂数据”,促进大模型更新、进化;算力是核心动力,随着AI模型的复杂性和数据量不断增加,对算力的需求也会急剧上升;算法是关键支撑,是利用数据、依托算力,按照预先设定的架构运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I模型的质量。

所以,要想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数据、算力、算法缺一不可。而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突出的特色优势。在海洋领域,青岛数据、算力、算法三大核心要素强,具备先发优势,正因如此,青岛正全面发力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抢占“AI+海洋”新赛道。

具体来看,在数据方面,青岛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海洋大数据存储体系,建成了全国首个海洋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数据交易额达1369万元,汇集训练数据总量超过30PB,能够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坐落于中国移动(山东青岛)数据中心的中国移动智算中心(青岛)可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提供算力支持。

在算力方面,青岛算力设施建设进展迅速,中国联通(青岛)智算中心和中国移动智算中心(青岛)已相继启用,截至目前,青岛算力总规模超2300P,预计2026年总算力达12000P。目前,青岛已建成由神威国产超算、X86超算、GPU和大数据存储四大集群构成的超大规模混合算力平台,算力规模处于国内头部方阵,是国内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规模最大、性能最优、支撑重大专项最多的国产超算集群。

在算法方面,青岛发挥崂山实验室“虹吸效应”,汇集由中科大、清华大学科学家领衔的国内顶尖团队,经过两年多研发,完成了具有1700亿参数规模训练任务,培育了“瀚海星云”通用大模型和具有海洋特色的“问海”垂直大模型;中国海洋大学研发了“琅琊泊”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北极海冰大模型;山东省港口集团正在研发赋能智慧化港口建设的“港口行业大模型”等,掌握了一批实用“工具”。

应用场景广,绘制“导航地图”

“人工智能若找不到应用场景就没有用。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未来产业,才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中国科学院院士吕建的这句话,用来表述人工智能大模型同样适用。

一大利好是,青岛不仅拥有构建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数据、算力、算法优势,而且也具备场景优势。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青岛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的应用场景、前景已经得到了验证。近年来,青岛借助超算,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筛选、智能药物设计等手段,从海量的海洋生物资源中寻找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快速、高效筛选出了抗癌药物BG136和抗乙肝病毒药物LY102,大大加快了海洋药物研发进程。

如上所述,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有助于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同时,它还能够打造未来产业。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勘测和资源开发中具有广泛应用,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海底地质特性和海底环境,可以更加精准地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帮助勘测人员评估海底潜在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提高资源勘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自适应策略开展海洋数据挖掘,发现未知特性、预测海洋环境的变化,进而推动海洋资源勘探。

业界普遍认为,发展“人工智能+”,必须在“+”的应用场景上突破,并进一步明确应用场景中哪些方面需要大模型。目前,青岛已围绕海洋气象预报、海洋灾害预警、智慧港口建设、海洋药物筛选与研发、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智能装备制造、海洋信息智能感知、海洋水下自主无人系统研发、深远海养殖、海洋文旅等垂直领域,梳理出近百个应用场景,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在青岛抢滩登陆海洋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了“导航地图”,为大模型领域和海洋领域头部企业精准供需对接提供了路径。

体系化推进,形成产业集聚

人工智能与应用场景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建设,同样必须遵循场景驱动的原则,不断深入挖掘、分析、筛选模型的应用场景需求,确定场景突破的优先级顺序,继而先行先试开展模型的构建、训练、优化与应用。

但是,没有一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是完美无缺的。当前,几乎所有的大模型都无法对极端气候事件展开精准预测,因为极端天气事件非常少,数据量太少,无法训练大模型。与之相矛盾的是,恰恰是那些极端气候事件更需要被提前预测。“所以,青岛致力于打造海洋基础大模型矩阵,体系化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非常科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表示。

眼下,发力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青岛,正在加快构建一个包含“瀚海星云”大模型在内的基础大模型矩阵、以“问海”大模型和港口大模型为代表的N个行业大模型和X个重点应用场景的“1+N+X”海洋大模型体系,通过成体系推进,并在关键场景应用,找到突破口,彰显展示度,更好发挥标杆示范引领作用。

不仅如此,青岛还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原则,集聚各类要素资源,聚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

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加速崛起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如今,青岛已行动起来。加快建立一个工作专班,加强工作统筹协调推进;组建一批攻坚团队,尽快完成海洋大模型基座研发和建设;设立一支海洋大模型产业基金,加快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应用;成立一个产业联盟,强化人工智能领域和海洋领域头部企业产学研合作;建设一个海洋产业大脑,打造国内首个以“数据+算法”驱动的海洋产业大脑平台;建设一个场景展示区,在海洋气象预报、海洋药物研发、智慧港口建设、海洋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应用场景展示……通过重点抓好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提速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化、市场化发展。

诸多实践告诉我们,人工智能大模型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历史机遇。建好、用好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产业集聚区,有望成为青岛人工智能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THE END
1.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数据算力算法数据、算力、算法是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要素。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将开启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我国行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第一个趋势是信息消费的升级。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升级,智能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8705450513459889&wfr=spider&for=pc
2.关于“算力”,这篇文章值得一看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就是算力、算法和数据。 大家都知道,AI人工智能是一个算力大户,特别“吃”算力。在人工智能计算中,涉及较多的矩阵或向量的乘法和加法,专用性较高,所以不适合利用CPU进行计算。 在现实应用中,人们主要用GPU和前面说的专用芯片进行计算。尤其是GPU,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A1NjMwMQ==&mid=2651787307&idx=1&sn=fb42865370d701cbd54027a7fad67165&chksm=80ad9729b7da1e3fd6d49fd5bd9ae4b6760c85222583078c0450f28252f6c94564b71ee5850d&scene=27
3.人工智能三个核心要素:算法算力数据人工智能三要素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依赖于三个核心要素:数据,算法,算力。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只有这三个要素同时满足了,才能加速人工智能的大发展。 2.1 算法 这个要素应该是三个核心要素中最重要的,没有算法的突破,AI是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这个算法的突破主要是归根于深度学习相关的算法突破,这个算法是借鉴了人https://blog.csdn.net/lsb2002/article/details/131623712
4.数字经济核心要素:数据算法和算力信息技术一方面,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数字资本成为重要生产资料,数据、算法、算力成为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深刻改变了经济增长模式;另一方面,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大规模涌现,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开源开放的组织形态不断深化,传统的产业边界、组织边界日益弥散,治理体系面临全新挑战。展望未来,积极把握数字化https://www.zgcsswdx.cn/info/10274.html
5.数据算法和算力:人工智能时代的三要素工业互联网观察智能时代的三要素: 数据、算法和算力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都得到大量的普及应用,归功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要素:数据、算法和算力。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是智能技术创造价值和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0565456.html
6.我国应在数据要素领先,算力算法跟跑的现状下,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我国应在数据要素领先,算力、算法跟跑的现状下,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底层技术与基础软件的自主研发,对()等关键环节进行系统集成。参考答案:数据、算力、算法 解析: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算力和算法是三个关键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数据是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https://m.ppkao.com/kstkai/daan/609c01791417460b98bb380ae275c3c9
7.AI核心三要素:算法算力数据数据要素7大环节概念股数据采集:航天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AI 核心三要素:算法算力数据 数据要素 7 大环节概念股 数据采集:航天宏图拓尔思 数据存储:易华录中科曙光深桑达 数据加工:海天瑞声科大讯飞航天宏图中科星图海量数据星环科技 达梦数据拓尔思 数据交易所:人民网安恒信息广电运通浙数文化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30612160432968788700
8.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数据要素如何创造价值深度解读对数据要素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回到生产力视角,才能更全面系统认识数据创造价值的内在机理和逻辑。 数据生产力是在“数据+算力+算法”定义的世界里,知识创造者借助智能工具,基于能源、资源以及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构建的一种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新能力。数据生产力意味着知识创造者的快速崛起,智能工具的http://www.aliresearch.com/ch/information/informationdetails?articleCode=176486613520617472&type=%E6%96%B0%E9%97%BB&special=%E6%95%B0%E5%AD%97%E5%95%86%E4%B8%9A
9.AI三要素:数据算法算力——入门科普当谈到人工智能时,你必须要知道AI三要素:数据、算法、算力。你可以把数据想象成食材,算法想象成食谱,算力就像是烹饪的厨房设备。没有好的食材和食谱,再先进的厨房设备也无法做出美味的菜肴。 一、数据好比食材 把数据比喻成食材 数据对于AI,好比食材对于美食。 https://www.jianshu.com/p/3a6f3d12ca22
10.新质生产力的“领悟”与“领域”人工智能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数据&算力)、中游(算法平台)、下游(应用):(1)上游主要包括数据平台(提供数据)和算力层(提供底层支持);(2)中游为算法层,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模型的训练与二次开发;(3)下游则为应用层,包括内容的生产与分发两个方面,涉及营销、推荐等多个应用场景。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11530
11.人工智能“四要素”:知识数据算法与算力张钹院士认为,只有从技术上取得突破,才能推进创新应用,因此,综合第一代知识驱动型 AI 与第二代数据驱动型 AI,张钹院士提出了第三代人工智能的四要素:知识、数据、算法、算力。 张钹院士也举了几个例子来对第三代人工智能进行了简要说明。 计算机如何识别一匹马?前两代人工智能的方法是:将马的局部特征分析出来,与https://www.easemob.com/question/4874/
12.科学网—“东数西算”战略视角下算法支撑资源空间分布探究算据(数据)、算力、算法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性生产要素,其配置与使用效率对数字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数据是信息的载体,算力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据中心这一载体承载信息系统的运行,算法是计算的方法和规则,致力于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好的性能,主要由顶尖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推动其不断优化进步[3]。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288-1389816.html
13.安筱鹏:新生产力的崛起——数字生产力的兴起与本质《产业转型数据要素成为核心要素 新技术基础 数据+算力+算法 数字生产力的本质是人类重新构建一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基于“数据+算力+算法”,通过在比特的世界中构建物质世界的运行框架和体系,在比特的汪洋中重构原子的运行轨道,推动生产力的变革从局部走向全局、从初级走向高级、从单机走向系统。这一变革推动劳动者成为知识https://www.iii.tsinghua.edu.cn/info/1121/3067.htm
14.五分钟技术趣谈浅谈人工智能中的算力算法和数据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中,算力、算法和数据是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发展的核心。通过对人工智能中算力、算法和数据的探索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具有非常深远的重要价值,算力、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都将为人工智能技术带来https://www.eefocus.com/article/1643953.html
15.数据要素——数字经济时代的第五要素(原标题:数据要素——数字经济时代的第五要素) 我国无疑是数据大国,但距离真正的数据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支撑数字经济的三大基石——算法、算力和数据中,算法和算力中国目前还处在“追赶者”的位置,但数据则是我国重要的禀赋优势。 在工业化时代,四大核心核心要素分别是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进https://www.mhcm.net/cms/show-56828.html
16.算力叠加数据要素理想股票技术论坛算力叠加数据要素分析是指利用算力技术和数据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通过对数据要素的叠加和算力模型的分析,提高数据处理和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利用股票技术分析和基本面知识,选股和进行投资决策。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3630401.html